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 第424章崔道成、发丘印!
         “罗……罗老哥客气了。”
         白半拉虽然也浪迹江湖多年,但接触的都是三教九流的底层穷苦人。
         就算千里迢迢跑去关外。
         一心想着混出点名堂出来。
         最后也是以失败告终。
         如今,身前这几位,已经算是他遇到过江湖上最顶尖的人物。
         陈玉楼自不用说。
         三代魁首,陈家之主,常胜山总瓢把子。
         这位自称罗老歪的家伙,他倒是头一次听,毕竟湘阴与冀北相隔太远,他接触到的人层次又太低。
         是以除了南陈北杨这种大人物。
         其余还真不是太清楚。
         只是看他凶神恶煞,粗声大气,应该不是什么好惹的小角色。
         再见到罗老歪抱着拳头就弯腰折膝,吓得他赶忙伸手阻止,托着双肘,好不容易拦下他,张口却不知如何称呼。
         嗫嚅了下。
         最后也只好用老哥相称。
         “行了,你小子长点记性。”
         “这位可是发丘一脉的传人,与我、道兄,都算是一辈的人。”
         “不过嘛……”
         见他脸色涨得通红,瘦弱的身躯在罗老歪跟前,就像是猴与山熊的区别,忍不住拍了下罗老歪肩膀。
         “也算是不打不相识。”
         “下次再见,不至于闹出笑话。”
         听到这话。
         罗老歪知道自己这一关算是过去了,咧嘴点了点头。
         “是是,俺老罗一介粗人,有眼不识泰山。”
         “要是白掌柜觉得不够,老罗皮糙肉厚,尽管给我来几下,也让老罗好长长记性。”
         听着白掌柜三个字。
         白半拉心头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但天生怯弱的他,又不敢表露,只是强忍着情绪,冲着罗老歪连连摆手,“不……不用了。”
         见此情形。
         陈玉楼内心则是不由叹了口气。
         也难怪发丘一脉,在江湖上名声不显,白半拉性子太弱,耳根子又软,守业尚可,进取却是远远不足。
         至于罗老歪。
         说实话,能屈能伸,比山上九成伙计都要强出不少。
         更准确的说,当得起心狠胆大脸皮厚这七个字。
         能从一介背尸人,混到如今这一步,绝非偶然运气。
         而从院子到门口,这短短十多步里。
         他看似什么都没做。
         其实才是真正将驭下之术做到了极致。
         罗老歪这几日在赤山岛大捷,必然是春风得意,借势敲打,是告诉他不要太过得意,点到为止,则是做到平衡,不然一味打压,谁还会死心踏地替他做事?
         “好了。”
         “白兄弟,请。”
         跨过门槛,将人请入殿内。
         火塘中正用细炭文火煮着一炉山泉水,桌上一左一右,摆着两只茶盏。
         分作主次坐下。
         罗老歪小心思极多,将白半拉推到次位坐下,第三位则是留给老九叔,他自己挂在了末尾陪坐。
         要不是被老九叔谢绝。
         眼下他已经屁颠颠去烧水煮茶去了。
         陈玉楼将一切看在眼里,并未多说什么,只是不动声色的打量了眼白半拉,此刻的他,正一脸惊叹的看着四周。
         对他而言。
         前后不过短短半个钟头,却是天差地别。
         从阶下囚到堂上客。
         之前还生死未卜,如今却已经成了陈掌柜的客人。
         人生际遇,只能说实在难以揣测。
         眼下所处应当是座宫观古庙,身后的神龛上还供奉着两座神像,虽然金漆已落,但神像庄严肃穆,让他根本不敢多看。
         要是放到以往。
         逢观过庙,就是没有香火,也会进去磕个头拜拜神。
         但眼下,他也不敢贸然起身。
         只是默默祈求神佛不要怪罪。
         “还不知道白兄弟,此行来所为何事?”
         就在他内心忐忑,杂念起伏时,一道温和的笑声忽然传来,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一下将他从失神中拉了回来。
         白半拉慌忙中就要起身。
         “此处没有外人。”
         “白兄弟随意就好。”
         陈玉楼摆摆手。
         听到这话,白半拉这才松了口气,但也不敢真的过于随意,毕竟是人家地盘上,总不好当是在村头老树下盘腿侃大天。
         “也不是什么大事。”
         “就是前些年,在关外泥儿会,碰到一对兄弟,西北人,大的叫老羊皮,小的羊二蛋,常在他俩口中听到陈掌柜大名。”
         “这趟随人一起南下避祸,恰巧经过洞庭湖,听人说陈掌柜家在湘阴,对了……”
         白半拉小心翼翼的说着。
         生怕漏下什么,不时还要补充几句。
         “昨天我就去了庄子,不过听庄里兄弟说陈掌柜您来了湖上,我就想着来碰碰运气。”
         “老羊皮、羊二蛋?”
         听着他絮絮叨叨说了一番话。
         陈玉楼眉头微微一挑,从中敏锐的找到两个名字。
         “是嘞。”
         “听他俩说,和陈掌柜您还是旧识,差点加入常胜山。”
         旧识。
         差点?
         陈玉楼眼里闪过一丝古怪。
         这兄弟俩还真是会往自己脸上贴金。
         老羊皮和羊二蛋,他确实认得,准确的说,这事和鹧鸪哨还有点关联。
         当年他在陕西盗取大唐司天陵宫时,无意中救下放羊出身的哥俩,并介绍给了他,想着进入常胜山,好歹也能在乱世里头混口饭吃。
         只不过,这哥俩贪生怕死。
         实在没留住。
         然后两人一合计,跑到关外,加入了泥儿会。
         没想到,过去这么多年,还能在白半拉口中听到这两个名字,只能说这方世界看似遥遥无际,实则小的可怕。
         两个月前夜登青城山。
         去天师洞见玄真道人,也就是观山一脉,这一代的传人封思北。
         当时,他还与鹧鸪哨和杨方打趣。
         说是如今江湖,倒斗四派,我们这一行不过五人,就已经集齐了三派,就差发丘天官久不露面。
         至于其余八门。
         也已经有观山太保和阴阳端公浮出水面。
         这一转眼,发丘白家后人便找上了门。
         上哪说理去?
         更让他觉着有趣的是,白半拉虽然没翻起什么浪花,但他有个拜把子兄弟,名为瞎老义。
         甚至将陵谱与发丘印尽数相赠。
         瞎老义他日则成了杨方的关门弟子。
         而他们二人之间,也不是萍水相逢,瞎老义本名赵保义,原是澹台明月的侍从。
         澹台明月又是杨方为救崔老道,大闹洛阳城的好友之一。
         甚至,原著时间线中,白半拉因为穷的吃不上饭,特地跑去天津卫娘娘宫,找到庙祝为自己算了一卦,结果被忽悠着去当了兵。
         那位庙祝不是他人。
         正是当初跌落黄河,最终一路抵达津门,成为四神之首,号称殃神的崔老道。
         所以。
         这也是为何陈玉楼会觉得世界如此之小。
         来来回回。
         似乎都是这几个人。
         准确的说,从晚晴到民国,贯穿始终的两条线,分别就落在张三链子和崔老道两人身上。
         只不过,他的出现,冥冥中好似一双手,拨乱了时空之线。
         如今的他。
         替代或者说超越了张三链子的存在。
         鹧鸪哨师兄妹三人、打神鞭杨方,再加上今日白半拉,四派八门、四神三妖、八大古神,也一一被串联了起来。
         思绪在脑海里逐一闪过。
         看似过了无数久,其实也就一眨眼的功夫。
         暗自舒了口气。
         将杂念尽数压了下去。
         陈玉楼这才点点头。
         “是,多年前确实见过。”
         “不过,后来他们兄弟俩去了北方,便再未见面了。”
         听到这话。
         白半拉眼睛一下瞪大,兴奋地同时,又有些难以置信。
         那兄弟俩满口跑火车的主,说话从不着调,没想到,那段往事竟然真没吹嘘,要知道那可是常胜山啊,三十六大山之一,倒斗行里无法逾越的高峰。
         这要是真入了山头。
         不比什么泥儿会有面?
         和他截然不同的是,不知何时已经进门的拐子。
         正好听到这话。
         脑海里不由浮现出两张看似憨厚,却城府深厚的脸庞来。
         老羊皮还像个做事的样。
         但羊二蛋却是一肚子鬼心思,贪生怕死,好吃懒做,连向来来者不拒的掌柜的,最后都难以忍耐。
         找了个由头,将兄弟俩给赶下了山。
         除了他外,身后还跟着个头发花白,大概五六十岁的老头。
         身穿麻衣长衫,手里拎着一只药箱。
         只不过见几人在说话。
         并未打扰,进门后,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
         “哦,差点忘了,陈掌柜,这趟我远道而来,其实还有个原因,从关外回来,过天津卫时,遇到个奇人,他为我算了一卦。”
         白半拉并不清楚。
         还沉浸在兴奋之中,他自小也算大户人家出身,父亲白大少爷,年少时走南闯北,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物都曾接触到。
         加上这位白大少,自小离经叛道,虽然先祖白遇虎留下明言,不许后人做盗墓掘棺的营生,但他偏偏就是入了行,甚至在江湖上闯出了不小名声。
         只可惜。
         适逢晚清乱象。
         终究还是没能守得住家业。
         以至于他沦落到这一步田地。
         白半拉还在兴冲冲地说着,陈玉楼眉头却是一下皱了起来。
         等等??
         奇人算卦?!
         这剧情怎么这么熟悉,不就是刚刚他才想到过的吗?
         而且,没错的话,原本的时间线里,白半拉应该是被崔老道忽悠去当了兵,如今却南辕北辙,跑来了湘阴。
         总不会。
         蝴蝶轻轻扇了下翅膀,影响到的远远超乎自己预料?
         “那位奇人,该不会是娘娘宫庙祝吧。”
         见他目光闪烁,一张脸上满是遮掩不住的激动。
         这下反而是陈玉楼迟疑不定起来。
         犹豫再三。
         最终还是没忍住打听了一句。
         “啊?!”
         上一秒还在龙飞凤舞,说着那位如何算卦通神的白半拉,声音戛然而止,不敢置信的抬起头,一脸错愕又不解的看了过去。
         “陈掌柜,去过那座娘娘宫?”
         “那倒没有。”
         陈玉楼摆摆手。
         从他此刻神色语气,其实基本上已经确认无误。
         指引他南下湘阴来寻自己的奇人,就是崔老道无疑。
         对此此人,从穿越之初,刚刚踏入修行时,其实他就在打探,毕竟……崔道人算是原著中为数不多,描述过得了道行的修行中人。
         更是曾在龙虎山偷看了一行半的天书。
         至于林中老鬼早已逝去。
         津门剩下的三神,更类似于旁门左道,江湖奇人。
         与修行二字并沾不上边。
         只可惜,这一年多来,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外面奔波,一直抽不出空,加上几次远行,已经见识过太多道人。
         对修行境界,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北上津门拜会崔老道这件事,也就被渐渐放到了脑后。
         不是今日白半拉忽然出现。
         或许,只有哪天杨方提出前往,他会随行,或者是去往百眼窟取龙符时,途径天津卫,会顺道登门拜访。
         “就是听过些名号。”
         “随意猜了下,没想到还真是。”
         闻言。
         白半拉似信非信,不过也不敢追问。
         “那白兄弟来,是要入我常胜山?”
         转开话题,陈玉楼并未打算在此事上过多纠结,随口问道。
         毕竟,方才听他说起以往所见所闻,似乎对常胜山颇有兴趣。
         发丘白家传人的身份摆在那。
         即便白半拉不通武学,更未曾踏入修行,加入常胜山中还是绰绰有余。
         “啊?”
         白半拉先是一怔,随即连连摇头。
         “不不不,陈掌柜误会了,我对倒斗并无兴趣,退出泥儿会也是这个原因,之所以来找您。”
         “是想将家传之物,陵谱与发丘印送与陈掌柜您。”
         咚——
         正要去提茶盏的陈玉楼,微微垂下的眸子深处,恍然有一缕波澜乍起。
         陵谱。
         发丘印!
         陵谱便是寻龙诀,周天全卦,比之十六字风水秘书更为过人。
         但他看中的却不止如此。
         而是发丘印。
         自大明一朝,观山太保四处剿杀倒斗四派,摸金符与发丘印,几乎就此绝于世间。
         但即便如此。
         摸金符好歹还剩下三枚,被张三链子传了下来,如今杨方就随身带着一枚,他也曾见过许多次,并不算陌生。
         唯独发丘印。
         到了这一代却是真正的将要断绝。
         因为……
         仅此一枚。
         独一无二。
         除非再有机会找到其他发丘天官的陵宫坟墓,从棺中找出,否则,再没有第二块发丘印存世。
         而且。
         发丘印不同于摸金符。
         此物号称‘天官赐福,百无禁忌’,能镇煞破邪,震慑鬼神,几乎与法器无异。
         不仅是他。
         此刻大殿中,凡是知晓发丘天官印之人,皆是目露震撼之色。
         尤其是花玛拐,更是恨不得上前替掌柜的答应下来。
         摸金发丘、搬山卸岭。
         四大门派中,这数百年来,唯独不见发丘传承。
         若是掌柜的再学得发丘秘术。
         到时候倒斗行江湖,真正尽入陈家彀中矣。
         不过。
         他也知道此事兹大,自己还没资格替掌柜的做主拍板,只能强忍着心中焦急,静静等待着掌柜的下文。
         陈玉楼确实心动了。
         但世上独一份的发丘印,拿在手里比山芋还要烫手。
         “这可是白家祖传。”
         “白兄弟就这么送给我,就不怕以后没法跟老祖宗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