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神话三国之魏武枭雄 > 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河西,各方无法与抗!【求订阅】
         汉武帝刘彻,对内对外,功业良多。
         若非晚年迷信神仙,热衷封禅和郊祀,力求长生,他的一生会更为辉煌。
         曹操打开武帝留下的遗宝。
         这小珠子内部,像一个放满了秘藏的房间,全是黄金珠玉之物。
         武帝搜集这些,不是为了财富本身。
         上古有丹方,能从珠玉,金器中提炼一种物质,祭炼药石。
         曹操默默计算这些黄金的数量,暗感咋舌。
         他在其中还发现多部古卷,包括武帝的手书,又找到一张青铜弩和三只箭簇。
         这铜弩却是来自秦时,是秦人大弩士的专用弓弩和箭簇。
         众所周知,秦时的弓弩,一度达到冷兵器时代的弩射巅峰,后世千年仍无法超越。
         秦弩以强大的杀伤力著称。
         箭镞异于常规,呈棱形。
         每个棱角的误差,小到后世难以复刻的程度。
         历代都在研究模仿秦弩,包括汉朝的大黄弩,宋时的神臂弩,皆名噪一时,但比秦弩都有不如。
         汉立国后,反复研制秦弩,始终差了些,不能承袭其威力和射程。
         武帝遗存的东西中,有一张完整的秦弩,旁边还有图纸,属实难得。
         曹操捏着箭簇和秦弩,打量片刻,遂又拿起一部武帝手书翻看。
         “……朕登基以来,承先祖之基业,自元光六年遣卫青等将领,连年出塞,力破匈奴,收复河套…
         元狩二年,朕遣去病西征。
         他是不世的良将,一战方罢天下知,帮朕开拓了河西走廊,设四郡之地,隔绝了羌人和匈奴的往来,进而控制了前往西域的道路,对我大汉之国力,形成了强辅。
         朕很欣慰…”
         前半段,武帝在简卷里,一语带过的记录了自己的功业。
         他对名将霍去病的钟爱,溢于言表。
         后半篇内容,武帝感慨时间流逝,还有许多事没做。
         他在手书上,记录了遍寻药石,方术,但都证明是假的。
         后来,终于有了收获。
         “上古有天地灵根,朕寻获了一株长生木。”
         “其能结出天地人三果,皆得之,融合以制大药,可长生否?
         这是长生图上留下的线索……朕亲见有人成就仙身,打开了那扇门,破空而去。”
         曹操心头一跳。
         曹操看到末尾,思绪起伏。
         看来武帝对长生之说,深信不疑。
         但他屡次提到的长生图,珠子内的简卷中,并没有。
         曹操把意识退出珠子,眼神不经意间看到那珠子里,诸多咒文生灭。
         他想了想,再次推送气运融入珠子。
         珠子内咒文交错,散逸的光晕,照映落在青灰色的地面上,模模糊糊的映现出一道影像。
         曹操关上通风的窗户,室内暗下来。
         珠子内的咒文,映现在地面上的图案,变得清晰起来。
         那是一幅山河走势图。
         正是神州的地理地貌,其中的黄河,贯穿九州中央。
         在黄河的一处位置,标注着一个亮点。
         其位置和此前仙台印上,多出那一条黄河走势上的标记,正好重合。
         武帝说的长生图,就是珠子本身。
         他在手卷里,说自己找到了一条‘路径’,和黄河上的这一标记对应。
         而仙台印,也有同样的标记。
         词条称其为黄河大墓。
         曹操颠了颠手里祭刻着长生图的珠子,忖道:有机会让令晋等人去探探。
         这珠子里武帝遗留的黄金,倒是提供了建铜雀台宫的余财。
         曹操收起珠子,念头忽然对彼端神魂相控制的大鸟,产生感应。
         这次打鲜卑,这只鸟功勋卓著。
         它正在草原上空飞翔。
         曹操借助它的眼睛,却是看见下方一望无垠,绿油油的草原上,呈现出极为壮观的一幕。
         有一支野马群。
         数千马匹,在草原上奔跑,掀起阵阵尘土和草浪。
         午后的阳光下,马群奔腾,仿佛整个草原都被它们所撼动。
         从大鸟的视角看去,碧绿的草毯,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其上万马扬蹄,鬃毛飘动,无限的生命力,充满了壮阔的美感。
         明亮的毛色,说明它气血充盈,善于奔跑。
         其通体乌黑,没一点杂毛,带领马群奔跑时,风驰电掣如一道影子。
         【它是一匹来自大宛的千里马,有着最纯粹的血统,性机警,速可追风,比拟赤兔】
         【它从西域诸国中的大宛,带领马群,逐水草而居,在春夏季节,从西往东,来到草原上享用最好的牧草和饮水。
         它是西域诸国最著名的神马,但同时恶名卓著。
         它已先后在西域诸国,鲜卑各部,拐跑了七支马群】
         【不论是鲜卑,还是西域人,都组织过对它的围堵。抓住它,不但可以获得一匹神骏,还能得到它带领的整个马群】
         【但所有围堵都被它摆脱。无主,待定名,汉末三国十大良马之一】
         这马属实不赖,有机会带赤兔和爪黄去围堵,揍它一顿,抓一匹野马王,骑着试试。
         曹操决定让这大鸟再打一阵工,跟着马群,顺便在草原上旅个游。
         下午,曹操收发各方消息,忙于处理政务。
         到申时,稍得空闲。
         贾诩从门外进来,“魏王,凉州韩遂,再次后撤百里,已让出河西走廊全境。看他连续后撤的反应,显是心存侥幸,仍在观察我们会不会继续西进。”
         “他的兵马,数次西移,已挤占了西域小国的生存空间,与对方开始接战交手。”
         “他不愿降,就不用等了,尽快击溃韩遂。”
         曹操面无表情的下了命令:“韩遂现在还有多少兵马?”
         “三万上下,称得上精锐的,有八千左右。”
         各方送来的消息,都说魏王您的功业,用兵之能,堪比史上的几位兵道大家。”
         曹操失笑道:“能胜鲜卑,不是我之功。”
         “我们是在薪火相传的基础上用兵,比如说长城。
         秦皇将多段长城连为一体,形成了北线的整体防御。”
         “因为有长城,才能快速运兵,传讯,阻挡了草原部族的马蹄,让我汉人没有北顾之忧。”
         “有了长城为屏障,不用过多考虑防守,近乎全攻的态势。这是民族传承积累的优势。咱们在其基础上打仗,要是还打不过鲜卑,哪还有资格争这天下?”
         “魏王良言。”
         曹操笑了笑。
         贾诩去后,他取出一只木鸢。
         这东西最早是抓贾诩时得到的,十余只木鸢,装在墨工袋里。
         后来发现用处不多,因为有距离限制,就一直留在曹操手中。
         他写了一封信简,挂在木鸢上。
         那木鸢带着信简,翅膀上墨家的工造纹明灭,和真鸟一样,破空飞走了。
         曹操摸出武帝遗宝中获得的秦弩,拿在手里,查看其上的工造纹。
         这小小的一件弓弩,蕴含着大秦武备最先进的秘密之一,正是扫击游牧民族的利器。
         曹操从座位上起身,来到窗口,远望邺城以西的方向。
         此次重创东鲜卑,加上鲜卑内部本就存在的矛盾,当可让东鲜卑短时间内无力南侵,正可全力攻略凉州,占据西域。
         如是,北方九州,将全部落入自己手里。
         曹操取出讯珠,给西线掌兵的黄忠,传达了命令。
         ……
         此前,曹操曾写过一封信,让人送给凉州最后一个割据不降的‘军阀’韩遂。
         六月末的下午,韩遂坐在西域边境的一座沙丘上,手里拿的就是曹操写给他的那封信。
         韩遂,字文约,凉州人。
         他最初闻名于西州,被羌胡叛军劫持后,居然能让叛军反过来服从,推举他为首领,可见其能。
         韩遂就此成名,迅速聚众,以诛杀宦官为名,举兵十万,参与了汉末各方并起的叛乱。
         他先后与皇甫嵩、张温、董卓、孙坚等名将抗衡过,引起天下骚动,名声四起。
         韩遂割据一方,与马腾结为异姓兄弟,通力合作。
         后来二人关系破裂。
         在官渡之战前后,马腾、韩遂被钟繇说服,同意依附曹操。
         他甚至派了人质去邺城。
         但投效只是他对局势权衡后的缓兵之计,并非真心。
         他想为自己获取观望的时间。
         然而曹军的扩张之快,远远超出其预判。
         曹操官渡战后,立即闪击四方,根本没给袁绍喘息的时间,就杀入冀州,各方皆无法与之相抗。
         当曹军西来,马腾闻风而降,让韩遂失去了最后的屏障,直面曹军。
         此时,他低头再看曹操写给他的信。
         这信他已看了数遍,再看信上的内容,仍感觉触目惊心:“怎么可能…”
         Ps:求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