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重八家的傻儿子 > 第一百九十二章 贺词?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谢,谢父皇!”
         “儿臣……儿臣一定好好干!”
         大庭广众之下,朱橚激动的满脸通红,说话都结巴了。
         还是第一次,被万众所瞩目,这让他有点不太适应。
         “嗯,坐吧。”
         朱元璋笑着摆了摆手,目光扫向一众儿子,道,
         “还有谁,有老五这种别出心裁的礼物的,也可拿出来。”
         “咱亦不吝赞赏!”
         “有吗?”
         目光扫视之下,众皇子皆是低头。
         他们要进献的,虽然都是奇珍异宝,但对于皇帝老爹来说,却也是普通之物,称不上‘别出心裁’。
         见儿子们都将礼盒往身后藏了藏,朱元璋倒也不以为意,可目光看到朱橘之时,却是微微一凝。
         这小子,正埋头苦干,大快朵颐的啃着骨头,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啃大棒骨的模样。
         瞅了瞅他的席间,也根本没有礼盒!
         “老六!”
         朱元璋忽的喊道。
         “嗯?”
         朱橘心中一惊,放下了手中的大棒骨,抬头疑惑道,
         “干啥?”
         吃的正香呢!点自己的名儿干啥?
         “他们都准备了礼物,你的礼物呢?”
         朱元璋捻了捻胡须,盯着朱橘道,
         “掏出来,给咱看看。”
         朱橘:“……”
         一旁的徐妙云闻言,也是微微一慌。
         完了,原以为父皇不收礼,她还松了一口气,以为可以蒙混过关。
         结果竟是被点名了!
         “你不是说不收礼了吗?”
         朱橘倒是不慌不忙,咽下了嘴里的那一口肉后,开口道,
         “既然不收,你还问我干啥?”
         朱元璋冷哼一声。
         这小子,绝对是没有准备,跑这儿吃白食来了!
         虽说本来就是家宴,但其他哥哥们都带了,就伱没带,那咱这一时兴起,也要让你现现眼,臊一臊!
         “咱是说过不收,但咱想看看你准备了什么。”
         老朱昂首道,
         “礼可以不收,皇儿们的心意,咱还是可以收一下的。”
         “所以,你准备拿什么东西孝敬父皇,亮出来给大家伙儿看看吧?”
         一旁的马秀英扯了扯朱元璋。
         “别故意让小橘子出糗了……”
         她小声提醒道。
         然而,朱元璋却是没有理会她。
         这小子老是惹自己生气,这回也该让他吃个瘪了!
         此时,众人的目光也都落在了朱橘的身上,朱棡更是露出幸灾乐祸的神情。
         “老六还是能没逃过这一劫啊!哈哈……”
         然而,此刻的朱橘却是抹了抹油嘴,气定神闲。
         “嗐,那好吧!”
         朱橘站起身来,朗声道,
         “其实我今天确实是没准备礼物!不过呢,刚才听大臣们的颂词,倒是让我产生了一丝丝灵感。”
         “颂词很好,但我觉得吧,还是差那么点意思!”
         “所以我就想啊想,在心里盘算着,因为时间不够,我只盘算出了半首,不过……应该也够用了!”
         “父皇愿听否?”
         今天难得五哥出风头,他本身乐得低调不吱声……奈何老爹非得逮他。
         只能把那首旷绝古今的词掏出来了!
         “半首?”
         朱元璋笑道,
         “只有半首,也敢献出来?”
         “行行行,咱倒是要听听,你能献出什么词儿来!”
         “念吧!”
         众人也都看向朱橘。
         “咳咳……”
         “听好了!”
         朱橘清了清嗓子,朗诵道,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完毕!”
         “谢谢!”
         朱橘一鞠躬,干脆利落的重新坐下,捡起了他的大棒骨,又啃了起来。
         然而,此时此刻,却是全场寂静!
         几秒钟之后,在场所有人都不淡定了!
         狂啊!
         太狂了!
         刚才的颂词,也不过是说当今皇帝比肩尧舜。
         可朱橘这半首词,直接是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以及成吉思汗全都指点批判了一番,而后话锋一转,直接说当朝皇帝才是最牛的风流人物!
         这一波踩多捧一,只能用狂来形容!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宋濂嘴里咀嚼着朱橘的词句,忍不住道,
         “这四位,纵然称不上是千古一帝,那也是开辟皇朝,立下不朽功绩的君主啊!”
         “前元的成吉思汗,更是一代传奇帝王!这这这……吴王殿下这番遣词造句,也太霸气了吧!”
         此言一出,众人皆有同感。
         “这半首沁园春,足可载入史册!”
         一旁的刘伯温亦是惊叹不已,道,
         “没想到,吴王殿下在诗词之上,也有这么高的造诣!”
         “虽然只有半首,但通读下来,只觉得有一股睥睨天下的豪迈气势扑面而来,宛若登临绝顶一般!”
         “真是叫人……叹为观止!叹为观止啊!”
         这半首沁园春,真是越读越有滋味儿!他在心里尝试着想把上阕补起来,但尝试了半晌,却都无法做好衔接。
         下阕的气势太过于恢弘,以至于再精妙的上阕,都显得小家子气!
         “这……”
         听到朱橘的这半首词,朱元璋也是愣住了。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说的是咱?咱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有成吉思汗都要牛?”
         “哈哈,哈哈哈哈……咳咳,过了过了,老六啊!你这就吹的太过了!咱还没那么厉害,真没那么厉害!哈哈哈……”
         虽然嘴上说着谦虚的话语,但此刻老朱的嘴角,却是比AK都还要难压!
         “父皇,此言差矣!”
         朱标站起身来,笑着拱手道,
         “六弟这半首词,可谓是无比的应景,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有成吉思汗,这几个历史上的皇帝无一不是开创之君,是一代雄主!但若真要比较起来,儿臣还是觉得父皇更胜一筹!”
         “为何?秦皇乃是奋六世之余烈,在历代秦王的基础上,才统一了六国,汉武帝自不消多说,若没有汉高祖刘邦打下了江山,又有文景之治充实国力,岂会有武帝的辉煌?”
         “唐太宗亦是贵胄之后,赵匡胤、成吉思汗也都是早有根基。”
         “唯有父皇出身布衣,毫无根基家底可言,以布衣取天下,古往今来,也唯有父皇一人而已!”
         “如今开国未久,国力已然雄厚,今年更是大丰之年!试问历史上哪个皇帝能够做到在开国这么短的时间内,让国家拥有这么厚实的底蕴?唯有父皇!”
         “所以,儿臣认为这半首词丝毫没有吹嘘的成分,而是实话实说!”
         这一番话语,听得在场众人皆是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太子大哥说得可真好。”
         徐妙云忍不住道,转而又看了朱橘一眼,搂了搂他的胳膊,一脸崇拜的道,
         “当然,我们夫君更厉害!”
         “没想到夫君的作词能力也这么强,这可是即兴作词诶!”
         她自认才华也还算有一些,要是作诗和作词,也都做得来。
         但跟朱橘一比,那完全就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啊!
         这半首词,只是读着,就觉得心潮澎湃,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哈哈哈,没有没有,这都是我梦中所得。”
         朱橘笑着摆手道。
         自己哪里做得出来这样的好词?
         那可是伟人的名篇!
         讲道理,大哥那番话,在他这儿属于是拍马屁。
         老爹是挺厉害的,但还没强大到可以碾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就说一个——他的文采也不咋地啊!
         真正配得上这首词的,纵观上下五千年,也就只有那个伟人。
         “太子殿下所言甚是!”
         “陛下之功,陛下之能,远迈汉唐!”
         以李善长为首的众大臣,此刻又是对朱元璋一顿大肆吹捧。
         “哈哈哈……”
         朱元璋此刻龙颜大悦,朗声笑道,
         “诸位谬赞,诸位谬赞了!”
         “老六,没想到你还有这作词的能耐,咱以前也是小看你了!”
         “你这半首词,足以称得上是惊艳,可为名篇!可惜只有半首,你再努努力,把这一整首都作出来,可好?”
         朱橘闻言,却是摇了摇头。
         “回父皇,这半首词乃是我梦中所得,并非我真实的水准。”
         他道,
         “所以,要将其补全,实在是有些强我所难了。”
         “父皇若是有意,可以请在场的几位大文豪补完上阕嘛!”
         朱元璋眉头一挑。
         “梦中所得?”
         他追问道,
         “何人告诉你的?莫非是天神?”
         这半首词,难不成还是天赐的‘祥瑞’不成?!
         虽然老朱不太相信‘祥瑞’一说,但朱橘这半首词,他还真有点信!
         要真是上天对自己的评价,那就真的爽了!今天他都能兴奋的睡不着觉!
         “非也,梦中朦胧,不可言说。”
         朱橘沉声道,
         “但我认为,这首词,并非是歌功颂德,而是激励当今之人!”
         “从春秋战国到现在大明,历史在进步!世界在进步!我等皆是进步之人,父皇也为进步之君!”
         “超过古代那些雄主,并非有什么可吹捧的,因为我们本就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我们要做的,是愈发的上进!不断的超越自己!开创更伟大的盛世!”
         “今朝如何,全在自身!”
         一番话语,听得朱元璋神情一肃,点了点头。
         “你说的,有理!”
         老朱正色道,
         “咱们不能沉迷于歌功颂德,就算是超越那些雄主,也没什么好骄傲的!”
         “创造一个更繁华的盛世,是咱们这些后世之君应该做的!否则,要是连前人都不如,越活越回去了,咱还当什么皇帝?”
         “好好!你今天这番话,成功激励到咱了!”
         朱元璋不是一个轻易被调动情绪的人,但朱橘今天的半首词和一番话,成功激起了他昂扬的斗志!
         “父皇圣明。”
         朱橘拱了拱手。
         “陛下圣明!”
         群臣亦是齐声拱手。
         “真猜不透他啊……”
         朱棡看着神色如常的朱橘,眼神之中略有几分复杂,轻声喃喃道,
         “永远出其不意,永远有惊艳他人的能耐。”
         “真叫人羡慕……”
         朱橘能被父皇所青睐,还真不是盖的。
         自己要是有他这能耐,估计也会成为父皇,乃至朝野上下瞩目的人物。
         奈何……能力有限啊!
         “六哥的确是惊才绝艳之辈。”
         朱棣由衷的点了点头,转而拍了拍朱棡的肩膀,笑道,
         “不过,我们也不差的。”
         “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咱也是今朝之人,只要心里有斗志,就绝不会落后于谁!”
         朱棡闻言,也是点了点头。
         “我们也得振作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啊!”
         他握了握拳,咬牙道。
         几个皇子,此刻心中也都燃起了斗志,不甘落后于人!
         “好了好了,都坐都坐。”
         朱元璋笑容满面,道,
         “这半首词,越读越有味道,其中气势,非常人可写就。”
         “在座的,若有人可以填出上阕来,咱重重有赏!”
         “李善长、宋濂、刘伯温、汪广洋,你们几个也都是饱学鸿儒,不如在席间试一试?”
         “咱给你们纸笔?”
         几个被点到名的大臣皆是拱了拱手,倒也无人推辞。
         “有想试试的,全都笔墨伺候!”
         朱元璋大手一挥,笑道,
         “武将也可写!这么磅礴的气势,或许武将接的更好呢!”
         “天德,武将里头,也就属你肚子里有点墨水,要不你试试?”
         徐达听到这话,连连摆手。
         “做不来做不来……”
         “陛下还是饶了臣吧,臣哪里能补完这样的旷世之作啊!”
         他一脸苦笑。
         “哈哈哈哈……那就喝酒,咱们继续喝!”
         “今天开心,不醉不归!哦对了,你大病初愈不能喝酒,那就陪咱喝吧,你以茶代酒!”
         朱元璋一边说着,已然是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
         而后,他竟然是走下了玉阶,到了众人面前。
         “来来!”
         “冯胜、邓愈,喝啊!”
         “都喝!今天没有什么君臣,大家都是兄弟,就像当初打了胜仗之后庆功那样,敞开了肚皮喝!”
         看得出来,老朱今天被哄的特别高兴,连霸道威武的气势都消散了,此刻满脸红光,与众人打成了一片。
         ……
         半晌后。
         子时的钟声响起,夜宴已然结束,醉醺醺的朱元璋在朱标的搀扶下,走出奉天殿,亲自送李善长等大臣离开。
         “陛下,留步,留步。”
         “您快回去吧,外面冷。”
         李善长连声劝道。
         “没……没事儿!”
         朱元璋打了个酒嗝,摆手道,
         “难得咱兄弟们相聚,咱……咱也舍不得你们走啊!”
         “多送你们几步,咱也当化一化酒气。”
         李善长听到这话,只能从命,他从左边搀扶住了朱元璋,两人并肩而行。
         “善长啊,你这精气神是真不错啊!”
         朱元璋打量了李善长一眼,道,
         “都六十多岁的人了,还这么有劲儿!一点都不像是快要告老的人!”
         “连咱都没法跟你比啊!回头,你把你的养生秘诀跟咱说说!”
         李善长闻言,神色顿时一凛。
         “陛下,臣……过完年才五十八啊。”
         他有些愕然的应声道。
         “嗝!”
         朱元璋又打了个酒嗝,睁大眼睛道,
         “五十八?”
         “你才五十八?不对吧!咱怎么记得你已经六十多了?”
         “善长,你不要为了朝廷而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六十多的人了,该休息也得休息了,这年纪一大,看着还行,但万一发生点意外,摔个跤什么的,一下子人就没了!你……你也要小心啊!”
         李善长:“……”
         “父皇,您弄错了。”
         朱标闻言,也是出言纠正道,
         “李相才五十八岁,离您定的六十岁告老都还差两年呢!”
         “他正是年富力强,治政经验丰富的时候,您就不要为他担心了……”
         啪啪。
         朱元璋闻言,这才拍了拍自己的额头。
         “喝多了……这咱喝多了不是?”
         他笑道,
         “年纪都记差了……那是咱说错了,咱当罚三杯啊!”、
         “哈哈哈……”
         李善长闻言,亦是应和着笑了起来。
         “父皇,差不多了,咱该回去了,再送都要送到皇宫外面去了。”
         朱标提醒道。
         朱元璋这才停下了脚步,望着前方不远处的城门,微微点了点头。
         “是……是差不多了。”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再说了,明天咱还能相见呢!”
         他用力拍了拍李善长的肩膀,挥手道,
         “去吧!”
         “都回吧!咱再目送你们一程!”
         李善长以及众大臣闻言,皆是俯身下拜,给皇帝行完了大礼之后,方才快步离开。
         朱元璋望着李善长的背影,脸上的醉意忽的消散了几分,眼睛微微眯起。
         “老东西。”
         他低声道,
         “看他是糊涂还是聪明吧!”
         “标儿,咱们回去。”
         说罢,朱元璋已然是推开朱标的搀扶,冒着小雪,龙行虎步的朝着奉天殿而去。
         “这……”
         “爹,你没醉啊?”
         朱标一愣,快步跟了上去。
         ……
         紫禁城外,李善长行至马车之前,却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恩师,怎么了?”
         胡惟庸追了上来,忍不住询问道,
         “何故闷闷不乐?”
         李善长瞥了他一眼。
         “惟庸,老夫可能帮不了你几天了。”
         “以后的路,要靠你自己走了,不过,在老夫彻底出局之前,会再帮你一把。”
         他低声道。
         胡惟庸:“?!”
         “这……恩师这话是什么意思啊?”
         他听到这话,顿时心中一急,连声问道,
         “您怎么就要彻底出局了?”
         “刚才陛下还亲自送您,送了那么远,应该是圣眷正隆才对啊!”
         李善长苦笑一声,摇了摇头。
         “刚才陛下已经在暗示我,要我早早退休告老了。”
         他道,
         “他说错了我的年龄,我一开始还以为他是喝醉,后来才发觉,他应该是故意的。”
         “过往朝代,官员的退养年龄一般都在七十岁左右,但陛下去年曾颁布过一道命令,所有文臣武将,六十岁都必须上辞呈告老。”
         “陛下连续说我已经六十多岁了,还暗示我该休息休息了,这不是要我辞官是什么?”
         听到这话,胡惟庸的眉头拧成了麻花。
         “您这才刚刚当上中书省左丞相,屁股都还没有坐热呢,就让您辞官。”
         “这……也太无情了一些吧?”
         这甚至可以说是刻薄寡恩了!
         这丞相之位,等于是给了一个荣誉一样,没啥用啊!
         李善长沉默不语。
         他也觉得一切发生的太突然,以至于以自己的城府,此刻都将心中的郁闷情绪全都写在了脸上。
         “恩师,不能这样啊!您精力还旺盛,别说是六十岁,您就是干到七十岁,都没问题啊!能不能想想办法,周旋一下?您这要是退了,也太可惜了吧!”
         胡惟庸连声道。
         李善长摇了摇头。
         “陛下这个人的性情,我很了解。”
         他轻叹道,
         “他决定一旦下了,别人再用任何手段想要反抗,那只能得到他的厌恶。现在用暗示的手段让我走,已然算是照顾我的体面了。”
         “若是不识好歹,你信不信,后续绝对有更加猛烈的手段,让我狼狈退场,到时候,就是想要退休荣养都做不到啊……”
         胡惟庸脸色一变,心情也变得低落。
         本来还踌躇满志,想着大干一场,结果皇帝轻飘飘的一句话,就能让恩师这样的大人物滚蛋!
         这等于是直接斩断了自己的最大靠山啊!
         皇权,到底有多强啊!
         “体面的离开,还能将力量都积蓄下来。”
         李善长的心情似乎是恢复了一些,拍了拍胡惟庸的肩膀,沉声道,
         “不要慌张,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纵然是退了,只要不是被陛下定罪抄家,那就依旧有能耐,可以帮到你!”
         “我说了,走之前也会为你争取一些东西,对你来说,这或许还是一件好事也说不定!”
         “惟庸,你要记住,中书省永远都是我们的根本!别管什么内阁,还是枢机处,只要朝廷制度不变,中书省左丞相永远都是百官之首!你不要分心到别处,我退了之后,你一定要以此为目标!”
         “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唯有成为实际意义上的中书省左丞相,你才有可能拥有和陛下角力的资格!所以说,城府一定要修炼,耐心是必备的品质。”
         “明白吗?”
         “恩师话语,学生谨记在心!”胡惟庸无比郑重的点了点头。
         李善长扫了他一眼,又看了一眼身后的紫禁城。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啊……”
         “历朝历代的君主,像咱们这一位朱皇帝这样难侍奉的,也没有几人了……”
         “走吧,回家。”
         ……
         奉天殿内。
         众大臣已经离去,皇子妃嫔们也都走的差不多了,只剩下徐达还在和马秀英叙话。
         见朱元璋回头,他也是立马起身。
         “陛下,娘娘。”
         “臣也该告辞了,彭道长与我说,要我早点休息,决计不可熬夜,那样是非常伤身的。”
         朱元璋听到这话,却是哈哈一笑。
         “你小子,跟你大姐倒是挺能聊,咱来了你就要走是吧?”
         他道,
         “跟你说过的,要你给皇儿们开展军事课的事儿,你筹备的怎么样了?”
         徐达拱手应道:
         “回陛下,臣已经筹备的差不多了。”
         “开展军事课,首先得从提升身体素质开始,一个弱不禁风、手无缚鸡之力的男人,是当不来将领的!纵然是诸葛亮那样的智将,其实身体也是不错的,否则他绝对无法坐镇中军指挥!”
         军事指挥,不是动嘴皮子就行了。
         一个决策,就决定无数士卒性命的!那种巨大的心理压力,没有强大的体魄,哪里撑得起来?
         “这话有理,以咱的体格子,带兵的时候都觉得吃力。”
         朱元璋颔首道,
         “更别说要进入北疆作战,那里的环境就很恶劣,一般人去那里生活都受不了,就更别说是打仗了。”
         “先让他们把体格子锻炼起来吧!”
         徐达点了点头。
         “嗯,体训和理论,臣想着的是同步进行。”
         他继续道,
         “军事理论,不消多说,自然是首推《孙子兵法》、《吴子兵法》,把打仗的理念先搞懂。”
         “再之后,根据皇子们的天赋进行培养。”
         “骑兵、步兵、水兵,各有侧重,寻常将领做不到兼顾,就连臣,对于水军的统领都算不上精通呢。”
         朱元璋眼睛一亮。
         “这个对的!是该如此!”
         他赞同道,
         “因地制宜!比如南边的藩王,就应该以水军作战为主!这样可以对抗水贼,甚至是倭寇。”
         “而北边的,就是要以步骑为主!勇猛敢拼的,主修骑兵法,沉稳谨慎的,主修步兵法!”
         “这样各有侧重,甚妙!”
         老朱也不奢求自己的儿子都是全能型天才。
         能发掘出一项能耐来,那就足以镇守边疆了!
         “三弟啊,你打算啥时候开课?”
         朱元璋搓了搓手,有些期待的道。
         他很想看看自家这帮娃子在大将徐达的培养下,能有多大的进步!
         “陛下若是心急,年后就可以开课。”
         徐达笑道,
         “一旬一课,平日里则兼顾锻炼体魄。”
         朱元璋连连点头。
         “好,行!”
         他道,
         “标儿,还有老六!”
         “你俩也得参加!纵然不当藩王,不用镇守边疆,但你们的军事才能不能埋没!军事理论还是要精通!”
         “不然,坐镇朝廷就成了睁眼瞎了!”
         皇帝,不可不知兵!
         “是,爹。”
         朱标拱手应声道,
         “儿一定好好修习兵课。”
         正此时,一阵脚步声传来。
         “陛下,陛下!”
         “大都军报!”
         只见一个禁卫快步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插着鸡毛的信,到了朱元璋的面前,噗通一声单膝跪地。
         “嗯?!”
         朱元璋皱眉道,
         “军报?”
         “这大过年的,哪来的军报?”
         “念!”
         那禁卫拆开信封,念诵道:
         “腊月二十,元军将领买儿哈提携三千骑兵劫掠大都,守将王卫忠迅速组织回防,斩首五十,己方伤亡士兵二百人,百姓二百余人。”
         “另有三百余百姓被劫掠。”
         朱元璋双目一瞪!
         “斩首对方五十人,自家损伤二百?还被掠走了百姓?”
         “这个王卫忠是个什么玩意儿!马上让他滚蛋!有大都这个城池作为基础,竟然打成了这个样子,简直就是废物!”
         斩首五十,也太可笑了一些!
         “陛下,还有!”
         那禁卫又道。
         “……不会还是这样的战报吧?真别来恶心老子!”
         “念!”
         老朱阴沉着脸道。
         “自腊月初,元军数股骑兵出动,骚扰,劫掠我边境,大都在内的十数个城镇,皆有守军伤亡,敌军犹如旋风,劫掠完后绝不停留,我军疲于调动,死伤数以百计,百姓以及牛羊物资等,被掳走数以千计!”
         “此外,山西亦有元军出没,根据斥候来报,元军似乎是要故技重施,劫掠山西!”
         听完这番话,朱元璋的脸色已然是极其难看!
         砰!
         “这帮元狗,真是阴魂不散!”
         “下作到玩这样的勾当了!”
         他一巴掌拍在桌上,满脸恼怒的道。
         这种被人抢劫的感觉,很不爽!
         谁敢抢他朱元璋,那就必须要把命留下!
         “陛下息怒。”
         徐达劝慰道,
         “这正是游牧民族衰弱的象征,历来草原民族处于弱势之时,就只能到边境打打秋风,毕竟草原上的冬天十分的难熬,若不出门劫掠,恐怕生存都艰难。”
         “对于他们这种行为,只有两种策略,一是目前的防御策略,坚壁清野,让他们无机可趁,二是主动出击,将他们全部歼灭,亦或是赶往更远的地方。”
         “就眼下的情形来说,还是前者更为适用。”
         朱元璋眉头微微一挑。
         “咱以为你会说,要起兵出战,将其歼灭呢!”
         他道,
         “你什么时候成了保守派了?”
         “这可不像你啊,三弟。”
         徐达无奈一笑。
         “打仗也要看时机的,这大冬天的,就算有心想打仗,也做不到啊!再说了,目前大明的国力,也支撑不起大规模的歼灭战。”
         他道,
         “为了减少损失,只能采取更坚决的防御策略!最多……也就是防守反击。”
         朱元璋闻言,却是冷哼一声。
         “谁说我大明国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