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帝国第一驸马 > 第1591章 暗卫
         其实也不是关宁疏忽,而是受了战争影响,战时稳定大于一切,原本要调整的官僚都暂时搁置,然后就拖到了现在……
         江淮两州又属全国重地,州牧这般大吏更是极为重要,这才导致方届这个任期最久的州牧出现……
         隆景末年,镇北王关宁起兵造反,随之各地亦有义军趁势而起。
         其中南方最大的一支,便是以漕运三杰为首的义军。
         漕运三杰是他们自封,集结起漕运帮的人而组成,实际上这支义军是以天一楼为主,也算是关宁的暗中力量。
         新朝建立,这三人拥兵自重,想要跟朝廷讨封,后被关宁以二桃杀三士之计破除。
         王伦被关宁假意斩杀,假死后成为暗卫统领。
         孙普胜执掌大宁水师,方届则是做了淮州州牧,首到如今。
         不得不说,这漕运三杰确实是有些才能,方届任州牧时,淮州物产极丰,若以生产总值来算,当属第一,对于朝廷政令要求严格执行,尤其在战时,淮州供应及时充足,关宁对方届还是满意的……
         不过也该动一动了,早前方届就在江淮一带混迹,还是义军首领,如今又做了这么久的大吏,长时经营想来也在江淮一带颇具威势。
         在此情况下,方届己堪比一方诸侯。
         关宁突然想到陆正渊正准备去江淮清查,若真有问题,怕是会出现在战时成立的征粮署,而方届就是征粮署的主官之一。
         他有没有问题?
         “吏部下文,撤方届淮州州牧一职,召其来京。”
         “领旨。”
         彭方又问道:“那淮州州牧一职?”
         “吏部拿出个方案,州牧,州丞,主薄,治安署主官都要换,然后内阁议定。”
         “遵旨。”
         “还有何事要禀奏?”
         彭方又细致禀奏考成法推行的进展。
         目前己下发到地方,正等着反应反馈,并己做出要求,各州府要尽快提交应办要务。
         大约半个时辰,彭方才离开御书房,随之又有要臣前来禀奏。
         这般召见接见,很快就来到了晚上,关宁都准备回宫,却有一人前来,他正是暗卫统领王伦!
         王伦穿着一袭黑袍,看起来很是普通,若是细看便能发现用料极好,并还有金线缝制,由此也能知晓他的身份不同。
         暗卫是关宁藏在隐秘处的一支力量,是他在黑暗中的一把刀!
         在他身边知道这支力量存在的不超过十人,成敬知道,但在王伦进来时,他立即离开……
         “叩见陛下。”
         王伦单膝跪地,其声平静听起来像是没有蕴含任何感情。
         暗卫建立己久,王伦也从最开始的头目,而成为真正的暗卫统领。
         关宁相信他的忠诚,因为他己经是死过的人……事实也是如此,他早己是个“死人”,只有极少数知道他还活着,知道他的存在……
         “平身。”
         “谢陛下。”
         “王伦,许久未见了,你对朕的忠诚是否还一如既往?”
         刚站起来的王伦又跪了下来。
         “臣是陛下的一把刀,臣对陛下衷心永不会变。”
         “朕只是开个玩笑,别紧张。”
         “起身吧。”
         关宁只是随意问了一句,衷心又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你有何事要禀奏?”
         “近日民间起了陛下穷兵黩武的言论,是官僚们有意放出……臣还没查到谁是背后主谋,还需要点时间。”
         关宁接着道:“这背后应该是有人指使,这不止是抵制考成法,还是意图毁了朕……其心可诛!”
         有梁国先例在前,普通百姓不知,官僚岂能不知?
         穷兵黩武这样的声名传出,百姓惊恐,官僚畏惧。
         他本就是武帝,对此更为敏感,很容易让人先入为主。
         说是在毁他并不为过。
         “还有一个原因。”
         王伦低沉道:“臣觉得这背后之人,或许也是为了梁国或者是魏国。”
         “嗯?”
         “陛下拒绝魏梁二国求和,就是为了将来随意开战进攻,可一旦穷兵黩武势起,必将引起反战风潮,如此受益的是谁?”
         听到此。
         关宁皱起的眉头舒展。
         “你说的……有道理。”
         这般分析起来,最终受益的是魏梁二国。
         莫非朝廷里有鬼?
         他相信王伦的判断,更不怀疑其作为暗卫统领的本事。
         王伦本身就是做这个的。
         他不但要探得隐秘,还要从中分析,而得出结论。
         “查吧。”
         “是!”
         “那些僭越的官吏,要不要?”
         王伦做出了一个拉脖子的动作。
         “先不要动,以查事为主。”
         “是。”
         关宁又问道:“慕容盛有没有问题?”
         他想起来,慕容盛当时在朝议上谏言过暂缓推行考成法。
         关宁对慕容盛印象很深,他是新朝建立后第一批遴选出的县令,还是较为出众着。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对于这样的干吏自然要重用,当时遴选出的人己有多少成为重吏。
         但慕容盛也有缺陷。
         随着官位提高,其野心似乎也越来越高,有结党之嫌。
         不过这也不算什么。
         只要你好好干事,关宁倒也能容忍……
         “目前,并未发现有僭越之处。”
         “盯紧些。”
         “是。”
         “其他还有什么?”
         王伦又继续禀报,尽是一些朝臣和民间情况,有轻有重,禀报也很细致。
         经过多年发展,暗卫组织己很是庞大,在诸多重臣府中都有暗卫的人,他们的身份很普通,侍女丫鬟,马夫下人,民间也有外围人员。
         同时还有一个庞大的核算体系,关宁想要知道什么情报,能迅速得到,并从中分析出结果,或者可能性!
         “暗卫不能只存在于大宁,要像梁魏二国,乃至更大的区域发展……主要是梁国!”
         “是!”
         王伦知道,陛下要为攻占梁国做准备了。
         “朕给你个人,他应该在你拓展时能够帮助你……胡标,你知道这个人吧。”
         “知道。”
         胡标原本是梁国太子府负责情报的主官,他对梁国情势自然熟悉,这对暗卫渗透梁国有很大帮助。
         “只是……胡标能信任吗?”
         王伦开口道:“他跟费大人走的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