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泼刀行 > 第162章黑夜里的枪声
         自古流传,犀角有通灵之能。
         《晋书》中提过一个故事:
         名臣温峤回武昌,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当地传说下面有很多怪物,温峤便命人点燃犀角照看。
         很快,水中怪物前来掩火,奇形怪状,还有乘马车穿红色衣服者。
         温峤瞧得稀奇,但当晚便梦到一个人愤怒对他说:“我与你幽明有别,各不相扰,为什么要来照我们呢?”
         后来温峤中风,不到一旬而逝。
         算是好奇心害死猫。
         而南朝《异苑》中,也有句话:生犀不敢烧,燃之有异香,沾衣带,人能与鬼通。
         自此犀角能通灵,在民间广为流传。
         就连洞察奸邪,也叫“燃犀”或“犀照”。
         后来很多人同样心怀好奇,点燃犀角,却什么也看不到,以为只是妄谈,一笑了之。
         当然,他们不知道,普通犀角可没用。
         憋宝人赵驴子,曾跟李衍说过此事。
         神州自古便有犀牛,又分山犀与水犀。
         水犀活动于河边,生出灵性,有了道行后,便只吃有毒之草,生性敦厚,会帮中毒之人解毒。
         这种灵兽,便叫通天犀。
         唯有通天犀的角,可通鬼神。
         然而,正所谓怀璧其罪,通天犀这种性格温顺的灵兽,也因此遭到大量捕杀。
         被杀到什么程度呢?
         《国语》曾记载,勾践骂夫差道: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
         一是骂其无道,
         二则是骂其麾下一支军队。
         这支军队乃是以上古秘术建立,身着水犀甲,可号令沿途山精鬼怪,行军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堪称神出鬼没。
         而这样玩的,可不止一家。
         时至今日,水犀已十分罕见,唯有吴越之地法脉于洞天福地豢养,视其为福运。
         平日借通天犀之力为人解毒,待灵兽年迈而亡,才会割取角皮,成为制作法器的材料。
         通天犀角如此珍贵,引魂香自然也不便宜。
         就这,还是开海后从其他地方捕捉通天犀,将价格打下来的缘故。
         当然,引魂香也有品级。
         高级的货色,不仅犀角粉含量多,而且还要经过数十年香火供奉,灵韵不凡。
         点燃可照见鬼神,替代鬼神阴阳眼。
         李衍手里的品质最低,只能引来附近阴物。
         呼~
         引魂香头闪烁,周围阴风顿起。
         十二盏莲灯烛火,也随之摇曳不定。
         李衍盘膝而坐,只觉一股寒意涌上心头,好似置身幽冥,就连洞外风雪声都越来越小。
         最终,一片死寂。
         天地间,似乎只有这十二盏烛火守着神魂。
         这便是《北帝阴山法》!
         其所言阴山,并非尘世山脉,而是幽冥阴山,传闻乃阎罗十方主所居。
         简而言之,此法就是人为创造阴司环境。
         修行之法讲究天人合一,因此《罗酆经》建楼观时,要进入洞天福地灵窍,只有在那里修行,先天罡气浓郁,才能建楼成功。
         而如今,李衍便是要借助这人工塑造的阴煞之地,逼迫存神中罗酆山提升,保持阴阳平衡,使得楼观也快速变强。
         呼~
         洞窟外的风雪,越来越大。
         雪地上,出现密密麻麻脚印,十分暗淡,转眼之间就被风雪覆盖,但随后又出现更多脚印。
         引魂香的气味,引得乱葬岗群鬼汇聚。
         然而,所有阴物都只是守在洞口。
         修炼此法,离不开守护之宝。
         法坛上,三才镇魔钱、勾牒、神虎令依次摆开,气息不断四溢,使得群鬼不敢越雷池半步。
         然而真正的威胁,却并非它们。
         乱葬岗上的阴煞之气不断汇聚,使得洞窟内生出异象:四周冒着寒气,光线越发昏暗。
         黑暗似乎化作活物,要将这片光明吞噬。
         十二盏莲灯既是守护,也代表李衍神魂。
         此刻的灯火,被压制到只有绿豆大,似乎随时要熄灭。
         李衍如孤身行走于无边黑暗,耳边似有窸窸窣窣之声,难以言语的恐惧不断涌上心头。
         北帝经云:行此法者,当有大无畏,大气运!
         气运暂且不提,李衍纯粹是抱着大不了灭一盏魂火的态度修炼此法,也算将生死置之度外。
         他紧守心神,手中法诀不断变化。
         纷繁复杂,简直让人眼缭乱。
         这是天干地支诀。
         人手暗合阴阳天机,如子文在无名指根部,丑文在中指根部,寅文在食指根部…
         掐诀一圈,为代天运化。
         而甲文在食指下端,乙文在无名指中间,丙文在食指上端……
         掐诀一圈,代表地支天干,五行八卦,皆运布于两掌之中。
         这便是《阴符经》所言: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天干地支运转一圈,存神内的罗酆山,也隐约拔高一截,瞬间阴气升腾,使得楼观内神明晦暗不定。
         这是最危险的时刻!
         李衍紧守心神,不敢有丝毫怠慢。
         他的大拇指尖置于无名指根部,其余四指弯曲,并紧紧握住大拇指,五指成环,合于五行相生之理。
         此法叫“握固”,又称婴儿诀。
         婴儿“骨弱筋柔而握固”,所以此诀既有回归先天之意,又拘魂门,制魄户,强行关上神魂门户。
         一旦发现神魂受创,便立刻以大罗法身修补。
         终于,连着消耗几次后,体内阴阳再次平衡,楼观显得越发古朴厚重,存神也光明大作。
         李衍毫不放松,手中法诀再次运转。
         这一次,修炼时更加顺当。
         当第三次时,已无需大罗法身辅助。
         洞窟外,密密麻麻鬼火缭绕,好似幽冥之境……
         …………
         破旧山神庙内,篝火同样暗淡。
         门框、窗户、房梁之上,皆贴着黄符,就连地上也烛火缭绕,映照周围棺材,气氛诡异。
         “道爷,怎么样?”
         沙里飞咽了口唾沫,声音有些发颤。
         李衍让他们回避,布置阵法守护。
         他原本并不在意,现在是真吓着了。
         门外风雪呼啸,他能隐约听到狼嚎、还有一些窸窸窣窣的脚步声,似乎还有女人在哭泣。
         以前,可根本感受不到这些玩意儿。
         沙里飞结结巴巴道:“道爷,我记得你说过,普通人唯有厄运降临,或将死时才会察觉这些玩意儿……”
         “别怕。”
         王道玄微微摇头,“这是阴煞之气过于浓郁的原因,衍小哥的法门,使得阴煞之气升腾,百鬼汇聚,才出现此异状。”
         话说的轻松,但他眉头却是紧皱。
         这个法门,似乎比想象中还危险。
         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
         王道玄心中一动,将蓍草黄符捏在手中,只要察觉异常,便使用千金护身咒去救人。
         二人心中忐忑,一直等到子时快结束,外面异动才停歇,那些声音也随之消失不见。
         “成了?”
         沙里飞连忙询问。
         王道玄则有些疑惑,摇头道:“应该还没有,衍小哥说过,修炼结束后,他会自行出关,咱们别轻易靠近。”
         “额,那行。”沙里飞挠了挠头。
         然而,又等了一会儿,甚至连那浓郁阴煞之气都已散去,没入地下,李衍还是没有回来。
         “怕是出事了,走!”王道玄面色凝重,连忙起身。
         嘭!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响彻夜空。
         二人顿时被吓得一激灵。
         “打雷了?”
         “不像,别管了,先救人!”
         二人当即冲出山神庙,向着洞窟而去…
         …………
         李衍确实出了点小问题。
         因为阴煞之气太过浓郁,此刻的他,已被一层坚冰包裹,呼吸心跳都近似于无。
         《北帝阴山法》的修炼很成功,存神内罗酆山猛然高出一截,代表他的道行也随之跃进。
         然而,阴煞之气浓郁,却令他浑身代谢低到极点,存神守一,类似一种龟息状态。
         没有受伤,却也陷入沉眠难以苏醒。
         嘭!
         那一声巨响,同样令他苏醒。
         意识回归,顿时感受到彻骨寒冷。
         咔嚓!
         李衍猛然一抖,浑身冰壳碎裂。
         他起身一看,只见引魂香已化为灰烬,那些个莲灯灯油,也快要耗干。
         这些一次性法器,已经没了用。
         李衍顾不上理会,一脚将洞口的巨木踹飞,阔步而出,正好看到跑来的王道玄和沙里飞等人。
         “瓜怂,你差点吓死我!”
         见他没事,沙里飞笑骂道。
         王道玄也松了口气。
         嘭!
         他刚要说话,那古怪巨响再次出现。
         沙里飞脖子一缩,紧张看着周围,“妈的,这啥玩意儿,不会是僵尸破棺吧…”
         “不是。”
         李衍眼睛微眯看向远处。
         “这是枪声!”
         “枪声?!”
         沙里飞乐了,“难不成碰到同行了?”
         他们这次上山,不只是修炼。
         李衍还把那只燧发枪带了出来,想要在这荒山野地,无人之所练习一番。
         这玩意儿被朝廷所禁,一旦发现就是麻烦。
         但用不用是一回事,会不会又是一回事。
         别的不用说,若王道玄学会使用此物,十米之内能打中人,再有谁在做法时偷袭,一枪就能让对方知晓,啥叫护法神兵!
         还有李衍,碰到武道高手,完全可以诱其出招,再一枪解决。
         大不了,事后毁尸灭迹。
         江湖中玩火药的,又不止他们。
         碰到生死危机,谁还管什么朝廷禁令。
         王道玄也抚须苦笑道:“看来衍小哥说得对,别人都用了,咱们也不能故步自封。”
         然而,李衍面色却依旧严肃。
         “这个…恐怕不是普通的枪。”
         …………
         哗!
         积雪簌簌掉落,三人缓缓扒开树叶。
         那黑暗中的枪声距离很远,即便李衍有神通,也闻不到半点味道。
         还好随后又响了几次,且越来越密集,三人循着声音,终于找到一处山坳,在山顶透过树从往下看。
         虽说风雪呼啸,但也看得清楚。
         山下有不少人聚集,扎起帐篷,举着火把,赫然是一个小型营地。
         他们全都身穿黑衣,形制相当熟悉。
         “是都尉司…”
         沙里飞咽了口唾沫。
         李衍微微点头,单手下压,示意他安静。
         他们此时的距离正好。
         对方若有暗哨,瞒不过他的鼻子,而对方营中若有术士,这个范围也已超出极限。
         李衍闻不到下方,下面也察觉不到他们。
         营地周围,十几名都尉司成员观望,李衍还发现了熟人,千户常煊、百户关万彻,还有刚入长安时见过的那个道姑。
         两名都尉司黑衣人站在前方。
         他们身后都背着燧发步枪,只不过距离太远,看不清是什么款式。
         山下,关万彻伸手一抬。
         嗖嗖!
         两只恶狼顿时从铁笼中窜出。
         它们怕极了这帮黑衣人,刚一出笼,便向着山上狂奔,速度飞快,转眼便窜出很远。
         然而,两名都尉司成员却一动不动。
         “动手!”
         恶狼跑出两百米时,关万彻猛然下令。
         两名都尉司成员,同时一抖,挂在肩上的火枪瞬间出现在手中,动作利落,扣动扳机开火。
         嘭!嘭!
         两声巨响,恶狼脑袋顿时如西瓜般碎裂。
         沙里飞眼睛瞪得浑圆,倒抽一口冷气。
         就连李衍,也是眉头紧皱。
         这枪的威力,已超乎他想象,普通的燧发枪,可没这么猛。
         那枪口冒出的火光巨大,说明射击距离还能更长,声音也大的吓人。
         开枪后,两名都尉司成员,竟同时后退一步,明显是被枪弹巨大力量反震。
         这枪是用了新式火药!
         不仅如此,他们的准头也太过惊人。
         看起来,好像根本没用眼睛瞄准……
         是术士!
         李衍只觉脑子一懵。
         术士的感知,加新式火药…
         时代果然是要变了!
         再看那道姑上前训斥,李衍哪还不清楚,关万彻将这女子请下山,便是为了训练枪手。
         如果没记错,红夜叉曾说过,关万彻这妹子所在法脉,最精通符箭之术。
         射狼之后,训练还未结束。
         只见几名都尉司人员放出孔明灯,缓缓升起,在风雪中左右摇晃,越飞越高。
         这一次,两名枪手没有立刻射击,而是迅速装填后,端着枪仔细瞄了一会儿。
         嘭嘭!
         两声枪响,
         孔明灯一盏未灭。
         李衍看到后,顿时猜出其中原因。
         距离二百米左右,还在两名术士感知范围内,且枪的弹道稳定,杀伤力最大。
         若距离太远,超出神通感知范围,枪也不再稳定,准头自然小了许多。
         即便如此,也着实惊人。
         以这枪的威力,若距离近了,再有高手拖着,抱丹高手挨上一下,也要毙命。
         至此,许多事涌上脑海。
         李嗣源升迁、火药被盗、工部变动、朝廷下旨对玄门严加管束…
         恐怕,大宣朝的平衡,要被打破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