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211章 嘉靖名场面预告(求订阅)
         然而。
         虽然只是一句话。
         徐阶却已经被气的胸口堵着一口气。
         他眼睑微缩的看向严绍庭。
         什么叫近日抱病不在朝,却听闻朝中有奸佞之臣。
         合着。
         就你严家是忠臣。
         你们家祖孙三人一起病倒下,在家养病,朝廷里就全都是奸臣了?
         大明朝独你严家是忠臣!
         吕芳瞧着众人的脸色,放声说道:“诸位,还是快些进殿吧,陛下还在等着诸位肱骨大臣呢。”
         说完之后。
         吕芳不由的看了一眼严绍庭。
         这位小爷啊。
         那张嘴,能说死个人。
         众人看向严嵩。
         严绍庭上前搀扶住老严头,在最前面走向万寿宫大殿。
         众人这才依照位次,跟随在后。
         进了大殿。
         却不见皇帝的人影。
         严嵩面露疑惑。
         吕芳当即解释道:“主子爷在内殿,阁老还有诸位,且去那边。”
         等众人到了内殿门口。
         吕芳则是说道:“近来严阁老抱病在家,朝中事务都是徐阁老、高阁老、袁阁老代理,徐阁老先进去吧。”
         吕芳的声音不小。
         大概也有给内殿里皇帝传消息的意思。
         不多时。
         内殿里,就传来了皇帝的声音。
         “严阁老、严绍庭大病初愈。”
         “赐座。”
         吕芳看了一眼内殿里头,然后就见两名小太监,搬了凳子出来,放在严嵩和严绍庭身后。
         而徐阶等人的脸色,却是微微一变。
         过去。
         在这西苑里,也就只有一个严嵩有赐座。
         现在竟然又多了一个严绍庭。
         虽然皇帝的理由没有遮掩,是因为这一次严家人大病初愈。
         可是。
         在场就数严绍庭官位最低啊。
         严绍庭却是搀扶着老严头坐下,而后侧目看了一眼徐阶等人。
         他先是拱手,朝着内殿喊道:“臣,严绍庭,谢陛下赐座。”
         如此喊了一声后。
         他才在众人复杂的目光注视下,缓缓屈膝坐下。
         众人又是脸上皮肉一阵动弹。
         严绍庭竟然是一屁股,结结实实的坐在了凳子上。
         众人眼神之中,不禁多了几分幽怨。
         徐阶那眼睛,几乎都要绿的冒油了。
         也幸好他是内阁次辅,站在最前面,后面的人看不见。
         但严绍庭却是看的清楚。
         他当即扭头,冲着吕芳问道:“吕公公,今日万寿宫洒醋了?”
         吕芳差点没一口笑出声来。
         强忍着笑。
         吕芳瞪了一眼严绍庭。
         随后看向满脸涨红的徐阶。
         “徐阁老,入殿吧。”
         徐阶这会儿是一刻都不想待在严绍庭身边。
         也不知是出于何意。
         甩了甩袖子,就随着吕芳进了内殿。
         内殿。
         嘉靖斜卧在道台上,眯着双眼,斜觎向走进来的徐阶。
         他抢先开口道:“听说鄢懋卿回京后,带回来的银子都交到朝廷手上了?”
         徐阶躬身点头。
         “回禀陛下,臣这里有朝廷刚刚整理出来的,鄢懋卿回京后,上缴到朝廷的钱货数目。”
         说着话。
         徐阁老就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本。
         吕芳看了一眼皇帝,便上前接过奏本,送到道台前。
         嘉靖一挥袖袍,身子一弹。
         那奏本便收到了手上,而他竟然是姿势亦如方才徐阶进来时一样侧卧在道台上。
         徐阶看了一眼,正要开口。
         然而在他身后,却有严绍庭的声音传来。
         “陛下,臣,严绍庭,有本要奏。”
         刚刚拿到奏本的嘉靖,不由眯眼看向帷幔遮掩着的殿门外。
         徐阶更是眉头一紧,低着头,眼神则是看向了身后。
         嘉靖嘴角一扬,徐阶送来的奏本便藏在了那宽大的道袍下,而他另一只手则是弹了弹胡须。
         “准。”
         “就在殿外奏事。”
         老道长的声音传到了殿门外。
         众人看向坐在殿门前凳子上的严绍庭,心中复杂不已。
         瞧瞧人家。
         不光是在这万寿宫能有赐座。
         想奏事,那就能奏事。
         皇帝家的儿子,也没这个待遇吧!
         严绍庭也同样是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本。
         他面带笑容。
         忠臣?
         今天这个万寿宫里。
         只有自己才是大明朝的忠臣!
         “臣闻顺天府新任知府,上任之初,便前往昌平,意欲求得昌平治民富民之法,只是昌平众人都是只懂其一而不知其二。
         “然臣近来又染疾在家,原本早就写好的条陈,也未曾来得及奏于陛下处置。
         微臣得陛下庇佑,大病初愈,今日万寿宫圣前奏议,便将当时写好的条陈一并带来,奏请于陛下圣阅。”
         此言一出。
         殿门外,众人眼神又是一变。
         虽然严绍庭没有明说,但在场谁不知道现在的顺天知府是徐阁老家的老大徐璠。
         徐璠想要从昌平取经,将昌平之法用在密云,也不是什么机密之事。
         听说现在这个徐璠,整日都泡在密云那边,也不知道在捣鼓些什么,更不知道究竟从昌平又学会了几分真本事。
         但是现在。
         严绍庭竟然要将昌平之法,尽数送到圣前。
         这意思,其实不就是愿意将昌平之法,转交给徐璠?
         严绍庭竟然这般大度?
         他不会是在那些写好的条陈上,埋了什么不易发觉的坑吧。
         高拱则是目光敬佩的看向严绍庭。
         他倒不认为严绍庭会在这上面做文章。
         既然他严绍庭愿意主动交出来,就说明那上面只会是事无巨细的将所有事情都写明白了的。
         只是高拱却有些不能理解。
         为什么严绍庭要这样做。
         因为就算他严绍庭不说,也不会有人觉得有什么。
         这种东西,就如同家学一样。
         不传。
         也没人能指摘于他。
         在众人虽然想法不同,但同样都是疑惑的目光注视下。
         吕芳则已经从内殿走了出来。
         将严绍庭手上的条陈奏本取走,便又转身进了内殿。
         很快。
         外面众人,便伸长了脖子,凑着耳朵向着内殿方向探听。
         内殿。
         嘉靖很快就拿到了吕芳送来的昌平之法条陈奏本。
         他倒是很快就将其翻开。
         而后面上一笑:“倒是写的不少,还挺细致。”
         说着话,嘉靖眼神扫向已经在内殿站了许久的徐阶。
         他也未曾再往下看,而后将那条陈丢给了吕芳。
         “严绍庭大公无私,愿意倾囊相助,此诚之心,朕乃至如今也是头一回见。”
         “拿去,送给徐阁老,让阁老带回去给徐璠。”
         徐阶接过条陈,却觉得分外的沉重。
         严绍庭这一手,自己看不懂啊!
         而皇帝话。
         更是让徐阶的心思,变得沉甸甸的。
         今天还什么事都没说,都没办。
         严绍庭就已经在皇帝这里,赚足了脸面。
         更甚至于。
         今天这一件事当着内阁和六部尚书的面。
         严绍庭如皇帝所说的,大公无私的名声,算是坐实了。
         大公无私?
         徐阶心中默默的念道着。
         嘉靖则又说道:“让徐璠好生的学着,好生的做。”
         说完之后。
         嘉靖眼神深邃的看了徐阶一眼。
         徐阶赶忙躬身谢恩。
         而后才继续道:“回禀陛下,这一次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鄢懋卿奉旨回京,携白银四百万两,财货价值一百万两,都已经归入朝廷账目。”
         总共价值五百万两的钱财货物。
         徐阶心中觉得,这笔钱大概也足够朝廷当下之用了。
         等到了明年,那自然就一切都会好起来。
         而在内殿殿门外。
         严绍庭却是眉头微微皱紧,而眼底却闪过一丝冷笑。
         老徐家当真才是狠人啊。
         大手一挥。
         就昧下了将近四百万两的钱财。
         和老徐家一比。
         严家当真是纯洁的如同小白兔一样了。
         不过严绍庭却也清楚,这笔银子,徐阶大概还不知道。
         毕竟按照原本的历史。
         徐阶那几个儿子,在他当上首辅之后,可是瞒着他干了不少贪赃枉法的事情。
         不过。
         如果老道长知道鄢懋卿弄回来的那些钱财,是如何被分账的。
         恐怕就是名场面出现的时候了。
         而内殿里的徐阶。
         却是依旧在介绍着这笔朝廷刚刚收上来的钱财。
         “那四百万两银子。”
         “其中一百万要给工部抹平先前的亏空。”
         “还有一百万两,是要发给京中以及地方文武百官这些日子拖欠的官俸。”
         “还有一百万两,是要发兵部,用于抹平亏空,采买打造军需物品。”
         简单的四句话。
         四百万两银子,一百万两的财货。
         就只剩下一百万两银子和一百万两的财货。
         道台上。
         嘉靖的眉头动了一下。
         他歪头看向吕芳,又看向徐阶。
         “工部和兵部的亏空,要抹平。官员的欠俸也该发……”
         “只是朝廷用钱的地方还有许多,朕的子民们可能拿到这一次的银子?”
         说完之后。
         嘉靖眼神愈发深邃的盯着徐阶。
         徐阶低着头,点头道:“今年初顺天受灾,山西饥荒,南直隶也有灾情。虽然朝廷及时赈济,地方官府也体恤百姓,但灾后还要恢复地方生机,这一次朝廷准备拨五十万两给今年受灾的几个地方,用于调理民生。”
         说完之后,徐阶停顿了一下。
         嘉靖眉宇间,则是多了几分阴沉。
         如今。
         鄢懋卿带回来的钱财,就只剩下五十万两银子和那一百万两的财货了。
         嘉靖开口道:“百姓们受灾,赈济了,也要恢复民生。就算朕这个做君父的,苦一些,一年四季不过八套常服,也不能让百姓们经受灾患。”
         徐阶则是躬身颔首道:“陛下仁慈,宅心仁德,乃天下万民之福。”
         吕芳却是在收到皇帝的眼神之后。
         看向了徐阶。
         他开口道:“徐阁老,如今朝廷的亏空抹平了,官员的俸禄发下去了,百姓也分了银子,可这宫里头上上下下十来万伺候主子爷的奴婢们,也是要吃喝拉撒的,朝廷是不是……也能拨些银子过来?”
         徐阶眉头一跳。
         吕芳这是在替皇帝,从朝廷这边要银子了。
         他当即点头道:“今年朝廷官员因为欠俸,闹出了午门讨俸的闹剧,若不是陛下免了今年的圣寿节,拨了三个月的官俸,只怕朝廷当时就要停摆了。”
         “这一次,还余下五十万两银子和一百万两左右的财货。”
         “臣和朝廷想着,五十万两银子存在户部,现在离着年底还有些日子,听闻钦天监那边上奏今年京师可能会大雪成灾,总是要留些银子预备不测。”
         说到这。
         徐阶又停顿了一下。
         而后才继续开口出声。
         “至于最后那一百万两的财货,臣等以为,还是要交给宫中。”
         “臣等就算是苦一些,少一些官俸,朝廷事情紧着些办,可总不能让陛下受苦。”
         “这一百万两财货,交到宫里折算兑付成银子,宫里头那几处荒废的宫殿也能修缮一番,几处宫宇道观,也能再建的快一些。”
         “臣等想着,到时候大概还能余下一些。”
         “就留作明年,给陛下补上今年没办的圣寿节。”
         徐阶说的很是小心。
         当初朝廷百官午门讨俸,宫里是出了二三十万两的银子,暂时平息了官员们的不满。
         如今,朝廷可是足足拿出一百万两的财货给了宫里。
         就算是拆借。
         现在也是三四倍的偿还了。
         皇帝也应当是能认同这个方案的。
         而道台上。
         嘉靖却是闭上了双眼。
         殿内殿外。
         一片寂静。
         殿门前的严绍庭,悄悄的挪了一下屁股,只余下半只屁股是落在凳子上。
         他很清楚。
         老道长这会儿大概已经是怒了。
         正憋着一肚子的火。
         他目光不由的看向了殿门后,被帷幔遮掩着的那道人影。
         是大明朝内阁次辅。
         徐阁老。
         …………
         月票推荐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