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 二零八 贾蓉:你们两个好,我就高兴
         ……
         梨香院,酒正浓。
         陈年桂花酿酒劲有些大,贾蓉吃了两杯之后就有些醉意朦胧了。
         旁边宝琴因陪着贾蓉饮了一小口,此刻脸上已经有了红霞。
         只有宝钗,一直在吃茶,神色正常。
         “蓉哥儿,再过两个月就是秋闱之期,可准备好了?”宝钗看着贾蓉,微笑问道。
         贾蓉又吃了一口酒,带着几分醉意感慨道:“从五岁开始读书,到现在也算是十几年寒窗了,不能说完全准备好,只说该准备的都准备了,剩下的就要看天意。”
         宝钗认真的点了点头,赞同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蓉哥儿你还小,这次考试虽然重要,但不要有太大的负担。”
         以贾蓉现在的年纪,宁国府现在的权势,根本不用着急,完全可以一次不中两次,两次不中三次……当然,这么晦气的话宝钗可不会说出口。
         贾放下茶盏,摇了摇扇子道:“我可不算年轻的了,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听说顺天府出了个十二岁中秀才的神童,今年也是要下场秋闺的,实在令我辈读书人人汗颜。”
         其实贾蓉十二岁的时候考院试也是能中的,只是他不想太出风头,担上个神童的名声压力很大的。
         如今,他十七八岁。
         中举就有些合情合理。
         宝钗抿嘴笑道:“你不要妄自菲薄了,勉强中个中秀才跟中第一名案首是两回事,蓉哥今年若是今年中举的话,在我们朝也算是前一二了,足以名传天下。”
         一面说着,看着有几分醉意的贾蓉,宝钗眸子里多了几分异样的神采。
         宝琴这时候有点醉了,站起身,捂着额头道:“我失陪一下。”
         宝钗这才回过神来,赶紧问宝琴:“没事吧?”
         宝琴扶着桌子,笑道:“没事儿,我去歇一歇,蓉大哥你先跟姐姐说话吧。”
         “好,妹妹慢点。”
         贾蓉有些后悔刚刚拉着宝琴喝了两杯。
         没想到她这么不胜酒力。
         前次跟黛玉一起,三人吃酒,她也没这么快醉。
         宝琴走后,宝钗就不怎么说话了,二人之间有一点点小尴尬,贾蓉干脆起身告辞:“天色不早,不打扰宝姑娘歇息了。”
         宝钗点了点头,笑道:“不是宝姑姑了么?”
         贾蓉:“宝妹妹还差不多。”
         宝钗:“要不跟着宝琴叫我宝姐姐吧。”
         贾蓉:“不可能的,你多大?”
         “我……”宝钗迟疑了一下:“十五了。”
         贾蓉微笑道:“你看,我十八了,你还想当我姐姐,羞不羞?”
         宝钗扶了下鬓角,笑道:“可是……我听说你要跟宝琴定亲了,到时候我就是你姐姐。”
         贾蓉:“大姨子姐姐么?”
         “嗯!”
         宝钗忽然不太开心了,点了下头道:“回去歇息吧,我送你。”
         “不用。”贾蓉摆了摆手:“我又没醉。”
         “好吧。”宝钗也没有勉强,把贾蓉送到门口就停下了。
         不是她很放心贾蓉。
         而是,有人去送了。
         ……
         月影婆娑,清风自来。
         薛宝琴身穿浅黄色锦缎对襟褂子,白绫裙子,腰间系着月白色丝绦,清清爽爽,活力满满的站在树下。
         哪有刚刚醉态可掬的模样。
         “蓉大哥!”
         看着贾蓉出门,后面没有人跟着,宝琴忙提着裙子,小跑着上前。
         “琴妹妹。”贾蓉一愣:“你……不是醉了么?”
         宝琴低头,含羞道:“蓉大哥讨厌啦,人家不这样怎么出来送你!”
         贾蓉感动,拉住宝琴的手,道:“好琴儿。”
         宝琴微微挣了一下,感觉贾蓉攥的很紧,就由着他了,随着贾蓉的步子一起往前走。
         “蓉大哥最近读书很累吧。”宝琴歪头看着贾蓉侧面,感觉蓉大哥最近累的有些清减了。
         贾蓉笑道:“也不是很累,这么多年习惯了。你最近还好吧?别整日闷在家里,有空多去找你林姐姐玩。”
         “知道啦。”宝琴点头:“我经常去找林姐姐玩的。”
         “呵呵。”
         贾蓉傻笑了一下。
         “你们两个好,我就高兴。”
         “蓉大哥讨厌啦!”宝琴低着娇嗔起来。
         贾蓉心中微动,待走到无人的假山后,伸手轻轻一带,把宝琴揽在了怀里。
         “啊!”
         宝琴吓了一跳。
         “蓉大哥!”
         赶紧看了看四下,低声道:“这里有人,不行的。”
         感受着怀里少女的挣扎,贾蓉松开手,笑道:“那你送我回去着?家里没人,了……没外人。”
         宝琴撅着小嘴:“蓉大哥就会欺负人,我只送到门口那边。姐姐还在家等着我呢,不能走远了。”
         “好吧。”
         二人走的很慢,只是路太短,几步下来荣国府后院角门已经近在眼前。
         两个守门的婆子这会子也不知跑哪里去了,旁边的一个小屋子里倒是灯火通明,隐隐有吆喝声传来……
         “今晚我做庄。”
         “张财家的怎么还没来?”
         “管她呢,咱们先赌两把……”
         “……”
         真乱啊,这边。
         宁国府那边要是有敢这样的,手也给剁了去。
         出了后角门,穿插过道。
         这边果然安静起来,宁国府两个守门的老亲兵杵在那里,活像两尊门神。
         “大爷。”
         二人行礼。
         至于后面跟着的宝琴,二人恍若未见。
         “嗯。”
         贾蓉点头微笑。
         “老顺,老李,今晚又是你们俩守着啊,应该多锻炼锻炼那些年轻的才是。”
         二人有些受宠若惊,没想到贾蓉知道他们俩,说话还这么“亲切”。
         老顺忙笑着解释道:“年纪大了觉少,晚上也不着,年轻人晚上觉多,容易迷糊。”
         “好吧。”
         贾蓉笑着入府。
         宝琴乖乖的跟在后面。
         不一会儿已经到了贾蓉院子外面,宝琴住了脚,含羞道:“蓉大哥,我,我先回去了。”
         “好。”
         贾蓉找了自己院子里一个嬷嬷,嘱咐道:“去送送宝琴姑娘。”
         “哎。”嬷嬷忙上前保证道:“大爷您放心,我一定把琴姑娘安全送回去。”
         很快,二人回了梨香院。
         宝琴道:“多谢李嬷嬷,李嬷嬷进来吃茶呀。”
         李嬷嬷忙笑道:“不了,赶紧回去交差,省的我们家大爷担着心。”
         一面说着,就往回走。
         宝琴也没有勉强,进了院子里,悄悄地往自己房间走去。
         “嗳。”
         “啊!”
         宝琴惊呼一声,回头嗔怪道:“姐姐!你吓死我了!”
         “呵呵。”
         宝钗收回手,笑了笑道:“说,做什么去了,这么心虚的模样?”
         宝琴理了理鬓角,若无其事的笑道:“没做什么呀,出去吹了吹风,醒醒酒。”
         “哦?”
         宝钗微笑道:“就只是吹了吹风么?吹到东府去了?”
         宝琴脸上一下红了。
         宝姐姐一直跟着的吗?
         有没有看到贾蓉搂过她……
         “姐姐,我……”
         宝琴低着头,支支吾吾起来。
         “唉。”
         宝钗叹了口气,拉着宝琴,语重心长道:“今后万万不可以再这样了,会被人笑话的。”
         “知道啦。”宝琴乖巧道:“今后我再也不敢了。”
         ……
         且说贾蓉回到家里。
         几个丫头都还在各行其事。
         萧萧呢,依旧是练武,平日里贾蓉外出还要负责贴身保护。
         晴雯专心的做着针线。
         虽然她只负责自己的衣裳跟贾蓉的衣裳,但对她来说也是一个很累的事情了。
         香菱……最近读书很认真。
         最最辛苦的还是平儿了。
         又要算着台州贸易公司的账目,又要算着薛蝌那边的账目,几家新兴的大盐商实际掌控也在这边,几省的蜂窝煤销售实际掌控也在这边。
         生意越来越大。
         还有家里的一些琐碎账目。
         好在彩云彩霞两个也会算账,卖身契也在手里,算是知根知底的自己人,可以帮着平儿管理一些不怎么重要的账目。
         “爷回来了。”
         贾蓉一回家里,几个丫头忙都丢下自己的事情,跑过来伺候贾蓉。
         “爷吃了酒?”
         “在哪里吃的?”
         “嗤嗤,听说去了梨香院……”
         “见宝琴姑娘么……嘻嘻。”
         几人叽叽喳喳的开始说话。
         贾蓉要娶两个媳妇的事情已经在两府中传开,众人羡慕之余都觉得没什么不妥。
         以宁国府现在的地位,权势!
         贾蓉现在的身份。
         娶两房媳妇,合情合理。
         当然。
         肯定是有一个为宁国府长房,将来继承宁国府爵位。
         另一个为宁国府二房……
         即便是宁国府二房,也是顶天的富贵了。
         “咳咳。”
         贾蓉轻轻咳嗽一声,打断几人的笑闹,正色道:“别就知道闹了,快去给我弄一碗醒酒的汤来,陈年的桂花酒后劲有些大,感觉要晕乎了。”
         “是,我的爷。”
         平儿笑着下去,吩咐彩霞煮醒酒汤。
         萧萧笑道:“我记得醉了的人都说我没醉,看来爷还没完全醉呢。”
         贾蓉道:“七八分吧。”
         “待会儿洗个澡,醒醒酒。”
         晴雯道:“不是喝醒酒汤醒酒么?”
         贾蓉一本正经的道:“先喝醒酒汤,再洗个澡,赶紧醒了酒还要写两篇文章,这个万万不能落下。”
         众丫头:“……”
         爷,真努力呀。
         今年秋闱,肯定中举!
         ……
         暂不提贾蓉洗了澡之后又如何用功读书,且说今晚,又一封八百里加急进京了。
         正要准备入睡的贾敬第一时间得了消息,也没空睡觉了。
         西北鞑子真的寇边了!
         还好朝廷提前有准备,前些时候派去了一万精兵,歼灭敌军不太可能,守住防线应该不是问题。
         问题是……
         军饷!
         以及林如海那边。
         以前林如海在贾敬的大力支持下自然可以高枕无忧,不急不缓的跟荷兰人周旋。
         现在肯定不行了。
         南北两线作战对大夏来说压力太大,明日一早肯定会有人上书,要求林如海撤军!
         南海之战已经持续近一年,朝廷陆续拨款三百万两,这还只是表面。实际上贾敬把前次台州所得的五百万两已经尽数投进去了。
         若是撤军,就是败了。
         虽不至于影响他阁老的地位,也是一个沉重打击。
         叶相,温庭,吴南等人,怕是一个个都等着看他的笑话吧!
         老林啊!
         得快啊!
         ……
         “哈哈哈!”
         “贾敬,你也有今天!”
         叶相府邸,书房。
         虽然已经是深夜,房间内依旧灯火通明,叶相看着手里的本子,仰天哈哈大笑了三声。
         “最近贾阁老风光无限,都快骑到叶相您的头上了,老头终于开眼了,这下看他如何收场。”
         房间里不止有叶相本人,还有他的几个朋党。
         比如:都察院右都御史魏胜福,大理寺卿裴珍,户部侍郎周先钵,御史时义发等。
         几人围坐在一起,面色轻松。
         前面开口说话的正是都察院右都御史魏胜福。
         御史时义发想了想,道:“明日早朝就把这件事拿出来,林如海征战南海,劳民伤财,致使国库空虚。”
         “好!”
         叶相拍手赞道:“时御史说的不错,劳民伤财,百姓民不聊生……征战南海就是个无比错误,而且糟糕的决定!”
         “西北鞑子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敢寇边的!”
         ……
         吴南府。
         “桀桀桀,哈……”
         一阵低沉的笑声传出书房。
         内阁辅臣吴南已经年近古稀,笑声里多少掺杂着沙哑的怪声。
         漆黑的黑夜里,声音格外阴森。
         门前路过的侍卫以及丫头都瑟瑟发抖。
         “贾敬,本阁老看你如何应对!”
         “跟我斗,哼……还嫩了点!”
         ……
         温庭府邸。
         虽已经临近三更天了,温庭一点睡觉的意思都没有。
         并不是因为‘八百里加急’而睡不着,而是因为面前的一溜歌姬。
         翩翩起舞,分外妖娆。
         温阁老虽然年纪大了,心里却有点渐渐的火热。
         “老爷。”
         管家急匆匆走了进来。
         温庭眉头一皱。
         这个时辰,管家肯定知道不能进来打扰。
         除非……
         有大事!
         “说吧,什么事?”
         管家忙递上一张字条。
         温庭拿起来,先仔细看了看上面,这才展开。
         “西北鞑子居然真的寇边了……”
         温庭面色平静的说了一句。
         寇边就剿呗,该玩还得玩,该享受还得享受啊。
         随即把字条一丢,对管家挥了挥手:“你下去吧。”
         ……
         大明宫,养心殿。
         安平帝得知西北鞑子真的寇边之后,惊怒交加!
         太上皇临政时你们不来!
         朕刚刚坐上朝堂的龙椅,你们就蹦了出来。
         岂有此理!
         欺人太甚!
         这一仗,他必须得打赢,大胜!
         以此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至于太上皇那边……
         他如今也不只是什么情况了。
         要说太上皇真的痴迷上了修仙,偏偏手里还牢牢攥着锦衣卫不放,而且还在不停的扩大锦衣卫势力,检察百官。
         要说没有入迷,也不像。
         太上皇前一次“出关”还是在一个月以前……而且出关之后什么都不管,只问内帑,户部两处要了一些钱,买了一大堆名贵药材,还有朱砂,似乎准备炼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