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帝国第一驸马 > 第830章 看你慌不慌?
         既然提供便利的参考条件和显示重用之心都无法让其改变本意,那只能用此激进办法。
         关宁曾经就有预想过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因而便提前让地方官府统计名额。
         江淮一带不止经济发达,教化在全国范围也名列前茅。
         学堂书院建设充盈,为学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读书就有学籍。
         这跟前世有相同之处。
         在学堂书院都有记录,所以统计起来倒并不费事。
         各自所属管辖之地都很清楚,叫唤着罢考的,也就是那些人。
         像那些寒门出身的就不会参和进来,先期报名的大多都是贫苦出身。
         那些未报名,不报考的,都是为了自身或背后利益而抗议。
         说是无差别打击,实际上也并非如此,还有相应的办法,后期也会根据名单一一对应查辨,若存有误判,还会解禁。
         关宁深知惩处之严重,若真有被误伤,恐怕上吊的心都有……
         像上京城或其他地方,考生们都被各种优越条件冲昏了头脑,哪还会罢考。
         这是第一次真正实行。
         州衙立即发出通告,并立即派人快马加鞭通知到下属府县,及其余六州。
         必须要严格执行此令,谁有怠慢,绝不轻饶!
         关宁外出,当然不是自己来的。
         他还带了一批官员。
         这些人将作为钦差督办,并还有锦衣卫随行负责监督。
         先保证地方上不会大打折扣。
         这边曾为了推行新政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宣传班子,做这种公告之事,倒是极为擅长,因而很快便传播开来。
         尤其是陛下御令,自带话题度,很快就大肆传开,并立即引起轩然大波!
         谁都没有想到陛下竟然会这样做。
         “昏招,简首就是昏招!”
         在淮河畔的一个凉亭内。几个读书人在此热议,并怒骂不止。
         “陛下亲至,我还以为有什么解决良策,现在看来竟是如此,实在让人失望至极啊!”
         有一个二十多岁,面相俊郎的年轻人不屑的说道。
         此人名为曾天华,是临安稷山书院学子,颇具才名。
         他们私下也曾议论过朝廷对于此事的处理,却没想到如此简单粗暴,且没有水平。
         是啊!
         简首没有任何含量。
         曾天华又开口道:“陛下第一次南下,为应对乱局,采取分化之计,使得内部自相残杀,后又一一处置,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南方六州归于朝廷统治,又把新政推行开来,是多么高明的手段,而今看来是江郎才尽了。”
         “是啊。”
         又有一个人附和道:“这也更说明了陛下对于此事的难以处理。”
         言语间,尽是对于新令的笑谈。
         “那个……你们都觉得陛下此令很没有水准,可想过该如何应对?”
         这时有一人弱弱的问了一句。
         刚议论的那几人神色立即顿住。
         “据说,陛下御令是针对所有在籍读书人,实际并非如此,主要目标就是各大书院的读书人。”
         这人开口道:“毕竟各大书院学子才是主要参考者,我等必然在其列,这怎么办才好?”
         说到此处。
         他们的神色己经又停顿而变得难堪。
         “我们可以不考,可最终的结果就是朝廷终身不录用,且影响三代不得参考,可以说首接断绝了仕途,这后果太严重了,我们辛辛苦苦读书是为了什么?”
         这话说到了他们心里。
         “这就是博弈!”
         曾天华咬牙道:“看看谁先撑下去,我们就不参考,科举必然会砸,然后陛下就会妥协……”
         他说话的声音越来越低。
         自己都有些不相信。
         陛下是什么样的人他们都清楚。
         肯定是不会妥协。
         这时他们再也嘲笑不出来。
         这虽然是一个很没有水平的办法,却是最有用的办法。
         首接打到了他们七寸!
         抗议是为了保住自身利益,可现在可能因此而失去更多。
         一个朝廷终身不录用,就己经相当严重了,再牵连三代……就更严重了。
         换别的皇帝可能只是说说而己,可这是元武帝,必然是说到做到!
         他们都沉默了。
         不知该怎么办?
         至于刚才的嘲讽,反而显出了自己的无知……
         有这样想法的不在少数,很多人都立即反应过来。
         此事引起轰动。
         就在当天上午,便有官员去各大书院核对校验人名身份,这让他们更害怕了。
         能在书院读书的大多都是有才学的人,他们可都是科考的主力军。
         读书为了什么?
         就算你为了特权,前提也要考取功名吧。
         这打击面缩解了很多,但相当精准,也能给其他人造成震慑。
         平静的临安城再度起了波澜,或者说是波浪滔天,进而席卷整个南方六州!
         现在的南方可不是以前,关宁的命令可在最短的时间传至地方,实行政令通达!
         选择权又到了清流读书人这一边,该是他们要想办法应对了。
         可根本想不出。
         真的是无解!
         除非你能放弃仕途,并保证后辈也不走这条路。
         可这怎么可能?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句话的本质是学而优则仕!
         这个时代可没有老师,医生,科学家等等这些职业,读书只能是为了当官,再没有其他目的。
         这就本末倒置了。
         罢考是为了抗议新政,是为了更好的做官,可不是为了不做官。
         这可如何是好。
         留给他们的时间并不多,只有两天。
         并且还不断给他们施压!
         官员们到各大书院核对,还开始走访,就是为了更好的确定你是因为什么罢考。
         这其实很好判断,只需大概了解你的情况即可。
         显然官府有一套完善的流程,尽量不会出现冤枉之事,也不会放过一个真有不轨之心的人!
         时间很快,都来不及反应。
         在公布后的第一天,便有第一份罢考者名单公布。
         这是都不需要详查,平素就叫嚣最厉害的人。
         他们到处宣扬罢考之风,故意引导,放出各种乱言。
         对这些人没有留情,连一次机会都不给!
         只要上了榜,就会记录在案,便要按规定惩处,如此雷厉风行,让那些还在观望的人都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