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137章 徐阶吐血(1000月票加更)
         “既如此……”
         “就让户部浙江清吏司郎中。”
         “兼着这件事吧。”
         嘉靖面带笑容的瞥向徐阶,朗声开口。
         而后,道长便目光幽幽的盯着徐阶。
         徐阶几乎是要一口老血吐出。
         自己真的是千算万算。
         没有算到这一茬。
         可是不等他开口,户部尚书高燿便已经抢先开口:“户部责无旁贷,绝不再叫军需贪墨之事复生!”
         高拱则是瞥了一眼徐阶,再看严绍庭。
         最后拱手看向上方的皇帝。
         “陛下圣明,臣等自当勉力,不叫旧事重复。”
         军需统合的事权,只要能落在户部就行。
         就算是在严绍庭手中兼掌着,又能如何?
         自己在内阁管着户部事,户部还有高燿这个尚书,以及左右侍郎刘大宝、鲍道明二人。
         严家就算是想要在军需一事上有所贪墨,光是户部的人就能查明白了账目。
         只要军需的事情能真的办好了。
         其他的事情。
         不重要!
         严绍庭亦是躬身领命:“臣领旨,必当谨遵圣命,革故鼎新,断绝军需贪墨,不叫朝廷钱粮流失。”
         今天自己一番试探,和道长打着配合。
         虽然没了锦衣卫指挥佥事的官职,但这是有必要的。
         不论朝廷往后如何争斗。
         自己既然要参与其中,就不能有厂卫的身份。
         不过道长倒是厚道的。
         自己刚被革除锦衣卫指挥佥事的官职,就又添了一个军需统合兼管的事权。
         军需事权。
         可比那什么锦衣卫指挥佥事的官职更重要。
         就如三公三师。
         虽然已经是人臣至极,但若是不加内阁、部堂事权。
         那就屁都不是。
         不过是个荣耀而已。
         唯有事权,才是核心。
         就如地方上,每逢县官上任,总是要先弄明白当地的情况,分清楚县衙里的各色人等。
         因为小小一座县衙,真正掌握办事权的,是那些不入流的小吏。
         弄清楚了人际关系,上佳官员自然是分化打压拉拢,然后掌握一县权柄。
         次之,则是拉拢讨好,共掌一县。
         最末,便是束手无策,徒有老父母之名,而无百里侯之权。
         严绍庭拜谢之际,脸上微微一笑。
         自己肩上担着的差事,不知不觉倒是越来越多了。
         然而这时。
         户部尚书高燿,却是转头看向严绍庭:“严郎中。”
         他倒是不再与上次一样,称严绍庭为侍读,而是以户部自家的官职相称。
         严绍庭当即拱手颔首:“高尚书。”
         高燿眯眼询问道:“今日本官听闻,严郎中在昌平,得了那西班牙商贾柏富贵,自南洋吕宋取得名为番薯之物,为此万两赏之,言称此物可亩产十数石,不知是否为真?”
         随着高燿发问。
         殿内六部、五寺、九卿,纷纷看向严绍庭。
         此前倒是因为科道言官们的弹劾,让他们忽略了前几日就听到的这个从昌平吹进京城的牛皮。
         现在,倒是能弄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严绍庭当即开口解释:“回禀陛下,回高尚书的话。此物名为番薯,实则表皮红润,称之为红薯更为妥当。
         而这几日因微臣之举,京中似有祥瑞之说,却是无稽之谈。
         不过是我大明未有之物而已,如何能称祥瑞,百姓不知,朝中却断然不能人云亦云。”
         祥瑞之事的头子是不能起的。
         这玩意一旦起了,就收不住了。
         底下人,会拼了命的去弄祥瑞。
         嘉靖亦是点头道:“此风不可长,内阁要行文朝野,禁绝再以祥瑞。”
         说着,嘉靖眼神满意的看向严绍庭。
         还是这小子懂朕啊。
         要是什么都能是祥瑞。
         自己还修个屁的道!
         而严绍庭则是接着说道:“高尚书所说的亩产可达十数石,确实是自微臣口中而出。
         不过那是红薯在吕宋当地产量,我朝从未栽种过,或许会有水土不服。
         不过微臣已经探明,此次回京之时,已经交代钦天监监正周云逸,带着昌平百姓在清理出来的受灾田地,移载红薯,可于早冬之前成熟收获,是为早冬薯。
         如此,只等今岁入冬前,便能知晓这红薯于我朝土地之上真正亩产究竟能有几何。”
         红薯这东西,严绍庭很清楚。
         很久以前,自己还是少年时,老家那间泥土墙茅草屋里就有一口地窖,终年装满了红薯。
         那时候,少年总是爱放屁的。
         而今,放眼大明周边,能让大明人触碰到的地方,也唯有红薯能拿到。
         这玩意虽然有各种缺点,但独独产量大能让人吃饱肚子,便是最大的优点,足以掩盖掉所有缺点的优点。
         先解决吃饱肚子的问题。
         再去议论其他吧。
         不过对于现在的红薯种栽种大明,产量究竟能有多少,严绍庭同样不敢保证。
         这话倒是不能说满了。
         不然可能就是一个装逼不成,遭雷劈的结果。
         严绍庭此刻回答,倒是立马引来在场众人点头赞同。
         不提严绍庭的身份。
         这小子说话做事,还是很符合皇帝刚刚那篇帝爱卿里的话。
         这小子做事稳重牢靠。
         袁炜更是出列,要为自己的知己夸功。
         只见袁炜极为夸张的拱手作揖。
         而后竟然是以内阁辅臣的身份,朝着严绍庭拱了拱手。
         “陛下,严侍读果真如陛下所言,乃是我朝砥柱。严侍读初得红薯,便已遣人栽种昌平,不曾夸大,万事求实,可谓老成持重之言行举止。”
         嘉靖则是笑呵呵的出声:“那个周云逸倒是能心甘情愿待在昌平种地。好啊,钦天监本就是天象地象,不能抬头望天,低头耕地也是好。”
         说着话。
         嘉靖又看向严绍庭:“你教出了个好学生!”
         严绍庭只得默默颔首以对。
         现场却是有些诡谲尴尬。
         这已经是皇帝第二次提及严绍庭和周云逸这对强成的师生了。
         如今再提。
         算是彻彻底底坐实了周云逸是严绍庭学生的事实了。
         再联想到去岁腊月,周云逸在午门前那惊天一跪。
         缘。
         妙不可言!
         而玉熙宫里,有了严绍庭的解释,君臣对红薯亩产一事倒也没了太高的关注。
         一切总是要等到入冬前,才能知道分晓。
         左右也不过是个钦天监监正亲自去种田罢了。
         成了自然是大好事,也能算作年终给朝廷上上下下多了一份贺礼。
         不成,就算是给大明多上一个粮食作物。
         随着嘉靖一声道法长吟,群臣退散。
         出至玉熙宫外。
         今日里扭转乾坤,再获掌军需事权的严绍庭,自然是立时收到了在场六部、五寺、九卿的奉承。
         不少人已经开始言语之间,夹杂着军需贪墨一案空出来的官职如何安排之类的话。
         既然严绍庭掌了军需事权。
         下面军需官员任用,虽然是吏部挑选,但他到底还是有否决权的。
         一句不合适,就能反驳了吏部挑选出来的人。
         现在正是搞好关系,各自塞人的好时机。
         玉熙宫外一番攀谈之后,人群总算是一一散去。
         徐阶则是全程无语。
         随意的应付了几人,便脚步沉重的走进了自己的官轿里。
         进了轿子,徐阶坐定。
         脸色却是唰的一下变得惨白,不见一丝血色。
         他的双眼却是在这眨眼间的功夫,充满血丝。
         徐阶紧紧的捂着胸口,浑身颤抖,面露痛苦。
         噗!
         一声干咳后,徐阶伸手捂嘴。
         却是一口浊血从指尖喷涌而出。
         他的脸在一瞬间的涨红之后,显得更加苍白,几无生机一般。
         徐阶浑身颤抖,强忍着不敢发出动静,手掌颤巍巍的自捂着嘴的手臂袖中取出一张绢布,放在了嘴下。
         松开捂嘴的手,大口的浊血流出,浸透了绢布。
         终于将嘴中血水吐完之后,徐阶小心翼翼的将绢布压在了脚下的木匣子里。
         而他则是满脸汗水的软软靠在轿子里,双眼缓缓眯起。
         直到良久良久之后。
         徐阶这才稍有缓和,脸上也恢复了一点气血之色。
         他这才强撑着对外喊话。
         “走!”
         说完之后,便彻底软软的靠在轿子里,再难开口,再无心力言语。
         轿子抬起,缓缓摆动。
         而在外面。
         高拱与高燿两人,以及和严家祖孙三人聚在一起聊了多时。
         严世蕃送严嵩上轿子。
         留下严绍庭一人与高拱、高燿两人继续交谈。
         而袁炜则是一如既往,永远都是等在玉熙宫外,离着远远的,最后一个走。
         高拱脸上带着笑容,目光深邃的看向严绍庭:“如今润物再掌军需事,可要与高尚书好生学着,你二人共襄助力,万不能再往军需一事出了差错。”
         高燿亦是笑呵呵的:“严郎中虽然年轻,却亦是陛下屡加赞扬的国朝砥柱,有严郎中在户部,想来户部往后也能多些新面貌。”
         别看军需事权是严绍庭拿在手上,但他也是户部的人啊!
         往后要是严绍庭升官去了别处,这军需事权可不会跟着他严绍庭走的。
         左右都是户部血赚!
         严绍庭则是心中装着疑惑,这高拱和高燿的态度,还得等回府之后,和老严头商量一番才行。
         不然自己心里是真的没谱。
         而这时,恰好是徐阶那轿子里传来动静,随之起轿离去。
         轿子从严绍庭等人边上路过。
         严绍庭则是眼里带着一抹深意。
         “徐阁老这是怎么了?”
         “难道是身子不舒服?”
         …………
         月票推荐票
         加更啦~诸位义父,我是不是棒棒的!
         还有不少天,抓紧投月票呀,让我看看义父们的实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