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帝国第一驸马 > 第589章 朕说的,自然一言九鼎
         “工部欠户部的钱是前朝遗留问题,都算不得数,这账一笔勾销!”
         关宁开口道:“朕准许你们工部自建钱库,有所需材料各物等,可自行采买。”
         “多谢陛下。”
         王都诚面色大喜,又犹豫道:“您能不能为工匠们想办法解决一下薪奉问题,拖欠的时间太久了,工匠们干活积极性不高,每天都有人不干了,实在是养不了家……”
         “可以。”
         关宁开口道:“朕让薛庆先给工部拨三十万两,然后有缺口再想办法。”
         “够了,足够了。”
         王都诚大喜。
         “拖欠的工费都要补发齐全,还要提高工匠们待遇。”
         关宁发现,在朝廷六部之中,工部的晋升制度最完善。
         刚进来的人都是学徒,要做至少两年的杂役,才能成为匠徒。
         也就是跟着技术水平较高的老师傅学习,帮着打下手什么的。
         学徒跟师傅还有一个类似师徒协议的东西。
         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会,这就对徒弟和师傅都有要求。
         徒弟要认真学,师傅要认真教。
         学会后,要经过严格的考核,这时就成了匠工,才有机会入籍工部。
         只有优秀的匠工,才能入籍,通俗的讲才能成为正式工。
         匠工的技艺再成熟,水平更高,经过考核后,就能成为匠人。
         这也是工部内的最高职称。
         工部是专职营造建设的衙门,内部不止是铁匠,还有木匠,泥瓦匠等所有的工种,都要按照这样的流程晋升,无一例外。
         比如现在的工部尚书贯丘。
         他就是一个全能匠人,又会打铁,又会做工。
         因为完善的晋升流程,使得工部所出之人,都有真才实学的本事。
         放在外面,都是各自职业所属的好手。
         这也是关宁唯一欣慰的地方。
         “这套流程很不错,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真才实学的人。”
         “嗯。”
         王都诚开口道:“工部需要的是务实干活的人,可因为朝廷的不重视,这些年走了不少人。”
         “这种情况要改善了。”
         关宁开口道:“经后朝廷预算会向工部倾斜,工匠们的待遇要提高,每上一层都会有更高的待遇。”
         “你尽快制定一个方案,首接交给朕。”
         “是!”
         王都诚激动之心难以抑制。
         他知道工匠要翻身了!
         “对于具有发明创造力的人要给予更大的鼓励。”
         关宁开口道:“比如在现有得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比如制作出全新的器具,做出更强大的武器等等,只要有所成就,都要受到表彰,有身份地位方面的,还有荣誉方面的。”
         “若有特别出众者,朕会亲自对其授封,成为贵族也无不可。”
         “真的?”
         王都诚都震惊了。
         工匠是最不受人重视的,做着最苦累的营生,却只有微薄的收入。
         而且一眼能看到头。
         做了工匠一辈子就是工匠,没有改变的可能。
         而现在陛下提出的,能让工匠们也享受荣誉,改变命运。
         这可是从未有过的。
         “朕说的,自然一言九鼎。”
         关宁开口道:“你可立即通传下去,朕也会着内阁拟旨正式公告。”
         “谢陛下。”
         “谢陛下。”
         “您就是我们工匠的大恩人。”
         王都诚等随行工部官员皆是跪了下来。
         多少年了。
         他们工匠终于要翻身了。
         这完全是发自内心的感恩!
         “但朕可是有言在先,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你们要做出功绩。”
         关宁开口道:“关键在于创造,切记不可墨守成规,在思想上要有所转变。”
         人的创造力是无穷的,
         任何事物都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关键就在于发明创造。
         工部不应该是只知按部就班的建造,应该在原基础上改进创造,引领社会发展。
         “明白。”
         王都诚开口道:“就像您改良马具一样,做出对国家有用的东西。”
         “就是这个意思。”
         边走边看,关宁不时提点。
         这时王都诚问道:“陛下今日来工部是有什么要事?”
         无事不登三宝殿。
         陛下突然来工部,肯定是有事情。
         “差点忘了正事。”
         关宁开口道:“找间屋子,找几个水平高超的匠人,朕有几件要物,要你们打造。”
         “是。”
         王都诚赶紧去找人安排。
         陛下给了工部这么多好处,现在该到露脸的时候了。
         不多时,他便找来了五六人。
         “这就是朕要你们打造的东西。”
         关宁将图纸展开平铺在桌上。
         这是一个火炮的图纸,绘画的很详细,各项数据规格都有具体的标注,可以很首观的看到。
         火药是我国古代西大发明之一,是最早应用的国家,到宋元时期开始大规模应用到军事,到明朝时发展至顶峰。
         时代的局限性以及生产力的不足,这是硬性条件,使得火器的应用当然不能达到现代的水平。
         但达到明清时期还是可以的。
         关宁所画出图纸上的火炮,就是当时最先进的红夷大炮。
         这种火炮与传统的铁炮或者铜炮相比,不仅管壁较薄,重量较轻,花费较少,而且比较耐用。
         要做就做实用的。
         造价太高,寿命太短,也没什么实用性。
         “这是什么?”
         王都诚疑惑的问道。
         他是第一次见到这东西。
         “它名为火炮。”
         关宁开口道:“是一种利用火药爆炸产生助推力,以发射弹药的武器,因为爆炸会产生高温,并有很大的力量,所以对材质要求较高……”
         他给详细解释着。
         首先要让他们明白这东西是干什么用的,才能真正的做出来……
         “制模做出来并不难,按照陛下您所说,主要就在于材质的耐性。”
         冶造局局丞郭瑀,首接把握住了核心问题。
         图纸很详细,利用模具是能够做出来的。
         关宁开口道:“可采用中空的模型,并在其中导入冷却水,可使铁质炮管自内向外凝固,所铸之炮可以更大,耐用程度也会更高。”
         他所说的是一种很先进的铸炮法,是由一个美国军官发明。
         不过知道理论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出来还是一回事,需要具体实践。
         关宁开口道:“接下来朕会和你们一起来完成,如果真的成功了,那我们就会拥有一种相当强大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