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在红楼肝属性 > 第二百七十五章:赵括、马谡之才?神射无双
         只不过,他们接到的兵部文书,只说贾将军一个人前来。
         但是如今这位贾将军,不但带了四五十人前来。
         并且他们还多带了将近一百匹的战马,并且这些战马,还都是清军的战马。
         并且这些战马上,还悬挂着满清的盔甲。
         至于满清的人头,因为上面有盔甲遮挡,还有角度不对的缘故,他们倒是并没有看到。
         因此,这倒是让守城的士兵,开始警惕起来。
         他不敢确定城下之人,到底是不是贾将军。
         守城士兵忍不住问道:“贾将军不是一个人来军前报到吗?为何会带着这么多人,这么多战马?并且还有这么多满清战马?”
         这时,贾琮上前抱拳说道:“本将军便是贾琮,这五十一人,是我从我贾家带来的族兵。”
         “我们途中碰到一队清军在前面村子里烧杀抢掠,本将军便带着族兵,将他们悉数诛杀,多出来的战马,便是掠夺自满清的战马。”
         “对了,这里还有满清士兵的头颅。”
         说到这里,贾琮示意了一番。
         五十一个族兵,顿时高举起满清士兵头颅,引得城上守军一片惊呼。
         他们已经遭遇过满清士兵的,确认这些头颅,的确是满清士兵的头颅。
         他们人数比满清士兵还要多出一半来,然而几次和满清军队遭遇战,他们都是惨败。
         而城下这位贾将军,只是带着区区五十一个族兵而已,竟然便杀死了差不多两倍自己数量的清军。
         自身还没什么伤亡。
         这战斗力,实在是太强悍,太惊人了,让城上的大夏守军,都为之钦佩不已。
         此时,贾琮再次说道:“还请小兄弟禀报牛将军,牛将军是认识我的。”
         牛继宗和贾家,同为四王八公派系。
         两家至今年节下还会走动,贾琮和牛继宗,虽然不过是点头之交。
         但是也多次在一起喝过酒,两人是认识的。
         并且两人还是同一派系,到了军中,自然会更加亲近。
         而城上守军,更是不敢怠慢,他忙抱拳说道:“还请贾将军稍等一二,小的这便通禀将军知晓。”
         贾琮点头说道:“如此,便麻烦小兄弟了!”
         很快,城上兵卒,便忙将这消息禀报于城中将军府中的牛继宗知道。
         而城墙上的守军,也很快贾将军带着五十家丁,在路上斩杀了一百多清兵的消息,迅速传播了出去。
         这个消息,不由让整座梁城的士兵,精神都是为之一震。
         他们此前面对清军连番战斗,从无胜绩。
         以至于他们内心都产生了八旗军不可战胜的阴影。
         而现在,却是有猛人带着几十家丁,直接屠杀了一倍于自己的清军。
         这个消息,大大的激励了他们!
         原来,清军并非不可战胜!
         很快,守城的士兵,便将贾琮来到的消息,告知了牛继宗。
         牛继宗听到之后,不由大喜过望!
         贾琮来他自然早就知道了,但是他并没有料到,贾琮竟是这么猛!
         原本,他麾下士兵士气低落,萎靡不振。
         如今,倒是可以用贾琮来振奋一下士气了。
         想到此处,牛继宗忙集结麾下各路将领,并三百亲兵,一起浩浩荡荡前去迎接贾琮。
         这么浩荡的场面,很快便是惊动了整座梁城的士兵和百姓。
         本来还有许多百姓和士兵,并不知道贾将军灭杀清军消息的。
         这一下,也全都知道了。
         士兵的士气,竟然几乎肉眼可见的提升。
         牛继宗见了,更是大喜不已。
         很快,牛继宗便带着一群人,来到了南城门。
         然后,牛继宗命人大开城门。
         牛继宗带人亲自迎接了出来。
         城外,贾琮和五十一个族兵,也被这一幕彻底惊呆了。
         贾琮虽然和牛继宗相熟,但也仅此而已。
         贾琮万没料到,牛继宗竟然如此给面子。
         当然,他并不傻,大约也是猜到了牛继宗的心思。
         不过这也是各取所需罢了,对他来说也是件好事儿。
         贾琮忙翻身下马,走上前两步,大声拜道:“末将贾琮,拜见牛大将军!”
         牛继宗纵声大笑,他跳下马来,大步走上前,将贾琮扶了起来。
         牛继宗纵声说道:“贾将军不必客气,快快请起!”
         “本将军听说,贾将军在路上斩杀了一百余清军,不知贾将军可否让手下兵士高举着满清士兵头颅入城?让梁城士兵和百姓一观?”
         这是件两利的事情,贾琮得了名,牛继宗得了气——士气。
         这是提升自己威信的大好机会,并且还能够帮牛继宗一个忙,何乐而不为?
         因此,贾琮大声说道:“将军既有所命,末将敢不相从?”
         “来人,高举清军头颅,随本将军一起入城!”
         “是,将军!”
         对贾琮的表现,牛继宗越发满意起来。
         他对贾琮说道:“贾将军,走,咱们一起入城!”
         “是,将军!”
         接下来,两人相续上马。
         牛继宗在前,贾琮落后他半个马首,跟随在后。
         在两人身后,五十一个贾家族兵,每人手里或举着一个满清士兵头颅。
         或一人手里举着两个满清士兵头颅,总之人人都有份。
         如果说,先前还有人在质疑的话。
         此时面对着铁证如山的满清头颅,再无质疑。
         甚至近百的血淋淋的头颅,让他们对贾琮和他的家丁,更是敬畏了几分。
         他们一路策马缓行,直到来到将军府为止。
         进了将军府之后,牛继宗直接将贾琮请入书房之中。
         恩,牛继宗的书房里,中间摆着一张大大的军中地图。
         两侧挂着弓箭和刀枪,唯独没有一本书籍,倒是还摆放着几坛酒。
         进了书房,牛继宗请贾琮坐下。
         然后说道:“贤侄请坐,你刚来军中,便是立下一件大功。”
         “你放心,我自会将之如实禀报上去,给你请功!”
         “如今朝廷正需要一次胜利的消息,有了这一次功劳,只要能够阻拦住清军,不令其南下。”
         “贤侄这一次加官晋爵,是必然跑不了的了!”
         贾琮忙抱拳谢道:“全赖将军提携,末将感激不尽!”
         牛继宗哈哈笑道:“贤侄何必如此见外?咱们两家,本是世交,如今是私底下,贤侄只叫我伯父便好。”
         贾琮点头说道:“是,伯父。”
         牛继宗叹息道:“贤侄,这次的差事,着实艰难啊!”
         “满清八旗骑兵,野战勇猛,莫可抵挡。”
         “我们最佳的防御方式,便是依托城墙,全力防守。”
         “而他们,并不善于攻城战。”
         “然而如今我手头只有区区十五万兵马,哪里能够防守的过来?”
         “一旦清军不攻城,而是绕开我这三座城池,继续烧杀抢掠,我方便是无能为力,为之奈何?”
         “若是朝廷能给我三十万大军,倒是可以勉强抵挡。”
         “只是,朝廷又怎么可能给我三十万大军,并且仅仅是能够抵挡的住清军南下,而非将他们赶走呢?”
         “若我敢提出增兵十五万,怕是我这个将军,也是当不长了啊!”
         “贤侄,如今你来了,正可为伯父之依仗。”
         “不知贤侄可有何可以抵御清兵之良策?”
         牛继宗的难处,贾琮是理解的。
         其实还真的不是牛继宗无能,而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在骑兵的战斗力上,夏军的硬实力,的确是打不过清军的。
         牛继宗能够凭十五万大军,保证三座城池固若金汤。
         在贾琮看来,已经相当厉害了。
         赵国时期,大将军廉颇牛逼不?
         秦、赵为争夺上党,在长平大战,他统率大军,筑壁坚守,相持三年,秦军不能取胜。
         你看,当时赵军也打不过秦军,但是廉颇大将军防御无敌,硬生生抵御秦军三年而不得破城。
         但是最终,赵国为什么会换上纸上谈兵的赵括呢?
         主要原因还是,赵国的粮草支撑不住了啊!
         整整四十万大军镇守边境,再加上粮草运输中间的损耗,一年要耗费多少粮食?
         赵国的国力,已经支撑不住了。
         但是廉颇仍然坚持固守不出,出则必败。
         不得已之下,赵王这才换上了赵括。
         而如今牛继宗所面临的局面,虽然和廉颇并不相同,但也有几分相通之处。
         只是,贾琮从军,从来都不是为了抵御清军南下的。
         他来,是要从满清手中,夺回燕云十六州!
         最起码,也要先从他们手中夺回一州之地!
         想到此处,贾琮不由说道:“伯父,其实满清的八旗军固然厉害,却也不是没有弱点的。”
         听到这里,牛继宗疑惑地问道:“贤侄,你不妨详细说来,这八旗骑兵,究竟有何等弱点?”
         牛继宗并不是第一次和清军作战,还真没发现八旗骑兵有什么过于显眼的弱点。
         贾琮不由说道:“伯父,八旗骑兵的弱点,就是他们的供给。”
         “他们每人身上带的粮草,通常不超过七日,都是通过抢掠的方式,来以战养战。”
         “而若是他们抢掠不到,又被困住呢?他们又能支撑几天时间?”
         “当然,想困住骑兵自然千难万难,也未必真的要困住他们。”
         “但是针对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做出许多部署来的。”
         “并且清军十分傲慢,若是设伏让他们吃上几次败仗,伯父你觉得他们会不会倾巢而出?”
         “而我们,能不能趁机,将燕云十六州之一的蓟州,夺取回来呢?”
         听贾琮说到这里,牛继宗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被吓了一跳好的。
         牛继宗的志向,只要能够抵挡住清军南下他就心满意足了。
         万万没有料到,贾琮这小辈,竟是如此生猛,竟然想着夺回燕云十六州之一的蓟州来!
         只是,这志向固然远大,计划听起来,似乎也有模有样。
         但战场之上,局面瞬息万变,哪里是随口几句话就能达到目的的?
         燕云十六州若是这么好夺的话,大夏又岂会这么多年都一直没能拿下呢?
         一时之间,牛继宗看向贾琮的目光,顿时复杂起来。
         他原本对贾琮先前杀死清兵的好感,此时已经荡然无存,同时心里暗自警惕起来。
         此时,牛继宗不免将贾琮归于赵括、马谡之流。
         心里暗自警惕,断然不能信了这小子的鬼话。
         不然的话,怕是他带出来的这十五万大军,都要白白填进去,他们牛家说不定都要跟着陪葬。
         接下来,牛继宗设宴宴请了贾琮。
         因为在军中,便以茶代酒,并没有饮酒。
         酒宴之上,牛继宗不由问道:“贤侄,你为偏将,自当带领一路兵马。”
         “不知你想率领哪一路兵马?伯父麾下,有十七路兵马。”
         “其中有六路可以交由你来领军,你可以仔细挑选一番,看到底要率领哪一路兵马好。”
         贾琮听了不由说道:“伯父,我想率领一路骑兵,便是人数少一些,也没什么关系。”
         古代大型战争,都是多兵种配合。
         每个兵种,都会起到各自的用途。
         但是对贾琮来说,因为骑兵机动性强。
         并且清军最强的,便是八旗骑兵。
         因此要对付清军,自然是选骑兵,更容易开展一些。
         而牛继宗听了之后,沉思半晌之后,还是说道:“好,我便将三千骑兵交由你来掌管便是。”
         骑兵乃是军队中精锐中的精锐,不但地位极高,并且也会被当成宝。
         按理说,贾琮这种刚到军中的新兵蛋子,是没什么资格来掌管骑兵的。
         不过牛继宗这边的情况,却又有所不同。
         主要是先前他们几次和满清开战,用的都是骑兵。
         面对机动灵活的八旗骑兵,也唯有用骑兵,才能与之相抗衡。
         若是用步兵出战的话,只会成为他们的活靶子。
         原先骑兵的将领,已经战死沙场。
         此时,倒是有三千骑兵,没有将领。
         只是,统领骑兵,是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随时都有可能被派出与满清作战,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
         原本牛继宗也不准备给贾琮骑兵的。
         他们牛家和贾家,乃是世交,自然要对贾琮有所照顾才是。
         牛继宗本是准备让贾琮领一支步兵,只留在城中守城便好。
         只要城不破,便不会有什么危险。
         而现如今,贾琮主动想要统领骑兵。
         思索片刻,牛继宗倒也没有反对。
         酒宴过后,牛继宗便叫来自己的亲兵,命他将贾琮送去骑兵营。
         而牛继宗,则是提笔开始书写军情奏报。
         别看牛继宗是大老粗,识字不多。
         但是他的军情奏报,一向是由他自己亲自书写的。
         永隆帝从来不嫌弃他的奏报粗鄙,相反却十分信任他。
         不得不说,大老粗其实也是有着大老粗的智慧的。
         在奏报之中,牛继宗将贾琮斩杀清军的过程,仔仔细细地记录下来,然后封好口,八百里加急,直送京城。
         这一次小捷,虽然只是一次小的不能再小的遭遇战。
         但是取得的战果还是十分辉煌的。
         因为即便是一次中等遭遇战,都未必能割取对方近百头颅的。
         相信有了这一次的战绩,也算勉强能和陛下做个交代了。
         ……
         不多时,贾琮便是被送到了骑兵营中。
         牛继宗的亲兵,命人击鼓,很快便将三千骑兵,全部召集在一起。
         接下来,牛继宗的亲兵,宣布了牛将军的任命。
         以后贾琮便为骑兵营偏将,统领整个骑兵营。
         接下来,牛继宗亲兵,又让贾琮军前讲话。
         贾琮点点头,走到三千骑兵面前。
         这些骑兵,自然是听说过贾琮的英勇战绩的。
         军中士兵,崇拜强者。
         他们的新将领竟然便是如此勇猛的贾将军,这三千骑兵,自是心生欢喜的。
         然则,这还远远不够!
         贾琮要的,是他们心里有必胜的信念。
         而贾琮观察这三千骑兵的士气,其实是颇为低靡的。
         只怕在自己没来之前,还要更低靡一些。
         这么低靡的士气,怎么才能打胜仗?
         就在此时,贾琮却是听到,天空中传来凄厉的鸣叫声。
         抬头看时,发现天空中出现两个黑点,这两个黑点,极速变大,从天空俯冲下来。
         原来,这是一对大雕在觅食。
         雕虽然是一种大型的猛禽,但是它们也惧怕人多。
         平日很少会在城里晃悠的,更不要说出现在军营附近了。
         或许这一对雕要抚养幼鸟,又或者是因为连番的战争,惊走了它们的食物。
         为了食物,它们不得不出现在这里。
         贾琮倒是丝毫不在乎它们是怎么来这里的。
         贾琮冷哼一声道:“畜牲,聒噪!”
         说罢,顺手取下背后背着的长弓来,顺手取下一支箭矢,更不瞄准,顺手便射将出去。
         三千弓箭手,连同牛继宗的亲兵,都有些莫名其妙。
         实在不知道贾琮要做什么。
         而下一刻,空中忽然响起两声凄厉的鸟鸣声。
         天空中那一对大雕,竟是交颈悲鸣,一起扑棱着翅膀,从天空向下坠落下来。
         空中还有血滴洒落。
         不多时,这两只大雕,便是重重地掉落到远处地面。
         贾琮带来的五十一个族兵中,迅速跑出去一个。
         不多时,便将两只大雕捡了回来。
         这两只大雕,赫然被一箭同时穿过脖颈,交颈而亡。
         这个族兵,单膝跪地,双手高高举起两只大雕。
         大声喊道:“将军神射,一箭双雕!”
         一箭双雕!
         三千士兵,未必都能看的真切。
         然而这一声高呼,却是让所有人都听的清清楚楚。
         这一刻,三千士兵,无不动容!
         他们忍不住跟着高喊起来:“将军神射,一箭双雕!”
         “将军神射,一箭双雕!”
         一连喊了四五遍,才渐渐停歇。
         而一次的声音比一次大,到得最后,不但军营中所有士兵,甚至就连半个梁城的百姓,都听得清清楚楚。
         牛继宗在军营之中,听得暗自纳闷儿,不知道这些骑兵,发的是哪门子的疯。
         骑兵营中,等所有人都停止喊叫之后。
         贾琮巡视一番,发现所有人的士气,都有所提升。
         对此,贾琮颇为满意。
         贾琮不由沉声说道:“将士们,我叫贾琮,以后便是你们的将军。”
         “你们有的人可能知道,有的人可能不知道,去年我曾和满清第一神射手比过箭术。”
         “我赢了他,为我大夏赢下草谷县!”
         轰!
         听到这个故事,三千骑兵,再次沸腾起来。
         这件事情,他们都是听说过的。
         但是他们并没有记住贾琮的名字,并且他们也完全没有往那个方向去想。
         这会子听到贾琮的话之后,才恍然大悟起来。
         怪不得刚才将军能够一箭双雕,原来将军就是赢下满清神射手的那个神射手。
         将军箭术,岂不是天下第一了?
         原来,我们以后竟然都跟着箭术天下第一的将军了?
         一时间,三千骑兵,神思都有些恍惚起来。
         贾琮看到,这番话说完之后,三千士兵的士气,又再次高涨了一些。
         看的贾琮暗自点头不已。
         贾琮再次说道:“清军,很厉害吗?呵!”
         “解散之后,你们可以问问我的亲兵,在本将军箭下,如猪狗尔!”
         “他们一样会怕,一样会胆怯,一样会逃窜,一样会投降!”
         “他们也只有一个鼻子,两只眼睛!”
         “砍下他们的脑袋,也一样会死!”
         “将来,本将军必会带领你们上阵杀敌,建功立业!”
         “本将军会保证,每一次战争,本将军,都会和你们同在!本将军,必定身先士卒!冲锋在前!”
         “冲锋!冲锋!冲锋!”
         “必胜!必胜!必胜!”
         三千骑兵,被贾琮一番忽悠之后,人人都热血沸腾起来。
         贾琮一看,对结果十分满意。
         接下来,贾琮先让所有人解散。
         接下来,贾琮来到营房中,和每一个士兵聊天说话。
         他询问着每一个士兵的名字,年龄、籍贯、爱好等问题。
         这些士兵,对贾琮有一种天然的敬畏。
         贾琮问一句,他们就说一句。
         贾琮不问,他们轻易不敢开口。
         见状,贾琮也并没有做过多的交流。
         总要给双方一个习惯的时间。
         整整一个下午,贾琮便和五六百士兵简单聊过天儿。
         若想和所有人都聊过,起码要三四天时间了。
         其实这些士兵,也并不是傻子。
         他们心里大约也知道,新来的贾将军,大约是在收买人心。
         而他们,其实也并没怎么放在心里的。
         这种手段,实在是太低级。
         将军还是太年轻了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