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神话三国之魏武枭雄 > 第一百一十九章 摘果子,丰厚【求订阅】
         兖州和周边州郡战端掀起,各方关注的时候,在长安,吕布来到王允的府邸,正进行着一场影响历史的谈话。
         吕布不是第一次来王允府上了。
         他和王允,是董卓这边,最重要的文武大臣之二。
         两者自然有不少交际。
         且两人是同乡,所以王允被推荐重新入朝后,两人变得越来越亲近。
         吕布过来,王允盛情款待,歌女舞姬,载歌载舞。
         到酒宴散去。
         两人来到后宅,王允亲自给吕布倒茶。
         “不敢当司徒亲自斟茶。”
         王允现在官拜司徒,位列三公,权柄极重。
         他眯眼看吕布,道:“我听闻太师近来两次用物掷你,可有此事?”
         董卓自封太师,位在三公之上。
         吕布略尴尬,董卓两次拿东西扔他,确有其事:“第一次是义父初醒,以为我身带杀气,要害他,错认了人才用物掷我。”
         “那第二次呢?”王允追问。
         “第二次,义父醉酒,我扶他回寝宫休息。
         他从铜镜里看我,说我要行刺他。拿起卧榻旁的护身戟来掷我。
         事后也说是他醉酒看错,与我做了解释。”吕布道。
         王允点点头:“奉先倒是忠厚,不存他心。”
         吕布其实对董卓如今的反复,多疑,也是暗感骇异,有种身在危险中的感觉。
         听王允话里的意思,似乎知道些隐情,忙问道:“司徒何意?”
         他再三追问,王允才勉为其难道:“我听人私下里议论,说奉先你随时有可能丧命,却不自知。
         太师拿东西掷你,说明已不再信任伱。只有心中生疑,才可能掷你。”
         “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以太师心性,杀人无数,今日能疑你,明日说不得就一狠心…”
         王允住口不说,慢悠悠的品茶,过了一会儿才道:
         “奉先那晚被董太师投戟后,做了什么,自己可还记得?”
         这句话对吕布来说,如同石破天惊。
         他想起那晚的事,心开始突突直跳,“司徒如何这般说?”
         “那晚太师睡后,有一个太师的侍婢,妙龄貌美,素来侍奉太师身侧。当时奉先恼太师两次用物掷你,对你失了信任,加上那侍婢妖娆,存心引诱。”
         “奉先便与那貌美女婢有了不该有之事,可对?”
         锵啷!
         吕布抽出随身佩剑,怒道:“司徒害我,敢出此言!”
         看他表现,就知道他干没干过。
         吕布不知道的是那个女婢,是王允进献给董卓的,是个万中无一的美人,且体质特殊。董卓试过以后,视若珍宝,日常留在身边伺候。
         那美人奉王允的命令,勾搭吕布。
         吕布当时也在酒宴上饮酒回来,兴致颇高。
         再则就像王允说的,董卓被朝中文武背叛多了,疑心越来越重,几次三番疑吕布,他心里颇为恼恨,情绪有些失控。
         那女婢又用尽手段,风骚魅惑。
         吕布向来觉得自己雕大英俊,受女色诱惑不在少数,裤腰带很松。
         他和那女婢把事情做下了,次日酒醒也是满心后悔,但为时已晚。
         女婢把消息传给王允。
         吕布就此被拿住了把柄。
         吕布听王允道破他心里的秘密,大惊下念头急转。
         王允敢当面把话说出来,显然早有安排。
         即便杀了王允,也为时晚矣,转眼就会有人去告诉董卓事情因由,自己也要死在其后。
         吕布瞬间转过诸多念头,锵啷一声,又将剑收了回去。
         “王司徒说该当如何?”
         “太师杀你之期不远了。”
         王允道:“如此,奉先岂不知先下手为强的道理?”
         吕布愈惊,王允平素不动声色,对董卓唯命是从,竟突然这般大胆,有杀董卓之心。
         “我与义父是父子,如何能杀他?”吕布以退为进。
         “你不杀他,他就杀你了。”
         “你和他亲近的侍婢有染,此事泄露,吕氏满门尽灭。”
         “奉先可曾想过,你为董卓杀丁原,背负天下骂名。而董卓祸乱朝纲,天下人恨之。他死于你之手,能给奉先挽回多大的声望?”
         “到时所有辱骂奉先之人,都会知道此前错怪了奉先。
         奉先是忍辱负重,世之英雄,帮天下黎民,除此恶贼,洗刷之前不忠之名,岂不一举数得。”
         吕布沉吟着没吭声。
         董卓掌权后,短短一年,因他而死者,已不计其数。
         单是洛阳城内的几次劫掠,死伤的百姓,就不下数万人。
         伍琼,何颙当时被他信任,接连推荐人去各地任职。
         后来这些人讨董。
         董卓才明白过来,是伍琼、何颙在算计他。
         他遂命人把伍琼用滚水煮死,何颙则被热油烫死。
         董卓的凶残没有人性,谁不恨他!
         士族恨他,因为他不受控制,动辄掀桌。
         百姓恨他,因为他杀人无数。
         若问整个天下,谁最该死,董卓必排在第一位,毫无争议。
         他一手扼杀了汉最后的气数,天下崩乱。
         而吕布是他最主要的帮凶之一。
         是他当初叛杀丁原,成全了董卓。
         曹操在那之后曾提醒过伍琼,何颙,让两人赶紧走。
         但两者早预见到结局,死之前,还骗了董卓一次,多放了一人离开洛阳,去外地任职,成为讨董的中坚力量。
         两人做第一件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要死。
         “杀…董卓,司徒觉得该怎么做?”
         吕布额头冒出一层细密的冷汗,斗败的公鸡般叹气,感觉自己时运不济。
         但他也下定决心,王允说得对。
         他不杀董卓,事情败露,私通董卓最宠爱的女侍,董卓就得杀他。
         吕布一旦下定决心,又有了之前杀丁原时的气魄。
         杀董卓,除国贼,我吕布仍是世之英雄,手握并州雄兵,武勇盖世,何惧天下没有我一席之地。
         王允笑了,一切都在他预料当中。
         数日后,时间已是十一月下旬。
         吕布进入董卓建造的大碉堡,郿坞。皇帝传旨,让董卓去皇宫觐见。
         董卓内穿厚甲,带齐铁甲卫,乘坐与皇帝同级的车辇,仪仗,准备去皇宫。
         王允随行在董卓身侧。
         其身边,还跟着另一个官吏。
         也是董卓当下最信任的人,蔡邕。
         董卓授蔡邕为司空祭酒,加尚书、侍中、左中郎将职,权柄之显赫,可见一斑。
         蔡邕五十六七岁模样,当朝大儒,极有才华。
         他的女儿就是蔡琰,蔡文姬。
         此时其丈夫河东卫氏才子卫仲道初丧,文姬嫁入夫家,一年不到,新寡。刚好为夫守丧满一年,来到长安省亲,住在蔡邕府上。
         蔡邕还有个身份,是曹操的好友。
         两人当初在朝中任议郎时认识,对音律,书法多有探讨,志趣相投。
         不过前几年蔡邕因事流离在外,却是失了联系。
         此时,蔡邕和王允,一左一右跟在董卓身边。
         三人出了郿坞,打算登车。
         王允上前一步,低声对董卓道:“太师,一旦离开郿坞,就开始了。”
         董卓扫了眼前方开路的吕布,目中掠过浓重的杀气。
         没错,王允吃两头,先挑唆吕布杀董卓。
         然后今日稍早些时候,暗中告诉董卓,吕布欲行不轨,被他发现。
         并州军的部众,准备叛离!
         董卓匆匆布置,做好了安排。
         就在王允话落,而董卓走出郿坞,吩咐车驾启行不久,作为先锋,在前开路的吕布,突然回马动手,大戟翻飞。
         霎时,董卓身畔的亲军,将领,接连被挑杀。
         然而董卓安排的兵马,也从街道两侧杀出,将吕布层层包围。
         吕布同样有准备,长街稍远处,策马冲出多位并州军将领。
         为首的是吕布新组陷阵营首领高顺,一柄大枪翻飞,亦是骁勇绝伦。
         双方兵马,碰撞厮杀。
         而董卓立即下令车驾掉头,在兵马护持下,退回了坞堡。
         他这坞堡号称天下最坚,永不会被攻破。稍有危险,就要退回来以求安全。
         王允和蔡邕慌慌张张的跟着跑进坞堡。
         董卓立即下令关门,进入了坞堡的大殿。
         王允和蔡邕站在殿门处,往外张望。
         两人也是董卓的铁甲卫之外,唯二进入坞堡大殿的人。
         王允召来一个随侍的亲信:“守好大门,不要让人进来。”
         那亲信是个青年,体态英武轩昂,手握一杆战枪,立在门口。
         王允的身份,有一个武艺高强的随侍,再正常不过。
         他吩咐之后,回身进入殿内。
         但见董卓身畔有铁甲卫八人,寸步不离。
         外边杀声惊天。
         好在坞堡大门已闭,任何人也休想在短时间内杀进来。
         这时董卓发现王允那个站在殿外的英武随侍:“你这随侍以前不曾见过?”
         王允躬身道:“是我新招揽的人,姓赵,一身好武艺。正要将他献给太师,不如太师看看他的身手?”
         “不急,待杀了吕布这逆子再说。”
         董卓又补充了一句:“王司徒,这次你做的很好。”
         他指的是王允及时发现吕布有问题,告诉了他。
         不然他将非常凶险。
         董卓说话时,不远处的蔡邕,却是从袖子里掏出一个黑色的口袋。
         那不大的口袋,正是墨家至宝,墨工袋,看着小,但里边紧紧巴巴的藏了两个人,如同当初的贾诩,藏在袋子里一样。
         两人先后从墨工袋里出来。
         先出来的是个壮汉,魁梧如山,手持大双戟。
         后出来的竟是曹操。
         他离开墨工袋的同时,心里吐槽,令晋那个钻盗洞用的缩骨功,自己学的不到家。
         这墨工袋,他和典韦俩人学锁骨术有旬月时间,好不容易才塞进去。
         曹操为什么会在长安,眼前的局面,是怎么回事?
         董卓惊怒交加:“蔡邕,你也反我?”
         典韦已虎吼一声,手持日月浑天戟,杀向董卓。
         门口处,王允那个近侍,居然是赵云,回身握大枪,绞出一道枪花。
         那长枪前端,猝然响起一声凤鸣。
         赵云的绝技名百鸟朝凤枪,一朵枪锋便如一只鸟雀,顷刻间百朵枪锋汇聚,冲出一头亮银色凤凰般的锐气枪芒。
         赵云与典韦,联手杀向董卓。
         董卓的铁甲卫,要是能挡住当世最强武将之二的近身合击,曹操把名字倒过来写。
         他设计这个机会已经很久。
         来杀董卓,借用的是吕布造反的并州军,让两者相互消耗,营造出眼前的机会。
         除董卓的好处太多了。
         首先是除国贼,可救无数百姓,如愿把赵云勾搭过来参与。
         早在离开洛阳前,曹操和贾诩就为了今日,进行安排,随后很多事都在为此刻服务。
         当下已到了摘取果实的时候。
         明面上的好处之外,曹操还有一宗不得不来长安的目的,不为人知。
         他准备掉头再回兖州督战,先把董卓的头拿走。
         Ps:求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