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 第一百零二章 胡仁彬改头换面的原因
         第一百零二章胡仁彬改头换面的原因
         要是放在以前,这会儿的胡仁彬,估计脑子一热就得吵吵起来了。
         可最近几个月,那真是被胡惟庸打怕了。
         说错话了,挨揍!
         说话慢了,挨揍!
         态度不端,挨揍!
         仪态不对,挨揍!
         可以说,这几个月胡惟庸硬生生的用藤条跟棒子,让胡仁彬改了无数坏习惯。
         此时的他,不仅没有急赤白脸的反驳,反而认真的看了李佑一眼后,拱了拱手道。
         “这位李兄,你有所不知,这四书五经读得再好,哪怕金榜题名了,又能如何?”
         “无非就是入翰林、当御史一路清贵的往上爬,这辈子了不起当个丞相,便是满足了。”
         “可我爹,早就当过丞相了!”
         “若我还想着走这条路光耀我胡家门楣,那也不过拾人牙慧罢了。”
         “可我思前想后,却觉着,我若是能把诸子百家那些学问弄明白,再把九章算术好好学学,那才是真正的本事。”
         “科考,我自然会考,可考了以后我不会留在应天。”
         “届时,我会求我爹,让他帮忙求求陛下,放我去当一任父母官,真正去造福一方,踏踏实实的为老百姓做点事。”
         “或许我这辈子都当不了丞相,但至少,那一县之地的百姓,会记得我的好!”
         “如此,我这辈子也不算白活,这比我在应天府空度余生更能光耀我胡家门楣!”
         胡仁彬这番有理有据的话一出,尤其是他那不急不缓的态度,让众人猛然间都愣住了。
         这……是胡仁彬?
         要知道,在场的说白了,其实就是整个大明最顶尖的一帮子“二代”!
         他们平日里的交友,可都是同一阶层的人在玩。
         所以,胡仁彬是个什么德行,他们可太清楚了。
         在他们眼里,以往的胡仁彬,那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废物、纨绔而已!
         读书?做实事?光耀门楣?
         这些事儿跟胡仁彬一介纨绔有半点关系吗?
         还让一县之地的百姓记得自己的好?
         一个废物子弟,能分得请五谷杂粮,看得懂钱粮账本?
         这种人,不欺压百姓就不错了,怎么好意思说出这等不要脸的话来了?
         可偏生眼前胡仁彬这一脸坦荡的模样,似乎就在向众人证明,他真是这么想的。
         而且,他平日里在府里也是这么干的。
         众人这时候才反应过来,似乎……自从胡仁彬在街上醉酒驾车撞伤人以后,好像就半步都没离开过胡府了吧。
         难不成这小子,还真就关在府里老老实实读书了?
         这是要玩“浪子回头”和“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戏码?
         怎么这事儿就这么玄乎呢?
         众人的反应,马皇后都没有在意,此时的她正一脸笑意的看着胡仁彬。
         ‘嗯嗯嗯,不愧是惟庸家的孩子!’
         ‘瞧瞧,这当过宰相的就是不一样!’
         ‘这家风,不比那些满脑子想着名声,非要走清贵路线的臣子家,强了何止十筹?’
         ‘哼,真当本宫没见识过民间疾苦?’
         ‘若大明朝堂上满是那些五谷不分、俗务不通、民政民生都不知晓的清贵,那大明岂不是要亡?’
         ‘这天下终究还是得要靠这些做实事、为政一方之人,才能安稳下来的。’
         ‘还得是惟庸啊,这子女教育的真好啊!’
         若是胡惟庸在这里,听到马皇后这番夸赞,估计脑瓜子都得嗡嗡作响。
         他其实没想那么多!
         他一个打工人,哪怕当过丞相之位,那也不过是个高级打工人而已。
         他哪来那么些奉献精神啊。
         又不是他家天下,花那么多心思干嘛?
         他纯粹就是想让胡仁彬老实、低调一点而已。
         当大官?打!
         当丞相?打!
         当翰林?打!
         ……
         胡惟庸就一个想法,你要考科举没问题,可若是想要去朝堂上折腾,那老子就先打死你拉倒。
         那等吃人不吐骨头的鬼地方,天知道那天就一不小心得罪朱元璋了?
         哪怕没得罪皇帝,那得罪了同事也不行。
         随便挖个坑,就胡仁彬这智商能看出来?
         到时候还不是得牵连得胡惟庸都得参与进来?
         若是动作慢一点,或者坑挖的大了一点,那到时候是不是这阖家老小就得刑场走一遭?
         因此,胡惟庸这两个月针对这个问题想来想去,想出了个办法。
         光打不行,不教而诛那纯纯就是泄愤了,没意思!
         而且,光打的话,慢慢的胡仁彬愈发抗揍以后,也油了。
         索性,胡惟庸干脆就换了个说法。
         这种年岁的小年轻,不正是热血沸腾的时候嘛。
         刺激刺激呗!
         金榜题名而后翰林、礼部,再六部转转,等着爬上去做一任部堂,接着看机会当个丞相?
         呸,这种事儿伱爹我早就干过了,而且不仅走得比你快,还比你稳。
         况且,那么些人,凭什么你能当丞相?
         所以啊,你这混账与其在朝堂跟那些八百个心眼的人厮斗,还不如考个功名以后,去外地。
         踏踏实实的当父母官,给百姓做点实事。
         百姓不傻!
         谁真对他们好,谁真在干实事,其实他们都心里有本账!
         到时候,哪怕你升迁比其他人慢点,那就冲着你那官声,你这辈子都没白活。
         而且,若是外放了,你便是一地父母官,在那里你便是最大,你有啥本事都可以放手施为,这不随了你的意?
         就这么一通教育下来,胡仁彬终于想通了。
         于是,应天府少了一个纨绔胡大少,大明却多了个为民做主的胡大青天。
         胡惟庸的本意其实就是让这小子滚远点,踏踏实实办事,这样不容易牵扯到自己。
         但如果能在当地造福一方的话,那其实还真挺替他高兴的。
         也正因为胡惟庸平日里真就是这么教的,胡仁彬自己也这么学的,所以今日里马皇后问起来,那他自然就这么答咯。
         不曾想,这一答,便跟他堂妹胡馨月一起,成了今日里这宴会上最耀眼的存在。
         等到一个时辰以后,宴会彻底落幕之后,无论是马皇后还是其他公子、小姐,再一回想今日的宴会,便发现,出彩的都是胡府的,顿时百感交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