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 第93章 唐宁街十号
         杨宜清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因为,天国现在好像真的就没有这方面的计划。
         而在历史上,太平军也同样是这样做的,在打破江南江北大营之外,完全没有巩固战果的意思。
         结果就是,在太平军主力离开天京西征东征之后,清军很快便整顿兵马,卷土重来,重建了江南江北大营,再次将天京城给围了起来。
         李奕就很困惑,天国好不容易打破了清妖对天京的封锁,不抓紧时间把战线外推,巩固战果,你着急西征东征深入敌后干嘛?
         光打下来占不住有什么用?
         在李奕看来,现在的太平天国其实虚的很。
         别看他南征北战好像打下了不少重镇要地,但也就仅仅只是打下了一些重镇要地,对于地方上,完全没有实际控制。
         以至于太平天国的政权很是虚浮,别看他好像一颗参天大树,枝繁叶茂,非常繁盛。
         可这棵大树却是从来都没有扎下根去过。
         说白了,也就是流寇行径,完全没有经营地方的想法。
         这样的太平天国竟然能坚持十几年才被灭掉,也只能说我大清确实足够拉胯。
         见杨宜清这副表情,李奕便知道,还真被自己给说中了。
         天国还真就没有巩固战果的想法,就想要继续向外扩张。
         深吸一口气,李奕开口说道。
         “孤不知道天国那边是怎么想的,但孤在这里得提醒你们一句。”
         “江南江北大营只是被打破了,而不是全歼了,琦善率军退去了淮安,向荣和吉尔杭阿退去了常州,他们现在估计都在整兵备战。”
         “如果天国不能去巩固战果,那清军便随时有可能卷土重来。”
         杨宜清闻言,也知道李奕这是好意,当即说道。
         “多谢王上提醒,外臣会转告东王的。”
         随后,两人又就盟约之事商议了片刻。
         杨宜清取出一份盟约,呈递给了李奕,想要李奕在上面盖章签字。
         李奕展开盟约,看了起来。
         盟约很短,一共只有五条内容。
         其一是自盟约签订之日起,大唐和天国约为兄弟之国,共抗满清。
         其二是双方约定互为犄角,若一方遭到清军进攻,另一方有义务出兵救援。
         其三是双方约定合攻长江沿岸,联手截断江南江北的联络。
         其四是双方可展开通商,互通有无。
         其五则是约定了双方互派使者常驻,方便沟通。
         在盟约上,杨秀清已经签字,并盖上了他的东王大印。
         李奕见此,明显一愣。
         大唐和天国的盟约上竟用的是东王印,且还只有东王印,而没有天王印。
         看来在打破清军的江南江北大营对天京的封锁后,杨秀清的个人威望已经攀升到了顶点。
         而洪秀全,估计也已经被杨秀清给彻底架空了。
         李奕心中忽的生出了不好的预感。
         尼玛的,天京之变不会是要发生了吧?
         自己是否要提醒一下杨秀清?
         但想了想,李奕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
         洪秀全和杨秀清的事情是太平天国的内部矛盾,自己这个外人不方便插手的。
         否则的话,岂不是成挑拨离间了?
         别尼玛最后搞的好人没做成,反而是惹了一身骚。
         不值当!
         踏入社会的第一课,李奕学会的就是放下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
         烂好人,活不长的!
         命人取来自己的大印,李奕也在盟约上签字用印,然后开口说道。
         “盟约既成,那从今往后,大唐和天国便是兄弟之邦了!”
         说罢,李奕像是又想起来了什么,继续对杨宜清说道。
         “对了,有劳杨兄弟回天京之后转告东王。”
         “这盟约,孤是和东王签的。”
         “对于天国,孤只认东王一个!”
         杨宜清闻言,忍不住面露喜色。
         在他看来,这就是李奕在向东王示好,说明李奕更看好东王掌控天国。
         这对杨宜清这个东殿的国宗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
         深吸一口气,杨宜清开口说道。
         “王上放心,您的话小人会原封不动的转告东王的。”
         李奕闻言,微微颔首。
         随后杨宜清告退,准备去和大唐的相关官员商议军火买卖的细则。
         而这样的事情,是不需要李奕亲自出面的,交给底下人操办就行。
         李奕则是继续琢磨起了这次在湖南开科要出些什么题目。
         ……
         英国,伦敦!
         唐宁街十号,首相官邸。
         “首相阁下,前任外交大臣,辉格党议员帕麦斯顿先生在外求见。”
         一名穿着燕尾服的侍从迈步来到当代英国首相爱德华·史密斯-斯坦利办公室,敲门进入之后开口汇报道。
         正在审阅文件的斯坦利抬起头来,鹰钩鼻上带着一副金丝边眼镜,深陷的眼窝让他整个人看起来有些阴郁。
         思索一阵,斯坦利点头说道。
         “将人请进来吧!”
         他的话音落下,侍从转身离去。
         没多长时间,侍从便带着帕麦斯顿从外边走了进来。
         这是一个典型的昂撒白人贵族,穿着燕尾服,戴着整齐的假发,手中持着文明杖,看似优雅从容,但举手投足间是肉眼可见的高姿态。
         贵族出身的他,已经习惯了高高在上,不将所有人放在眼中。
         只是今天的帕麦斯顿的脸上,却是难得的有些怒容,让他身上那股独属于老白男的高矜优雅褪色了不少,显得有些气急败坏。
         “帕麦斯顿,你今天来我这里是有什么事情吗?”
         斯坦利膈下手中的钢笔,脱下金丝眼镜,开口询问道。
         帕麦斯顿闻言,开口说道。
         “尊敬的首相阁下,我刚刚接到了一则来自远东的最新消息,香港出事了。”
         “可怜的文翰爵士,被遥远的东方国度清国的一支叛军,残忍的杀死在了广州。”
         “连带着帝国在远东的那颗明珠——香港,也是被叛军用军事手段夺了去。”
         斯坦利闻言,深吸一口气,鹰钩鼻动了动,脸上原本的阴郁变得越发明显。
         他脸上的神情有些凝重。
         “哦,我的上帝啊,这可真是一个糟糕的消息。”
         “帕麦斯顿,你能确定这则消息是准确的吗?”
         帕麦斯顿点头说道。
         “尊敬的首相阁下,这是印度那边送回来的最新消息,我以上帝的名义起誓,确定这消息比黄金还要真。”
         斯坦利闻言,脸上的表情越发凝重,转头吩咐自己的侍从,命他去将外交部有关印度的最新公文取来。
         虽说帕麦斯顿言之凿凿说消息是真的,但作为大英帝国的首相,斯坦利不可能偏听偏信。
         自己亲自看一下相关公文,自然是应有之义。
         很快,侍从便去将公文取来,斯坦利翻看了一下,很快便找到了相应的公文。
         看完之后,斯坦利的一张脸变得相当的难看,思索起了大英帝国该如何应对远东变局。
         至于说自己还没看到的公文,帕麦斯顿却是能先一步得到消息,斯坦利倒是并不觉奇怪。
         因为,帕麦斯顿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前外交大臣。
         他还是辉格党的资深议员,在辉格党内有着极大的人脉和能量。
         去年的时候,拿破仑三世发动军事政变,登基称帝,当时担任大英外交大臣的帕麦斯顿未经女王和内阁同意,便承认了拿破仑三世的政权的合法性。
         可谓是极大的逾矩!
         事后,时任首相的约翰·罗素下令罢免了帕麦斯顿的外交大臣的官职,以做惩戒。
         可便是在帕麦斯顿却是并没有认命,很快,他便利用辉格党的力量,找了个借口弹劾罗素,让罗素丢掉了首相的位置以做报复。
         然后他斯坦利才捡了个便宜,被女王任命继任大英帝国的新一任首相。
         所以,对于帕麦斯顿的能量,斯坦利心知肚明。
         再加上自己这个首相事务繁忙,不可能时时盯着外交部方面的消息。
         帕麦斯顿这个前外交大臣能在自己这个首相之前拿到消息,并不足以为奇。
         见斯坦利的脸色沉凝,仿佛在思索着什么。
         帕麦斯顿继续说道。
         “首相阁下,叛军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对大英帝国尊严的极大挑衅。”
         “我想大英必须对此做出最为严正的回应,派兵对叛军以及那个古老的东方国家进行军事惩戒。”
         “借此来维护大英日不落帝国,以及世界霸主的威严!”
         话语中,帕麦斯顿激进派的态度展露无遗。
         在历史上,他便是一个对外扩张的激进主战派。
         他担任英国的外交大臣,以及首相期间,一力推动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发动侵略。
         并做出决议,协助满清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挑起克里米亚战争,与俄国争夺地盘。
         镇压印度民族起义,为英国女王戴上皇冠。
         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支持南方奴隶主集团,推动北美分裂……
         可谓是劣迹斑斑,罪行累累!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是一个满手血腥的侩子手,一个战争贩子,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
         在他的心中,这个世界上除了昂撒人,其他都不算人。
         对了,他还有一句名言,那就是:
         “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这句话,几乎成了后世英国在外交上的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