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 第八十四章:正三品大员——卫渊!
         大宴七日之后。
         紫宸殿,朝会。
         赵祯大封代州一战的有功之臣。
         封英国公张辅为枢密使,掌军国大事。
         宁远侯顾偃开为殿前司都指挥使,掌禁军。
         卫渊为上护军兼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忠勇伯爵位可世袭罔替。
         封徐长志为开国子爵,侍卫马军副指挥使,护军。
         这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乃是正五品官衔。
         但是这勋官上护军,却为正三品。
         徐长志的护军为从三品,仅在卫渊之下。
         此番封赏,不可谓不隆重。
         由于封赏之前,赵祯已与韩章等人商议,故而文武百官,无人有异议。
         卫渊虽然从‘从五品’一跃至正三品,但是那上护军毕竟是虚衔。
         至于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也只是三衙之一而已,虽有实权,但地位不高。
         赵祯给卫渊这番赏赐,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至于张辅、顾偃开等人的赏赐,也可谓实至名归,没有人敢说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卫渊的爵位,变为了世袭罔替。
         也就是说,从这一刻起,以他为中心的卫家,已经成为了勋贵世家。
         让群臣感到惊愕的是,对于卫渊的赏赐,还未结束,
         “代州一战,若非卫卿拒敌于雁门之外,只怕不会轻易取得大胜。”
         “卫卿年少时父母早逝,幸而有二姐将其抚养。”
         “朕思虑再三,决意诰封卫卿长姐盛卫氏为五等令人,敕封卫卿二姐张卫氏为六等恭人。”
         言外之意是说,卫渊苦啊,从小没了父母,被两个姐姐拉扯长大。
         朕应该要给卫渊的两个姐姐赏赐。
         赐其长姐诰命之身,赐其二姐敕命之身。
         卫渊二姐虽然只得了个敕命,但不管怎么说,好歹是官身。
         毕竟,卫恕意的丈夫盛紘好歹有官身,可卫如意的丈夫并无官身。
         得个敕命,已经很好了。
         只是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整个朝廷就像是炸了锅一般。
         张卫氏他们不熟悉。
         但盛卫氏
         由于卫渊声名鹊起之后,对其多加留意的官吏都知道,卫渊有个姐姐,是盛紘的妾室。
         妾室封诰命?
         自大周开国以来,极少发生!
         有违礼数!
         由于是大朝会。
         盛紘也有参加,但是在殿外。
         此刻,殿外群臣通过太监的复述,听到皇帝对卫渊的又一次赏赐后,纷纷将目光看向盛紘。
         就连盛紘都懵了。
         自己的妾室卫恕意有诰命了?
         如此一来,不比自己的官职都高了?
         殿外群臣叽叽喳喳议论个不停。
         殿内,已经有御史开始炮轰卫渊了,
         “陛下,不妥!区区妾室,如何得诰命之身?若强加诰命,岂不荒废礼法?”
         “请官家三思!”
         “.”
         听到这些反对的声音,卫渊皱了皱眉头。
         他没想到,阻力会这么大。
         自家长姐封诰命,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一个个咸吃萝卜淡操心。
         嗯.这本身就是御史的职责。
         赵祯本想强行压下此事,毕竟,他也算是答应卫渊了。
         而且,他现在是真的看好卫渊这个臣子。
         刚欲开口,就见张辅走出百官队列,开口道:
         “陛下,臣与夫人商议良久,打算收卫渊长姐卫恕意为干女儿,此事臣思来想去,认为,还是告诉陛下为好。”
         什么?
         英国公夫妇要收卫恕意为干女儿?
         这事,不仅百官惊讶了,就连卫渊也震撼起来。
         他向张辅投以感激的目光。
         赵祯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张辅,笑道:
         “那卫恕意是忠勇伯的长姐,又是英国公的女儿.”
         “可却在盛家为妾诸卿,这似乎也不妥吧?”
         “赐盛卫氏诰命一事,就这么定了,如若诸卿有任何异议,下了朝,去找英国公聊聊吧。”
         闻言。
         那些个御史们嘴角抽搐,脸色极为难看。
         谁敢找英国公麻烦?
         人家现在可是枢密使啊!
         论权力,仅次于宰相韩章。
         论地位,人家又贵为国公!
         除非真不怕死
         散朝以后,对于赏赐卫家姐妹的圣旨,就已有专人发了下去。
         卫恕意在京城还好说,可这卫如意.
         只能劳烦传圣旨的天使了。
         卫渊如今有了官职,但是倒不急于一时去点卯。
         赵祯给了他和徐长志整整七天的假期。
         这段时间,卫渊可以好好处理一番家事。
         散朝后,离开皇城中时,卫渊向张辅问道:
         “老师,您二位要收我那长姐为干女儿的事,学生怎么不知?”
         张辅笑道:“怎么?为师行事,也要提前知会你一声不成?”
         卫渊道:“学生不是这个意思.”
         张辅道:“张家与卫家,为师与你,早已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为家族计,为你我师徒二人计,为师,也该收伱长姐为义女。”
         卫渊郑重作揖道:“学生,拜谢恩师。”
         张辅将他搀扶起来,“陛下赏赐的你那座府邸,还没机会去看一眼吧?快去瞅瞅吧。”
         卫渊点了点头,随后将几张请帖递给张辅。
         有兖王、邕王,甚至还有韩章的。
         张辅看了,皱眉道:“兖王与邕王针锋相对多年,他们二人的事情,你莫要掺和,找个理由,赔上些财物,婉拒即可。”
         “至于韩章的邀请,倒是可以去,只是,不要表现的太亲密,否则,那些武勋们,会觉得你向着外人。”
         卫渊拱手道:“学生谨记。”
         有个长辈就是好啊。
         遇事不决问张辅,妙哉。
         ——
         盛家。
         赏赐卫恕意为诰命的圣旨,此刻已经当着所有盛家人的面颁布完毕。
         匆匆赶到家里的盛紘连忙领了圣旨。
         王若弗一脸尴尬,她身为当家主母,还没弄上个诰命。
         如今,那卫恕意却混上了!
         不过,事已至此,她又能奈何?
         忍了多次,不差这一次了。
         她这个主母,怕是早就成了摆设。
         林噙霜脸色更为难看。
         今后,在这府里,有王若弗和卫恕意这两座大山,她是再难翻身了。
         而卫恕意则是一脸惊诧。
         盛紘将圣旨递给她,说道:
         “这是官家赏你的圣旨,于情于理,应该交给你,好生保存。”
         卫恕意木讷的接过圣旨,喃喃道:
         “我我居然有诰命了?”
         盛老太太在明兰的搀扶下来到卫恕意身旁,笑道:
         “你能被封诰命,还要多亏了你那弟弟。”
         “恕意,虽有诰命在身,但是切记,家和万事兴。”
         卫恕意连忙警醒回神,向盛老太太作揖道:
         “老夫人的话,恕意谨记在心。”
         盛老太太见她不急不躁的模样,甚是满意。
         有时,她都觉着,以卫恕意的性子,才适合做盛家的主母。
         半个时辰后。
         暮苍斋。
         明兰反反复复的看着那道圣旨,不停地喃喃道:
         “这就是诰封旨意?娘,您说女儿以后,能不能也有个诰命?”
         卫恕意摇头一笑。
         被官家封为诰命,她心里是感激的。
         只是,大娘子那边的情绪,定要照顾妥当。
         再有官身,也得在盛家生活。
         不可坏了家宅和睦。
         ——
         忠勇伯府内。
         一位姓张的嬷嬷,正组织府里的下人、婢女站在庭院内,
         “我是从小就伺候在国夫人身边的婢子,你们叫我张嬷嬷就好。”
         “今后,我就会留在这府里,管着府里的大小事。”
         “以前家主跟随英国公出征在外,你们在府里多有懒散,便也罢了。”
         “今日,家主就将进府,你们务必打起十二分精神,谁若是再行偷懒之事,小心家法伺候!”
         几十名下人、婢女,连忙作揖,“是,张嬷嬷。”
         张桂芬还未嫁进来。
         卫渊是一介武夫。
         家里大小事,总要有人操持。
         这个张嬷嬷,深受张夫人信任,于是就将她派来了。
         此刻,卫渊正站在忠勇伯府外,看着皇帝亲自书写的匾额,卫渊一阵恍惚。
         自己来这世上多载,如今也算有个家了。
         有守在门前的下人,见到卫渊身形,连忙向府中通报:
         “老爷归家了!”
         “老爷归家了!”
         “.”
         听到这里,卫渊莞尔一笑。
         不用想,这些下人们,都是师娘一手操持安排的。
         他并未拒绝这份好意。
         这么大一座府邸,多些人,才像个‘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