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534章 风云际会群雄起(上)
         数日后,河内之地,风云际会,暗流涌动。
         自董卓篡权以来,京师动荡,百官流离,其中绝大多数人都逃往了河内。
         此地乃是司隶郡属,与京师洛阳仅一河之隔,历来京师人士避祸观望的首选之地。
         而袁绍也正是这逃亡大军中的一员:
         “矫诏!”
         “冠军侯定是矫诏无疑!”
         河内的袁氏私宅中,袁绍在众亲信面前猛地挥手道:
         “先帝什么秉性,天下谁人不知——他就是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苏曜屡立战功,平叛救驾,最后实在抗不住了,总算是得到了封侯。”
         “就这还给派了个边郡的太守打发的那么远。”
         “你说他最后时候,舍得放出来一个车骑将军的大位?骗鬼呢不是。”
         逢纪听了无奈摇头。
         这个袁本初啊,怎么每次一提到那冠军侯就这么应激呢?
         然而,身为谋士,劝谏主公是他的义务:
         “本初既如此说,莫非是想要站那董卓了?”
         袁绍顿时一言不发。
         站董卓?那怎么可能呢?
         他就是与董卓爆发激烈矛盾才跑了出来。
         “我与那董贼势不两立!”
         说完袁绍便感到尴尬至极。
         董卓乃死敌也,他们的矛盾不可调和。
         但苏曜.
         他堂堂四世三公,难道屈居于其下吗?
         袁绍从京师跑出来,想的可不是这种事情啊。
         那振臂一呼的人应该是我袁绍袁本初啊!
         怎么就变成你冠军侯苏曜了呢?
         没错,袁绍一眼就看出来了。
         虽然檄文上的盟主是卢植,发起人是苏曜,但卢植现在既无官职,也无兵权,会盟讨董的真正话事人显然是冠军侯无疑。
         “元图啊,这里也没外人,你就别看戏了,赶紧说说咱们现在该如何是好吧。”
         逢纪一看袁绍总算能听进人话了,便正了正神色,问道:
         “如何行事首要的当是看我等目的为何。”
         “在下斗胆请问本初,公所欲何也?!”
         袁绍闻言脸色微变,忙道:
         “我所欲者,乃天下之大义,董卓擅行废立,残害百官,祸乱天下,我当讨董诛贼,匡扶宇内,重振汉室之威仪。”
         “既如此,那么我们便应当响应冠军侯与卢公的号召,共讨国贼董卓。”
         逢纪轻笑道:
         “董卓专权误国,已激起天下公愤,我等身为汉室忠臣,自当挺身而出,不计前嫌,以清君侧为己任。”
         袁绍听了立马沉默了。
         逢纪一看,心中暗笑,心知肚明道:
         “然,若公有心于天下,那情况就又有不同了。”
         “有何不同?”袁绍急问。
         “将军若志在天下,就不可仰人鼻息,非据一州一地而不可成事。”
         “如今苏董乱斗,公正宜乘势起事也!”
         听到逢纪的话,袁绍跺脚道:
         “我本就正有此意也。”
         “然则那冠军侯抢先一步,先发了这狗屁檄文,着实是让人为难啊。”
         “明公多虑了。”
         逢纪解释道:
         “谁说这讨董盟主只能一人了?”
         “那董卓为害甚烈,自京师逃出者不知凡几。”
         “他苏曜卢植可以发得这檄文,明公难道就发不得吗?”
         “这”
         袁绍不是傻子,他一听顿时明白过来:
         “你是说让我也发一份,与他争取人心?”
         “没错。”
         逢纪笑道:
         “明公乃四世三公,天下诸侯和州郡长官多是袁家门生故吏。”
         “只要明公也打起旗号,就地组建我等自己的会盟,同时使人拦截他的书信,那他所能影响的也不过只是少数而已。”
         袁绍听得当即是大为心动。
         只不过他马上又意识到一个问题:
         “组织会盟,我又该以何身份自处呢?”
         “那冠军侯把卢尚书捧了起来,自己还封了个车骑将军。”
         “我总不能用董卓给的渤海太守来起事吧?”
         逢纪听了又笑一声:
         “明公怎地这时又如此死板起来了?”
         “他冠军侯可以矫诏,我们难道就不行了吗?”
         “现在河内这么多京师出来的官员,随便找个人,让他伪个三公书信,给你也表个重号。”
         逢纪沉吟了一下后继续道:
         “冠军侯他不是车骑将军么,那您就拿了那骠骑将军。”
         “如今汉室倾退,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董卓不过是做的最过分的那个。”
         “举起起事,大家都只是需要个理由,只要面子上过得去的话,没人会深究这些的。”
         袁绍闻言,眼中闪过一抹精光,他点了点头,显然对逢纪的提议颇为赞同,脑中甚至立刻想到了自己的小兄弟曹操。
         “好,就依元图之计!”
         袁绍拍板决定,随即又问道:
         “那我们何时起兵,又该以何地为据点?”
         逢纪微微一笑,早已成竹在胸:
         “明公,河内乃兵家必争之地,北临冀州,南接洛阳,进可攻退可守,太守王匡又是咱们自己人,实为起事之佳地。”
         “我等可在此地招募兵马,整军备战,待时机成熟,再挥师南下,直捣京师!”
         袁绍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之色,他站起身来,环视四周,沉声道:“诸将听令,即刻开始筹备粮草军械,招募兵马,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组建起一支足以与董卓抗衡的大军!”
         众将纷纷领命而去,文人们去联系各方人士,组织讨董会盟,武人们则张贴布告,在各乡里招兵买马。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袁术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自己的起事计划。
         袁术与袁绍虽为兄弟,但性格迥异,袁术野心勃勃,行事更为激进,他从一开始就没有像袁绍等人一样跑到河内观望局势,而是直接带人跑回汝南老家,以后将军的名义招兵买马,接着便向南阳方向移动。
         这天下第一郡的南阳,才是他心目中最佳的发家之地。
         而且在南阳这里,还是一个极好的观察苏曜与董卓两虎相争的地方。
         不过唯一的问题是
         “咱们现在这点新兵蛋子,想要拿下南阳实在是痴人说梦。”
         “诸君可有何妙策吗?”
         这时,主簿阎象当即便说:
         “今这南方天下唯有一人手握强兵,然则其出身低微,不得重用。”
         “故而,只要明公能够有心接纳于他,定可成公之助力也!”
         “哦?此人是谁?”袁术急忙问。
         “乌程侯——孙文台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