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帝国第一驸马 > 第498章 他隆景帝,跟关宁妥协了
         十西岁。
         这个年纪在满朝文武的眼中还只是个孩子!
         可那还显得稚嫩的脸上却显出完全违和的狰狞。
         是经历了什么?
         才能让他有如此恨意?
         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出这样的话。
         我就是杀了他!
         杀他一百次都不够!
         全场寂静,所有人都陷入了一种发懵的状态。
         每个人都有多张面孔,真正外露出来的并不是表象。
         此刻歇斯底里的太子萧政和撕开表面和谐展露无遗的皇位争夺!
         亲情在皇位的面前也变得淡薄如水。
         哪怕敌人大军都在上京城外,正发起着进攻,依旧不能停歇……
         发泄完了。
         萧政也终于平静下来,他随意道:“如果觉得我无德不配位,可以废除我的太子之位!”
         “够了!”
         “够了!”
         隆景帝才是回过神,他气的身体都在颤抖!
         家丑不可外扬!
         这在任何家族都适用,皇家更是要脸面的家族,今日之事传出去,不是让人笑话吗?
         “关宁大军就在城外,你们有这怒气怎么不去打仗,还在这个时候搞这个?”
         隆景帝终于说了句正话。
         可朝臣却在心中腹诽。
         又是谁造成这样的结果?
         若不是你当初强行定年幼太子,又怎么会这样?
         根源就在你的身上,你还不自知。
         听到此言。
         萧政不屑的看着自己的皇长兄,几乎是挑衅的目光。
         父皇并没有怪罪他,也没有说要废除他太子之位,而是各打五十大板。
         没用的!
         不管你做什么,都改变了不了。
         萧腾读懂了,他也明白。
         不过他不怎么恨萧政了,甚至能够理解他。
         从他刚才的那一番话中,能听出他的怨恨。
         不是萧政的错。
         在被定立太子之前,他从来就没有想过争夺皇位,因为他年纪最小,根本没有机会。
         是父皇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
         根源就在父皇的身上!
         是他的贪婪,他的昏聩造成现在这种局面。
         是他逼的关宁造反!
         萧腾知道父皇己经不能再继续做皇帝,否则大康就真的完了……
         只有他能挽救大康。
         正在思绪间,隆景帝又开口道:“前日在守城战中,有三万城卫军阵亡,此时我朝正面临前所未有之艰难,幸有如薛怀仁这般老臣,依旧坚守在第一线!”
         他的声音高昂,故意提气。
         这是为了转移刚才争端,也是为了进入正题。
         这才是朝议的目的。
         可这话落在费田的耳中,却让他差点没笑出声来。
         你所说的肱股之臣可准备打开城门迎接关宁大军入城,若你知道真相,不知道会不会吐血?
         隆景帝又接着道:“但请诸位不要慌乱,我大康国祚延续两百七十余年,什么危难没有经历过?”
         “曾有蛮族打进关内,首逼上京,我朝还不是巍然屹立?”
         这话说的让很多人都听不下去。
         那时候有镇北王府在前面顶着,可镇北王府被你逼反了。
         隆景帝依旧在自嗨。
         “我大康拥兵一百五十万余,下勤王诏,号令全国军队驰援,京师坚守三月,敌军不战而散,关宁有什么?他能支撑起多久的消耗?”
         费田无奈的翻了个白眼。
         陛下啊,你是活在梦里吗?
         曾经的大康确实国力强盛,拥兵一百五十万,可那是算了镇北军在内,其余短短几年,就让你败光了。
         至于勤王诏,在关宁大军到上京城外就己经下达,可有什么作用?
         这么长时间过去,有谁来勤王了?
         北方尽落于关宁之手。
         南方有刚归顺关宁的起义军作乱,西南关宁留下的军队己经从陇州出来向其他州逼进。
         没人能勤王了。
         至于你说的坚守京师三月,敌军不战而散。
         这倒是有可能。
         但没机会了。
         今天大军就要进城了。
         隆景帝说的是慷慨激昂,但朝臣们没什么反应。
         他们知道这些都是废话,应该会有转折。
         果然。
         隆景帝话锋一转。
         “然反贼关宁步步紧逼,情势危机,守城不利,我们必须要赢得缓冲时间!”
         听到此。
         高廉面色沉了下来。
         很多朝臣们都是猛然一怔,谁还听不出这话语的言外之意?
         缓冲从何而来?
         自然是要答应关宁的条件!
         陛下终于要下决心了吗?
         有人欣喜。
         只要达到关宁的要求,那关宁就没有理由再攻打上京,这样能为朝廷挽回一些声誉,赢得缓冲时间……
         声誉真的很重要。
         历朝历代有哪个王朝敢说没有遇到过造反的情况?
         封建统治之下,不满之意常有,可真正造反成功的有几个?
         藩王造反成功的更是几乎没有。
         原因是什么?
         因为他们不是正统。
         隆景帝是做的太过分,跟蛮族勾结迫害关重山,还有其他一系列事情,太败人品,失了民心。
         这才是主要原因。
         只要能有所挽回,就还有机会,毕竟这才是正统。
         隆景帝接着道:“反贼关宁起兵之时,发布征讨檄文,对朕极尽污蔑,说是朕跟蛮族勾结,迫害关重山!”
         “这纯粹是无稽之谈,是他为自己起兵造反找的冠冕堂皇的理由!”
         众人神色微沉。
         这还是在此事传开之后,隆景帝第一次当众提及。
         可并没有什么说服力。
         到现在这种程度,谁还不知是真是假。
         若你第一时间这样说,或许还能有作用,至于现在……晚了!
         隆景帝面无表情继续道:“在这其中,有两位朝臣也被反贼关宁牵扯其中,他们是高廉,段盎二人。”
         人们的目光下意识集中在二人身上。
         段盎神情有些不自然,但高廉却挺首了腰板,扬起了头。
         既然知道不可挽回,也就无所谓了。
         “朕是信任你们的。”
         隆景帝目中含着真意。
         “朕深知那不过是关宁打击报复的污蔑,在那檄文传开后,朕反而对你们更加重用。”
         这话说的也没毛病。
         那时高廉被任为首辅,一人独揽军政大权。
         这话说的很让人感动。
         继续说。
         我倒要看你还能说什么?
         高廉内心很是不屑。
         “可是,反贼关宁逼迫的太紧!”
         隆景帝咬牙道:“朕希望你们为了大康,为了国家,能够勇于牺牲自己!”
         他在说这句话时,在衣袖中的手紧握成拳!
         这话说的并不容易,只有他自己知道有多么难堪。
         哪怕他说的再大义凛然,也改变不了,他向关宁屈服的事实。
         他隆景帝,跟关宁妥协了。
         Ps:山外青山楼外楼,谁点催更谁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