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 第419章 成王败寇,何惧史笔,骂名我来担!割地献土?曹操还是要脸的!

第419章 成王败寇,何惧史笔,骂名我来担!割地献土?曹操还是要脸的!

         “数万悍兵,近在咫尺?”
         “德祖,你是指的是……”
         曹植眼神惊喜却又茫然,还未能领悟出杨修的言外暗示。
         曹仁却蓦然省悟,脱口道:
         “南匈奴,你所指的数万悍兵,莫非是南匈奴?”
         杨修一笑,拱手恭维道:
         “骠骑将军英明,修所指,正是南匈奴。”
         曹仁恍然大悟。
         曹植也好,荀攸也罢,皆是恍然明悟。
         匈奴自章帝之时发生内乱,分裂为了南北匈奴,北匈奴向西迁移,而南匈奴则南下向汉朝请降。
         自武帝之时,被打击了两百余年的匈奴,终于向大汉朝投降,这自然是莫大之喜。
         于是汉廷不但许了南匈奴投降,还准其内附,内迁至了长城以南并州一带。
         自此,南匈奴分为五部,汉朝设置护匈奴中郎将,对匈奴人进行监视管制,匈奴单于也自此受汉朝策封。
         然自桓灵二帝以来,汉朝日衰落,原本臣服内附的诸胡则趁势而起。
         如凉州的羌人,幽州的乌桓,以及并州的南匈奴人,不但开始不听汉朝号令,还不时反叛作乱,抢掠汉人丁口牛羊,为患边州。
         至董卓之乱起,南匈奴单于于夫罗甚至率军渡过黄河,配合袁术与曹操争夺兖州,势力一度延伸至了黄河以南。
         其后在曹操和袁绍的打击下,南匈奴的扩张才被遏制,其势力退回了并州,龟缩至了并州以西的西河郡及上郡一带。
         南匈奴势力虽有收缩,但抢掠汉人丁口的行径却并没有收敛,蛰伏这些年来的实力,更是与日俱增。
         据传闻,于夫罗光能调动的匈奴铁骑,就有近五万余骑。
         当然,这五万余骑兵器铠甲装备,可能不及秦军或汉军精良,但光这五万人的数量听起来就够吓人的。
         数量上的优势,可以弥补质量上的差距嘛。
         “子孝叔,杨修所言极是啊!”
         “若是于夫罗肯率率五万匈奴铁骑来助战,我们还怕那刘备不成?”
         曹植说话也不过脑子,不假思索的便兴奋的叫道。
         曹仁眼中一道精光掠起,腾的站了起来。
         “子孝将军,此事还需慎重才是。”
         荀攸却及时出言,打断了曹家叔侄的兴奋。
         “南匈奴部号称有五万铁骑,若肯前来助战,自然是能左右战局。”
         “可骠骑将军不要忘了,匈奴人向来贪婪,自桓灵二世以来,一直都在蚕食并州,图谋在汉地占据一席之地。”
         “此番我并州势危,我们若向于夫罗求援,那胡酋势必会趁火打劫,谋求我们割地给他。”
         “天子对胡人是什么态度,我们都知道,怎么可能做出向匈奴人割地这种有损国格之举?”
         “攸以为,此计未必可行。”
         荀攸给二曹头上,当头泼了一瓢冷水,将这对叔侄脸上的兴奋瞬间洗刷干净。
         “公达言之有理,这等有损尊严国格之举,陛下未必会答应呀……”
         曹仁眉头紧蹙,重新又坐了下来。
         曹操的为人,他还是最清楚不过的。
         当年还年轻之时,曹操就立下宏愿,要做汉朝征西大将军,为大汉扫平胡人,开疆拓土。
         对胡人,曹操向来是采取打压政策。
         就如凉州的羌人,曹操在夺取凉州控制权后,便曾令夏侯渊对羌人发动了数次攻势,打到羌人西迁数百里,老老实实的没敢再入寇凉州。
         袁熙以并州向曹操时,于夫罗趁机向曹操提请,以向曹操称臣为条件,换取曹操将西河郡,上郡,五原,朔方以及定襄五个并州靠西北之郡赐给匈奴,并策封于夫罗为晋王。
         这五个郡数十年来,为匈奴人所渗透,其实过半的城池皆已在匈奴人的实际控制之中。
         袁熙就算降了秦国,曹操名义上拿到的并州,真正能控制的也就是雁门郡,太原郡,以及上党郡,外加河东郡而已。
         于夫罗信心满满,以为曹操会顺水推舟,承认他对那五个郡的实际控制,封他为晋阳以为笼络安抚。
         谁想曹操却一口拒绝。
         曹仁明白,自己这位皇兄虽废汉自立,但初心却未变,对胡人仍旧怀有极大的厌恶与戒心。
         西河五郡实际虽在匈奴人控制之中,但在名义上来论,却仍归属于秦国,归属于汉人所有。
         曹操若将这五郡赐给匈奴人,岂非开了汉人天子,向胡人割地赠土之先河?
         而且还从法理上,承认了匈奴人对并西北五郡控制!
         后患无穷啊!
         天下人会如何唾弃曹操这个割地天子?
         史书之上,又会如何书写他曹操?
         曹操还是要脸的,所以才会毫不犹豫,严辞拒绝了于夫罗的请求。
         可现在秦国势危,这种局面下,若低下头来向于夫求援,对方趁人之危旧事重提怎么办?
         “子孝叔这么一提醒,我倒是想起来了,父皇当初就拒绝了匈奴人赐地的无理请求。”
         “父皇还说,将来扫灭伪汉,平定天下后,必会对匈奴用兵,将这班胡人驱逐出并州。”
         “这般算来,德祖此计确实不可行。”
         曹植一番碎碎念后,却跟着一声苦叹:
         “可现下我们与关中联系被截断,父皇的援兵无法来救,这白波关又摇摇欲坠,坚持不了几日。”
         “倘若得不到于夫罗来救,我并州岂非……”
         曹植打的了个寒战,没敢再说下去。
         曹仁身形一凛,眼神再度变的犹豫不决起来。
         “现下河东失陷,并州被汉军隔绝,就算我们想向天子请旨,也得经由西河郡和上郡绕行。”
         “这么远的距离,这一来一回,等到我们得到天子的明示,恐怕白波关已然失守,并州万事皆休了。”
         “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
         “陛下可是授以骠骑将军都督并州军政之权,有些事情,骠骑将军其实大可不必请示陛下,完全可以便宜行事呀。”
         杨修一通弯弯绕,眼神言辞别有深意。
         曹仁心头陡然一震。
         杨修这是在忽悠他瞒着曹操,自作主张满足匈奴人的条件,以换取于夫罗率五万铁骑出手相救。
         也就是说,这向匈奴人割地的黑锅,要由他一人来背。
         只是杨修又很滑头,全程又没有一个字,明着说劝曹仁自作主张,向匈奴人割地求援,全都只是在暗示。
         这样一来,就算曹操事后追究起来,也只是曹仁独断专行,与他无关。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
         曹仁再次站起身来,踱步于堂中,陷入纠结权衡之中。
         荀攸从曹仁的表情变化中,看出这位骠骑将军,已是有意不经请示,就去向于夫罗求援的倾向。
         “骠骑将军,此举不只是有关于我大秦国格,更有可能引狼入室,遗祸无穷!”
         “将来史书之上,还多半会留下骂名!”
         “骠骑将军,你可要三思而行才是!”
         荀攸态度是倾向于反对向匈奴人割地求援,但在言语上却并没有正面反对。
         因为他更清楚,局势到了这般地步,除了向匈奴人求援之外,已是再无出路。
         所以他只能劝曹仁三思。
         曹仁身形一凛,不由停下了脚步,心中已经倾斜的天平,再度为荀攸这番提醒扶正了几分。
         “史书如何书写,身后是美誉还是骂名,修以为皆只不过虚名而已。”
         “所谓成王败寇,史官手中的笔会怎么写,取决于谁是王,谁是寇。”
         “并州若失,则我大秦必亡,我们所有人皆会是亡国之寇。”
         “史书之上如何书写我们这些寇,还不是由王来决定吗?”
         杨修意味深长的反问道。
         “成王败寇,成王败寇…”
         曹仁喃喃自语着这四个字,反反复复,反反复复。
         眼神中的顾虑与犹豫,一点一滴烟销云散,渐渐化为了如铁决然。
         “罢了!”
         “大秦不可无并州,什么身后之名,什么史书评价,不能助我守住并州,又有何用!”
         “这骂名,就让我来背负便是!”
         …
         两天后,白波关南。
         又一轮轰击结束,天地复归平静。
         “照这般情势,最多再轰击三到五天,白波关城墙必会被轰塌!”
         “陛下,萧丞相所创这汉威炮,当真是名不虚传,臣算是大开眼界了。”
         法正遥指着关城笑道,斜望向萧方的眼神中,不掩敬意。
         刘备哈哈一笑,豪然道:
         “传令下去,让将士们今养足精神,五日之内,踏平白——”
         激励人心的话语尚未说完,一骑飞马而至。
         “启禀陛下,西河郡急报!”
         “匈奴单于于夫罗,已率五万匈奴铁骑渡河,正向白波关而来,距此不过两日脚程!”
         斥侯高举帛书密报,滚鞍下马半跪在半。
         汉军众臣皆是脸色一变。
         刘备脸上豪烈变为吃惊,忙将密报接过,拆开看过几眼,眉头骤然凝起。
         “曹贼竟学袁尚,不惜割地赠土,以胡人求援!”
         刘备脸上愤慨燃起,将那道帛书,示于了众臣。
         众臣接过围看,无不哗然。
         细作的密报中声称,曹操以赐于夫罗西海五郡,策封其为晋王为条件,诱使于夫罗尽起匈奴之兵,前来白波关助战。
         五万铁骑,距白波关不过三日路程!
         曹操虽乃篡汉奸贼,但毕竟为一方枭雄,乃是一国之主。
         堂堂汉人王朝的君王,竟然不惜向胡人割地,换取匈奴人出手相助,何其无耻!
         众臣无不愤慨,大骂声此起彼伏。
         “曹操虽乃汉贼,但其节操廉耻还是有的。”
         “此贼原本的理想,乃是做大汉征西将军,为我大汉朝扫荡胡人,开疆拓土。”
         “如今伪秦的形势,尚未到不可收拾,走投无路的地步,我料曹操还不至于不顾后世骂名,向匈奴人割地求援的地步。”
         “以臣之见,此事必是曹仁独断专行,自作主张。”
         一片愤怒骂声中,一个冷静的声音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