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 第二十一章 北大偶遇!
         “你这是在做什么?”
         看着李长河桌子上密密麻麻的笔记,朱啉有些诧异,因为她发现这上面写的太详细了。
         按照李长河之前的说辞,这些知识他早就掌握了。
         “我准备给我大姐写一份讲义,然后去黑江省那边送给她,顺便去看看她。”
         “今天早上我爸说国家在推动高考恢复了!”
         李长河冲着朱啉解释说道。
         朱啉点点头:“我爸昨晚也说了,还说你很有眼光!”
         “那是,也不看看是谁的女......”
         李长河嘴秃噜了,差点就把女婿两个字说出来。
         好在他及时刹车,没说出最后一个字。
         不过朱啉这时候,则是听的清清楚楚,玩味的看着李长河,笑嘻嘻的问道:“你想说女什么?”
         “没啥,走吧,咱们去颐和园!”
         李长河打了个哈哈应付过去,然后走了出去。
         他没看见,朱啉眼中闪过的那一丝有些失望的目光。
         到了楼下,李长河没有自行车,自然还是骑朱啉的女士自行车。
         以前朱啉倒是没怎么在意过院子里一些路人的目光,但是昨晚刘淑婉说了之后,今天她就感觉到莫名的不自在了。
         总觉得沿途遇上的人,似乎都在打趣的看着他们。
         出了家属院,两个人骑着自行车先顺着白颐路一路往北,先过人民大学,然后一直走到海淀路。
         随后往西走,路北边就是北大的南门了。
         两个人又往前骑了一段,李长河看到沿途路边又有人卖冰棍,便停下了车子。
         “咱们买两根冰棍吧!”
         虽然傍晚了,天还是有点热,尤其是李长河这骑车的。
         因为立这不远处就是海淀大名鼎鼎的冰窖,所以沿途卖冰棍的老太太还蛮多的。
         “行啊,不过这次我来买!”
         朱啉不想老是李长河掏钱,下了车主动付钱。
         李长河也没反对,反正晚上他是打算在外面吃的。
         看着朱啉在那里选冰棍,李长河忍不住感叹了一番。
         想想还是这个年代好啊,妹子们的三观多正啊,妇女能顶半边天!
         李长河推着自行车在路边等着的时候,忽然间旁边走过来了一个青年。
         “你好,同志,我能问一下路吗?”
         穿着绿军装的青年风尘仆仆,开口的话音很怪,有点南方口音,但是又不完全一样。
         “没问题,你要去哪?”
         李长河当然不介意,顺便看向了对方。
         对方个头不高,也就一米六几的样子,比朱啉高不了太多,国字脸,脸上带着一丝笑容。
         “我想去北大,但是不知道具体哪个路口是!”
         对方有些拘谨,轻声的问道。
         李长河明白了对方的问题,这个年代,沿途很多小胡同,除非正好走到北大的正门,不然还真不一定能确定。
         “咱们现在这条路叫海淀路,东西向的,咱们这会正处在北大的一个拐角处,挨着万泉河了。”
         “你从这里往东走,大概几百米吧,就是北大的南门!”
         “不过如果你是外地来的,想见北大的正门,那就是西门,要从咱们这里往西再走个几十米,然后再往北,大概一千米左右.......”
         李长河说着说着,看对方一脸茫然的样子,忽然间想到了一个问题。
         “哥们,你是不是掉向了,现在分不清东西南北?”
         按理说天上有太阳,其实是好辨别方向的。
         但是这个年代,有手表的人很少,分不清几点的太阳。
         最重要的是,方向感错乱的时候,即便你脑子里能分辨出方向,但是感觉上依然是错乱得到。
         对方有些尴尬地点点头,他刚从那些胡同里钻出来,确实乱的找不到方向了。
         “算了,我领你去吧!”
         反正去颐和园也能走那边,无非是换条路呗。
         恰好这时候朱啉带着冰棍过来了,看到旁边的青年,有些诧异。
         “这哥们外地来的,想去北大西门,不认识路,咱们正好一边吃一边走,带他过去吧!”
         李长河冲着朱啉解释说道,朱啉点点头,反正也是顺路。
         “来,哥们,吃个冰棍,解解暑!”
         朱啉挑了好几种口味,李长河从里面拿出了一根,递给了青年。
         “谢谢,不用了!”
         青年急忙摆手示意不用。
         “没事,吃吧!”
         李长河塞进了他的手里。
         “这样,我给你钱!”
         对方看李长河塞给他,有些诧异,然后手忙脚乱的开始掏口袋。
         “别这么客气,大家都是革命同志,一根冰棍而已不算什么。”
         “看你这,也是下乡知青吧?”
         李长河跟朱啉一边推着车走着,一边跟青年说道。
         “对,我是知青,来京城出差的,同志你难道?”
         对方点点头,旋即也回问了一句。
         “我也是,今年刚回城!”
         李长河解释了一句。
         “你好,我叫海文,是杭城人,不过现在在黑河省虎林县红卫公社!”
         “黑河省虎林县?”
         “这么巧?”
         李长河有些诧异,因为他大姐插队的地方也在那边。
         “怎么了?”
         海文看李长河的神态,不解的问道。
         “我大姐也在那里插队,她叫李晓君,不知道你认不认识?”
         李长河沉声问道。
         海文听闻,脸上浮现出一丝惊诧。
         “你是晓君的弟弟?”
         “对!我叫李长河,李晓君是我姐姐!”
         “看来你认识我姐,不知道她在那边过的怎么样?”
         李长河好奇的问道。
         海文听道李长河的询问,摇了摇头。
         “我们算是同一批下乡的知青,但是没分在一个公社,这些年碰面的次数很少。”
         “我只是听说晓君在当地结婚了,但是更具体的消息,我并不清楚!”
         “你要是想知道,我可以回去之后帮你打听一下!”
         海文冲着李长河认真的说道。
         李长河思索了一下,然后看着海文问道:“你是不是在那边也呆了很多年了?”
         “九年了!”
         说到这里,海文有些落寞,他这些年,数次被推荐上工农兵大学,但是最后都因为身上的分类问题被打回来了。
         他的父亲是大学生,母亲家族还有海外关系,在这个年代,身份分类问题严重。
         “那您能帮我个忙吗?回去之后,帮我打听一下我姐姐嫁的那一家人口碑怎么样?”
         “如果可以的话,帮我给她带个话,就说我过些天会去看她!”
         “当然,我不白让您帮这个忙。”
         “作为回报,我可以告诉你一个消息!”
         李长河看着海文,认真的说道。
         “长河你不用给我任何回报,就冲你是晓君的弟弟,我也会帮你这个忙的。”
         海文这时候认真的冲着李长河说道。
         李长河摇了摇头:“这个对你们来说,应该是好消息,我不知道您上学时候学习怎么样,但是据我所知,国家在研究恢复高考了!”
         “大概率就会在今年宣布,也有可能是明年,总之,要恢复了,对你们来说,是个机会!”
         李长河并不清楚眼前这个青年未来的身份,但是他不介意在这个时候卖个好,然后方便他接下来去黑河那边。
         想来这年头,愿意来北大这边参观的,必然是有一定的见识的。
         因为一般家庭的孩子,恐怕并不知道北大的大名,更遑论来参观了。
         果不其然,听道李长河的话,海文一下子激动了起来。
         “长河,你说的是真的吗?”
         “国家,真的要恢复高考了?”
         “真的,目前教育部已经在整理意见了,但是具体什么时候实施,还不好说!”
         李长河认真的回答道。
         而后,只见海文从口袋里一下掏出了一个小本子和一支笔,然后再上面快速的写下了一个地址和电话。
         “长河,这是我们公社的电话和地址,你来之前先打个电话,到时候我去车站接你。”
         “黑河那边民风彪悍,你一个人到那边遇到什么事情不好说!”
         “晓君的事情,我回去也会上心的,你放心吧!”
         看到海文递过来的信息,李长河接了过来。
         “谢谢你了,海文同志!”
         “诺,西门到了!”
         朱啉这时候打断了他们的对话,指着前面古色古香的北大西门提醒道。
         “到了吗?那就到这里吧,海文同志,我们先走了!”
         李长河跟朱啉冲着海文道别,随后骑上自行车离开。
         而海文这一刻,则是目光热切的看向了那古朴的校门。
         李长河此刻并不清楚,在他的引领下。
         北大,迎来了它跟未来三十年后副校长的第一次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