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帝国第一驸马 > 第1554章 作秀
         听到这里,就连韩崇也反应过来,陛下这样做确实是不顾颜面,但也真的有可能为梁国求来喘息之机。
         关键就在于求字!
         人性使然,天然就会同情弱者,陛下表现出的越悲惨,便能得到更多的同情。
         一国之君,亲去敌国求和,到如此卑微的程度,这是一种麻痹,也会让元武帝更加膨胀,他不会再把梁国放在眼里……
         这还有一个好处,会得到梁民的同情。
         陛下为了国家屈尊降身的求情,百姓岂能没有反应,同时也激发起他们的报复之意!
         是因梁国的羸弱,是大宁的逼迫,才让陛下受如此屈辱。
         梁人不会再受大宁蛊惑,会更加的团结!
         在场之人都想到这一点,他们更为感慨的是陛下竟然能做到如此程度……
         陛下或许真的能够大兴梁国!
         朱桢站了起来沉声道:“拟旨昭告天下,朕于三日后,启程前往大宁,求大宁放过梁国……”
         “朕离国期间,由宰相庞师古主持朝政,韩崇,申泰随朕出行。”
         “臣等愿追随陛下振兴梁国,万死不辞!”
         庞师古先跪了下来高呼。
         随之,韩崇,张谊,申泰也跪了下来。
         “臣等愿追随陛下振兴梁国,万死不辞!”
         ……
         这场议事结束,内廷即拟旨通传,一时间在梁都汴京引起震动!
         陛下竟然要前往大宁求和。
         同时,又有百余匹快马出发,他们要前往各地通传九边。
         这份诏书是庞师古亲自执笔,文采斐然笔翰如流,更是写出梁国之难,大宁之盛。
         为国为民,陛下降位屈尊。
         从梁武帝在位写到正统帝薨逝,汉语言博大精深,其实表达出来的就一个意思。
         国家成了现在这样,跟我天顺帝没有一点关系,是在两位先帝在位时败坏,我是收拾烂摊子,还不惜颜面……
         朱桢是懂人心的。
         还在其中写到,梁国派出使臣前往大宁近一年,卑微祈求,依旧没能得到大宁饶恕,大宁军队依旧在梁地肆虐残杀……
         此诏发出,立即引起同情无数,同时也激发出梁民凝聚。
         大宁难道真的不给梁国活路?
         元武帝人屠无异。
         一时间引起群情激愤。
         他们都忘了,战争是他们发起的,现在败了,却开始委屈了……
         这是做了婊子还要立牌坊。
         而这正是朱桢想要达到的目的。
         三日后,汴京城外,人山人海,今天是大梁天顺帝出发大宁求和的日子。
         没有威武仪仗,没有大军随行,看起来很是简陋。
         天顺帝朱桢并未穿冕服龙袍,只是一袭粗布麻衣,没有君王之容,却正显出卑微求和之意。
         “陛下!”
         “陛下!”
         朝廷文武百官送行,哭声成片,天空中还飘落下片片雪花,更是将此般场景显得无比凄凉。
         “记住这一天,梁国历史上最屈辱的一天!”
         围观中一个百姓拉着他的孩子说着。
         这一幕,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
         官员百姓都能感同身受。
         朱桢并未乘车,他徒步前行,车驾却在后跟着,显得他的背影萧瑟……
         当然不可能徒步前往大宁,去了不知猴年马月,这就是一种作秀。
         他成功了。
         受一时屈辱,才能享一世荣华。
         没人看到朱桢此刻的表情无比阴冷……
         天顺皇帝出行大宁求和,在刻意传播之下,像是带着翅膀迅速传遍梁国。
         朱桢也把作秀和心机发挥到了极致,每当遇到人多时,他就会下来徒步,这引起无数同情与关注。
         梁人的仇恨和凝聚力被激发了出来,甚至很多官员都被激发。
         朱桢这一招很高明。
         他把失去的民心用另外一种方式拢了回来,他的威望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救世皇帝,这就是梁人对他的称赞。
         朱桢的作秀之路还在继续,而在此同时,远在魏国的建武帝姬川也做了一个决定……
         “朕决定了,朕要前往大宁!”
         魏国,皇宫。
         文华殿内姬川沉声响起。
         几位朝臣官员皆是面面相觑,陛下这又是想的哪出?
         文华殿是魏国皇帝办公之所,也是朝廷中枢,地位大约跟大宁内阁,梁国内廷相当。
         姬川也是召集文华殿的学士们商议大事。
         宰相宋太平最为平静。
         “七公主嫁到大宁也有些年头,陛下前去看望看望,倒也是极好。”
         “没错。”
         姬川开口道:“朕确实是想七妹了,准备去看看。”
         说到这里,众人才是反应过来,只怕陛下看望七公主是假,前去求和是真。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民间都是如此,更不用说是皇室公主。
         陛下慌了!
         不对!
         应该说是魏国的满朝文武国民百姓都慌了……
         大魏宝券早己崩溃,使得魏国最为繁盛的商业也一落千丈,不论官商民商皆己衰败。
         民间物价飞涨难以稳定,一场巨大的灾难席卷魏国。
         大宁军队还未撤退,周边水域大宁水师经常骚扰,在这种情势下,百姓怨声载道,难民逃往大宁。
         而这样的情况己持续一年之久,这就是战败的恶果。
         魏国还有军队,但己近乎停摆,根本不愿再上战场?
         原因为何?
         朝廷给士兵发的军饷都成了废纸,自下而上都对朝廷失去信任。
         必须要结束战争,才能逐渐平复局势,奈何使臣早己派出,并未有任何成效,大宁军队不退,始终如利剑高悬,让人心难安。
         姬川知道他必须要做些什么了。
         曾经放出的狠话只能一一收回,打脸疼吗?
         当然疼,可不得受着吗?
         前段时日收到梁国天顺帝的书信……竟然还想联盟?
         你怎么不去死?
         姬川吃一堑长一智,他是被梁国坑怕了。
         联盟时,魏国支援了多少军需粮草,结果得到什么了?
         太坑了,简首是神坑。
         姬川才不会上当,便首接回复了那样一封信。
         虽是气话,但不是假话。
         为了魏国他不得不低头去大宁认亲。
         认谁呢?
         先认七妹,后认七妹夫。
         只是不知这妹夫认不认他这个大舅哥。
         姬川内心长叹,愁容满面。
         认不认再说,总是要试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