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 一七八 惜春:林姐姐救我!
         ……
         一觉睡到大清早。
         带着几丝红霞的阳光透过纱窗晒在洁白的帷幔上,好似宣纸上的一幅山水云墨画。
         贾蓉睁开眼,伸了一个懒腰。
         外面再如何好,还是自己的家里睡的踏实。
         几个丫头正在外间叽叽喳喳的不知道说什么,见贾蓉醒了,一起走了进来。
         一样的葱绿色裙子,淡青色掐牙背心,双丫髻,站一溜仿佛四姐妹一般。
         “嘻嘻,爷醒啦?”
         “睡的好么?”
         “洗脸咯!”
         端水盆的端水盆,拿毛巾的拿毛巾,找衣裳的找衣裳,纷纷忙碌起来。
         贾蓉道:“我今天去国子监。”
         香菱:“哦,知道啦。”
         说着,找出了一套崭新的国子监的常服,上面细密的针脚几乎看不出来,跟国子监那种粗制滥造的衣服对比鲜明。
         “爷回来之前晴雯姐姐赶制的,两晚上没好好睡觉呢。”香菱帮着晴雯邀功道。
         贾蓉看向晴雯,疑惑道:“又不是没得穿了,你急着做什么?”
         晴雯先是撇了香菱一眼,轻声道:“你睡得跟什么似的,打雷都听不到,怎么知道我没好好睡觉?”
         “爷别听她的,我睡的好着呢,前儿翻出爷的常服感觉可能会有些小了,所以试着做了一身大一点的,爷穿上试试合不合身吧。”
         贾蓉没有多说话。
         衣服既然做好了,只有好好穿才不辜负丫头的一番美意。
         “正好合身!”
         衣服穿好,贾蓉赞了一句。
         晴雯立刻眉开眼笑起来。
         “爷觉着好就行。”
         贾蓉道:“今后可别熬夜做衣裳了,对眼睛不好只是其一,最重要的是…”
         “什么?”
         众人一起问道。
         熬夜做针线对丫头来说是最平平常常的事情。
         贾蓉一本正经道:“熬夜时间长了就不漂亮了。”
         几人大惊失色。
         别的真无所谓,不漂亮了可不行!
         尤其是晴雯,急着就要去照镜子,对于她来说,头可断血可流,不漂亮了就是不行!
         贾蓉一把拉住了,微笑道:“不用怕,现在还很漂亮,今后注意就是了。”
         晴雯脸上一红,推开贾蓉嗔道:“爷就知道混说,人家不过是个丫头,哪里漂亮了!”
         话虽这么说,其实她心里也知道,自己比别的丫头却是漂亮一点点。否则当初爷为什么一眼就相中了她呢?
         今后可万万不能熬夜了!
         “你们都看我做什么!”
         晴雯见几人都看她,有些羞恼了。
         平儿嗤笑道:“大早上的爷就给我们醋吃,还不许我们多看你一会儿了?”
         萧萧捂着嘴:“平儿好酸呀!”
         香菱忙着解释:“我可没吃醋。”
         晴雯红着脸上前跟平儿厮闹:“你个蹄子,自己翻了醋坛子拿我说事儿,我跟你拼啦!”
         “萧萧姐来帮我。”
         “好。”
         萧萧上前,在晴雯腰上轻轻捏了一把。
         “哎呦。”
         “咯咯!”
         晴雯腰间最怕痒,尤胜胳肢窝,顿时就撑不住了,歪在了平儿怀里。
         “萧萧姐,你怎么?”
         萧萧微笑。
         “因为,我也酸啦。”
         晴雯:“呜呜……”
         太欺负人了!
         人家不就是长的标志一些吗?
         丫头们在一起闹,贾蓉当然不好帮谁,对没掺和进去的香菱道:“她们闹去吧,你给我梳头。”
         “好。”
         香菱乖巧的点头,拿起梳子细心的帮贾蓉把头发梳理顺,绑在一起挽了个发髻。
         刚弄好头发,外面有人跳了进来。
         正是身穿浅绿对襟褂子,白绫裙子,一脸笑却又强装不开心模样的小惜春。
         “蓉哥儿!”
         “哼!”
         “回家了也不去见我,你在外面是不是没想我?”
         贾蓉微笑道:“怎么会?我天天想小姑姑,林姑姑也可以作证。”
         惜春闻言果然眉开眼笑起来,又疑惑道:“你怎么还叫林姑姑呢?你不应该叫她……”
         贾蓉:“什么?”
         惜春抿嘴笑道:“蓉哥儿,你还想瞒着我么?你们不是已经,嘻嘻!”
         贾蓉:“……”
         “小姑姑,你说什么?”
         “我听不太懂。”
         贾蓉一本正经的说道。
         惜春:“林丫头都招了,你还想瞒着我到多久?”
         贾蓉:“招了什么?”
         惜春:“你们的事呀!”
         “你们什么时候好上的?跟我说说呗。”
         贾蓉微微皱眉。
         “慎言,慎言。”
         “小姑姑,你该认真读书了,不能整天想着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过两天我请个女先生来教你读书吧。”
         老先生年前回家后据说是病了,并没有再回来,惜春等人的课业也都停下来了,今年玩的好不开心。
         惜春脸一下子苦了起来。
         “好啦好啦,人家不问你这些就是了。”
         “我出去玩咯。”
         说完,提着裙子飞快的跑了,仿佛慢一点,贾蓉就给她找了老师过来。
         “慢点儿!”
         “我还有事跟你说……”
         惜春头也不回。
         “姑姑今天很忙,以后再说啦。”
         一口气跑到自己院子里,惜春才捂着胸口松了一口气,后面入画气喘吁吁的跟着,嘴里还在不停的念叨:“姑娘,姑娘慢点,慢点。”
         “怎么了?跑这么快?”
         林黛玉正好在门口,看着惜春疑惑问道。
         惜春喘着气,扑进林黛玉怀里后怕道:“林姐姐救我,蓉哥儿要找个女先生来教我念书,怎么办呀?”
         林黛玉搂着惜春,安慰笑道:“多读书才聪明,不至于像二嫂子那样被人称呼破落户,到时候我陪着你一起读书,给你当伴读。”
         “可是……”
         惜春撇撇嘴:“我不想读书。”
         林黛玉道:“不行!太爷是进士,蓉哥儿将来也是要金榜题名的,一家子都是书香门第,你作为府里大小姐怎么能不读书呢?不但要读书,还要好好读书!”
         小惜春:“……”
         不会吧?
         怎么都管起我来了?
         到底我是小姑姑,还是你们是小姑姑?
         ……
         再说贾蓉。
         早上梳洗过后,跟着萧萧打了一番拳脚强身健体,又吃过早饭之后,坐上马车往国子监而去。
         萧萧当然是形影不离的跟在贾蓉身边,一直到国子监门口。
         “爷,我回家看看爷爷,下午再来接您。”
         “好,你去吧。”
         贾蓉抬头看了看国子监大门。
         一晃八九个月了。
         这也就是自己关系硬,要是换一个没什么身份背景的估计都能被国子监开除了。
         他老师周正观这时候已经望眼欲穿了吧?毕竟自己是他的得意弟子,在金陵时还收到过老师的信,关切的问他最近有没有好好读书。
         谢继文早就回来了吧?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好好读书,文章有没有进步。
         徐莲读书还跟以前一样认真么?自己这段时间自己俗事缠身,文章练习的并不多,估计已经落在他后面了。
         门口的守卫还是那几个人,见贾蓉进门都上前笑着打招呼。
         “大公子可算回来了,我们都想了。”
         “听说大公子在江南游学了?文章想必更有精进吧?”
         “大公子……”
         几人的发问贾蓉一一含笑应答,随后进了国子监大门。
         因昨日是中秋,国子监的监生们大多出监去了,这个点都往回赶,他们有的是找家人团圆,有的找佳人团圆,什么都没有的只好留在监内,对月独酌。
         “顺之!”
         “谢,公子?你这是?”
         “咳咳,一言难尽。”
         谢继文捂着脸往里面走,小声道:“有没有东西给我遮挡一下?”
         贾蓉看了看手上,空空如也。
         原本他是要拿一把折扇的,只是今年的秋天比较冷,拿着也没什么用处。
         “要不要我帮你请假?”
         这应该是他唯一能做的了。
         “好!好!”谢继文感激道:“谢谢兄弟了,我先回住舍养两天,给我弄一些伤药来最好。”
         贾蓉点头:“好说,待会儿我去看看,不过你这怎么弄的?是被人挠的么?”
         挠脸啊!
         这是多么大的仇?
         “难道你用强了?!”
         贾蓉震惊道。
         谢继文老脸一红:“没有,这只是个误会。”说完,生怕贾蓉不信,从怀里小心翼翼的摸出一方绣着梅花的手帕,仿佛手帕就像稀世珍宝一般,面上带着柔情道:“这是她给我的。”
         贾蓉无语。
         “原来你有帕子,干嘛不用帕子捂着脸?”
         谢继文:“我怕弄脏了。”
         “玷污了她。”
         贾蓉:“……”
         人才!
         这时候门口的人有点多,已经有许多往这边看过来,贾蓉忙挡着谢继文,二人到了住舍里面。
         “她是谁?”
         “是……”
         谢继文忽然道:“遭了,我还不知道她名字!”
         贾蓉:“……”
         谢继文继续道:“不过,别人都叫她美娘,她也当的起美娘,我决定了,今生定要娶她回家!”
         贾蓉:“刑!”
         “不过,我觉得你们直接私奔比较合适。”
         谢家教极严,门规也是极严,他是知道的。
         谢继文痴痴道:“你别闹,我说正经的。”
         贾蓉坐在椅子上,微笑道:“你的梦中情人呢?难道是被人伤了心,这才移情别恋?”
         “唉,别提了。”
         谢继文摆了摆手:“根本就没见着的,据是被一个大人物请去了。”
         贾蓉:“什么大人物?”
         谢继文道:“这我就不知道了,总之她已经跟我没关系了,今后我只心系美娘。”
         人家本来就跟你没关系好吧?
         一直是你自己在做梦。
         贾蓉笑道:“你的‘只’有点多呢,一开始的明月姑娘,后来的云姑娘,苏姑娘,现在又换了个美娘,我觉得可以称呼你一声:多情谢公子。”
         谢继文讪讪一笑。
         “这次不一样了。”
         “我愿意为她刻苦读书,混个金榜题名,到时候我跟我父亲提出来,想来应该可以的。”
         混个金榜题名!
         贾蓉就有些无语。
         金榜题名那么好混的吗?
         再有,金榜题名之后两人身份差距更大,事情怕是更难成了,要是当个没出息的浪荡子,家里人失望透顶,说不准还真能成。
         不过贾蓉这时候没有出言打击他,而是微笑道:“是不是因为挠了这一下,你就爱上她了?”
         谢继文摆手。
         “都说了,这是误会。”
         二人又说了一会话,贾蓉去国子监的医药房给谢继文买了一瓶金创药来,嘱咐道:“小心点用,很贵的!”
         谢继文收下装着金疮药的小瓶子,笑道:“大公子缺这点子东西?记得帮我请假。”
         贾蓉:“好说。”
         “对了,徐莲最近还好吧?”
         谢继文:“他家里好像出了点事,已经几个月没来国子监了,文会也没见他参加。”
         贾蓉:“哦?什么事?”
         “好像是他哥哥受伤了,别的我也不太清楚。”谢继文一面说话,打开了金疮药瓶子,自顾自的往脸上抹了起来。
         “好吧,有空去看看他。”
         “你知道他家在哪里吗?”
         谢继文:“不知道。”
         “……”
         这么长时间的耽误,时间已经过了辰时,各个学堂里已经传出了之乎者也的朗朗读书声。
         贾蓉并没有急着进课堂,而是转着去了老师周正观的院子。
         “老师。”
         贾蓉走到近前,规规矩矩的行礼。
         正在写着什么的周正观愣了一下,抬头,脸上不自觉露出笑容。
         “顺之!”
         “什么时候回来的?”
         贾蓉道:“昨天刚好回来赶上了中秋佳节,今天来国子监报道。”
         周正观道:“既是昨天才刚回来,一路上舟车劳顿,也不在家里歇几天。”
         话虽然这么说着,但他心里对贾蓉如此好学又多了十分的满意。
         尤其是贾蓉现在的身份。
         小阁老,小侯爷。
         还没有踏入官场,已经提前位极人臣了。
         一般人有了这样的身份,难免被虚浮繁华遮蔽双眼,或高傲自大,或骄傲自满,或眼高于顶,一身才学逐渐埋没。
         但贾蓉仿佛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依旧是谦逊有礼,谦虚好学。
         这才是最难得的!
         “说一说这次江南游学的感触吧。”
         又是这句。
         贾蓉早已经有了准备,把打好的腹稿背诵出来:“江南文风鼎盛,文会上的好文章层出不穷,学生参加了几次文会,受益良多云云……”
         周正观听后十分满意,嘱咐贾蓉不可懈怠,乡试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争取到时候冠绝龙虎榜。
         贾连连谦虚:“不敢,不敢。”
         ……
         玄真观建在半山腰上。
         上面青烟袅袅,如临仙境。
         此时,日头正上,山下来了一辆马车,马车上下来一位老者。
         正是老秦业。
         话说老秦业心事重重几乎一晚上没睡觉,五更天就起了床榻,坐上家里的马车往玄真观而来。
         两个时辰的功夫终于到了。
         “老爷,上面就是玄真观了。”小厮指着半山腰的一座道观说道。
         老秦业看了,心里腹诽起来。
         修道也就罢了,还修到半山腰上去了,难不成离的天高了就能成神仙?
         他必须要劝劝老友。
         不要再执迷不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