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 204、我这一生,最讨厌威胁
         西平尤氏的嫡女……赵都安面露惊讶。
         仿佛第一次,真正重新看待继母。
         尤金花的故事,并不复杂,她家族这一分支,虽比不得尤氏主脉,但在当地,也是一方势力。
         算个江湖豪雄,有诸多生意产业,继母的祖父,亦是修行武人,黑白两道皆有人脉。
         尤金花的父亲,原本是继承这一支家族的“家主”,却因当年一次外出,卷入江湖纷争。
         似被“法神派”术士所伤,归家后气息奄奄,不久后辞世。
         尤金花在长房排行第二,还有个大哥,也失踪不明。
         家族一时大权空悬,被二房趁虚而入,即尤金花的二叔,获取家主大权。
         二房掌权后,以查账的名义对家族产业予以清查,捉到尤金花父亲的诸多“罪证”。
         并以此大做文章,不断打压长房,剥夺其财产。
         而失去男人撑腰的长房孤儿寡母,无力抗衡。
         尤金花母亲本就体弱,因连续遭丈夫,长子噩耗,一病不起,不久后也长辞于世。
         一时间,偌大长房,只剩下彼时只是少女的尤金花一个,生活很是清苦,且多遭受族中欺压。
         这时,恰好有军队撤回返京,有队伍借宿尤氏。
         尤金花想逃离家族已久,恰好与一军卒郎有情妾有意。
         而彼时已为家主的二房叔叔,见状也大度地放行,将尤金花嫁了出去。
         如此,她才来到京师,后来又改嫁进了赵家。
         “娘……”
         赵盼听完故事,眼中隐有泪花闪烁,感同身受,只觉心疼。
         赵都安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为何一個军卒能娶到知书达理的尤二姐。
         同时,也突然明白,为何继母一直对自己委曲求全,性格柔顺……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她曾经亲身经历过,家中没有男子撑腰的凄惨境地。
         “所以,姨娘与家中长辈有仇么?若如此,我出手惩戒他们一番如何,”
         赵都安笑吟吟道:
         “寻个由头,丢进诏狱不死也剥一层皮下来,给你出气。”
         尤金花吓了一跳,忙不迭摆手摇头,苦劝道:
         “大郎莫要如此!”
         顿了顿,她苦涩一笑:
         “终归都是一家人,已过去许多年了,何况,当年二叔待我也不算刻薄,也有照拂。”
         照拂?
         赵都安不信。
         将死去大哥唯一的女儿,嫁给一个军汉,也叫照顾?
         还是丢掉累赘?
         不过他也没说什么,毕竟是继母自家的长辈。
         作为穿越者,他对这个年代的宗族亲情缺乏感同身受,想不通尤金花为何还惦记着亲眷之情。
         “好吧,看在姨娘面子上,便不为难他们。既来京师拜访,那便好生接待。”
         赵都安笑道:
         “姨娘毕竟是我赵家的人,总不好教你在娘家人面前丢了颜面。”
         尤金花松了口气,咬着嘴唇,眸光闪烁,为继子的体贴大为感动。
         赵盼颦起眉头,心想:
         十几年没音信的叔伯长辈,突兀造访,只怕是奔着大哥的荣华富贵来的。
         ……
         ……
         一夜无话。
         翌日黎明,天蒙蒙亮时,京中百官纷纷醒转,梳洗打扮,出门上朝。
         午门外。
         当朝臣抵达时,彼此泾渭分明,站成几块。
         因近些日子,为新政的连续鏖战,都积累了怒意与疲惫。
         尤其言官,作为朝堂骂架的主力,不少人嗓子都吵哑了。
         只是……不少人察觉,今日李党那一派成员,都格外沉默,没精打采。
         揣着疑惑,钟声响起,群臣入殿。
         太监将鞭子狠狠抽打在金銮殿光可鉴人的地板上。
         女帝端坐龙椅,意味着今日斗法的开始。
         然而,许多人预想中的龙争虎斗,并未出现。
         今日李党一系的官员萎靡不振,应对起来有气无力,且呈现松口迹象。
         皇党见状,高歌猛进,而李党竟毫无战意。
         只象征性略作抵抗,便已是溃不成军。
         更有部分,干脆在殿中上演了“幡然悔悟”,“大彻大悟”的戏码。
         表示自己反复思索,醒悟三策有利于国,应予以实施,乃是德政。
         有人带头,一时间李党官员纷纷倒戈。
         剩下的官员,虽竭力抵抗,但已成了少数。
         皇党一扫沉郁,气势如虹,女帝趁机一锤定音。
         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战,竟以这种方式,尘埃落定。
         散朝后,董玄等人犹自不敢相信,联袂留下单独见了女帝,询问究竟发生了什么。
         女帝对各中细节讳莫如深,只说,是有人说服了李彦辅。
         是谁?
         皇党大佬们心头,同时浮现出昨日小朝会上,赵都安那张微笑的脸庞。
         心头恍惚失神。
         “又是他……”刑部尚书走神。
         “那小子如何做到的?”袁立也百思不得其解。
         “江山代有才人出啊,呵呵,看来我们终归已是老了啊。”董玄捋着胡须,摇头感慨。
         沉默寡言,气质与这群文臣格格不入的薛神策站在午门广阔的,曾经噙满了鲜血的广场上。
         眯着眼睛,望着绵长的白玉台阶,迈步离开。
         他是武人,还是更欣赏战阵之帅才,再退一步,也该是武道天骄。
         赵都安身为修行武夫,整日浸淫阴谋诡计,或许的确手段不凡,或可为能臣。
         却不可能在武道上有所建树。
         武夫之道,唯在纯粹。
         既如此,再聪明,手腕再妙,也都不入他的法眼。
         “因小失大,舍修行而弄权,殊为不智,无非又一妄人。”
         ……
         散朝后。
         关于今日早朝之上,李党倒戈,新政落下帷幕的消息,如旋风,吹卷过京师的大街小巷。
         可想而知,将会霸榜今日士子,官员们聚会的话题榜首。
         与此同时。
         一则李党倒戈,与小阁老昨日入梨花堂的小道消息不胫而走。
         有人猜测,是赵贼又施展了什么阴损手段,还有人说,曾亲眼目睹,昨日赵都安与当朝相国见面。
         “大人,外头都在议论,今日朝堂的上的变故呢,还有人说,其中有赵使君的身影,实在难听,这群人越来越不像话了,什么事,都往赵使君身上扣。”
         白马监,一名使者向老司监汇报。
         嘴上埋怨,实则羡慕,且夹杂试探。
         “随一群庸人说去。”孙莲英坐在庭院中,摆摆手,将人赶走。
         那张风轻云淡的脸上,这才浮现出复杂来,轻声嘀咕:
         “这小子,还真给他折腾成了……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此刻,老司监于心中,已串联起赵都安的思路,难以遏制心生感慨。
         “老赵家怎么生出来这么个妖孽?”
         孙莲英揉了揉脸颊,视线瞥向自己藏酒的库房,突然有点担心:
         “这臭小子别忘了向陛下要酒……”
         ……
         李府。
         后门“吱呀”一声打开。
         一身素白的林娘子迈步,从门槛里走出来,身后是送她出来的老嬷嬷。
         “林娘子,大人要我来接你,暂时去衙门住下,之后再与你见面。”
         门外,一辆马车停着。
         车帘掀开,露出钱可柔那张圆脸。
         昨晚,李应龙没能回府,林娘子彻夜未眠,直熬到天亮,才得到一个消息。
         是相国命人送来的,要求送“六夫人”出去。
         一同送到她手上的,还有解除妾室关系的“休书”,以及她自己的“卖身契”。
         林娘子这时神色激动,忍不住道:
         “赵大人他……”
         钱可柔伸手,将她先拽进车里,等马车动起来,才微笑说道:
         “大人今早要进宫,向陛下复命,会耽搁一些时间,放心,我家大人虽名声……不是太好,但对自己人,向来很好。
         答应你的事,不会赖账,对了,这是先给你的‘利息’。”
         说着,钱可柔取出一份契约。
         林娘子愣了下,发现那赫然是衙门的户籍变更。
         她原本的奴籍,已被改为原籍的平民,也就意味着,她从此已是“自由人”。
         林娘子咬着嘴唇,眼圈红了,她死死攥着手中自己的身契,将其攥到破烂。
         丢向窗外,被车轮碾压在地里。
         就像告别了一段人生。
         这时,马车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恰好侧方也有一辆格外华贵,有仆从开道的车辇走过来。
         车内。
         赫然是元妃。
         担惊受怕了一夜的元妃同样没彻夜未眠,萎靡不振。
         心中想过无数次,可能迎来的死法。
         但今早上,宫中一名女官到来,只轻描淡写要她回宫,并叮嘱她:
         “出来省亲这几日,娘娘从不曾离开元府,谁问也都要这样说,记得了么?”
         于是,元妃懂了。
         意识到自己从鬼门关走了一圈,重新返回了阳间。
         至于李应龙……元妃冷笑着,撕开衣袖,将半截袖子抛出车窗,袖子被风吹着,落在地上。
         象征着她那死掉的爱情。
         做了这许多年的梦,她终于醒了。
         什么父母,什么老皇帝,什么李郎,都是一样的货色。
         从此之后,她要为自己活着。
         两辆马车交错而过,清风掀起窗帘。
         两个模样长相极为相似,经历各有不同的女子,“错身”而过,没有看到彼此哪怕一眼。
         就像两端截然不同人生的交叉。
         某种意义上,是她们“联手”推动了这个古老的帝国,朝着光明的未来迈出了一大步。
         可彼此却对此一无所知。
         而站在她们背后,主导一切的那个腹黑的男子,此刻也在前往皇宫的路上,与某人狭路相逢。
         ……
         赵都安骑在高头大马上,俯瞰着前方缓缓停下的轿子。
         轿夫将车帘掀起,露出端坐其中,那五官阴柔,眼窝深陷,年近四十,面无表情的“小阁老”。
         “出来了?诏衙过夜的滋味如何?”
         赵都安有些意外于,竟能与其偶遇,笑着问道。
         轿子内,李应龙平静地盯着他,死死地盯着他,用力地盯着他。
         没有暴怒,没有大骂,没有质问。
         只缓缓说出一句:“我记住伱了。”
         这句话,仿佛意味着某种,不死不休。
         赵都安却好似浑不在意,只是笑笑:
         “这算威胁么?”
         李应龙没有回答,只是闭上了眼睛。
         轿子缓缓抬起,赵都安抖动缰绳。
         一轿,一马。
         好似两名桥上狭路相逢的剑客。
         “嗤——”
         马蹄声隐藏了风声被割破的声响。
         双方交错而过,好似没有爆发任何的冲突。
         直到两人又彼此走了一段,马与轿子的距离,超过百步。
         突然。
         “轰!!”
         一声摧枯拉朽般的轰响,那由上好的木材建造,刷着红漆的,价值不菲的轿子,表层突然崩裂出无数细密的裂口。
         继而,是内里被某种力道震碎的纤维。
         烟尘弹起,轿夫们惊恐地跌坐在地,将四方的轿子摔落在地上,继而……
         四分五裂!
         崩飞的轿厢木板炸碎成一块块破烂木屑,李应龙呆傻地僵坐在几乎被拆开的轿子里,瞪大双眼,表情惊悚。
         远处。
         一抹暗沉的金光倏然钻回赵都安的袖口,收回飞刀的他拽着缰绳。
         骑在马上,头也没有回,声线却隔着百步,清晰钻入小阁老耳中:
         “我这人,最讨厌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