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 二九四 关于将来谁做皇帝这件事
         ……
         “皇上,国之储君事关重大,臣哪里敢妄言,臣以为等皇上身体大安以后再行商议。”叶相神色坚定的说道。
         温庭虽然是有些老糊涂了,但揣摩圣意的本事丝毫不比叶相低多少,忙顺着道:“皇上,现在第一要务是养好龙体,其余之事都要放一放。”
         “还请皇上三思。”
         “请皇上三思。”
         众人都是忠心耿耿的模样,表示皇上龙体安康大于一切,哪怕太子之事也要靠后。
         “朕意已决,你们先下去准备吧。”安平帝心累的摆了摆手,又道:“叫老大老……老三老四他们进来。”
         众人赶紧退下。
         只有赵全欲言又止。
         只是这样的场合确实不好说秦业之事,看来只能暂时压下待有空时再跟安平帝说了。
         ……
         “呜呜父皇。”
         大皇子一进屋‘噗通’就跪在了地上痛哭起来,哭的是声泪俱下感天动地,不过落在安平帝耳中,更像是在给他哭丧。
         “咳咳,孽障!朕还没死呢,你哭什么哭!”安平帝脸色阴沉的斥了一句。
         刚刚太医检查,他只是普通的劳累过度晕倒罢了,只要今后多加注意并无大碍。
         之所以扮做如此模样甚至着急的立太子,不过是掩人耳目,以便勾引出背后算计之人。
         大皇子唬了一跳,赶紧擦了擦眼泪:“儿臣该死,儿臣该死,惊扰了父皇。”
         “罢了,你起来吧。”
         安平帝叹了口气。
         锦衣卫那边查到了义忠亲王的线索,那他大儿子的嫌疑基本上就没了,前几天是他错怪了儿子。
         “老大,我看你在京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恰巧西北边疆又有异动,叶阁老上书京营增援九边,朕准了,你随兵部尚书何远秋大人领兵去一趟西北,记得要多看多学!”
         大皇子先是愣了一下。
         紧接着大喜。
         西北边疆到处都是功勋啊,自己这一去不得立个大功回来?届时谁还能跟自己挣那个位子?
         “儿臣一定不负父皇厚望!”大皇子攥着拳,斩钉截铁的说道。
         “咳咳,下去准备吧。”
         安平帝有些虚弱的摆了摆手。
         “是,父皇!”
         大皇子一向喜形于色,这次也不例外,出门时差点高兴的跳起来,忽然想起父皇还在病重当中,这才勉强止住了。
         后面的老三暗自冷笑一声。
         去吧去吧。
         跟二哥一样死在外面才好呢。
         “老三啊。”
         安平帝轻轻喊了一句。
         正所谓‘知子莫若父’,自己的这个三子什么样的人他最清楚了,看上去默默无闻低调做事,实际上一肚子鬼心思,有时候连他都猜不透了。
         “父皇,您有什么吩咐?”三皇子小心翼翼的问道。
         安平帝正色道:“你的两个哥哥都已经成家,你年纪也不小了,朕与皇后商量给你定了一门亲事,择日成婚。”
         三皇子闻言心里忽然有些不好受,他最中意的当然是叶相的女儿,若是有叶相支持,他绝对能跟大哥分庭抗礼。
         只是叶相那老狐狸不肯掺和皇家的事情,婉言拒绝,不知这次父皇又给他安排了谁家女儿?
         “全凭父皇做主。”
         三皇子恭敬的行礼。
         “下去准备吧。”
         安平帝也没说女方是谁,不过这件事既然定下了,礼部那边肯定知道,自己过去一问便知。
         会不会是贾阁老的女儿?
         安排完了两个大的,安平帝最后看向自己仅有两岁的小儿子。
         小儿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安平帝也不例外,十分心疼这个小儿子。
         “给礼部传旨,封老四平安亲王,在皇城西敕造平安王府,所有开销工部与内帑分摊。”
         “臣遵旨!”
         全部安排完毕,安平帝静静的看着窗外芭蕉树,正是草长莺飞五月天,养心殿外的御花园一片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老大,希望你能……平安无事。”
         ……
         叶相府邸,书房。
         在朝的叶党大佬齐聚,足有十余人。
         “皇上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如此着急立下太子?”
         “难道真是……龙体欠安?”
         “张兄,慎言!”
         “咳咳,是在下失言了。”
         “皇上让大皇子跟何远秋跟着去西北历练,可有深意?”
         “可能有意立大皇子为太子……”
         众人七嘴八舌说了半天,最后都看向在上方坐着的叶相。
         “叶阁老,您说句话啊。”
         叶相吃了口茶,淡淡道:“你们都说了,我还说什么?”
         众人一阵无语。
         “我们说的……哪里准。”
         “是啊,叶阁老您说句话,皇上会立谁为太子?”
         叶相想了想,说了一句:“三皇子殿下要大婚了,诸位可知女方是谁家?”
         都察院右都御史魏胜福立刻道:“我知道,是京都姜家。虽然祖上也是书香门第,但早已经没落,其祖父也不过是一区区举人而已。”
         众人一时有些惊疑。
         家世确实是有些过于平凡……
         难道是放弃三皇子了?
         ……
         城外,某不知名庄园。
         “老东西已经开始安排后事了?”
         “是的,已经安排大皇子去西北掌控兵权,看样子有意培养大皇子为太子。”
         “呵呵,甚好甚好。”
         “若再死一个儿子,四弟会不会更伤心?”
         “嘿嘿,一定会的。”
         “既如此,一事不烦二主,通知一下北静王,做完这次,日后我封他……”
         封什么呢?是个问题。
         “就说我会赐他免死金牌!王爵世袭罔替!”
         ……
         “免死金牌?!”
         “哈哈。”
         北静王笑了起来。
         那玩意有屁用?
         北静王府现在地位很尴尬,安平帝坐稳江山之后不会容下他,同样义忠亲王得了江山也容不下他。
         只有他自己掌控江山,才最稳妥!
         “去告诉王爷,就说我会尽力而为的!”北静王随意的说了一句。
         他是绝不可能现在杀大皇子的。
         不说别的,就凭二人亲密无间的关系,只有大皇子当了皇帝,他才能掌控江山。
         所以他不仅不会刺杀,还会额外派人去保护大皇子。
         ……
         “皇帝晕忽然倒了?”
         宁国府府得知这个消息也很早,不过现在宁国府正在置办丧事,贾蓉作为孝子除了守制什么都不用理会。
         贾蓉不需要理会,贾敬却是必须清楚里面的门道,他虽然不在宫里,但宫里的事情一定要掌握。
         “你仔细说说!”
         贾敬看着亲信,神色严肃的说了一句。
         “是这样的,今早晨锦衣卫指挥赵全派人搜查工部营缮郎秦业的家里,无意中发现义忠亲王线索……然后皇上忽然晕倒。”
         “哦!?”贾敬面色凝重:“锦衣卫里面有什么情况?已经找到人了吗?”
         “正要跟大人说呢,秦业进了锦衣卫之后就离奇中毒死亡,自杀还是他杀锦衣卫暂且没有查出来。”
         “秦姑娘呢?”
         贾敬不经意的问了一句。
         “秦姑娘还好,没有受到委屈。”
         贾敬点了点头。
         这件事居然涉及到十年前的皇子夺嫡案,还是暂时不往里掺和了,有这空闲拿下南安王府才是正经。
         斗吧,斗吧。
         我宁国府只要权倾朝野!
         至于将来谁当皇帝……
         最后,当然是我说了算!
         ……
         时光飞逝,转眼珍老爷停灵满二十天了。
         这日,贾蓉亲自带了一个懂风水的老先生名曰坤子顺者去铁槛寺里面给老爷看阴宅。
         只为了寻一块风水宝地,让珍老爷安歇。
         坤子顺老先生拿着卦,左看右看,嘴里念念有词:
         “天地三奇日月星,通天透地鬼神惊,诸神咸见低头拜,恶煞逢之走不停,手执金斧要封钉,东西南北四方明。朱雀玄武来拱照,青龙白此……”
         半晌,坤子顺老先生在一块不起眼的土坡旁停下,眼中闪着光芒十分激动:“大公子找到了,此处便是一百年难寻的宝地也,珍老爷葬在此处必能福泽后代,千秋万世!”
         “先生确定?”贾蓉仔细看了看,实在看不出什么来。
         “确定!”
         坤子顺无比肯定的点头,
         “那好,就这里吧。”
         二人定下方位,贾蓉又回去请示了太爷。
         贾敬显然也对老先生极为信任,笑道:“坤老先生选的地方肯定错不了,蓉哥儿你下去准备吧,我还有事请教老先生。”
         “是。”
         贾蓉辞了太爷,开始安排明日起灵的事宜,这些里面的门道他不懂,好在府里的赖二官家知道的挺多,诸多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一时间贾蓉倒是刮目相看了。
         “大爷,您只管歇着就行,铁槛寺停棺的事情小的一定办的妥妥的。”
         “不错。”贾蓉点了点头:“今后来我这里做事情吧。”这是当初答应赖二的,把老爷伺候走就让他跟着自己。
         赖二这几年在府里表现尚可,并没有什么大问题。有时候贪点钱并不能说明什么,人哪有不贪财的呢?有能力就行了。
         真要是贪得无厌贪的太多了……
         嗯,那就不好意思了。
         割你韭菜。
         赖二自然不清楚贾蓉的想法,此刻他心里激动,大喜过望。
         跟着贾蓉就相当于跟着太子爷。
         将来妥妥的宁国府家主,贾府族长,哪怕西府里的贾母都要乖乖听话。
         前途简直不可限量。
         估计他大哥羡慕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
         “对了,我听说你们家有一个叫赖尚荣的年轻人,很有上进心?”贾蓉随意的问了一句。
         赖二忙道:“大爷别听那些人胡诌,都是老大一家弄出来的,那厮从小被母亲还有大哥娇生惯养着,跟西府里的宝二爷有的一拼。”
         “大爷若是想要跟班,我儿子尚兴比他强多了,机灵懂事,很适合跑腿……”
         “好吧。”贾蓉笑道:“那就让尚兴过来,在外面听差。”
         小柱子终究是太老实了,只适合驾车,今后为官做宰,贾蓉需要一个机灵可靠的小伙子帮忙做事情。
         ……
         次日一早。
         宁国府声势浩大的送殡队伍自东跨院停灵处开始出发,浩浩荡荡的排出去了几里地。
         沿途众多宁国府世交亲戚朋友设的路祭,贾蓉又一次见到了北静王。
         英俊潇洒,一身王袍的北静王脸上带着淡淡忧伤,拉着贾蓉道:“蓉哥儿,人死不能复生,节哀顺变。”
         贾蓉行了一礼。
         “小弟明白,多谢王爷。”
         “客气了。”北静王微笑道:“改日来我府上玩。”
         “一定,一定。”
         贾蓉随口应付道,然后撇了一眼北静王身后的小厮。
         真是人才!
         这小厮是谁呢?
         贾蓉一看就知道是白莲教的白彩儿。
         不过白彩儿此刻一本正经的样子,根本没有打算相认。
         贾蓉自然也不会多事,只是在心里给北静王记了一笔:敢利用贾府,日后说不得我也得找机会利用利用你们王府。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出了城门往铁槛寺而去。
         至于城门口的检查……属实开玩笑了,宁国府的送殡队伍,谁敢检查?赵全也得靠边站。
         ……
         “白姑娘,我可是安安全全把你们送出城了,你打算如何感谢我啊?”北静王看着眼前的白彩儿,露出一个自认为很潇洒的笑容。
         “多谢王爷,不过这好像是你应该做的?”白彩儿笑着说道。
         “白姑娘说的……对!”北静王无奈的点了点头:“这确实是本王应该做的,记得代本王向娘娘问个好。”
         “嗯,我会的。”白彩儿飞身上马,对着北静王微微一笑,“王爷,下次希望你多准备一些钱财,否则我们可不会轻易出手了。”
         “哈哈,放心。”
         北静王笑着,心里却是想着:下次,呵呵,就叫你们有来无回!
         ……
         贾蓉在铁槛寺留了一晚,第二日清晨才回京。
         珍老爷的事情从此过去了,只是逢年过节的时候烧几柱香,清明祭日的时候去祭拜一番,其余再无他事。
         另外科举之路也已经顺利走到终点,宁国府书香门第的愿望达成。
         接下来就要跟紧太爷的脚步。
         让太爷顶在前面招风。
         自己悄悄地发展。
         嘿嘿……
         好久没见自己的未婚妻林姑娘了,甚是想念。
         贾蓉听晴雯说这些日子林黛玉并没有在府上,而是回了自己家居住。
         这就有些难过了。
         贾蓉现在守孝,不能随便串门。
         得想办法把林姑娘约出来。
         想了想,这件事当然还要靠小姑姑。
         “蓉哥儿你来啦,是不是要去相国寺给老爷做法事啦?”惜春见了贾蓉很是开心,连忙把手里的书丢了一边。
         “可以啊。”
         贾蓉微微一笑:“不过还有一事要麻烦小姑姑。”
         惜春:“我知道!”
         贾蓉:“你知道?”
         惜春抿嘴一笑:“你是不是想见林姐姐了?”
         贾蓉:“咳咳,也没有。”
         惜春:“我不信,你说有,我就去请她一起逛相国寺。”
         贾蓉一本正经道:“我真没想她,只是我想小姑姑了。”
         惜春顿时眉开眼笑。
         大侄子真好!
         姑姑没白疼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