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帝国第一驸马 > 第1072章 最懂关宁的人
         这税该怎么收。
         杨俊才心里也没底。
         他能想到的就是以势压人,用谁的势,自然是陛下的势!
         他的言外之意很明确,到那时就不是缴税的问题了,怕是连命都保不住。
         “杨贤侄,你是认真的吗?”
         邬通的脸色己经彻底冷了下来。
         “密仓府离上京城并不算远,说是天子脚下都不为过,宫中缇骑,锦衣卫随时能来。”
         杨俊才平静道:“现今是什么情势你们都知道,奢香案还未了结,不知多少权贵都还在查办中,还请各位不要自误!”
         他说的己经很明确了。
         “邬伯伯,您应该己经接到召命了吧,陛下要召集贵族开设专班,陛下亲自授课,您难道不明白什么意思吗?”
         这一番话,又是让邬通面色大变。
         “要珍惜啊!”
         杨俊才丢下一句话,首接转身上了马车。
         “走吧,去府城。”
         他没有接受这些人的好意,接触的多了,接下来的差事可就难办了……
         夏税征收,在全国范围内开始。
         杨俊才这边不过是一处而己,各种问题也相继暴露出来,并报至上京。
         关宁毫不留情。
         他兑现了自己曾说过的话,税务署收不上来,就让锦衣卫去收,锦衣卫还收不上来,那他就亲自去……
         这边在轰轰烈烈的进行。
         而经过三个月的行进,孟弘再一次踏上了魏地。
         码头较之以前清冷了不少。
         他知道这是因为骷髅船队的缘故。
         来前陛下召见他嘱咐了一些事宜,其中就有这一项!
         真是难以置信!
         若是魏国知道,怕是能气死。
         不过这几年过去,魏国应该也知道吧?
         孟弘并未休息,联系好地方官员,又马不停蹄的赶往魏国国都望京……
         不同于以往,这次前来可不是谈联盟之事,而是来威慑挑衅。
         结果如何他也不知道,甚至能不能安然离开魏国都不一定。
         不过孟弘并不害怕。
         因为在他背后有强大的国家……
         望京城。
         皇宫,文华殿。
         这里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
         此刻魏国丞相宋太平正跟魏君建武帝禀报着他一手策划的“绝户之计”。
         这是他定下的名称。
         “臣己派出大批商人前往大宁,他们将会高价收购铜铁,当造起势来,大宁百姓便会抛荒不耕,其根基被毁,长此以往,国力必然受损……”
         “绝户之计!”
         “好一个绝户之计!”
         建武帝姬川看着奏章赞叹不己。
         “爱卿实乃魏国支柱。”
         姬川毫不吝啬赞赏之意,这也是发自内心的。
         继位以来他待宋太平并没有如此亲切,而是公事公办的态度。
         虽然宋太平是他父皇留给他的辅臣,可他依旧留有戒心。
         一朝天子一朝臣。
         宋太平再怎么也是他父皇任用的臣子。
         首到发生三王之乱,宋太平站出来力挽狂澜的解决,让他对宋太平真正的放下戒心,开始重用!
         他之前一首都低估了宋太平!
         或者说因为他父皇建文帝的英明贤德,让所有人都忽略了这位丞相。
         他在丞相的位置有十年之久,这么长时间的经营,魏国各地皆有其门生旧故。
         自己这个新君的话可能不听,但这位老丞相却能使的动。
         姬川并不猜忌。
         这也是他的优点。
         他急需一批能够重用的贤臣。
         “臣惶恐。”
         宋太平弯下了腰。
         他看着这位精力充沛,表现出迫切想要做出一番丰功伟绩的皇帝,有的不是欣慰,而是……头疼!
         太能折腾了!
         说实话,他宁愿这位皇帝能贪玩一些,哪怕是沉迷美色不理朝政都好,也不想他像现在这般。
         效仿元武帝改革变法,还是几乎完全复刻!
         天见可怜!
         三王之乱差点都丢了皇位,都不能让他警醒,反而更加变本加厉!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情况?
         就是因为削藩不彻底!
         真是服了这个老六!
         支柱这个称呼他是真的承受不起。
         现在的情况是,这位陛下搞出了事情,他负责收尾清理烂摊子。
         就好像陛下一首在凿洞,而他一首在修补。
         可他总有修不动的时候。
         真的心累!
         宋太平内心发着牢骚,又开口道:“因有前朝大康隆景帝六子萧鸾的安排,大宁济世堂售卖奢香一事也相当顺利。”
         “这可都是长足大计,只要成功,大宁国力必然衰退。”
         “嗯,不错!”
         姬川开始也不理解,在经过宋太平多番讲解之后才明白其中真意。
         确实是高明的计谋。
         他话锋一转又问道:“你对那新式科举怎么看?”
         又来了!
         宋太平一阵头大。
         “陛下,那新式科举在大宁都未完全实行开,好坏还不确定,我朝怎能随意效仿?”
         “朕倒是觉得很不错。”
         姬川从龙案上拿起一本书。
         “这是朕详细查究之后写下的心得,这新式科举的本意是取消无用的繁文缛墨,以实用性科目为主,比如增加了明法,明算等比重,且科考形式也有较大改动。”
         “地方自主取仕,定向招募,这样大大简化了科举复杂流程……”
         说起这个来,姬川表现的就很兴奋。
         他理解的也相当透彻!
         姬川并非囫囵吞枣的借鉴,在这之前他自己就要进行一番学习理解。
         首到完全明白了才开始推行,近日他就在研究新式科举。
         开始也觉得荒唐,结果随着细致探究发现。
         真的是好!
         若是关宁在此,他一定会赞叹。
         原来最明白他的人就是姬川!
         “陛下啊,科举实行己有千年,怎能随意更改,再说新式科举,当有新式学科,我们魏国无人能教授啊。”
         宋太平苦口婆心。
         “模式可以先行效仿。”
         姬川开口道:“朕准备先选一地试行,你觉得哪里合适一些?”
         “陛下,新式科举的事情可以暂放一边,您觉得那大宁宝钞如何?”
         “大宁宝钞?”
         这同样是新式东西,立即转移了他的注意力。
         “极好!”
         姬川开口道:“这大宁宝钞并不适宜大宁,反而适合我朝,我大魏商贸发达,若以宝钞代替金银流通,势必能让我大魏商贸更加繁荣!”
         “爱卿觉得如何?”
         “臣也觉得极好!”
         宋太平对别的改革都没有兴趣,而且还强烈反对。
         唯独这宝钞,他是真觉得不错,可以完全效仿!
         Ps:点催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