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重生之我在剧组加点拍戏 > 第221章:导演意志,大发神威。
         这个八卦。
         最早还只是在剧组内部传一下的。
         慢慢后。
         后来进入到了陈诚贴吧。
         再后来。
         千面影帝陈诚几个字,却是让整个娱乐圈都好似知道了。
         为此。
         不少人还在网上,讨论的沸沸扬扬。
         “我觉得不可能,千面影帝四个字,可能就是一个随便调侃的八卦。”
         “我也觉得,毕竟陈诚是制片人,他不是演员。当然,他也演过戏,虽然也还不错。可他更多的还是导演,对了,现在还是制片人。就当他是导演吧,导演会不会演戏,一般来说一位优秀的导演都会演点戏。可是,要说导演就比演员演得好,那就不一定了。”
         “是的,术业有专攻。陈导的执导水平是可以的,甚至可以在国内排到前面。可演技嘛,虽然也不错,但与那些顶尖演员相比,那就没得比了。”
         “理解。这就像篮球教练和职业篮球运动员一样。篮球教练自然会打篮球,可大都数篮球教练都打不赢现役的职业篮球运动员。”
         这种八卦,只是圈子里的谈资。
         大家谈过之后,也就不会太多的去想。
         毕竟八卦这种东西。
         真真假假,你未必知道。
         就是让大家开心一下,笑一下就可以了。
         不过。
         陈诚是不是千面影帝不重要。
         他也没想过当什么千面影帝。
         此时一段时间拍完,陈诚却和张嚟在办公室里,回看着之前拍好的视频。
         特别是一些比较经典场面的镜头,陈诚最为看重。
         “张导,这几段戏拍得不好,要重拍。”
         张导的水平自然是可以的。
         看着其中一段刘备与曹操对话的镜头,陈诚皱了皱眉:“这里刘备气势没有出来,我们新三国的刘备不能这么软弱。或者说,他不能体现出他的软弱。哪怕,他面对的是曹操。”
         这是陈诚之前一直定好的调。
         老版三国的刘备没事总是哭,这是陈诚不想看到的。
         做为三国之时的一方霸主,刘备要是软弱,那就没有蜀国政权的事了。
         陈诚希望看到的,那就是一个令他人不一样的刘备。
         这个刘备,同样霸气。
         但他的霸气,并不与曹操一样。
         “之前我也觉得这段拍得不是特别好,我还让他们拍了几遍,但还是这样……”
         张嚟也是点头。
         在拍摄之前。
         导演张嚟和陈诚沟通过怎么拍刘备。
         只是虽然沟通好了,可演员并没有表现出这样的气质。
         “这样,过几天就要转场,这几个镜头重拍。这里要是没拍好,那刘备的气势就出不来。刘备气势出不来,那整个角色都毁了。不对,这个毁不仅仅只是毁了刘备,更毁了整个蜀国集团里的一众演员。”
         东汉末年,天下三国鼎立。
         三位君主,亦都各有其霸气。
         也正是三位霸主独有的魅力,他们才能吸收这么多人才,为其所用。
         与之三位霸主相比。
         东汉末期的其他一众诸侯,都因每个人都有其非常大的劣势一面,最终被他人打败。
         如袁绍,手下这么多大将,谋士,但却优柔寡断。
         袁术更是脑子不行,以为拿到了传国玉玺天下就能听他的。
         刘表原本有不错的牌,可他却没有远大的志向,白白浪费了一大堆机会。
         孙坚野心倒是不小,可他却准备不足,又做出了一系列的战略错误。
         最后。
         三国里面只有曹操,刘备,孙权……才是真正的东汉末年的霸主。
         所以要拍新三国。
         三位角色,一定要拍好。
         三位角色没竖立好,那他们的三方集团都不稳固。
         “行。”
         张嚟也是点点头。
         过了一会,张嚟说道:“陈导,要不明天这几场戏,你来拍。”
         “我?”
         怕陈诚误会,张嚟说道:“陈导,我没有别的意思。按理,你是制片人,你是不需要负责拍片的。不过,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都是想将新三国拍好。陈导您的很多想法,理念,都在我们之上。说实话,我虽然比你年长了这么多,但也十分的佩服您。明天这几场戏,您亲自坐在监视器那里,我也想学习学习。”
         张嚟无比真诚的说道。
         “张导,您谦虚了。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客气了。”
         想了想。
         虽然陈诚做为制片人,他很多的时候是比较重尊导演的。
         毕竟导演才是负责片场的拍摄任务。
         制片人虽然权力比导演大。
         但很多的时候,也不会太多的在片场过多的干涉。
         只是张嚟都这样说,陈诚要是再推辞,那就说不过去了。
         ……
         “各位,今天大家打好精神,陈导会亲自来执导。”
         “啊,陈导不是制片人吗,他怎么亲自执导?”
         “陈导虽然是制片人,但他之前可是导演。至于为什么下场,据说是昨天晚上陈导和张导讨论了一夜,发现有几个地方没拍好。陈导很不满意,就亲自下场。”
         “我靠,那这几天的戏会是高标准?”
         “对,所以我们打好精神。要是拍得不好,惹恼了陈导,吃不了兜着走。”
         不知道是谁传出了消息。
         次日剧组一片严肃。
         一众要重拍戏的演员,也是有些紧张。
         第一场,主要拍的是三顾茅庐的剧情。
         这里面主要的演员,也就是诸葛亮。
         “陆义,一会你的戏份。昨天我和张导聊了一下,你的这几段剧情拍得不是很好。陈导说要重拍,你休息一会,一会就到你。”
         张嚟在剧组叮嘱陆义。
         陆义点头。
         半个小时之后,三顾茅庐的剧情正式是开始。
         这个剧情大家都知道。
         说的是刘备,张飞,关羽想请诸葛孔明出山。
         但前两次去,诸葛孔明根本都没有搭理三人。
         直到第三次,诸葛孔明看出了三人的诚意,才答应出山。
         “好,各方面准备。”
         “开始。”
         场记板一声响,当天这一场戏就开始了。
         这场戏之前是拍过的。
         虽然刚得到消息的时候,陆义有些紧张。
         可毕竟拍戏也拍了一段时间,陆义只是调整了一下状态,他便开始了他的表演。
         应该来说。
         今天这场戏,陆义觉得比之前几场更好。
         一方面是拍得更为流畅。
         另一方面,也是陆义觉得几分钟拍下来,他感觉很自然,没有什么压力。
         只是这是陆义的感觉。
         虽然这一场戏大家都表现不错,但陈诚还是不满意:“不行,重拍。”
         说着。
         陈诚还让副导演吴井源对陆义说道:“陆义,你饰演的诸葛亮是智近乎妖的人物。你的形象不能只表现出你的那种小聪明,你要表现出你的大局观,以及天下尽在掌握的那种超然形象。”
         说完。
         这一段戏再度重拍。
         只是可惜。
         虽然陆义在陈诚的指点下,这一镜比刚才那镜好一些,但仍达不到陈诚的要求。
         不过陈诚也不急。
         指导演员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更不用说,这还是比较重要的镜头。
         有的一些演员可以几句就理解过来,但有一些演员却不行。
         “陆义,如果你对于那种天下大势尽在我手的那种状态没有太多感觉。那么,你想想水镜先生司马徽。”
         陈诚让助手走了过去。
         有一个更为形象的比喻,陆义似乎找到了一丝感觉。
         接下来这版,那就比原来好了许多。
         但这还不够。
         陈诚亲自走到了片场:“我说的水镜先生,不是让你真的模仿水镜先生。诸葛亮也有诸葛亮的特点,隆中对会不会背。”
         “会。”
         “那好,先背一遍。”
         一口气。
         陆义对着陈诚背了一遍的隆中对。
         陈诚点点头,然后说道:“再背一遍,背慢一些,别背这么快。”
         陆义按着陈诚的要求,又背了一遍。
         陈诚再度点头:“再背一遍。”
         陆义又是背了一遍。
         这么一口气。
         陆义背了三遍。
         前面两遍,陆义还没有太多的感觉。
         直到第三遍背完隆中对,陆义说道:“陈导,我好像找到一点感觉了。”
         “找到就好,那我们开始。”
         又是拍的一声。
         这一次。
         陆义饰演的诸葛亮,达到了陈诚的要求。
         ……
         “好快啊。”
         原本做好了这几场戏会比较艰难的准备。
         但没想到。
         陈诚只是指点几下,陆义就表现的这么好。
         同时这一场戏,也这么快收工。
         吴井源也是无比的惊讶。
         “张导,您是老资格了,您怎么看这一场戏。”
         同样是身为导演。
         可越是导演,吴井源越是知道陈诚的执导水平。
         就如刚才。
         要换成是吴井源来,他就完全白搭。
         倒不是他对于诸葛亮的理解不如陈诚。
         吴井源与陈诚对于诸葛亮的理解一样。
         再加上开拍之前,陈诚和一众导演都开了个会。
         对于一众演员的理解,整部剧的走向……都是讨论过的。
         可就算如此。
         吴井源也自问,他无法做到刚才陈诚这般。
         “呵呵,今天我也是来学习的。”
         张嚟摆了摆手,说道。
         吴井源继续问道:“张导,别这样藏私啊。我们也搭了这么久的戏,不会这么小气吧。”
         吴井源都这么说了,张嚟知道什么也不说,那就太不给面子了。
         想了想,张嚟说道:“你有没有发现,陈导在执导起来,有一股很强大的导演意志。”
         “导演意志?”
         吴井源有些不明白:“什么是导演意志?”
         “我也不太清楚。”
         张嚟说道:“我跟不少人交流过。当年有人就说,当导演水平到达一定境界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导演意志一样很玄的东西。这种导演意志只要出现,那么,一众演员很快就会被他的意志所影响,进而入戏。”
         “这么玄?”
         “是有些玄。不过,也不算太玄。以前,我在其他的导演身上,也见到过。”
         “哪位导演身上?”
         “张艺某。”
         “张艺某。”
         吴井源眼睛发热。
         ……
         导演意志这种东西很玄。
         谁也看不见,摸不着。
         但陈诚的执导仍在继续。
         上午陆义的戏份很快就补完。
         下午。
         则是刘备和曹操的戏份。
         这一段戏份也很重要。
         剧情大概说的是,刘备带着两兄弟刚到十八路诸侯会盟的时候,一众诸侯都看不起刘备。
         只有曹操觉得刘备是个人才,于是就有了刘备与曹操这段草屋对话。
         这一段对话虽然其影响力比不过曹操与刘备的青梅煮酒论英雄。
         但这一段话,陈诚认为是最具体现刘备气质的一面。
         “于老师,你和剑斌老师再对对戏,这一段戏很重要。”
         开始之前,陈诚没怎么指导,让他们自己对戏。
         对完戏。
         陈诚就准备开拍。
         第一镜拍完。
         陈诚看了看。
         还是和之前一样。
         饰演曹操的陈剑斌倒是没有太多问题。
         因为本身上,曹操就是一个比较霸气的人物。
         饰演曹操的陈剑斌很多时候只要演出霸气的一面就可以。
         当然。
         曹操也不仅仅只是霸气。
         但关键的是,这一幕陈诚主要看的是刘备。
         因为刘备现在还没什么势力,还是草莽阶段。
         可就因为是草莽阶段,陈诚却是更要刘备表现出他的那种霸气。
         因为这样,才更能体出刘备的特点。
         不过显然,于和炜暂时没能够表现出来。
         想了想,陈诚把于和炜叫了过来。
         “于老师,您觉得刘备能够在这么多诸侯当中存活下来,并且最后成为三国一霸之一,他的优势是什么?”
         “我觉得有多个方面,一个是他是汉室宗亲,虽然这看上去不重要,但其实很重要。另一个,他独特的人格魅力。还有一个是,他懂得礼贤下士,多方吸收人才。”
         “那如果只说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呢?”
         “这……”
         于和炜一下子不知道怎么说了。
         对于刘备。
         他其实研究了很久。
         他自问对于刘备已经很熟悉了。
         可是。
         陈诚这一句话,他却又有一些答不出来。
         按标准答案。
         那就是。
         一个人的成功,他是在各种条件因素之下,才最后发迹的。
         单说一个原因,好像并不完美。
         但陈诚更知道。
         拍戏不是讲历史,也不是做研究。
         要让观众注意到你,要让大家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刘备。
         那你就要在电视镜头前,表现出一个超越别人的特色。
         要是你这也会,那也会……一大堆优点,最后大家反倒都不记得你了。
         上一版大家认为刘备一直哭,其实这也算是一个特色。
         至少。
         你知道了,刘备总是哭哭啼啼,让人印像也很深。
         “答案就在于一个,仁字。”
         一边说。
         陈诚拿出纸笔,在便签纸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仁字。
         “于老师,你仔细回忆一下刘备的经历。你也不要管,这个仁是否真的站得住脚。至少,刘备需要这个仁字,打出他的威名。他也需要这一杆旗帜,让一众人士依附于他。”
         陈诚说完。
         他让于和伟休息20分钟。
         “仁”。
         休息室。
         看着手中的仁字,于和炜脑海里一直想着陈诚的话。
         他感觉有一种冥冥之中的声音,直灌他的脑海。
         20分钟之后,于和炜精神气爽的走了出来。
         “陈导,可以开拍了。”
         “于老师,准备好了?”
         “嗯。”
         于和炜重重点头。
         陈诚有些兴奋,大声说道:“各方面准备。”
         一声开始。
         这一幕再度进行。
         随后。
         你会看到。
         那一个草屋当中,东汉末年两位霸主进行了一场深层次的对话。
         刘备:京城董贼作乱,九州战火烽起,官民世子无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四百年汉室日渐衰亡啊。我身为刘氏宗人,何以面对先皇在天之灵啊。痛哉痛哉,痛不可当啊!
         曹操:“我倒是与君不同,一方面是痛,另一方面却是喜。”
         刘备:“敢问曹公喜从何来?
         曹操:夏五百年止于商,商五百年止于周。周,三百年而骤起春秋战国。是时天下大乱,引来英雄辈出。由此可见,国运盛衰长短俱凭天意,如无乱世,何来英雄?请君设想,如果是在太平盛世,你只能是个织席贩履之徒。我呢,也只是个门下校尉之辈。恰恰是这天下大乱,你我才能创下这不世功名。
         刘备:看来曹公是为这乱世而生的。
         曹操:生为乱世是为不幸,但若能变乱为治,岂非不幸之中大幸。敢问玄德兄此次会盟有何志向?
         刘备:备虽不才,却想以天下兴亡为己任。除贼安邦,中兴大汉。天下大乱之根源,首先在于人心丧乱。因此,欲安天下,先取人心。而人心之本,在于循天道,行仁义,持忠孝。
         刘备:恕在下直言,与其说他们在仇恨董卓,倒不如说他们在嫉妒董卓。于是匆匆起兵,匆匆会盟。其意是想趁天下碎裂之时,争夺一块地盘,壮大自己的势力,他们哪里是想救天下,他们是想趁乱争天下,趁乱分天下,所以在下才认定,天下大乱之根源,首先在于人心丧乱……!!!
         演到这里。
         现场众人一致叫好。
         在他们眼里,他们看到了一个不输于曹操的刘备出现。
         而这时的陈诚,却是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知道。
         他拍下了一个不输于曹操,但同样霸气的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