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406章 鲜卑吐血,苏君侯名动幽州
         苏曜话音一落,刘备也是惊道:
         “翼德有何妙策,快且速速道来。”
         张飞则是挠了挠头:
         “什么妙策不妙策的.”
         “不过俺确实有点想法。”
         “其实吧,也很简单。”
         “就是找那些鲜卑人出力呀。”
         张飞搓了搓手说:
         “那些鲜卑人,他们占了咱们大汉那么多年的便宜,现在投降了,总得表示表示吧?”
         苏曜听了不由失声一笑:
         “说来那什么秃发部就是你抓回来的吧。”
         “没错。”
         张飞嘿嘿一笑:
         “俺老张一口气逮了六七千人回来。”
         “不止是人,他们整个部落,俺全带回来了。”
         “牲畜牛羊,草料财帛一点没少。”
         张飞得意地继续说道:
         “俺老张琢磨着,这些鲜卑人既然投降了,那就得让他们拿出点诚意来,咱们总不能白养他们吧?”
         苏曜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翼德所言不差,这些人自然不能让他们吃干饭。”
         “既然他们不自量力,那些贵族头人就不要再想能够作威作福了。”
         “翼德兄你且去主持这些人的审理,狠狠的杀上一批,然后把他们他们的财产全部充公,用以补充军费和抚恤将士。”
         “至于其他那些普通人,就请他们跟着咱们一道,去辽东为新生活出力吧。”
         张飞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拍掌大笑道:
         “哈哈,君侯这主意妙啊!俺老张这就去办,保证让那些鲜卑人知道咱们的厉害!”
         看着张飞兴冲冲的背影,苏曜也是略有感慨。
         这位猛张飞倒也算粗中有细,这次拿下这秃发部颇有些神来之笔的发挥。
         不然没有这支部落的缴获充公,怕是自己这一战还真要赔个底掉。
         这时,商议接近尾声,牵招又补充道:
         “另外,君侯还请不要忘了与刘使君沟通,请求他在财政和物资上给予支持。”
         “毕竟,我们此次出征,可不单单只是咱们辽东的事情。”
         数日后,幽州城。
         当苏曜前线大捷的消息传来后,牧首府中却是一片死寂。
         之前将丘力居押送来处斩时,他们还在担忧,此举会大大激化边疆矛盾,北境将一片糜烂不可收拾。
         然而,苏曜的消息却如炸雷一般将他们所有人都震惊了。
         刘虞更是在短暂的沉默后,惊得大吼一声:
         “你说的可是属实?!”
         “那苏君侯不仅收复平刚,更是大败鲜卑,斩杀素利,还俘虏了那什么秃发部全族近万把号人?!”
         幽州从事公孙纪也是连声追问:
         “军无戏言啊!”
         “这才过了多久?”
         “他才带了几个人?”
         “怎么就又大胜再大胜了?”
         “我瞧着他最后写的那个要求打款资助。”
         “怕这才是他的本来目的吧。”
         “有没有可能,他是虚报战果呢???”
         公孙纪是真不信啊。
         乌桓人有多难打,他同族那個才华横溢的公孙瓒的经历已经明白无误的告诉了他们。
         这苏君侯上一次刚刚靠一场偷袭,以弱胜强,生擒丘力居已经是惊世骇俗。
         现在,这距离上次捷报不过半月间。
         他这又是破平刚,又是破鲜卑。
         怎么可能?
         那鲜卑人可是比乌桓人还厉害的强敌啊。
         自那几十年前檀石槐横空出世后,大汉便是连战连败。
         没有一次在成规模的战斗中,取胜于鲜卑。
         现在告诉他们,这苏君侯不但赢了,而且还抓了他们整整一个部落的人???
         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这简直是离谱妈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啊。
         不但刘虞和公孙纪如此,那行伍经验的鲜于辅、鲜于银等人更是一脸懵逼,不敢相信。
         曹掾魏攸见此苦笑两声,拱手道:
         “刘使君,诸位同僚。”
         “此等大事,苏君侯如何敢谎报军情?”
         魏攸打断了公孙纪的质疑,语气坚定:
         “苏君侯素以诚信著称,且其战绩历来有目共睹,非凭空捏造之人。”
         “再者说,若苏君侯真有夸大其词之意,他大可不提物资支援之事,直接上报战功岂不更为方便?”
         “但他非但没有这样做,反而直言不讳地请求援助,这恰恰说明了他对战况的自信与坦诚。”
         刘虞闻言点了点头,心中的疑虑稍减:
         “魏攸所言极是,苏君侯绝非浮夸之徒。”
         “然则,此等战绩确实太过惊人,本官一时难以置信也是人之常情。”
         公孙纪见刘虞态度有所松动,也不再坚持己见,但仍是心存疑惑:
         “即便如此,那秃发部全族近万之众,苏君侯又是如何做到如此迅速且彻底地将其俘获的?”
         “而且,他既俘虏了这些人,却又不运往后方,反而擅自扣下发往辽东。”
         “此举,也是大大不妥啊。”
         魏攸顿了顿,见抄报内容简介,并无细节,只得自作猜想:
         “公孙从事有所不知,苏君侯用兵如神,擅长以少胜多,出奇制胜。”
         “此次平刚之战,他或许正是利用了鲜卑人内部的矛盾,以及地形之利,加之将士们用命,方才有此大胜。”
         “而且,苏君侯麾下猛将如云,智谋之士亦不在少数。他们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取得如此战绩,虽出乎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
         “至于俘虏的处置”
         魏攸略有头疼,但他顿了顿还是解释道:
         “辽东地广人稀,边防薄弱,苏君侯又兼辽东太守之职,就地处置既减少了运输的损耗,又能为辽东的发展贡献力量。”
         “此举虽显大胆,却也不失高效。”
         “毕竟,看他来报的说法,显然他是深困财政之厄,不然也不会急发信请求使君派出人员和物资接济。”
         听了他的话,刘虞微展,点了点头,便准备开始着手安排人事和物资调动。
         一方面响应苏曜,一方面也实地探查一下前方军情,了解下那边的具体情况和俘虏安置等事务。
         就这时,公孙纪不咸不淡地插了一句:
         “往日没见魏曹掾与那苏君侯有何往来啊。”
         “怎地今日,倒见你一直在为这苏君侯说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