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的仇敌成了我的道侣 > 第三百四十七章 不如陈尊明
         一眼望去,发自魂魄的颤栗便席卷而来。
         明明那并没有骷髅堆积、骸骨成群、血海翻涌,只是浑圆如墨的粘稠漆黑。
         然而,恐惧依然是恐惧。
         仿佛上古年代,人走入无边无际的黑夜后,就再也回不来。
         整座山谷为之一停,那鲜红如血的彼岸花海也黯然失色。
         那浑圆的黑暗陷于面前,挤占了殷惟郢的全部视野。
         恐惧席卷而来,穿透肌肤,深入到心湖之间。
         而就在这时,
         横隔于心湖之上,如芥子似的无明大盛!
         那是长生大道崩塌的痛苦,亦是殷惟郢有生以来最深的恐惧。
         无明如神像般屹立,席卷而来的恐惧反而被它吞噬殆尽!
         额上滴落一滴冷汗,殷惟郢回过神来,指尖后知后觉地打了个寒颤。
         再看那混沌之时,竟不觉有多么可怖。
         女冠心念一句:
         “不如陈尊明。”
         正如人生之中,最恐惧的事物,可能不是黑暗、不是鬼怪、甚至不是什么人间凶兽,而是童年时莫名冒到眼前的鼠影,吱吱呀呀的磨牙声,撕扯起你的鞋履!
         而半晌之后,陈易和冬贵妃才回过神来。
         面对那石门缝隙内的庞然大物,冬贵妃的脸上失去了些血色。
         “千户…可、可有…办法?”
         她下意识问道,玉春膏的药劲已初见成效。
         陈易却没时间顾这么多,凭着经验,脑子飞转道:
         “逆转阵法,交替生门和死门,重新关上那门!”
         接着,陈易拧头看向殷惟郢。
         女冠旋即会意,她已然寻到了阵法的死门,此刻周身窍穴元炁聚拢,竭力逆转阵法。
         于阵法、符箓一道,太华山向来是修道名门。
         轰隆!
         那雕刻有擒鬼图的石门沉重地闷响起来,烟尘自上而下滚滚而落,混沌觉察到他们想做什么,竭力撞击封印。
         然而封印哪怕轻轻颤抖,仍旧坚固安然。
         混沌为此张开了大口。
         举目望去,那不是什么血盆大口,而是漆黑万丈,似比深渊更深之所。
         “吼!”
         它发出一声咆哮。
         嗓音在山谷间回荡,磅礴的声浪如同重锤,一锤又一锤地砸断山谷,直至山崩地裂!
         巨大的裂痕浮现出来,陈易辗转腾挪,护到殷惟郢身前,接着便见成百上千道相似的裂痕浮现,原本平缓的山谷顷刻间断裂开无数悬崖。
         比地府更深的地方显露了出来。
         十八层地狱!
         万鬼奔腾,青蓝幽邃的魂魄在那里发出凄厉哀嚎,幽寂刮骨的寒风涌出,吹得人几乎形销骨立。
         苍白的利爪挣扎地蔓延出来,那是一条被分成一半的蛟龙,它声嘶力竭攀着高崖,要朝陈易扑去。
         陈易纵身跃去,御起后康剑,赤金舍利子大放光明,顷刻于扑杀来的蛟龙鬼魂缠斗一起。
         龙尾横扫,如山般扑来。
         寅哉剑一出,先慢后快,狭着凤唳般的风声。
         剑风肆虐,扫来的龙尾被搅得粉碎。
         那分成两半的蛟龙痛啸一声,朝着那地狱深渊退去。
         而数以千计的魑魅魍魉不计代价地朝上攀登!
         于同一时间解决掉三头恶鬼,冬贵妃飞掠过来,传音入密道:
         “现在该如何是好?!”
         陈易看着那阵法的纹路渐渐变化,此刻好似再拖些时间,阵法就将彻底逆转:
         “还不得退后,差不了多少了。”
         冬贵妃似有疑虑。
         陈易的眼角余光看到她已脸生春色,冷冷道:
         “你不想要解药?
         且宽心,哪怕混沌再早一步出世,我照样能保全你我。”
         冬贵妃犹豫之后,终究点头道:
         “好。”
         话音落下,她反身便与恶鬼们厮杀。
         陈易同样如此,不过他尽量周折于殷惟郢的附近。
         女冠的四周已燃起了七张符箓,尽是有上好的黄纸所造,与阴曹地府迥然的真火灼灼,压在阵眼之上。
         阵法一点点地逆转着。
         混沌再次咆哮!
         轰!
         声势好似雷霆坠落。
         然而这一回,却没有山崩地裂的景象。
         一种灰白色的气息如海潮般奔涌而出,整座天空都成了灰白一片,一时间好似置身于天地未开之时,举目所见皆是溟溟混沌!
         还不待陈易弄清楚这一咆哮是为了什么。
         但却听到远处疯经师的一时惊呼:
         “不好,我的修为!”
         话音传来之时,陈易同样感受到了。
         他连忙御剑在前。
         然而那灰白之气奔涌还是汇入到窍穴之中,元炁变得凝滞,真气也流得缓慢,原本坚韧如金石的体魄也在渐渐发软。
         而不停冒上来的鬼魂们,反而身形逐渐壮大,越渺小的越壮大!
         那方才张牙舞爪的蛟龙,此刻萎缩成了虫儿的模样。
         乾坤倒转!
         强的在转为弱,弱得在转为强。
         山峰崩塌,鬼魂咆哮怒号,自上而下看去仿佛连绵不绝的海潮,狭着劲风卷起惊涛骇浪。
         这千万鬼魂越来越近,可陈易的修为却在步步下跌。
         窍穴阻塞,经脉收窄…
         原本学过的功法,却在要用之时,偏差极大,宛如稚童舞剑,心里一个模样,现实里另一个模样。
         本就小如芥子的金丹,更是沉入到心湖之间,洞府萎缩,湖泊逐渐变成池塘。
         无论是道还是武,境界都一跌再跌!
         陈易脸色微微发白。
         仿佛绝路就在眼前……
         却听到身后一句:
         “咦,我怎么元婴了?”
         ………………
         于时常采补大殷的陈千户而言,境界是一跌再跌,原本的金丹变作结丹境,而四品的武道修为,跌落至了六七品。
         可对于时常被采补的女冠而言。
         此刻却如同一朝得道,白日飞升。
         她先前几日被采补到筑基境,哪怕陈易后面予了她三枚真元,可到头来哪怕炼化完,也不过结丹初期。
         而那先前一些日子给予的真元,她还未炼化完全。
         此刻她又坐镇于阵法之中,直面了那倒转乾坤的咆哮。
         七张符箓烧着真火,光辉绽放。
         那原本断裂的长生桥,好似被无形地填补起来。
         而且远胜以往。
         心湖之间,灿金色的光芒大盛,一枚浑圆如龙珠的金丹浮现,如海上生明月,丹上有九道纹路。
         无明在这光芒之下,慢慢退让出来。
         而驾驭着金丹的,是一有形的身影,它着素白道袍,正是殷惟郢的元婴。
         殷惟郢正欲面露喜色,却顷刻间心湖平静。
         一如止水,不起涟漪。
         她仿佛回想起方才欣喜惊讶的自己,
         接着,太华神女摇了摇头,轻叹一声:
         “何足道尔?”
         道袍浮动,如白云苍狗,云起云落。
         低头可见万鬼奔腾,魑魅魍魉要自幽冥地狱之间而来,势如席卷八荒!
         煞气重重,横扫六合。
         女冠吐了口气,真火兴盛,自行旋起了风。
         风清,与这幽冥地府的浊气截然不同。
         此为修道之人的一口清风。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风掠过破碎的山峰,崩塌的崖谷,拂过那判官的残骸,转动摇曳的彼岸花海,鲜红的花瓣掠起,再落下时竟成了朵朵白莲。
         最后,掠过了陈易的发梢。
         他回过头看时,见殷惟郢捻起剑指,指尖朝天。
         狂风大作!
         陈易眼睛微微瞪大,
         殷惟郢一指指天,竟…
         乘风而起。
         扶摇直上九千里!
         ………………………
         清风化狂风,嘶嘶风鸣如凤唳,掠过女冠的发梢之间,昂着头俨然可见那阴曹地府的漆黑穹顶。
         她踏出一步,地上一切变得渺小如蝼蚁,她飘渺如登仙一般,脚边聚拢起了云雾。
         而在那原来的地方,幽蓝的魂魄聚拢,那正是殷惟郢的元婴。
         元婴出窍,逆转阵法,而本尊直上九千里之高,昂头便是一望无际的地府穹顶,脚下云雾连绵,将山谷间的罡风一并俯瞰。
         殷惟郢没有一声高歌,亦没有慷概激昂,而是噙着淡薄的笑,由衷地感到宁静。
         正如地宫时登仙一般。
         那万鬼奔涌之景,自此时看去,不过是一条细微的白绳。
         殷惟郢起剑。
         她曾说过,待她成仙之后,何尝不会行斩妖除魔之事?
         如今虽未成仙,
         可斩妖除魔,
         何不逍遥?
         一剑斩下,狭着谷间罡风,化作万千剑风呼啸!
         数以百计的妖鬼被剑风搅散,数以千计的妖鬼被剑风击坠,数以万计的妖鬼在剑风下匍匐而不能寸进!
         犹记那年少看那画中故事,仙子手捧莲花,出尘绝艳,莲花中滴落一滴露水,便足以让人长生不老。那时她为之痴迷,日日到湖畔候着莲花的朝露,便是父王母妃相劝,不接到朝露也绝不回来。
         “玉液琼浆饮露,神水金丹妙处,”
         时间仿佛一晃而过,过得很快,那时她已经不再年少气盛,而是出落成王女模样,过去的画中故事不过云雾,模糊不清,眨眼散尽,好像长大了,梦想不再是梦想。可一日却忽见,天空仙鹤盘旋,师傅玉真元君驾临王府,她忽然惊觉,原来自己生来便要成仙。
         “此会遇真仙,”
         飘渺出尘的殷惟郢,云海间落下一句,随之又是一剑,
         “飞入我家天府。”
         万鬼哀鸣,崩碎的山谷仿佛成了她一人的舞台,她高居其上,不入其中,唯有剑落其中,桃木剑宛似剑仙的法剑。
         她又记起某年去太华山,见那里钟灵毓秀,山如海般相连,立在高处见大山浩渺,黄昏时分,层林浸染,化作记忆里浩荡的一抹金黄,那时年少,见那山上道士腾云驾雾,便念着什么时候,自己也能飘渺入云间。
         女冠摇头失笑。
         如今脚下,自是万丈云雾。
         “看取,看取,云海飘飘独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