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神话三国之魏武枭雄 > 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胜归朝【求订阅】
         下午,平原上,出现了一支军队。
         他们甲备精良,金戈铁马。
         大地在这支队伍的马蹄下,似乎都在震颤。
         他们是战后南归的曹军。
         队伍里侦骑四出,并未因为大战后稍有放松。
         这已经是他们离开东鲜卑王部的第三天,初步恢复了战时的疲劳。
         队列驰骋中,阵型变化。
         曹操在众将簇拥下,勒马徐行。
         “此战后,东鲜卑残部的灾难,才刚开始。”
         众将在讨论战后的局势。
         “东鲜卑所在的这片平原,水草丰盛。他们被我们打残了,后续,周边部落的倾轧,争夺,会把他们推入最后的困境。”
         赵云:“魏王,我们有没有可能占据这片土地?”
         武将以开疆拓土为最高荣誉。
         东鲜卑所在的这片地域,后世本也该是华夏的国境范围。
         汉时的幽州,是一个狭长的东西地形带。
         需要大幅度往北扩,才是后世的华夏国境线,也就是东三省的区域。
         对这块土地产生野心,是对的,原就是我们的地方。
         曹操道:“让周边部落先较量,拼个你死我活。机会合适了,当然可以北扩。”
         “魏王,我们现阶段,有没有去打中鲜卑和西部鲜卑的机会。”张辽问。
         打东鲜卑的胜利,让众将野心膨胀。
         这时候其实应该泼一泼冷水,才是用人之道,避免骄兵冒进,轻敌犯错。
         曹操:“和北部游牧民族的较量,是个大问题。”
         “历朝历代,北线都是重中之重,只武帝时期,做到了击敌于外。”
         “匈奴人在武帝时期,由盛转衰,终被鲜卑所替代。”
         “想和鲜卑分出最终胜负,战争只是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他们内部的矛盾,乃至周边部落的形势,要一步步来。”
         曹操酷爱读书,对历朝历代的形势,了如指掌。
         而许多事,历史已给出过答案。
         这时的曹军队列后方,情景蔚为壮观!
         曹操的回马枪用出来,东鲜卑余部被击溃,也就不可能再反扑追袭曹军。
         所以战后撤走的时候,曹军放心大胆的带走了诸多战利品。
         后边牛羊成群,鲜卑多个部落的帐幕大顶,都被拔了。
         还有鲜卑多年劫掠汉土的一些宝物,亦被曹军夺了回来。
         赵云是个虚心上进的好青年,求教道:
         “魏王,云想向您请教兵事。”
         “汉书上将我兵家归类为四脉,魏王用兵,当是兵权谋一脉的代表了。”
         张辽也说:“这几年,大小数十战,魏王您从未败过。
         临战用兵,每每能破敌之弱,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辽也想求教魏王,以增兵事。”
         曹操正是历史上的兵权谋代表人物之一。
         善用诡谋,阴阳权变,这是性格使然。
         “孙子在兵书上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说的就是战争密切关系到军民的生死与国家的存亡。”
         “一旦战争输了,就会输掉所有,再没有退路。”
         曹操沉吟着说:“战争用兵,个人理解是不一样的,很难一板一眼的去传授。”
         “比如文远,子龙,你二人天生锐勇,性子也正,当用正兵,追求轻疾劲快。发挥自身所长,则逢战皆胜。”
         “兵家四脉中,你二人都是兵形势一脉,楚霸王,霍骠骑,是其中代表。”
         众将都竖着耳朵,虚心听曹操所说。
         曹操用兵的能力,经过一次次实战,早让众将佩服的五体投地。
         与东鲜卑接战不过两年,数次大战,次次打的凶狠无比,又以歼敌为目的,生生把东鲜卑打瘫了。
         这一次奔袭,取得的战果,几乎复刻了武帝一朝的过程。
         当时武帝启用卫青,霍去病,也是用四次大战,将匈奴从山巅打到了山脚,从此攻守易形。
         “行军打仗,总结起来,其实只有一句话,便是以自己的长处,去打敌人的短处。”
         曹操道:“若还没发现敌人的弱点,就去找,然后盯着弱点打。”
         “比如我们对鲜卑,比骑术,灵活聚散,来去如风的迅疾性,我们都不如人家,这是要承认的。”
         “那就不要和他们打轻骑,打变化。”
         “和他们比装备,比军阵操训的严谨。
         比如重骑,比如弓弩,都是鲜卑不具备的,发扬自己的长处,破敌之弱,就是获胜的手段。
         战术,战略也一样。”
         “东鲜卑没想到我们会杀过来,而我们来了,他们全无准备,自然高下立判。”
         曹操说了几句,众将若有所思。
         这时,斥候传报:
         “魏王,打西边来了一支队伍,数量和我军差不多。他们正在快速逼近,看起来颇为精锐!”
         “对方距我们还有五里左右。”
         众将皆是怔了怔。
         这里已逐渐靠近辽西郡,哪来的一支万人队,往他们冲击接近。
         曹操念头微动,转眼便猜出对方身份。
         他扫了眼周围的地势。
         队伍左侧,是一片矮丘,连绵起伏。
         曹操:“子龙领一支轻骑,去左翼矮山驻扎,其余人原地列阵。
         让斥候去迎那支来的队伍,让他们停止前行,否则直接开战。”
         众将的战意,瞬间飙升,全军都是一肃。
         赵云领命,往一侧曹操指定的矮山驰去。
         队列中分出一支轻骑随行,蹄声急如战鼓。
         张辽瞩目周围地势,旋即明白了曹操的用意。
         曹军大队在这里蓄势以待,由赵云分兵,占了附近地势最高的位置。
         来的队伍如果意图不轨,领兵冲上来,和曹军开战,到时赵云占领的位置,就变得至关重要。
         他若从矮丘上杀下来,将直刺来袭队伍的腰腹。
         对方要敢继续逼近,就是把自己队伍的侧翼露出来,让赵子龙扎上来捅他。
         曹操随机应变,利用地势,让赵云提兵占据矮丘,和自身形成掎角之势,马上便稳占先机。
         这就是兵权谋,临敌机变的能力。
         对面,那支冲来的队伍,已到了两三里外。
         其首领,远远的见到曹军分出一支队伍,往高地上驰去,也判断出曹操的用意,叹道:“这位魏王,果然厉害。”
         此人却是个青年。
         他长得老成,看着二十多了,实际才十九岁。
         但已在草原上声名渐起。
         此人就是轲比能,历史上的草原雄主。
         之前他曾派使节纥骨伏予,去秘密见过曹操,想要连曹以壮大自身。
         他一直在密谋关注东鲜卑动向。
         东鲜卑被曹军突袭,打崩了。
         能立即做出反应的只有他。
         所以曹操听到斥候报告,马上判断出来人身份。
         曹军斥候迎上来,让轲比能的部众,停止前行,下马过去觐见。
         斥候的态度,毫不客气。
         轲比能身边的几人,都有些恼怒之色,对曹军的态度,暗感不满。
         倒是轲比能欣然下马:“其他人,在这里等我。”
         他带了一支小队,往曹操所在方向接近。
         他一边前行,一边打量前方蓄势以待的曹军,低声对随行的纥骨伏予说:
         “汉军得知我们接近,先占了侧翼高地,足见其统帅精于兵事。”
         “这些汉军也尽为精锐,见我们接近,杀气腾腾,半点不曾畏惧。”
         纥骨伏予颔首道:“上次去汉土,看过魏王登坛拜将,当时山河皆动。
         他麾下部众骁勇,将如猛虎,令人印象尤为深刻。”
         两人说话间,已来到曹操所在近处。
         亲军上来搜身,确定没有问题。
         曹操负手而立,打量着轲比能。
         其人肤色古铜,长方脸,眼神明亮。穿着一件短皮袍,两肩和胳膊袒露在外,身形修长有力。
         他的头发,就那么随意披在脑后,步履沉稳,往曹操走来。
         如果按历史线,他将成为檀石槐以后,鲜卑第二位大一统之主。
         历史上的轲比能,崇尚汉文化,学习汉人的排兵布阵。
         其前期,蓄意交好曹魏。
         等到曹操过世,他自诩羽翼已丰,便开始屡次南侵。
         不过轲比能出身的部落很小,他现阶段不过是刚崭露头角,连一方之主也还称不上。
         但他野心勃勃,蓄谋扩张。
         关于东鲜卑的许多情报,还是他提供给曹操的。
         双方算是合作关系。
         他刚才带人直接冲上来,其实藏着试探的用意。
         如果曹操示弱,或来不及做出遏制他的反应,他说不定会挥军杀过来。
         要知道曹操刚干翻东鲜卑。
         可以想见,曹操的名声,东鲜卑被其一战击溃的消息,将如同惊涛骇浪般涌向四面八方,让天下为之震动惊骇。
         轲比能如果能干掉曹操,马上就能声名大震,名动草原。
         对他的野心来说,有着莫大的好处。
         两方的合作是塑料情义,互相利用,只看怎么做更有利。
         轲比能见到曹操的应对,意识到没有机会,遂收起獠牙,展现出顺从的一面,来到近处,执汉礼,以流利的汉语道:
         “魏王经此役,扫平东鲜卑,不日便将名震我草原诸部。
         我听说,您在汉土,像天上的雄鹰一样,俯视四方,无一人能与您匹敌。
         小人轲比能,见过魏王!”
         【轲比能,鲜卑族。其人以勇健、断法公正、不贪财物而成为部落大人,声名渐起】
         【他是个野心勃勃的人,驾驭难度很高,当以强权,怀柔与杀戮并重】
         曹操眼前词条浮现。
         轲比能的来意很简单,和曹操加强盟约,暗通有无,两相得利。
         双方短暂碰面,便又分开,各自行事。
         轲比能往北,去了东鲜卑。
         曹操继续南下,数日后回到大汉北关。
         算着时间,距郑玄起卦,得到的三个称王日中的最后一个,恰好来得及。
         而曹操还在北关,报功的消息,已传遍中原大地。
         魏王亲征,击溃汉百年的宿敌东鲜卑,斩首万计,俘获无数。
         Ps: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