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 第二百八十五章新的一年
         “你是玉衡星堂的堂主?”
         杨正山坐在主位上,神色淡淡的问道。
         “在下正是!”
         杨正山没让他坐,他也不敢坐。
         “那你来这里做什么?”
         “在下是来给将军赔罪的!”
         “赔罪!”杨正山捋着胡须,审视着罗劲松。
         “没错,黄毅福是我们玉衡星堂的刀客,他冲撞了将军实在不该,虽然将军已经处置了他,但在下深感惶恐,特意前来向将军赔罪!”
         “这是在下的一点心意,希望能向将军聊表歉意!”
         罗劲松将一份礼单递到杨正山面前。
         杨正山接过礼单来随意扫了一眼。
         赔礼道歉!
         这倒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不过仔细想想,罗劲松如此做也在情理之中。
         像他们这样的江湖人,大概最不喜欢跟官员产出矛盾。
         特别是星月门七星堂在大荣本来就受到来自朝廷的排斥和打压,这让他们做事不得不小心翼翼的。
         礼单上的东西不少,价值也不菲,应该值个几千两银子,不过杨正山只是随意扫了一眼。
         “你的歉意本将军能感受到,不过说说你真正的目的吧!”
         杨正山将礼单放下,抬头再次看向罗劲松。
         如果罗劲松没有所求,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来赔礼道歉的。
         杨正山只是腾龙卫指挥使而已,七星堂虽然忌惮朝廷,但还不至于忌惮他这个腾龙卫指挥使,他可代表不了朝廷。
         见杨正山态度平淡,罗劲松的心里不由的忐忑起来。
         “将军,在下有一事相求!”
         “何事?”
         “关于清福山!”罗劲松仔细斟酌着的话语。
         杨正山立即就领会了他的意思,却是端起茶水来轻抿一口。
         看来玉衡星堂这是舍不得清福山这条财路。
         他自然不会在乎清福山,至于玉衡星堂在清福山收过路费合不合法,合不合规,那跟他也没有关系,他又不是靖安府的知府,还管不到这些。
         他在想的是玉衡星堂对他有没有用。
         虽然玉衡星堂藏于长青山深处,但他们的触角却遍及整个辽远,北至靖安府,南至蓟州,都有他们的刀客。
         在辽远,玉衡星堂应该是实力最强,势力覆盖范围最广的江湖势力了。
         这样一个江湖势力,如果能为自己所用,那应该有很多用处!
         不过七星堂属于星月门,想要挖星月门的墙角可不容易,更何况他要挖的是一個堂口。
         “你们可以继续在清福山安排人手,不过此事你们欠本将军一个人情!”
         杨正山觉得现在挖玉衡星堂有点难度,所以先赚个人情再说。
         “这!”罗劲松有些犹豫。
         杨正山笑了笑,说道:“怎么?不愿意?”
         他的笑容很和善,但是罗劲松却是心头一紧,心底冒出一股寒意。
         “没有,没有,将军能看重在下,那是在下的荣幸!”罗劲松连忙低头应道。
         杨正山微微颔首,“如此甚好!这份赔礼本将军收下了,至于清福山,那是你们的事,与本将军无关!”
         “谢将军!”罗劲松再次抱拳道。
         杨正山端茶送客,罗劲松识趣的提出告辞。
         不过在他快要退出正堂的时候,杨正山幽幽的说道:“本将军记得你们玉衡星堂的驻地在大青山上吧!”
         大青山是长青山脉的一部分,位于靖安府和宁远府的交界处,而玉衡星堂的驻地就大青山的山顶上。
         罗劲松浑身一颤,回道:“是!”
         “嗯!”
         杨正山轻轻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
         “在下告辞!”罗劲松再次告辞,这才离开。
         杨正山点明大青山不是随口一说,而是告诉罗劲松他知道玉衡星堂的驻地,若是以后罗劲松不愿意还这个人情,他不介意去大青山走一趟。
         ……
         腊月二十,杨家收到了来自常平侯的年礼。
         不过杨正山在意的不是常平侯府的年礼,而是杨云雪在常平侯府过得好不好。
         “老爷,这是小姐的信,这是武铮的信!”
         书房中,吴海将两封信递到了杨正山手中。
         杨正山默不作声的打开了信件,他先是看的杨云雪的信,杨云雪是个坚强的孩子,信中自然不会诉苦,也不会抱怨,只说自己在常平侯府过得很好。
         看完她的信之后,杨正山又打开了武铮的信。
         杨云雪随着常平侯府回京的时候,杨正山就嘱咐过武铮多关注一下京都常平侯府的情况,同时还让他跟林嬷嬷搭上线。
         武铮的信就要详细多了,也更真实。
         杨云雪在京都过得并没有想象中的自在。
         侯府内部倒是没有太多的波澜,无论是侯爷还是侯夫人都非常看着杨云雪,但是在侯府外面,在勋贵圈子里,杨云雪还是遭到了轻视和排挤。
         原因很简单,杨云雪出身低,虽然杨正山现在是将军了,但改变不了杨家以前是农户的事实。
         在那些高高在上的勋贵眼中,杨家根本上不了台面。
         看完武铮的信件之后,杨正山脸色有些不好看!
         京都的这些勋贵还真是讨人嫌!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早晚有一天让这些勋贵好看!”
         杨正山心情愤愤的想着。
         虽然受到轻视和排挤的是杨云雪,但根源在杨家。
         杨云雪嫁到常平侯府,不管怎么论都算是高嫁,没办法,谁让杨家没有爵位傍身。
         现在杨正山也拿那些勋贵没办法,好在常平侯府内部还算安宁,不至于让杨云雪内外受气。
         将两封信收起了,杨正山对吴海问道:“家里的小子们练的怎么样了?”
         “回老爷,有十几个伙计可以出去干活了!”吴海笑道。
         他口中的伙计就是杨家培养的年轻护卫。
         如今朱尚合是杨家护卫的总教官,丁秋是护卫统领,武铮和吴展算是副统领。
         除了最初培养的二十名护卫和天青剑派的十名弟子外,这几年杨家陆续也培养了不少护卫。
         所谓可以出去干活了,就是指有着武者修为了。
         成为武者是担任护卫的最低标准。
         杨正山微微颔首,“伱吩咐一下,年后都让他们去京都找武铮,另外给武铮送一万两银子过去,让他在京都也拉拢一些人手。”
         京都,皇权重地,朝廷核心,杨正山早晚要去闯闯。
         虽然他已经将武铮派去了很长时间,但之前的投入并不多,如今也是该多投入一些了。
         “老奴遵命!”吴海应道。
         ……
         热闹的年节很快就过去了,新的一年,腾龙卫也将迎来新的气象。
         正月初十,卫司衙门开衙,杨正山将衙门内所有的官员召集到大堂中。
         “周仁,将你们抄写的计划书发下去!”
         杨正山坐在主位上,吩咐道。
         堂下,谢渊、宋大山等人则纷纷打开了拿到手的计划书。
         “诸位,今年我们的任务有三个,第一让军户们住上新房子,第二让军户们吃饱饭,第三练一支三千人的精兵!”
         “首先说新房子,这个你们应该都熟悉,我们在安源城的时候就翻修过所有的千户所,现在我们也要将所有的千户所翻修一遍。”
         “不只是千户所,卫城内也需要修缮。”
         “这个工程量不小,我需要你们将所有军户调动起来,在不影响屯田和训练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完成所有的任务。”
         杨正山徐徐说道。
         让所有军户住上新房子,这绝对是一个大工程。
         要知道现在腾龙卫有一万两千户军户,而大多数军户的房屋都是破旧的土胚房,也就是说他们要建造一万两千座房子。
         哪怕只是简单的土胚房,依然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更何况杨正山还要翻修卫城和千户所。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劳民伤财,但是杨正山有必须要如此做的理由。
         首先改善军户们的生活条件,那冬天挡不住寒风,夏天遮不住雨水的房屋实在是没法住,更何况现在还有不少军户还住在冰屋雪屋里。
         其次是他想给军户们发钱发粮,腾龙卫的军户们太穷了,就算是腾龙前卫的军户也仅仅只能维持温饱,更何况其他三卫军户。
         至于兰家以前的佃仆和奴仆,他们同样是穷得叮当响。
         以工代赈,借着大修建的机会将衙门的钱粮发放到军户手中,让军户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有一个赚钱的门路。
         也唯有如此才能在短时间改变他们的生活条件。
         而对于这些,无论是杨正山,还是谢渊等人都不陌生,因为杨正山在安源城就是这么干的。
         只是腾龙卫的规模更大,军户更多罢了。
         “其次是吃饱饭,屯田是我们的根本,春耕是重中之重,在春耕之前,你们要将所有的田地划分清楚,将鱼鳞册编写齐全。”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大量的耕牛,年前我已经联系了重山关的商人,应该过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将耕牛运过来,到时候你们要合理的分配下去!”
         “至于其他的,我还另有安排,这个等以后再说!”
         吃饱饭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不饿肚子,而是要让军户们有稳定的足够的收入。
         屯田只是基础,杨正山准备涉足的盐业才是腾龙卫一万两千军户的致富之路。
         不过盐业买卖还要做些准备,目前腾龙卫还是首先要保证屯田的耕种。
         “最后就是练兵,春耕结束之后,练兵事宜就要提上日程!”
         “不过在练兵之前,我们还需要再城外建造一座兵营!”
         卫城内没有足够大的训练场,只能在城外先建造一座兵营用来练兵。
         杨正山要练的兵不是卫所的兵丁,而是脱离生产的营兵。
         虽然腾龙卫是卫所,但这不妨碍他按照营兵的方式来练兵。
         其实这是跟梁储学的,云龙卫也是卫所,但梁储身边的云龙卫却是完全脱产的营兵,简单点理解就是职业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