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 第159章 从今天起做卧底!老刘就是一股清流!全能猛将,破柴桑之关键!

第159章 从今天起做卧底!老刘就是一股清流!全能猛将,破柴桑之关键!

         那黑衣文士却站在原地,并未后退分毫,似乎是做好了任由许褚斩杀的心理准备。
         “仲康且慢!”
         萧方一摆手,及时拦下了许褚。
         许褚这才压下怒火,将拔出的长剑又收归鞘中,怒狠狠的盯着那文士。
         萧方回望向那文士,冷笑道:
         “你胆子还真不小,竟然还敢回来。”
         那文士逃过一死,整个人也长松了一口气,如释重负一般。
         身旁的老刘,脸上亦是浮现出惊奇之色,显然是对眼前这人的出现,极是意外。
         那年轻文士则深吸一口气,向着刘备深深一揖:
         “逊拜见刘使君,见过萧军师。”
         眼前这年轻文士,正是当日往北岸,向老刘进献连环计的陆逊。
         昨日孙策仓促撤走,樊口营内是一片混乱。
         陆逊便趁着营中混乱之际,假意随大军东撤,却故意落在了后方,悄无声息的又返回了樊口。
         许褚自然认得陆逊,更知道陆逊是周瑜火攻计中的一环,亲自来北岸献什么连环计,想要蒙骗刘备。
         故而一见陆逊,许褚自然怒火狂燃,当场就要杀之。
         “陆逊,你应该已知晓,周瑜的种种诡计,已皆为景略所识破。”
         “你当日来见我,也不过是诈降,所谓的铁锁连舟,不过是为方便周瑜一把火,将吾战船全部烧尽罢了。”
         “明知事已败露,伱还敢再来见吾,你好大的胆子啊。”
         刘备将陆逊的诈降之举点破,惊讶的眼神中,渐起寒意。
         陆逊一声长叹,向着萧方一拜:
         “萧军师神谋鬼算,周瑜如此天衣无缝的计策,竟然也能轻松识破,实可谓谋圣再世!”
         “萧军师之智计,逊心悦诚服,五体投地。”
         叹服过后,陆逊又面露无奈,向刘备一揖:
         “事到如今,逊也不敢隐瞒,当日逊确实是奉孙策之命,往北岸诈降刘使君。”
         “至于进献的所谓连环计,其用意确也如刘使君所说,是为将使君的水军战船尽数锁连,好叫周瑜火攻之时,使君战船无法及时散开。”
         陆逊亲口承认了。
         许褚再度大怒,骂道:
         “我主对你以诚相待,你小子竟然敢欺骗我主,欲置我四万大军于死地,你还敢回来找死~~”
         许褚说着又要拔剑相向。
         “仲康莫急,想来他也是有难言之饮,不妨听他把话说完。”
         萧方羽扇一扬,再次压下了许褚的冲动。
         许褚这才骂骂咧咧的退了下来。
         陆逊松了口气,遂面露苦涩道:
         “如萧军师所说,逊知刘使君乃仁义君子,若非迫不得已,又岂愿欺蒙刘使君。”
         “实乃我陆家百余口性命,全都操之于孙策之手,他以此为要胁,逊迫于无奈,不敢不从啊!”
         听得陆逊道出苦衷,刘备佩服的目光,看了萧方一眼。
         果然被萧方说中了。
         当日揭穿陆逊诈降之举后,萧方便曾断言,陆逊是迫于孙策以其家族生死相胁,不得不为虎作倡。
         如今陆逊亲口承认,更佐证了萧方的先见之明。
         “吾听闻孙策素来嗜杀,江东豪杰稍有不顺其意者,便屠刀相向。”
         “伯言你为保家人性命,为孙策胁迫做这违心之举,倒也是情有可愿。”
         “罢了,方今乱世,有多少人皆是身不由己,你的处境备也能理解,就不怪你了。”
         刘备拂了拂手,大度的宽恕了陆逊诈降之罪。
         陆逊如释重负,再次望向刘备的眼神,已满是敬佩折服。
         原本他是犹豫了很久,生恐自己再见刘备,会有忧命之忧。
         毕竟同为诈降,黄盖已是身首异处。
         只是思虑再三,他便想刘备素来有仁义宽和之名,便决心赌上一把,看看对刘备的传言到底是真是假。
         如今事实证明,他是赌对了。
         “刘使君果然乃仁义之主,胸襟气量远胜那孙伯符,逊心悦诚服矣!”
         陆逊当即再次深深一揖,坦然表明了对老刘的折服。
         刘备摆了摆手,却是淡淡道:
         “伯言你此番回来,不会只是来向备告罪,听我说一声不怪罪你吧。”
         陆逊当即收起了感激折服,脸上转而换上了愤恨之色。
         “孙氏一族皆好杀成性,那孙策之残暴嗜杀,更远胜其父孙坚。”
         “当初其围攻庐江,逼死了我叔父便罢,破城后更纵兵烧杀抢掠,使我陆氏百余口死于乱兵刀下。”
         “我陆家与孙策,有不共戴天之仇!”
         “若非迫于孙策兵威,忌惮于他屠刀相向,逊无论如何也不会为其征辟出仕,更不会为其诈降刘使君!”
         陆逊满面愤慨的表明了对孙策的仇恨,尔后又道:
         “然昨日孙策兵败之后,不愿相信其计策是为萧军师所识破,便怀疑是军中有人暗通刘使君,泄露了其全盘机密。”
         “孙策本就多疑,又当不仅兵败还身受箭伤,内外打击之下已然失去理智,竟认定是逊背叛了他,趁着往北岸诈降之机,暗中投靠刘使君,泄露了其火攻之计。”
         “那孙策盛怒之下,几乎要当场杀了逊。”
         “幸得鲁子敬及时站出来,为逊说了句公道话,孙策才暂时压下了对逊的猜疑,没有当场下杀手。”
         “尔后凌操又为刘使君放归,那孙策又疑心其暗降了刘使君,又当场…”
         陆逊以愤慨口吻,将当日自己所受的委屈与猜忌,以及凌操为孙策当众怀疑,质疑其忠诚经过,尽数道了出来。
         刘备眼眸中渐起叹服之色,不由看了萧方一眼。
         果然如萧方所料。
         孙策周瑜心高气傲,不肯接受这惊天布局为萧方识破的事实,将整场失利都归结于有奸细出卖。
         凌操放归后,果真如萧方所预想那样,受到了孙策的当众质疑。
         至于陆逊被孙策的怀疑,倒算是个意外的收获。
         “孙策素来多疑好杀,归附他的江东豪杰中,不少人只因些许微不足道的小事为其猜疑,便遭其毒手。”
         “逊今既已为孙策所疑,他即使现下没有杀我,早晚也必会对我刀锋相向。”
         “介时我整个陆家,只怕都难逃灭族之祸!”
         “逊别无选择,唯有归顺刘使君这般仁明之主,方才能为自己谋条活路,为我陆家谋一条出路!”
         陆逊终于表明了此行意图。
         这一次,他要真降老刘。
         原因也够坦白,一者是敬你老刘乃明主,二者是怕为孙策所杀,遭灭族之祸。
         刘备听罢之后,不禁感叹道:
         “这孙策也算当世英雄,不想竟如此多疑,无真凭实据,单凭推想猜疑,便能对自己的臣下刀剑相向,实在是……”
         刘备不知该怎么说下去,只摇头一叹,对孙策颇为惋惜。
         萧方却一点都不感到奇怪。
         多疑好杀,可以说是他们老孙家的传统了。
         孙坚看人不顺眼,就杀上司,杀同僚。
         孙策血洗江东,看谁对自己稍有不敬,谁威胁到了自己,就立马刀锋相向。
         孙权相比于那爷俩稍微好点,没那么嗜血,可多疑的孙家传统却一点没变。
         赤壁之战那等决定生死之战,他还不放心让周瑜全权领军,竟安排了个程普当副都督,用来钳制监视周瑜。
         陆逊火烧夷陵,立下天大的功劳,就因猜疑陆逊参与二宫之争,就写信把陆逊活活骂死。
         那眼下孙策遭此惨败,自尊心受重创之下,怀疑陆逊和凌操通敌,也就不足为奇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相对于孙家几父子的多疑,老刘可算是君主界的一股清流了。
         让关二哥镇守荆州,军权就全给关二哥,不安排什么副手分分钳制。
         让诸葛亮镇守成都,军政大权便全由诸葛亮独断。
         这份用人不疑的气量,孙家几父子是快马加鞭也赶不上了。
         “今日能得伯言坦诚相待,备当真是欣慰之极。”
         “先前那些事,就让他过去吧,谁都不必再提。”
         “伯言若不负我刘备,备必不负你陆伯言!”
         刘备心起感慨,将陆逊扶起,拍着他肩膀郑重其是的说道。
         这番话,代表着接受了陆逊的归顺。
         陆逊长松一口气,脸上浮现欣喜,当即又慷慨表态,什么得遇明主之类的话,再然是不能少。
         “你陆氏一族皆在江东,举家迁至荆州不现实,伯言你留在荆州,公开归附主公也不明智。”
         “不如你就先回江东,继续留在孙策身边应当眼线内应,为主公暗中传递情报消息。”
         “有了你做内应,相信主公攻取江东,讨灭孙氏必能势如破竹!”
         萧方给陆逊安排下了任务。
         说白了,就是让他继续在江东做卧底。
         陆逊顾虑族人会为孙策所害,自然也不敢公开投奔刘备,萧方给他安排的任务,正中他下怀。
         “主公放心,逊必尽我所能做好内应,助主公早日攻取江东!”
         陆逊欣然表态,显然对自己这个卧底的任务,相当的满意。
         能得这般一位贤才归附,又能在江东插下一根针,老刘自然也很满意,当下少不了对陆逊又是一番安抚。
         “柴桑乃江东门户,主公欲下江东,自然要先破此城。”
         “伯言,你回去之后,尽快将柴桑城及四周的哨卡布防,以及通行暗号等机密送一份过来。”
         “记得,一定要最新的。”
         萧方便给了陆逊这个卧底第一个任务。
         陆逊欣然领命,接着却又道:
         “孙策不甘心荆州为主公所得,必会屯兵于柴桑,从江东再调兵马前来,意图重整旗鼓,再谋荆州。”
         “逊担心,柴桑有重兵屯驻,又有孙策亲自坐镇,主公想要速取柴桑并非易事。”
         “现如今曹操攻取徐州在即,他日腾出手来,倘若再挥师进犯南阳,介时主公若在柴桑与孙策僵持不下,恐陷入两面受敌的境地呀。”
         不愧是陆逊。
         这般年纪,便能将目光不局限于江东一隅,却能看到曹操对南阳的觊觎,这份格局眼界当真非同一般。
         “景略,伯言所言甚是。”
         “我们此番能击败孙策,其实多赖你的计谋,而非我军真正实力。”
         “倘若孙策率重兵坐镇柴桑,我们想要速战速决攻破柴桑,还真未必轻松。”
         老刘眉头微皱,眼中浮现几分顾虑。
         萧方眼珠微微一转,却摇着羽扇笑道:
         “既然如此,那咱们就略施一计,将孙策和他半数兵马,调离柴桑便是。”
         刘备眼眸一亮,面露欣喜,忙问萧方有何手段,将孙策调离柴桑。
         萧方叫许褚拿来地图,羽扇一指:
         “孙策虽占据了柴桑,以及长江沿线虎林诸城,但南面丹阳以西,豫章以东尚有数股势力,未能臣服于孙策。”
         “其中有一将,不但武艺绝伦,还精通水战步战和骑战,可谓一员全能猛将。”
         “关键此人还与主公有几分交情,主公倘若能说动此人率军北上,威胁江东军侧后,必能逼迫孙策抽调柴桑之兵,亲自率军前去阻挡!”
         不知看这本书有没有高三党,明天高考了,祝你们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