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1979黄金时代 > 第256章 万事俱备
         新华书店五折拿货,人家渠道牛逼,占据主动权。
         知青合作社是六折,因为杂志本小利薄,合作社几乎没什么成本,白捡的钱,自然要多收点。
         京城919万人口,这些合作社遍布各区的大街小巷,几乎覆盖了全体市民,比新华书店还要给力,但读者转化率未必高。
         喜欢去书店的,最终购买的几率肯定更大些。
         陈奇又找了于佳佳,问了问在中青报打广告的价格,竟然要几万块,他一狠心还是做,又给《世界奇谭》拨了点资金。
         郑渊杰《童话大王》创办资金只有5千块,《今古传奇》是3万块。
         《世界奇谭》已经是非常奢侈了。
         陈建军忙了起来,各种联系京城、天津、河北、山西等地的业务员,帮儿子推销杂志,这个订几百本,那个订几百本,开始没有太多的,卖的好,后续可以补。
         星期天,休息。
         乐春坊众人没有出去玩,包括计春华李健群在内,都聚集在办公室里,齐刷刷盯着那台电视机。
         “郎平!又是郎平!”
         “中国队得分了,只要我们战胜日本队就能获得本届女排世界杯的冠军!”
         这是一场后续转播,大家随着宋世雄激情高亢的解说而起伏跌宕,但其实很安稳,因为结果报纸已经报出来了。
         陈奇和梁晓生坐在旁边,正在统计各地书店的订货量,不时看一眼电视机。
         这正是在日本举行的女排世界杯,中国三大球赢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据统计,7场比赛,中国队共扣球1116次,其中郎平一人扣球407次,得到79分,“铁榔头”就此成名。
         在改开初期,国贫民穷,睁眼看世界的底气不足,体育是提高自豪感和民族精神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金牌至上的思想延续了几十年,后世虽然也重视,但已经不像80-90年代这般,咱们开放包容到连对巴黎奥运会开幕式都保持了官方的尊重,反倒是西方自己一顿喷——各种元素拉满,纯粹故意恶心人。
         “扣杀!”
         “好球!”
         “中国队赢了,中国队获得了冠军!”
         “哗哗哗!”
         大家忍不住拍起手来,各个振奋不已。
         陈奇很理解,这个冠军意义重大,足可载入历史节点,《我和我的祖国》《夺冠》都表现过了。
         “好了好了,安静一下!”
         他让大家面向自己,道:“我跟老梁统计了一下,各地书店订购《世界奇谭》数量,一共是三万余册……”
         “啊?这么少啊?”
         “我以为起码五万册呢!”
         “安静安静!”
         陈奇见他们有点失望,笑道:“创刊号很正常啊,等中青报的广告打出去,等杂志发行了,后续会有订单过来的,我们要对自己的杂志有信心。
         印刷厂谁对接的?”
         “我!”
         一个编辑举手。
         “这段大家都辛苦一下,我们现在人少,没有专职的发行人员,只能齐心协力,等闯过这一关,我们肯定要好好庆祝,起码奖金不会少的!”
         简单开了个小会,万事俱备,只等杂志发行了。
         梁晓生却把他叫出来,小声道:“1月份就过年了。”
         “是啊,怎么了?”
         “你说怎么了,我们好歹是个正经单位,春节福利有没有?”
         “……”
         陈奇一愣,砸吧了下嘴:“还有春节福利这种事啊?”
         他见梁晓生要急,笑道:“我们连工会都没有,没人管这摊。你跑趟北影厂吧,看他们春节发什么,捎带手帮我们买几份,反正我们人少。”
         “也只能这样了!”
         梁晓生摇摇头,他最近经常在后悔与不后悔之间横跳,他没有管理经验,冷不丁当领导了,只觉处处琐事,处处烦心。
         …………
         暂不提那边。
         眨眼到了12月份,中影第四季度的看片会如期举办。
         第四季度,看的是要在明年一季度上映的片。
         各省电影公司的代表齐聚京城,首先打听《太极2》的情况,一听后期没有做完,不在片单里,顿时大失所望。
         《太极》可还放着呢,部分地区上座率依旧不错,农村更别提了,走二十里路去隔壁村子看电影都是常有的事情。
         再夸张点,去年的《庐山恋》还在少部分地区放映呢。
         “这片子不错啊,比昨天的好看!”
         “上影厂怎么也拍上武打片了?这都第几部了?”
         “那叫武侠片!现在武侠片大受欢迎,谁跟观众过不去啊?”
         放的正是上影厂的《无敌鸳鸯腿》。
         跟着各代表开始填单子,报数量,中影人员统计。
         别看上半年中影被陈奇爆锤,受尽屈辱,只要脸皮厚照样是垄断机构。
         “《无敌鸳鸯腿》,35mm拷贝,共308个!”
         嗡嗡嗡!
         底下掀起了一阵议论,他们这几天看的最多的就是武侠片。
         各厂仿佛商量好了,看《太极》眼红的不得了,一股脑的下注。
         可惜大多很烂,要演员没演员,要动作没动作,一点都不精彩,最过分的是拿戏曲动作凑数,打起来跟唱戏一样。
         拜托!
         各公司代表看的昏昏欲睡,目前只有《无敌鸳鸯腿》和西影厂的《京都球侠》水准不错。
         《京都球侠》拷贝也破了300。
         “休息一下,还有最后一部片了……呃,这是香港的兄弟单位联合出品的,筹拍了三年才完成,叫《少林寺》,李连结主演。”
         李连结?
         一听这名,大家都不困了,忙道:“现在就放吧,我们没关系!”
         “放吧放吧!”
         于是乎,《少林寺》第一次在众人面前亮相。
         历史上《少林寺》先在香港上映,后在大陆,如今它的风头都被抢没了,存在感严重不足。
         但质量还是很高的。
         里面的秀美山水,动人的音乐,与《太极》几乎一毛一样的演员班底,让大家看的如痴如醉。
         而回过神,暗中一比较,又品出点差距。
         《少林寺》各方面都很棒,唯独打戏设计,一招一式虽然很真实,很好看,但太虚了。
         一拳打出去,观众感受不到这一拳的力道,甚至感觉根本没碰到对方,对方却啊的一声,做出受伤严重的样子。
         简单讲,缺乏打击感。
         而《太极》珠玉在前,着重渲染了这种打击感,啪啪啪的极为过瘾。
         “……”
         大家心里有了数,填好单子交上去,中影人员一瞧,也不感意外。
         “《少林寺》,35mm拷贝,共410个!”
         (冇了!
         我这已经停电了,十一点还要停水,第二章是用手机敲出来的。
         我们小区已经淹了,中午趟水出去看了看我的车,还好位置比较高,没有泡水,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