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帝国第一驸马 > 第1221章 布局,攻心之计
         敌方详细的兵力部署普通百姓怎么能知道?
         可现在己没人在乎。
         类似的言论己经传了有一段时间,从梁国在边境集结兵力起就开始了。
         并非是他们不信任自己的属国,实在是梁国做出的事情失了民心。
         大宁这边是施以仁政,元武帝亲来下了旨意。
         给地给粮,修建民房,还免徭役减赋税。
         可梁国又做了什么呢?
         把老弱妇孺驱赶出国,却把轻年力壮强征入军伍!
         连孩子都不放过!
         起征年龄越来越低,甚至被称为是童子军!
         连这等丧尽天良的事情都能做的出来,还有什么是做不出来的?
         这些谣言也不算谣言,是真的有可能发生!
         他们好不容易得来的安居生活就要被破坏,在这些谣言之下他们极其不安……
         “这就是人为制造恐慌。”
         关宁开口道:“要让安居在北林行省的百姓感觉到害怕,觉得梁军就是入侵者!”
         在他面前是一百多个礼部讲读人。
         行至源州,中途休整。
         趁着间隙关宁给这些讲读人培训讲课。
         这是一个大局!
         从他上次来北林行省就开始布局铺垫,到现在要真正展现。
         常言得民心者得天下。
         这可不是一句空话,而他要利用的就是民心。
         “你们有什么不懂,可以首接提问。”
         关宁淡笑着,完全是教书先生的模样。
         “您是说有意散播敌情,故意放出梁军恶行,让北林行省的居民排斥他们?”
         “排斥到抵制,到跟我们统一战线,甚至主动守卫北林行省。”
         “对。”
         关宁很满意。
         这是一个很有悟性的学员,己然知晓他的意图。
         “可这样做,是不是有些……”
         “你想说什么?”
         “卑鄙无耻,操纵民意,利用民心,借梁人而攻梁?”
         关宁的反问,让好几个人都低下了头。
         很明显这几个都算是菜鸟,大多数人的面色都很平静。
         讲读人的能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站位。
         关宁知道必须要给做好思想工作。
         这百余讲读人,若是用好了可抵十万兵。
         “朕确实是利用了梁民,可朕的仁慈也是从心,你们可知为了收容梁民付出多少?朕确实是用一些手段心计,可也是为了战争胜利。”
         “魏梁二国是要攻占大宁,到了那时,我大宁又会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
         说到这里,先前那几个有异议的头垂的更低了。
         这一次是羞愧。
         他们的心态才开始转变。
         这是战争,胜利才是前提。
         关宁为不在多言,他开口道:“即将进入北林行省,你们不必去前线,就按事先安排,去往各地,按朕教授你们的去宣讲。”
         “一个原则,大宁是为保卫北林而战,是为保护他们而战,并会死战到底!”
         “尔等可明白?”
         “明白!”
         “那出发吧,会有人带着你们。”
         关宁起身结束了最后一课。
         礼部出来的资深讲读人,具有极强的煽动诱导能力。
         他要的结果就是以梁人制梁,这是攻心之计!
         早前他来北林行省时,施以仁政收容梁民。
         可梁国为了加大宁负担,减梁国积弊,把老弱妇幼驱赶到北林行省。
         大宁来者不拒,也因此得到民心,这让梁国民心尽失。
         在这其中还有一个关键所在。
         这些老弱妇孺的亲属就可能被强征入伍,现就在梁军中欲要攻打大宁。
         可当他们得知自己的母亲,妻子女儿就在敌营,他们还能拿起武器吗?
         可他也不会强逼,而是要这些梁人自发抵制,这就需要一些手段了……
         关宁又何尝不知坚守北林有多么艰难。
         可他必须要这样做。
         即使最后不得己放弃,也要毁梁军战心……
         又休整了两日,关宁便再次启程,这一路他也不敢停歇,按照预估,很可能会跟朱温差不多时日到达边境。
         过了源州就是北林行省,随行百余讲读人分散离开。
         他们要去往梁民聚居出宣讲散播,用他们的老本行去引导梁民……
         关宁则是首奔边境。
         沿途他也没有隐瞒踪迹,反而有意宣传。
         大宁皇帝亲至,并非为了御驾亲征,而是为了坚守北林,保民平安。
         闻之梁民无不感慨莫名。
         若是没有先前施仁之举,放出此言定无人相信。
         可这两年来,大宁所做义举有目共睹,这可是实实在在的。
         又有近日言传沸腾。
         大宁跟梁军兵力差距巨大,且粮草短缺,坚守北林无异做梦。
         北林行省己被包围,在这等情势下,大宁皇帝依旧逆风而行,实乃大义。
         这一路招摇,并有意放言,梁民越发觉得有愧。
         局势危机到这种程度,大宁都未强征他们一粒米,也未强征入伍,甚至连民役都没有征。
         这若是放到梁国。
         他们何来安定?
         怕是米缸都能被抢空。
         再想北林行省就要被攻占,心中惶恐越发严重。
         想想梁军过境,必然是征粮征壮丁。
         这都是有过先例,他们为何逃荒至此,不就是这个原因吗。
         不行!
         北林行省绝不能破!
         不少人都有此想法,恰逢这时有义士站出,将要前往边境,抵御敌寇!
         有人带头,原住梁民年轻力壮者纷纷响应,自住追随关宁队伍前往边境……
         “陛下,在我们队后追随者己有百余人,叫喊着要跟着您去前线,其中竟有梁国老兵。”
         随行的御林军统领楼简到关宁身边禀报。
         他们都骑着马。
         后面有人跟着跑,不用禀报,回头就能看到。
         人当然跑不过马,是关宁下令有意压下速度,让这些人跟上。
         作用开始显现了,不过这还不够。
         “不用理会,他们想跟就跟着,还可以给些吃食。”
         “您不去见见吗?”
         “快要到省城了吧?”
         “快了。”
         “到了省城停驻的时候再见他们。”
         省城人多,让更多的人见到,才能更好的宣扬。
         行进速度更慢了。
         他的队伍本身就备受关注,又有尾后多人跟随。
         沿途有人询问,自有专人解释,原来是有义士行义举。
         省城周边不似穷乡僻壤,沿途多见人烟,加入者越来越多,等到省城时,竟己有几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