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 二二三 金陵解元之争
         ……
         江南,金陵省。
         这边放榜之日比顺天府晚了一天,贡院门口跟京都相差不大,满满的都是人。
         不同于其它人的神情紧张,英社的几个领头人都是一面摇着扇子,在人群中悠闲的谈笑风生。
         “不知今科解元要花落谁家了。”有人笑说道。
         “大师兄,二师兄,还有元兄弟都很有希望啊,默写出来的考卷可是得到了前科主考官崇文先生的夸赞。”
         大师兄脸上微微一笑,他这次的文章非常好,哪怕不是解元,排名也必靠前的,因笑着谦虚道:“哪里哪里,我的文章虽被崇文先生点评要稍好一些,不过解元还是不敢想的,倒是李兄在京都跟青社的英杰切磋了一两年,想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次肯定会大放异彩吧!”
         李春问言脸上有些不太好看,没有说话。
         他哪里是在那边切磋,简直是被人踩在脚下蹂躏。
         以至于有了阴影。
         他现在听到姓徐的就害怕,甚至这次考试也受到了影响,发挥的不是很好,他估计虽然能中但名次可能要落到十名开外。
         待今次中举之后,英社众人齐聚京都参加会试,定要一雪前耻!
         “对了,元兄还有二师兄怎么没过来?他们应该更早到才对吧?”
         “已经去了前面也未可知。”
         “快过去看看,说不准这会子已经放榜了。”
         “同去!”
         待众人倒贡院门口,唱名官果然已经开始唱名,通常情况都是根据写榜的顺序从第六名开始念起。
         远远的只听人念道:“甲辰科金陵省乡试第六名:郁新兴,本经《尚书》。”
         “二师兄,是二师兄!”
         “亚魁!”
         “厉害了!”
         “可惜了,二师兄的文章要是在江北,必是会元无疑的!”
         “江北的解元还用的着二师兄亚魁的文章了,咱们金陵省排名第二十的过去也能稳拿解元。”
         英社众人群英激动。
         大师兄更是微微黏着自己的几根胡须,心里默念:接下来不要念我的名字,不要念我的名字!
         他跟郁新兴的文章相差不大,若接下来几名中没有他的名字,很可能就是经魁,亦或者是解元。
         这对已经参加过七次乡试的他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回报!
         果然!
         接下来几个名字都不是他,甚至都跟英社没有什么关系。
         大师兄松了一口气。
         看来稳了。
         跟大师兄心情不同的是李春。
         他感觉自己的文章中前五的希望不大,若是前十的话还能勉强接受,再往后就有些丢脸了。
         因此他支着耳朵仔细听,满心希望能尽快听到唱名官念到自己的名字。
         然而……
         “甲辰科金陵省乡试第二十名:孙艾阅,本经《春秋》。”
         竟然还不是他!
         怎么可能!
         难道……他侥幸进了前五?
         此时,唱名已经到了五十多,李春不相信以自己的文章水平会掉到这么多名次之后。
         毕竟,他当初可是院试的案首!
         这么想着,李春脸上有了淡淡笑意。
         他现在就怕后面会有他的名字。
         别念我,别念我……
         仿佛上天听到了他的心心念念,后面果然没有他的名字。
         李春淡淡的笑了。
         手里的扇子也摇的越发轻快。
         看来,哪怕是发挥的不好,自己的文章依旧是鹤立鸡群的!
         不仅是他,大师兄脸上的笑意也越来越浓厚。
         稳了!
         金陵应天府今次乡试的入取名额早已定下,共有一百二十一人,现在已经到了第八十几位,后面的都是没什么文采的。
         以他今次出色的发挥,绝不可能如此!
         “今次乡试我英社已经几人中举了?”
         放下心来之后,大师兄看向四周,声音淡淡的说道。
         旁边一人摇首叹道:“目前只有二师兄跟苏沫师弟中了,其余……还要看看后面。”
         “甲辰科金陵省乡试一百二十一名赵满日,本经《礼记》。”
         “好,不错!”
         大师兄拍了一下手。
         虽然是排在末尾,好歹是又中了一个。
         否则堂堂江南第一社,今科秋闱却是中了不足一手之数,哪怕他中了解元,也面上无光的。
         “哎,暂时中了三个。”
         “好在还有大师兄,李兄,元兄压轴,难道前五我们英要进三位不成?那可是了不得了,要天下闻名了!”
         眼看着前五即将揭晓,英社众人激动起来。
         大师兄,李春二人脸上也止不住的微笑。
         “甲辰科金陵省乡试第五名:元欣,本经《周易》。”
         经魁一出,众人欢呼起来。
         “元兄弟果然厉害!”
         大师兄手止不住的颤抖起来。
         他激动可不是因为元欣得了《周易》经魁。
         而是竟然还没有念到他的名字。
         他文章压过元欣了!
         真要解元了!?
         李春也越发激动起来。
         哪怕发挥不好,他也还有希望能坐上那个位子?
         原来自己的八股文水平不知不觉间已经如此之高了么?
         “甲辰科金陵省乡试第四名:李悦城,本经《尚书》!”
         李悦城?
         这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乡试考场上经常出现默默无闻,然后一举成名天下知的,众人也不奇怪。
         紧接着。
         “甲辰科金陵省乡试第三名:吴举业,本经《诗经》!”
         “吴举业中了第三!”
         “神童吴举业!”
         “天啊,他才十五岁啊!”
         “少年少年及第登科!”
         人群中议论纷纷起来。
         不过,让英社众人激动的是他们英社四杰至今还有两位没出现在榜上,而且二人的本经恰恰是五经中剩下的两经……《礼记》《春秋》!
         难道,今次乡试他们要占据前双甲?
         大师兄跟李春互望了一眼。
         眼中有了一丝火花。
         本科解元究竟是谁呢?
         即将揭晓!
         “甲辰科金陵省乡试第二名:王南,本经《春秋》!”
         “是王南!”
         “王南中了《春秋》一房经魁!”
         “老当益壮啊,他老人家参加了多少次乡试了?快古稀之年了吧?”
         “只能说皇天不负有心人!”
         跟众人的吵嚷相比,此刻英社这边的气氛比较安静。
         尤其是……李春!
         他本经《春秋》。
         前五,《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各有一人,绝对不可能再有一个本经《春秋》的了!
         难道……
         刚刚人太多,声音太杂,其实自己的名字已经念过去了,没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