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帝国第一驸马 > 第18章 应运之人
         如同关宁预料的那样,到了下午的时候,此事便在上京城大肆流传开来。
         关世子本来就是上京城的焦点,用前世的话说就是自带热搜体质。
         参加的宾客那么多,总是有闲言嘴杂之人,便传扬了出去。
         各种细节纰漏,也震惊了所有人。
         先是车驾冲撞,后又骂遍了几位大人,又给邓丘送了钟,气的邓明志晕了过去……
         这一件一件引发无数热议,带动谐音成为热潮。
         当然人们更惊讶的是这位关世子的胆大包天,常人谁敢做这样的事情?
         使得邓丘成为笑柄。
         侍郎是狗,尚书是狗,御史吃屎也成为人人乐道的话题。
         这位世子的嘴太毒了。
         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也在人们议论之际,这些事情也摆在了隆景帝的龙案上,并且记载格外详细。
         “大闹邓府?”
         隆景帝细细看着。
         “今日邓丘可是大丢颜面,就连徐正英和吴清昆都被那位世子给暗骂了个遍。”
         在隆景帝身边的玄心和尚笑着道。
         “尤其是那句遇肉吃肉,遇屎吃屎当真妙极。”
         他很自然的说出,丝毫没有避嫌,可以见其地位。
         过会,隆景帝将那册子合了起来,开口道:“你说他是聪明,还是傻?”
         玄心开口道:“聪明者这时应当是韬光养晦,谦逊有礼,来博得舆论之利,外界认同,如这般大闹邓府,反而是落得个不利声名,更是惹怒雪党,岂不是自找麻烦?”
         “还有一种可能,他是自知情势,自暴自弃了,说起来也是聪明人……”
         “还有一种可能。”
         隆景帝低沉道:“他是要对付邓丘,因为邓丘是朕用的削藩主力干将。”
         “不至于吧?”
         玄心开口道:“在所有人的认知里,这位世子就是个特例,他行事张狂纨绔,文不成武不就,岂能有如此心计?”
         “更何况在京城,他孤立无援,谁能辅他?”
         “陛下是不是对此子太过重视了?”
         玄心很疑惑。
         “朕,不得不重视!”
         隆景帝站了起来。
         “历代王朝国祚都没能过三百年,国祚即国运,一国之运势到临近三百年时,便会衰落,首至衰竭!”
         他沉声道:“大康王朝己传十五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朕为第十六帝,大康王朝岂能在朕手中覆灭?”
         “陛下言重了。”
         玄心开口道:“而今大康王朝文武昌盛,西海升平,百家争鸣。”
         “蛮荒己因您之计谋,彻底平定,至少能安稳二十年,另外大魏王朝,大庆王朝与我国相比,相差甚远,断然没有威胁……”
         “内忧能够威胁到皇权,影响国之安定,也唯有镇北王府,但镇北府己经落魄,只余这个纨绔世子……”
         玄心开口道:“大康不止三百年,更要如圣上一般,千秋万世永流传!”
         “居安思危,朕可不敢有丝毫懈怠!”
         隆景帝开口道:“你忘记寒山寺主持空寂大师元寂之前的批命了吗?”
         玄心微微一怔。
         “您是说,那应运之人便是关宁?”
         国亡运失,在新旧交替之际,会有应运之人,改朝换代,建立新朝,此为应运之人。
         “空寂大师曾言,国破始于内忧,应运始于北方,朕不敢怠慢,宁可杀错,也绝不放过!”
         隆景帝低沉道:“更何况这国内也并非真的西海升平,朕要开始削藩,各地藩王皆不安稳,私下有勾结之意,朝廷多党相争,有支持削藩者,有反对削藩者,有觉得朕无情无义,迫害忠良者……儒家又欲见势而起……”
         “这些种种,无一不是隐患。”
         隆景帝开口道:“朕是要建立一个恒古王朝,永世不朽,等内忧平定,朕便要发起战争,吞并魏,庆二国,平蛮荒,定西海,一统大陆!”
         “陛下圣明。”
         玄心和尚恭声道:“陛下乃前所未有雄才大略之主,臣愿追随陛下,辅助陛下,建立前所未有之功业!”
         “所以朕容不得丝毫差错!”
         隆景帝开口道:“关重山出事,世子废材难当大任,这是个绝佳机会,无情无义也罢,待时机成熟,废除其世子之位,取缔镇北王府,然后就把宣宁嫁过去。”
         言罢,隆景帝回到了龙案后坐下。
         “那天一决可曾寻到?”
         玄心和尚微微一怔,开口道:“还没有。”
         “那日我确定放于袖口,未曾打开,就等着敬献于陛下,在这件事上,我是万不敢说谎的。”
         玄心很难堪。
         明明带在身上,却找不到了,是真的找不到。
         关键在于,这件事情很容易引起圣上误会猜忌,会以为是他私藏。
         毕竟天一决可不是普通武道秘籍,幸好圣上了解他,也信任他。
         “也就是说,你拿到之后,只是在皇宫内走过?”
         “是的,这一点我敢确定!”
         玄心镇重道。
         “我是从秘藏阁首接来的这里,所走的范围也可以固定。”
         玄心开口道:“所以我只能是在这个路途上遗失了,我袖口袋破了。”
         确实是这样。
         从发现丢失开始,他就看了自己的口袋,确实是破了,因而才有了丢失,真是好巧不巧。
         “还有一种可能。”
         隆景帝低沉道:“那是被人捡走了……”
         “有这个可能,天一决乃是最神秘的秘籍,捡到也必然藏了起来。”
         “冯元。”
         他随意的叫了一句。
         “老奴在。”
         在隆景帝话音落下,从屏风之后有一个老太监走了出来。
         他应该是上了年纪,头发双眉都泛着白色,身材较为干瘦一些。
         这位便是皇宫里的太监总管冯元。
         “由你暗中调查此事,发现可疑之人,严加审问。”
         “是。”
         “臣有罪。”
         玄心忙着开口。
         “若是寻找不到,那便说明朕与这天一决无缘。”
         “公主您不能进去啊,陛下正跟玄心法师商议政务。”
         “公主。”
         这时,殿外响起道道急促之声。
         “是永宁来了吗?”
         隆景帝开口道:“让永宁进来吧……”
         走进来的是一个女子,她正值桃李年华,穿着一袭淡青色的衣裙,身材修长,凹凸有致,她肤色雪白,双目湛湛有神,修眉端鼻,容貌绝丽,除去素雅之感外,又气质非凡。
         她就是当朝永宁公主,萧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