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别死 > 69、朱厚照的震惊
         弘治皇帝是个老好人,也是个好皇帝,这点或许无人会反驳。          他有着儒家关于君主品德的所有真善美一面,对家人好,对敌人宽恕,对官僚也好。          周太后埋怨他的时候,他只是虚心接受,笑着讨饶,希望老太太健健康康,不与老太太争辩。          朱祐樘的童年很坎坷,差点死在内宫,若非周太后的庇佑,未必能顺利登基,甚至成化帝都未必会知道自己有这么一个儿子。          后来登基了,他也深深感激着周太后对自己的帮助,这份恩情一直没忘记过。          他怕周太后在后宫研究道家典籍无聊,所以将张皇后那边看完的《再生缘》话本拿过来给老太太调剂。          老太太着实也爱看话本,就是眼神不太好,成天着迷的很,所以刚才吃饭的时候弘治皇帝才提醒她要顾着眼睛,不要看太多。          周太后就觉得弘治皇帝说她眼神不好,一时间让弘治皇帝哭笑不得,一把年纪了还如此任性。          ……          奉天殿内,朱厚照拿着放大镜大摇大摆的走了进来。          想对自己父皇显摆显摆,却没见着弘治皇帝的人,于是自顾自坐在龙位上,拿着放大镜去看折子。          一旁伺候的太监脸上冷汗涔涔,这是你能做的位置么?你还没登基呢。          但凡皇上多几個儿子,你这举动还不知会酿成什么后果。          朱厚照不在乎那些。          他随意翻开一本奏疏,拿着放大镜去看,奏疏上的字一个个大如斗,看的十分清晰。          ‘臣兵科给事中呕血祈求圣明天子遣王越回京述西北事……’          ‘准。’          朱厚照手上一颤,差点把放大镜给扔掉。          我去!          要不要这么准?          他的陈老弟前几天还在问他说是不是王越要回来了,那时候朱厚照也不知道啊,他又不知道自己父皇天天批什么折子看什么奏疏。          朝中的事他哪儿知道,他这个太子负责和东宫老师把学问学好就行了,政事都是父皇去处理的。          现在看到父皇准了文官的奏疏,让节制西北关西七卫,甘、凉防务的总兵官王越归来述职。          朱厚照如何不惊讶?          这不就是陈老弟说的吗?          嘶!          他居然和父皇搞在一起了?          朱厚照想到一种可怕的可能,不过瞬间冷静。          想想又觉得还是不可能,父皇哪有时间出宫,天天宫里的事都忙得焦头烂额。          那就是小老弟凭本事分析出来的。          这……有点匪夷所思啊!          难道不出门而知天下事,就是陈老弟这种境界?这太牛逼了!          不过王越回来就回来呗,为啥陈老弟格外关注呢?朱厚照搞不懂。          正在他胡乱思考的时候,弘治皇帝背着手走来。          看到朱厚照歪着身子,四仰八叉的坐在自己龙椅上的时候,弘治皇帝没有动怒,甚至还有点哭笑不得。          “你就不能坐有坐相?”          “哪有你这个坐姿的?索性这儿没外人。”          一旁太监都惊了,皇上不怪太子坐他龙椅僭越之罪,反而说太子的坐姿有问题?          “你来这儿做什么的?”          弘治皇帝走过去,似笑非笑的看着朱厚照,道:“对奏疏有兴趣?朕教伱批一批。”          朱厚照赶紧摆手,对弘治皇帝道:“父皇别搞。”          “呵呵,你自己批就好了,我可没兴趣。”          “天天东宫那么多课业就够我烦的了,还要让我批奏疏,我才不干呢。”          一旁的太监觉得他真不能再听这对父子的对话了,这颠覆了他的认知。          听太子这意思,但凡张皇后再生一个,他都能不做这个太子啊!          弘治皇帝无奈苦笑,苦口婆心的道:“江山迟早是你的,现在学一点是一点,等朕哪天走了你自己才能独立面对那么多臣僚,面对天下事。”          我为什么要独立面对?陈老弟还能帮我呢。          不过转念一想,他也不确定自己小老弟能否坚持到那个时候,心情突然有点低落。          弘治皇帝看着朱厚照低落的面庞,心中稍稍欣慰,儿子还是孝顺,听不得这些。          于是他微笑道:“放心好了,朕才三十出头,再活个一二十年还是足够的,定会给你栽培成才才离你而去。”          “不用替父皇悲伤了。”          朱厚照让了位置,让弘治皇帝落座,没德行的趴在弘治皇帝肩膀上,懒洋洋的指着奏疏道:“父皇,王越很厉害吗?”          奏疏被朱厚照翻开了,不过弘治皇帝丝毫不气,微笑道:“嗯,很厉害。”          “你皇爷爷在世的时候这么评价过他。”          “计武烈,不减汉朝之卫霍;论文事,无惭宋室之范韩。”          朱见深给王越的评价是比肩卫青霍去病、范仲淹韩琦的存在,这个评价之高,在明朝几乎独一档了。          他或许没有王阳明那么出名,但要知道王阳明的偶像正是这位七十四岁高龄的老先生。          陈策多次在朱厚照面前说过,王越就是大明西北的定海神针,这话不掺杂任何吹捧。          “怎么忽然让他回来了?在西北不好吗?”朱厚照趴在弘治皇帝肩上好奇的问道。          弘治皇帝道:“让他回来的人太多了,朕拖着不是办法,文官们越来越激烈,回来就回来吧,说一说西北事也是好的。”          “你手里拿着什么晃来晃去的?”          朱厚照这才反应过来,然后笑呵呵的对弘治皇帝道:“父皇,这玩意儿好啊,好玩。”          “又是玩具?”          “你多大人了,要不要点脸了?”弘治皇帝板着脸,“朕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一个小玩具都没玩过。”          朱厚照瘪瘪嘴,道:“真好玩的,父皇你瞧瞧。”          他将放大镜放在奏疏上,奏疏上的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的放大,弘治皇帝龙躯一颤,呆怔了一下,急忙道:“你拿给朕看看!”          你不是说你像我这么大都不玩玩具的吗?来抢我的干什么?          莫看弘治皇帝此前借口没事找事的罚了朱厚照一百两白银,朱厚照其实也不在乎,反正钱多,随便罚。          亲父子,哪有隔夜仇呢?          弘治皇帝拿着放大镜在奏疏上划来划去,奏疏看的无比清晰,他心中渐喜,若将这东西给老太后那边用一用,想来老太后定会喜欢。          “送给朕吧。”          朱厚照听后,赶紧一把夺过来,如临大敌一般将放大镜放在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