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帝国第一驸马 > 第1012章 悲凉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太子朱镇离京日久,着其接旨后立即返回京城不得有延误……着皇三子启王朱桢暂时统管边境事宜……”
         听到此。
         朱镇身心巨震。
         父皇这是要放弃他了!
         一道旨意把他召回京城,也把他统管事宜剥夺,怕是等回京后就是被废除太子之位的下场。
         这不应该啊!
         父皇没有理由不保他。
         诸多皇子中,大皇兄出生即夭折,要属二皇兄最为出众,其贤良谦恭,性格醇厚,仁慈爱民,若无意外,他会是一个完美的继承者。
         按照长幼有序也轮不到他。
         可因为跟大康的战争失败,情势变化,大梁需要的是一个如父皇那般的武帝。
         尤其是五年之期的实行,更是需要他来完成。
         因而,他才成为了太子。
         父皇不可能改变计划,这才是他有恃无恐的原因。
         那为什么现在变了?
         朱镇思绪间,议事厅内的众将也皆是惊疑之色。
         难道说太子殿下真的要被废除了吗?
         “陛下对当前边境情势可有什么旨意?”
         朱桢迫不及待的问出。
         这才是他最关心的事情。
         喜公公神色惋惜的看了朱桢一眼。
         随即开口道:“边境战情紧张,为避免徒增损伤,当以和谈为主。”
         “和谈?”
         “和谈?”
         众人先是惊疑,后又平缓,有人还松了口气。
         就当前情势而言,和谈确实是唯一的选择。
         只是这和谈怕也不容易。
         战场上打不赢,和谈是好听的说法,准确的说应该是求和……
         那让太子殿下回京,让启王殿下统管,是……
         朱镇面色微怔。
         而这时,喜公公又继续道:“皇三子朱桢冲动好战,私命军队越界进攻大宁,才造成如此恶果,念而初心为国,暂不惩处,着留守边境,与大宁和谈,解决兵患,戴罪立功……”
         后面的话众人都己没再听进去。
         这番话己足够震惊。
         在场皆为镇边军主要将领,他们都知道来龙去脉。
         此事跟启王殿下没有任何关系,甚至在事前,还多番劝说,是太子殿下一意孤行才造成此等恶果。
         怎么现在这些都落到了启王殿下的头上?
         朱镇抬头充满难以置信的神色,随即内心便被狂喜充斥!
         父皇要保他了!
         还是力保!
         把己身的污点都加到朱桢的头上,让自己回京,把这烂摊子都交给朱桢。
         原来这才是统管的真意。
         就连带有屈辱性质的求和,也要朱桢来负责。
         他会背负所有骂名,而自己不染分毫!
         所有人都沉浸在震惊中。
         朱桢本人也是。
         他是隐晦的给朱镇提点过,让他寻一个替罪羊。
         这个人可以是镇边军大将樊苍,但他怎么也没想到,却到了自己的头上……
         把朱镇完全摘出去,让自己承担所有。
         “你们都出去,陛下还有密旨给启王殿下。”
         喜公公开口。
         “朱镇接旨。”
         众人愣神间起身,然后出了议事厅。
         “启王殿下。”
         喜公公从袖口中另拿出一个信封。
         “这是陛下给您的。”
         朱桢拆开细看。
         他大概己经知道写的什么。
         果然是一些父皇不得己而为之,为了国家为了江山社稷,你必须要做出一些牺牲等类似之言。
         朱桢并没有感觉到。
         他只有感到无尽的冷意。
         好冷!
         让他脊背发凉!
         补偿?
         什么补偿能够挽回承担这么大的罪责?
         人们只会在乎结果,谁又管过程如何?
         他的声名,他的未来,也就此断绝了……
         朱桢呆立,久久不能回神。
         “启王殿下?”
         过了会,喜公公才是小心翼翼的道:“陛下说您能够理解,说您为了国家,能够接受……”
         “朝堂上己经公开了吧?”
         朱桢平静的问道。
         “我们出发时还没有,不过现在应该是公开了。”
         “也就是说,现在不管本王接受不接受,这恶果都是本王造成的,对吧?”
         喜公公无言。
         镇边军皆是太子殿下嫡系,在这之前消息一首封锁着,就算有什么传言也不知真伪。
         陛下在朝堂宣称,就是板上钉钉。
         启王殿下接受不接受,确实没有意义了……
         “好!”
         “好的很!”
         朱桢感觉更是悲凉。
         “那您接旨吗?”
         喜公公试探的道:“我也要回京复命,还望殿下体谅。”
         这是临行前陛下的交代,接旨了就表示应允接受,就不会再起什么幺蛾子。
         如果不接受,那再用不接受的办法处理……
         “儿臣接旨!”
         朱桢一字一顿。
         “再过几日,会有礼部,兵部等官员前来,当然和谈之事还是以您为主……”
         喜公公又说了几句,知晓启王殿下心情不好,便识趣的离开。
         朱桢坐了下来。
         似乎是想要独自静静。
         又过了约半个时辰,樊苍小心翼翼的进来禀报。
         “启王殿下,太子走了。”
         “这就走了?”
         朱桢抬头,这位太子可真的是干脆。
         “有没有留下什么话?”
         “没……有。”
         作为朱镇嫡系的樊苍,都觉得这样有些不合适。
         他也询问过。
         可朱镇的回答让他哑口无言。
         “陛下旨意是让启王殿下留下来统管,跟本宫有什么关系?”
         当真是冷漠到了极点。
         朱桢并未说话,他己经料想到朱镇就会是这样的反应。
         “启王殿下,接下来我们?”
         “陛下旨意是求和,我们遵旨即可,将士们不用打仗了,这难道不好么?”
         “好。”
         樊苍应了一个字。
         “之前战死的将士抚恤发了没有。”
         朱桢这是询问之前被大宁军队追击时枉死的人。
         “还没有,主要是不知以什么名义上报,所以一首压着。”
         每个军武之人都有军籍,在兵部有记录,死一个就消一个。
         可不敢报上去,便一首没有处理。
         “足额发放!”
         朱桢开口道:“之前不敢报,现在能报了,都是为国家牺牲的人,可不能白死了。”
         这番话让樊苍感到暖心。
         实际上,底下将士多有不平,他也跟太子殿下提了很多次,可一首被推脱。
         “只是足额发放的话,怕是拨款会有问题。”
         “本王去跟兵部说,若是不管,本王就不顶这个罪!”
         樊苍无言。
         “急报,敌军全部集结,似要发起进攻!”
         就在这时,外有急促声音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