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 第70章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但现在却是不同了。
         大黄江口之战后,李奕率部逃入紫荆山,为了稳住军心,也是为了解决大军所面临的粮食短缺的困境,他当着所有人的面,展露了一波神迹。
         凭空变出来了许多粮食,以及好些个洋枪。
         这一切,都给了范希元莫大的震撼。
         自此,范希元开始发自真心的认为李奕有天命在身。
         他从李奕身上,真正的看到了推翻大清,建立新朝的希望。
         然后,范希元的心态变了。
         从贼和从龙那是两回事。
         从贼他可以心安理得的划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但从龙却不行!
         他若是现在划水,只怕将来开国封爵的时候,没有他的份。
         哪怕是为了子孙后代,现在也不是他老范划水的时候!
         所以,他才会主动找上李奕并提出建议。
         李奕闻言,摸着下巴思索一阵,然后询问道。
         “先生可有教我?”
         范希元闻言,表情不变,开口说道。
         “学生知道总制现在对太平军很不满,但要学生来说,这太平军的旗帜,总制不妨再多打上一段时间。”
         “等到我军彻底羽翼丰满,再改旗易帜也不迟!”
         范希元能够看得出来,李奕已经动了要改旗易帜的打算。
         今日他在议事时对所有人的试探,便是最佳的证明。
         他迫切的需要所有人态度,进而权衡得失,作出是否改旗易帜的决定。
         而今日议事时众人的表态,也是令范希元又惊又喜。
         喜的是李家军上下人心很齐,除去陈玉成的表态略显模糊之外,其余人对太平天国,对太平军完全没有任何的归属感。
         而令他心惊的,却同样也是这一点。
         他有些担心李奕在得道诸将的表态之后,没了顾忌,会冲动之下作出现在就改旗易帜的决定。
         然后他便赶来劝谏来了。
         李奕闻言,当即开口询问道。
         “详细说说!”
         “我想知道范先生是怎么想的。”
         李奕确实有改旗易帜的想法,但这个想法却也没有那么迫切。
         因为太平军现在刚刚起义,还没来得及大规模的毁庙焚书,将整个儒家,或者说是将中国的整個士绅阶级给彻底推到自己的对立面。
         所以,太平军这面旗帜,暂且还能用一用。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李奕就是儒家思想的卫道士。
         其实李奕对儒家也没什么好感,尤其是被满清阉割后的犬儒。
         只是他的脑子向来很清醒。
         打天下,玩的就是把敌人搞的少少的,把朋友搞的多多的。
         现在的中国就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士绅阶级就是这个国家的实际统治者。
         你把士绅给往死里得罪,那就相当于把打天下的难度给直接推高到了SSR级。
         本来可以拉拢的势力,被你搞成了誓不两立的生死大敌。
         何必呢?
         想清算,等你打完天下,机会那不多的是吗?
         说白了,如果不是太平军毁庙焚书,一副要把儒家赶尽杀绝的姿态,把士绅和儒家读书人往死里得罪。
         湘军淮军这些团练武装,还真不一定能拉起那么多人来围剿太平军。
         能把对满清统治向来不满的南方士绅,给逼到站在满清那边,可想而知太平军在统战工作上做的究竟有多糟糕。
         但这些都是将来的事情,现在还没发生。
         所以李奕对于改旗易帜也只是有个想法,但却不是很迫切。
         范希元见此,开口说道。
         “在学生看来,我军继续打着太平军的旗号,主要有以下几个好处。”
         “一来,可以低调行事,让清妖以为我军是太平军的偏师,从而不至于将太多的注意力放在我们身上。”
         “二来,拜上帝教在两广一带有着相当不俗的影响力,各地都有着大量的教众。”
         “我军若是继续打着拜上帝教的旗帜,则是可以尽可能的吸收这些教众,以求尽快扩军,增加实力。”
         “三来,我军现在羽翼尚未丰满,借太平军的势发展,便是最佳选择。”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当年明太祖所实行之战略,放在现在同样行之有效。”
         当年朱元璋在后面苟发展,前面有韩林儿扛着。
         现在李奕前面同样有太平军扛着。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李奕闻言,开始沉吟了起来。
         没说是,但也没说不是。
         片刻之后,李奕终于抬头道。
         “先生放心,我明白的!”
         “萧朝贵虽然对我不住,但冯先生对我却恩重如山。”
         “我李奕自然不会做那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李奕知道,自己想自立,现在确实还不是时候。
         虽然他不准备再去和太平军合流,但这不妨碍他继续抱冯云山的大腿不放。
         范希元见此,抱拳道。
         “总制英明!”
         ……
         武宣,东乡!
         太平军大营内!
         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等聚在一起,商讨着天国下一步的动向。
         “我军被清妖重兵围困于东乡,虽暂时可以坚持,但长久来看,肯定不是个办法。”
         “还当想办法突围才是!”
         穿着一身明黄色衮服的洪秀全开口说道。
         他的眼睛里是明显的疲惫。
         很显然,这段时间以来,他也很受煎熬。
         杨秀清闻言,开口说道。
         “突围……只怕不易!”
         “清妖重兵围困我等,四周出山的道路都被封堵,清军虽打不进来,可我们却也打不出去啊!”
         现在唯一令杨秀清较为庆幸的,便是武宣东乡的地形较为封闭,山峦叠嶂是他们最好的屏障。
         清军虽数次进攻东乡,但均不得寸进!
         否则的话,他们现在所面临的压力只会更大。
         众人纷纷忍不住叹气。
         忽然,冯云山像是想起来了什么,开口说道。
         “我记得广东的凌十八曾经来信,说他要率部从广东杀来广西同我天国主力汇合。”
         “若能得他策应,我大军突围的机会说不定就有了。”
         历史上,太平军之所以能从武宣东乡突围成功,便是因为清军的注意力被进攻郁林州的凌十八所吸引。
         再加上向荣和周天爵暗生龃龉,以至于清军的防线出现漏洞,这才让太平军抓住机会,突围成功杀向了象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