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386章 嘉靖的手腕
         瞧着面前眼神和鬼一样机灵的严绍庭,嘉靖便是心中哼哼了两下。
         自己今天这么算计。
         说到底还是这小子自己挑起的头。
         混账玩意,整日里东一榔头西一榔头,当初在鄢懋卿一事后续处理上,又是那等声情并茂的一通陈情。
         真当自己眼瞎?
         这么多年的道是白修的?
         张居正那是明着喊变法,这小子却是从骨子里透着坏,暗戳戳的做着革新的事情。
         什么东南增产丝绸,两淮盐丁免役,昌平之法,东南开海,还有那个待官生保送制。
         哪个不是祖宗不曾干过的事情。
         既然开了让郭玉创这个京营参将带兵入宫戍卫的头,那么这小子就该明白既然挑了头,自己总有一日是会找到机会将这事顺势推下去的。
         嘉靖的眼睛里带着几分暧昧。
         要不是看在内帑这两年充盈起来。
         这小子早被自己丢到京外犄角旮旯里由着折腾去了。
         不过看在能给朝廷缝缝补补,不断弄来钱粮的份上。
         那这个龙虎军的担子,就得让这个小子和严家扛起来。
         天底下就没有好处全占,坏处不沾的道理。
         不由的。
         嘉靖又扫到了角落里的儿子。
         自己能铺的路子,也基本都铺好了。
         这个口子开了,那就没有再合上的道理。
         往后如何,自己到时候也已经躺在皇陵里头了,无关己身。
         严绍庭却是心神紧绷。
         他现在算是看明白了。
         今天老道长算计来算计去,最终真正的却是算计到了自己身上。
         谁让自己是老道长金口玉言的公忠体国,大明财神爷呢?
         又谁让自己是大明裕王爷的少弟,大明裕王府世子的侍读呢。
         不过严绍庭也是心中警钟大鸣。
         原本以为老道长当初已经只看重钱粮,却没想到自己暗戳戳的做事,这位也同样在暗戳戳的铺垫着。
         今天应该就是这位收网捞鱼的时候了吧。
         不过真要是这样,倒也无愧这位大明皇帝权谋第一人的称号。
         如此。
         也才是那个真正的权谋无双的嘉靖皇帝。
         在嘉靖那审视的眼神之下。
         严绍庭只能是在众人愁于如何扑灭皇帝要弄出个龙虎军的时候,缓缓开口:“皇上,若设龙虎军三千,驻扎昌平,依照朝廷规矩,朝廷及内廷,是否该另遣监军?”
         这话出口。
         在场众人纷纷一震。
         因为严绍庭能如此说,那就说明在这瞬息之间,他已经是站在了同意皇帝弄出个三千龙虎军的事情上了。
         严嵩眉头皱紧。
         方才皇帝的眼神,他也扫到了。
         只是这事说到底,今天是要严家吃下这个闷亏,后面可能引发的乱子也得要严家扛下。
         这可是个让人头疼的差事。
         嘉靖在严绍庭开口后,脸色便如同晴雨表一样瞬间由冷转暖,面色含笑道:“今日昌平有功之人不少,三千龙虎军之事,朕亦非鲁莽不顾朝廷规矩而立。”
         他没有立马回答严绍庭的问题。
         但只要有了严绍庭开口,他就能继续按照计划往下进行。
         在场众人却是心事重重的等待着皇帝后面的话。
         嘉靖也不藏着掖着:“今日昌平之事,尔等与朕也都见到了。蒙古人乃是越墙而入,直奔昌平。而昌平外便是居庸关,一旦日后再有此事,难道朝廷还要昌平上下百姓再一次为了朝廷上阵杀敌?”
         他这算是钻了一个空子。
         因为谁也不知道,以后蒙古人到底会不会再悄默声的摸到京师来,更不可能确定下一次蒙古人还是先到昌平。
         但嘉靖却继续说道:“天下两京一十三省,皆为朕之子民,朕当不忍子民受害。三千龙虎军驻扎昌平,日后京畿之地但凡有贼子来犯,皆可伺机而动,如此朝廷也能从容应对。”
         这便是给还没有真正成立的龙虎军划出了一个道道,也算是明确了龙虎军未来的职责。
         那就是在北京城外,协助防御,遇敌伺机而动。
         也就是虽然驻扎昌平,但若是有敌人从古北口进来,首攻密云,那么龙虎军也是要冲上去,在朝廷做出部署之前顶住来犯之敌。
         如此。
         成立龙虎军的理由,便算是勉勉强强站住了脚。
         也就是这个时候。
         嘉靖才重新看向严绍庭:“至于监军……今日皇陵守军似是也有前来支援,虽无朝廷调令,却也是事急从权,功劳不可抹去。”
         说着话。
         嘉靖便朝着外面招了招手。
         在众人注视下。
         吕芳这位执掌内廷的大太监,带着许久没有出现在朝堂众人眼前的杨金水,出现在了现场。
         杨金水随着吕芳走到近前,只是看了在场众人一眼,便立马跪在了地上。
         他便是先前徐渭在夹山上看到的,那个在皇陵守军前来支援时冲在最前面的那人。
         而此刻。
         杨金水身上也是染着血的,灰头土脸,貌似这个太监先前也是亲自参战了的。
         而跪下的杨金水,则是沉声开口:“奴婢今日眼看贼子来犯,有祸害昌平,危及皇陵之险,奴婢事急从权不得已带着一千皇陵守军前来支援,奴婢坏了规矩,还请主子爷责罚!”
         解释之后,杨金水便是直条条的请罪。
         然而在对方随着吕芳到场后,严绍庭便在心中深深一叹。
         看来自己方才猜测没错。
         老道长这一盘当真是图谋许久了,若不然杨金水也不可能在今天会不顾规矩带着皇陵守军支援过来。
         想来定然是在老道长亲自带兵前来昌平的时候,宫里便已经快马加鞭的赶去皇陵那边给杨金水传话了。
         只不过,这个操作不可能公之于众。
         那么杨金水就得要领下这个罪责。
         不过杨金水这步棋,严绍庭却觉得老道长不可能就是专门留在今日使用的。
         毕竟老道长是修道,不是修仙。
         他不可能未卜先知今天会有蒙古人来犯。
         只不过如那句话所言。
         时也运也。
         今天就合该是杨金水重新暴露在所有人面前的机会。
         嘉靖也在众人注视下,郎朗开口:“你个狗奴,看在救援及时的份上,朕留你这个狗脑袋,往后便去龙虎军中担起监军的差事,若是再有差错,朕立马砍了你!”
         这哪里是罚。
         分明就是为了补上龙虎军所缺的差事。
         有了杨金水这个宦官代表内廷在龙虎军充当监军,至少程序和制度上,龙虎军也能搭建起来了。
         严绍庭却是目光闪烁,心里只能是再一次对老道长的手腕赞叹佩服。
         不要忘了。
         老道长先前可是说了,龙虎军的钱粮军需是要朝廷拨付的。如此一算。
         龙虎军主将是现在有着龙虎大将军之名的严鹄,而朝廷和兵部则能从钱粮军需上节制龙虎军,内廷也能有杨金水直接监军掌控情况和局面。
         全都在老道长的算计里了!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手握钱粮军需节制的朝廷无话可说,有内廷参与皇帝也能放心。
         只不过。
         到底还是严家最后扛下了这一切。
         除了小雀儿得了一个龙虎大将军的名头,其实也没有什么更多的好处了。
         当然。
         在皇帝算计了所有人的时候,就不是比谁家能得好处的场合了。
         毕竟。
         就算现在严家要扛事,但朝廷才是最头疼的。
         严绍庭不由看了一眼许久都闭口不言的徐阶。
         恐怕现在这位才是最烦躁的。
         毕竟就算老道长将所有可能影响算计的地方都给填补上了,但说到底这件事表明了一种不可控。
         不可控。
         就是朝廷最不希望出现的事情。
         似乎是察觉到了什么,徐阶默默抬头,刚好就迎上了严绍庭的注视。
         两人相视一眼,也没有更多的眼神交换,各自挪开视线。
         徐阶心里那叫一个烦躁不安啊。
         名义上皇帝是将钱粮军需的节制权给了朝廷,可别忘了军需差事还是严绍庭在干着。
         如此说来。
         这个龙虎军最终也就是皇帝和严家能说得上话。
         严家自然是被皇帝算计了一把,推出来顶在前面的。
         最终得利的,全都是皇帝。
         可自己现在能再说反对吗?
         皇帝已经给了无数条理由。
         不论是在城外协防京师,还是各方节制,皇帝已经在道义上占据先手了。
         现在若是反对。
         皇帝直接一句若是再有今日之事发生,朝廷又当如何,自己这个内阁次辅就得要无话可说了。
         只是这个杨金水……
         徐阶看了一眼还跪在地上的杨金水,心中不免哼哼了起来。
         自己不是不知道杨金水当初从浙江回来后,就被皇帝发落到了皇陵看守。
         但今天杨金水在这里,却也说明了很多事情。
         想到这里,徐阶心中竟然是好受了一些。
         毕竟杨金水被落子皇陵,离着昌平才是最近的。
         现在又让杨金水监军龙虎军。
         这说明了什么?
         其实已经不言而喻了。
         徐阶默默挪动视线,已经是看向了严嵩那有些鞠着的后背。
         严家也没有真的那么受信任嘛!
         徐阶心中这点小盘算,无人可知。
         但在场的人却知道,今天这个龙虎军不论如何,皇帝都已经打定主意是要摆上台面了。
         毕竟就连杨金水这么个被罚去皇陵的人,都能落子到了龙虎军监军,皇帝不可能允许旁人再说反对的话。
         也就是这个时候,嘉靖又似是无意的轻咳了一声。
         严绍庭却是心领神会,眼神中不由的生出一份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神色,看向了高拱。
         高拱立马就注意到了严绍庭的眼神,心中不由一紧。
         “陛下,如今虽然潜入京师的蒙古贼子已经伏诛,但宣府那边,在关外还有蒙古人的三路大军。”
         “如今陛下设立龙虎军驻扎昌平,也算是给我朝九边长城,在这居庸关后又上了一道锁。”
         这话是明着继续站台赞同皇帝要弄龙虎军的意思。
         但高拱却是心中无奈的生出几分苦涩。
         自己可是清清楚楚听到严绍庭提了宣府一嘴。
         这话已经是掰开了塞进自己耳朵里了。
         宣府!
         自己这时候要是不以内阁大臣的身份赞同龙虎军一事,恐怕宣府那边就得要失分。
         虽然杨博才是和宣府走的更近。
         但自己……
         罢了!
         罢了!
         高拱无声一叹,拱手上前:“臣以为皇上所思所虑,无不高瞻远睹。方才微臣出言,却是思量短浅。如今得皇上开释,微臣只觉得这龙虎军该是早些出现才好!如此,今日昌平或许也能少些伤亡,我朝百姓也能少些痛苦。”
         没办法啊。
         形势比人强。
         当下肉眼可见的,昌平这边大获全胜,各个都是要论功行赏。
         那么向来赏罚分明的朝廷,接下来就得要惩罚一些人和事了。
         比如宣府?
         有了高拱开口,袁炜也不管自己暗自分析的到底对了几分,直接就是跟进附议。
         这时候皇帝都已经亮明态度了,谁反对谁事后恐怕就得要担责。
         而且不要忘了。
         皇帝今天可以算得上是御驾亲征,从道义上来说,今天昌平大胜,那就是皇帝御驾亲征大获全胜。
         在高拱和袁炜先后表明支持三千龙虎军成立之后。
         李春芳也是立马开口跟上。
         最后。
         所有人的关注就都落在了严嵩和徐阶身上。
         首辅和次辅点头赞同,那么这事也就这么过去了。
         徐阶先行开口出声:“若朝廷此次在城外另有驻军,确如陛下所言,昌平今日定当少生伤亡。如今既有龙虎大将军,我朝也当有一支由大将军统领的龙虎军,如此也能沿袭今日我朝官民一体共进退的豪迈。”
         这件事到了这里,徐阶清楚再反对也于事无补。
         而且自己今日先前已经接连说错了话。
         这时候再不懂规矩,那真的是到头了。
         只不过。
         徐阶却又说道:“不过既然陛下之言,龙虎军乃是为了协防京城之外,那么驻扎昌平也无妨,不过完后还是得要多往京师各处巡防,如此才算正名。”
         虽然严家在这件事情上是被推出来扛事的,但也不能真的让龙虎军就盘在昌平了。
         见到徐阶已经同意这件事,嘉靖自然是已经点着头说:“徐阁老深明大义,龙虎军本该如此。”
         这也就是同意了徐阶的提议,日后龙虎军要在京师各处巡防。
         于是。
         最后就只剩下严嵩这位内阁首辅还没有重新表态了。
         众人也纷纷看向这位真的已经年事已高了的首辅。
         …………
         月票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