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重生之我在剧组加点拍戏 > 第162章:《那些年》的票房,该有多么的恐怖!!!
         《那些年》的拍摄确实没有什么看点。
         如果只是单独一个镜一个镜的来看,你还会发现很无聊。
         正如韩三坪所说。
         哪怕他看完了全部剧本,一时之间也感觉这部剧没啥大的冲突与矛盾。
         这与后世那些写网络的一样,一来就要黄金三章,一来就要出现金手指。
         难道不出现就不行吗?
         很多时候。
         对于这一些看起来很专业的业内人士。
         他们会进入一个审美陷阱。
         正如本子一样。
         他样对于本子的要求,那就是一来就要矛盾,一来就要冲突。
         可是殊不知。
         矛盾冲突也只不过是吸引观众的一个点。
         但能吸引观众的,却有许多许多。
         《那些年》在前世为什么火,就是因为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与回忆。
         他并不需要太强的矛盾与冲突就能取得成功。
         不过。
         或许是文字剧本的原因。
         这种东西用文字表面的话,暂时不是那么的表现明显。
         但陈诚并不着急。
         他很耐心的去拍这一部剧。
         虽然他知道。
         他招的一众演员都没有特别的拍戏技巧。
         但陈诚仍然非常的有耐心。
         “陈导,这几个镜头行不行?”
         一天戏拍完,副导演吴井源来到陈诚办公室。
         并调出当天拍好的镜头:“我感觉这些镜头艺术效果不够,还有各个演员演技实在是让人难于接受。”
         陈诚看了看,笑着说道:“我觉得挺好,挺自然的。”
         “自然倒是自然,就是感觉怪怪的。”
         “有啥怪怪的。”
         陈诚说道:“吴导,你是拍多了片子,一来就认为演员天生就应该怎么怎么演,怎么演才最真实。殊不知,既然是演,他其实就不真实。反而,你看他们,不怎么会演的表演,反而看起来更为自然,也更为真实。你想想,你当年读书的时候,是不是这样?”
         “艺术不是要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吗?”
         “理论这东西每个人看法不一样,别纠结,你就当这些人就是高中生随便瞎演吧。”
         陈诚这么说,也不是对一众演员放松标准。
         前世《那些年》亦几乎没有一个是专业的演员。
         最多就是郝少文。
         但郝少文自童星出道之后,他就很久没拍戏了。
         至于说他的演技,也就这样吧。
         陈诚这一版《那些年》,反倒是和剧本比较接近。
         正如男主角。
         狗子哥张伟有一点小机灵,也不一种不服输的个性。
         此时他还不出名,没有偶像包袱,演起来也是本色出演。
         这就很符合男1号柯景腾的性格。
         女1号吴青青更是。
         本来就是学霸。
         至于怎么演。
         陈诚只跟她说,你只要将你高中时的学习状态表现出来,那基本上就Ok了。
         果然。
         陈诚一说,吴青青一瞬间进入到了状态。
         至于其他的角色。
         很多时候,陈诚都不给他们讲戏,让他们自由发挥。
         至于为什么不讲戏。
         主要是讲戏这东西不是万能的。
         一些特别要感情丰富,剧情比较冲突的,这样的讲戏演员就能够比较理解。
         但其实《那些年》从开始到结束,他都是比较平淡。
         他就像是在给你讲一个故事。
         故事里一直很平顺,很平顺。
         就算是男主角与女主角误会分开,也很平顺,没有太大的爆发点。
         这与我们现实当中也一样,就是很平静,也很自然。
         没人什么大爆炸,也没有什么震惊全校的事迹。
         很多少男少女在一起,就是从暧昧来的。
         最后,也在暧昧中分开。
         这里的暧昧也比较私隐。
         哪里有影视剧里面的,爱你爱到死去活来,爱你爱到天崩地裂。
         所以在后面。
         哪怕男主角与女主角分开之后,郝少文饰演的谢明和与沈佳宜好上了。
         但大家也没有表示什么。
         难道要与“谢明和”干上一架吗?
         难道又要死皮赖脸的,求女主角复合。
         分开了就分开了。
         错过了就错过了。
         可能大家都知道,这一分开,这一错过,就是一辈子。
         但……
         现实里大家,不都是这样吗?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年》会引起这么多人共鸣的原因。
         不过结局。
         陈诚稍稍改了一下。
         剧中的男主角大学毕业了之后,不知道什么原因开始了写网络,并且因此爆火。
         但陈诚版本的,男主角大学毕业之后,并没有这么好的运气。
         他并不会写网络。
         就算是会写,但写得也不好,没有人看。
         为了生活,他当起了场工。
         直到女主角沈佳宜结婚之后,陈诚才变成导演助理。
         是的。
         陈诚写的是自己。
         但也不完全写得是自己。
         不是每个主角就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也不是每个年轻人与初恋分手之后,他就能成为别人眼里的白马王子。
         直到某一天。
         剧中的男主角回忆起了往事,于是,他便自编自导,拍下了这一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
         《那些年》拍起来没有太多的难度。
         有难度的是,几乎每过一段时间,吴青青就跑过来向陈诚催稿。
         没得办法。
         之前忽悠吴青青饰演女主角,陈诚只能每天拍完《那些年》之后,稍稍写一段《魔道祖师》。
         还好。
         陈诚前世文笔还可以,又写了这么多短剧剧本。
         加之此时陈诚的文笔已经达到80点,写起魔道祖师,自然不在话下。
         如此,倒也应付了吴青青。
         “陈导,后面的剧情要不要加点?”
         最后一天,拍完了这一场,《那些年》就要杀青。
         不过这时,吴井源却又是再次找到陈诚。
         “加点?”
         “我觉得后面,可以再加上那位男主角又从导演助理,变成了武术副导演,武术副导,副导演。然后,一路又成为演员副导演,第一副导演,联合导演,最后成为独立导演,接着成为了亿元先生。”
         “停停停……吴老大,你说这么多,这是要拍谁啊?”
         “你说拍谁?”
         “别看着我,后面的不能拍。”
         “哈哈哈,不挺励志的嘛。”
         “励不励志先不说,我们《那些年》是一部青春校园片,不是励志剧,不要搞错了方向。”
         “也是。”
         吴井源点点头,暗叫一声可惜:“其实,陈导,你的经历确实可以拍一部励志剧。”
         “好吧,等什么时候你来拍。”
         “那可说定了。”
         吴井源哈哈大笑:“以后等你成为巨头之后,说不定,我还真拍你的自传。不过,先说好,我可没钱买你的人生剧本。”
         “好,不要钱,到时候你来拍。”
         这般事情,陈诚当其开玩笑。
         虽然陈诚也想成为大佬。
         但谁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
         或许之前陈诚混得还不错,看起来潜力可以。
         可人生就是充满着一切不确定。
         谁知道你后面发展能否顺风顺水?
         万一你生下来有大帝之资。
         结果半路被哪里来的一位主角干了一顿呢?
         “来,各位,今天最后一镜,拍完这一镜,我们的《那些年》就杀青了。”
         拿着麦克风,陈诚大声的说道。
         剧组一众大家也是无比的兴奋。
         拍戏虽然好玩,可拍得久了,也累。
         今天能杀青,所有人都很高兴。
         “Ok。”
         “过。”
         “大家辛苦了,晚上所有人都别走,大家一起喝个痛快。”
         看了看镜头,陈诚很满意。
         ……
         “来来来,各位,最近一段时间大家辛苦了,我敬大家一杯。”
         《那些年》可以说是陈诚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主导的剧。
         既然是自己主导,所以很多规矩陈诚都是按着自己来。
         这不。
         杀青宴上,陈诚就没分什么主桌副桌,更没分什么第一桌第二桌。
         至于怎么选。
         大家自己来。
         你想到哪里就到哪里。
         你想坐哪桌就坐哪桌。
         之所以这样安排。
         一方面剧组里很多都是同学,没必要搞剧组那一套这么深的等级制度。
         另一方面。
         也因为不少大家是同学,陈诚希望各自同学在拍完《那些年》之后有一个好的前程。
         陈诚希望剧组大家能够相互多交流,多认识,多了解。
         最好是以后成为朋友。
         吴井源看了陈诚的意思,朝着陈诚竖了一个大拇指:“陈导,做人做到你这步,我老吴服了。”
         “吴老大,这怎么说。”
         “你看,现在剧组大家打成了一片。不管是幕前,还是幕后,一下子大家都成为了朋友。我相信,以后大家可能都会成为朋友。这对于所有人,都是有利的。”
         “是啊。”
         陈诚也是点头:“幕后和幕前都是一起拍片,没必要分得这么清楚,大家可以一起交朋友。以后幕前演员有资源,可以叫幕后朋友过来。幕后制作人有关系,也可以推荐推荐幕前的演员。这样,路才能走得更宽。”
         “牛逼,你小子……怎么有这么高的境界?”
         “什么高的境界。曾经有人给我打过伞,就不想看到他人淋雨,我不是这样走过来的吧。”
         看着吴井源,陈诚说道:“是吧,吴老大。”
         “什么啊,我不明白。”
         “切……”
         陈诚举起杯,来到吴井源面前:“谢谢。”
         吴井源擦了擦眼睛:“我们相互感谢才对。”
         ……
         “小武老师,你说当年陈导也是化妆师?”
         “也不算,陈导当年是美术副指导,管化妆。”
         “哦哦,没想到陈导这么有才。”
         “这算什么,陈导以前干过的职业多着呢。那什么,场工陈导也干过。”
         “小武老师,你别说我们剧中男主角大学之后的经历,就是陈导的经历吧。”
         “差不多。”
         另一桌。
         小武和剧组大家聊得高兴,一时聊起了一系列关于陈诚的八卦。
         “跟你们说,当年拍神雕的时候,就是诚哥给小龙女定得妆,金大侠才肯定的。”
         “哇……”
         “不只如此,陈导还给巩丽老师定过妆。对,就是黄金甲那部。”
         “陈导是不是太牛了。”
         “低调,低调……还有一些剧没放出来。陈导在《投名状》里面,还指点过李联杰演戏呢。”
         “我的天……”
         看这边热闹。
         陈诚也是走了过来:“小武,说什么呢,剧组一众妹纸都要被你给拐跑了。”
         看到陈诚过来。
         小武有些不好意思:“诚哥,我是给他们说您的光辉事迹呢。”
         “我有什么光辉事迹,你不会把我当场工的经历都说出来了吧。”
         “咳咳……”
         “你小子,还真说了啊。”
         陈诚朝着小武做了一个鄙视的动作。
         同桌一众剧组大家见陈诚来到,亦是无比的兴奋,问道:“陈导,你还有好多片子没有上映吗?”
         “有一些,但不算多,只有两三部吧。”
         “还有两三部啊,那不得票房又得破亿。”
         “这个,我也不知道。”
         陈诚确实不知道。
         不过。
         后面几部片子,真要是票房只破亿,估计出品方会哭死。
         是的。
         不管是画皮,还是投名状,更或是十月围城。
         如果票房只有1亿的话,他们都可能会亏。
         “那您觉得,我们的《那些年》,票房会有多少?”
         “我也不知道。”
         “您预测一下?”
         “算了,万一预测不准,你们时不时想起,都得调侃我……你们吃好,喝好,我到另外一桌。”
         这种预测票房的事情,不是每次都能预测得准。
         和陈诚没有任何关系,陈诚也影响不到他们的情况之下,这样的预测可能会有一些准。
         可现在陈诚完全参与。
         陈诚这一版的《那些年》与前世已经有很多的不一样。
         再加上现在是2007年,前世《那些年》是2011年上映。
         这根本预测不来。
         不过虽然预测不来。
         但有之前《不能说的秘密》破亿在前,陈诚对于《那些年》却是有了一个很高的期待。
         当然。
         这个期待。
         不仅仅是内地。
         按陈诚的计划。
         他准备两岸三地,分别进军。
         按前世《那些年》的战绩。
         他在宝岛上映,票房高达4亿多台币,问鼎宝岛历史第一。
         在香江。
         《那些年》获得票房超6000多万,打败了星爷保持7年之久《功夫》的票房记录,再创历史。
         如果。
         陈诚说的是如果。
         如果自己这一版的《那些年》可以重现当年的票房。
         啧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