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街溜子,警花老婆不离婚 > 第673章 人生最大的秘密!
         陈潇觉得袁克宇教授,独自去到那个叫小庄南镇的地方,应该是有着很重要的事情。
         但重要在哪儿?
         陈潇觉得这应该是所有人都在好奇的问题。
         他如此。
         覃飞如此。
         曹修缘更如此。
         而且这个问题一旦解释清楚了,那么案件就应该有巨大的进展才对。
         同理,曹修缘的眉宇间也就不会如眼前这般的凝重。
         尽管他的样子看起来好像很轻松。
         所以这个问题很难,至今仍旧是一个秘密。
         陈潇自问他有些破案的本事,但他可不觉得自己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一己之力就能强过整个专案组的智慧。
         这一方向眼下必须先抛开。
         否则的话,等到这顿饭吃完,陈潇必然一无所获。
         不过他也没有那么着急。
         见到覃飞已经查阅了一遍案卷之后,他才将案卷尽可能的拉到了自己的这一边。
         他决定再详细的看一遍。
         从警方接到案件开始看起。
         覃飞说过,这一起案件原本是由当地的分局来进行调查的。
         因为那时候没有人知道袁克宇教授的身份。
         这很现实。
         但,从袁克宇教授的履历来看,他确实比普通人更值得去特殊对待一些。
         从当地分局记录的档案里,陈潇所看到的调查过程,是很常规性的。
         先是查袁克宇教授的身份,与此同步进行的还有对案发现场的调查。
         根据房东的介绍,袁克宇教授才刚刚租下他的房子不到30个小时。
         也就是说,袁克宇租下房子之后才过了十几个小时就被杀害了。
         房东也不认识袁克宇教授,从袁克宇教授的人生轨迹来看,他几乎和小庄南镇没任何的交集。
         不过房东有问过袁克宇教授,因为他本人往人前一站,就有着一种很有学问的特别气质。
         房东家恰好有一个刚步入高三的孩子,两人的交流里,房东还提过如果袁克宇教授长住的话,可以花钱请他帮忙辅导作业。
         当然,袁克宇教授拒绝了。
         只是,陈潇看到这里,脑海里有一个疑问,这个疑问让他不禁抬头看向了曹修缘。
         后者见状,眼神里闪过一抹惊疑:
         “你想到什么了?这么短的时间,你应该不会发现有什么漏洞吧?”
         曹修缘询问着。
         陈潇往后再翻了一遍笔录,见确实少了点什么后,才开口说道:
         “房东那位刚进入高三就读的孩子,为什么没有他的笔录?”
         “嗯?房东的孩子?”曹修缘很诧异。
         陈潇点头,将当地分局记录的笔录递给了曹修缘道:
         “我并不知道曹队的专案组目前调查到了什么地步,也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方向。”
         “但是从当地分局的笔录,还有你们专案组记录的笔录来看,你们都没有去询问房东那个正在读高三的孩子。”
         “当然,我并不是在说那个孩子怎么了。而是因为袁克宇教授去的小庄南镇,是一个他人生轨迹里几乎没有出现过的地方。”
         “他为何要去那里租一个房子?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个办案人员要去思考的问题。”
         “但能想到的人员都做了笔录,都无人知道袁克宇教授为何要去小庄南镇。所以排除掉这些人,那么还有什么人是有可能接触到却被忽略掉的?”
         “思前想后,我觉得出现在案卷里的人却并没有被人提起的,只有房东的孩子了。”
         曹修缘一直在安静的听着陈潇的描述。
         一听完,曹修缘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的拿起了手机拨打了一个电话。
         “喂,你们现在立刻去房东家,搞清楚他的孩子在哪所学校就读。拿到地址了之后,你们单独找那位同学聊一聊,问一些……。”
         “问他有没有见过袁克宇教授,如果见到了袁克宇教授又与他交流了什么。记住,不要用审犯人的那一套,他还是个学生,而且还是高三的学生要注意些。”
         交代完,曹修缘放下了手机,面带微笑的看着陈潇道:
         “虽然不确定你提出的这一方向是否能对案件起到作用,但不得不说,我感受到你的能力了!”
         “思维上着实有些厉害!”
         陈潇只是咧了咧嘴。
         他很清楚,光是这一点是不够的。
         因为找那位同学会出现两种结果。
         那两种结果,并不是五五开的概率。
         无效信息出现的概率,在陈潇看来至少达到了90%。
         而有效信息出现的概率,陈潇认为不到10%。
         这还是他抱以乐观的态度去猜测的。
         暂时先不考虑那位同学会带来什么信息,陈潇继续拿过案卷翻阅。
         分局调查的内容并不多。
         因为袁克宇教授失踪的消息,最后还是传了出来。
         调查他行踪的人,查到了袁克宇来到了小庄南镇。
         最后双方一知会,自然而然也就知道了袁克宇的真实身份。
         自此,密室剥皮案由省里面亲自成立专案组来进行调查。
         据说因为袁教授的死,不仅仅小庄南镇了,就连小庄南镇所属的珠山市上下也是风声鹤唳。
         陈潇清楚此案的严峻性。
         所以他尽可能的将案卷里的内容嚼碎。
         将吃完了白粥的碗筷暂时放在了一边,陈潇又夹起了一根油条吃了起来。
         一边吃,一边查看着专案组对与袁教授有关系的人进行问询的笔录。
         这份笔录里,有袁教授妻女的。
         也有袁教授同事,以及邀请他回国的另一位教授。
         他们所有的笔录里,都传递着一个信息,那就是谁都没想到袁教授会到小庄南镇来。
         并且如果不是出了事情,没人知道还有小庄南镇这么一个地方。
         撇开有人撒谎这一可能外,陈潇可以认为袁克宇教授来小庄南镇办的事情,亦或者说要见的人是他这一生最大的秘密。
         这一秘密,包括他最亲的家人都不曾告知。
         但既然不告知自己的家人,笔录里却记录了袁克宇教授一个自相矛盾的信息。
         那就是,他是通过正常的交通渠道来到的小庄南镇。
         何为正常的交通渠道。
         他是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离开,可他乘坐的交通工具是通过自己的身份证买的火车票。
         再由通过身份证购买汽车票,最后来到的小庄南镇。
         袁克宇教授个人是有轿车的。
         而从东省省城到小庄南镇不过三百多公里,而且80%的路程是高速。
         他为何不辞而别,却又选择了火车再汽车这样麻烦的交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