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重八家的傻儿子 > 第二百零一章 让朱元璋亲自来迎接我!群臣炸锅,朱橘下场!
         朱元璋略作沉吟。
         “去老六那啊……”
         他颔首道,
         “老四,你愿意去么?”
         朱棣神色一凛。
         “儿臣全凭父皇做主!父皇让儿臣去哪,儿臣就去哪!”
         此时的朱棣已然是迅速调整好了心态……能参加北伐就已经是上上签了!哪里有资格挑三拣四?
         “好!”
         朱元璋笑道,
         “既如此,你就到老六军前效力吧!既可以近距离的观瞻作战,也比较安全。”
         “不过,既然是隐姓埋名做一个小卒子,你就不能用朱棣这个名字,改换个名儿吧!谁取一个来?”
         他说着,看向朱标和朱橘。
         “就叫朱小四好了呗!”
         朱橘嘿然一笑,道,
         “普通兵卒的名儿,不都这样?”
         “什么何老二,杨老三的,老百姓没什么文化,你要取的文绉绉,人家也听不懂,也不好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
         “是吧,老四?”
         朱棣:“……”
         “六哥说的是,就叫朱小四吧,显得低调一些,没那么惹眼。”
         他倒也没太抗拒。
         名字不过就是个代号而已,只不过这名儿是朱橘这个弟弟给取的,就稍稍有那么几分膈应而已。
         “那行,就叫朱小四吧!”
         朱元璋抚了抚须,沉声道,
         “老四啊,你需记住,咱这次允许你去,不是叫你去游山玩水的,也不是叫你去战场上搏命拼杀的!”
         “什么身份,该做什么样的事情,你得清楚!咱们朱家的子孙,生下来就是坐在指挥者的位置上,无需冲锋陷阵,那样是愚蠢的行为!”
         “冷静,是指挥者必备的品质!如果你一时热血上头,在战场上乱来,真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普通兵卒,那你要是战死了,咱是不会宣扬你的皇子身份的,咱丢不起那个人!你懂么?”
         朱棣心神一震。
         “是,父皇!”
         “儿臣谨记!”
         他拱了拱手,神色认真。
         “行了,去吧,离大军出征也就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了。”
         朱元璋挥手道,
         “这半个月时间,你好好沉淀沉淀,把该做的准备都做好。”
         “咱期待你的表现,这次北伐若是做得好,咱可以考虑让你提前就藩,给你的那几个兄弟们当个榜样!”
         唰!
         “谢父皇!”
         “儿臣告退!”
         朱棣再一叩首行礼,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华盖殿。
         朱标望着他离去的背影,目中露出了几分欣赏之色。
         “老四,还真是挺不错的!”
         他赞赏道,
         “就刚才的表现来说,能扛得住爹您的威压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光是这一点,都已经胜过许多人了!”
         “比老二老三,都要强不少!”
         能扛得住老爹威压的人,在朱标看来就是大心脏的优秀人才了,是可以抗压挑重担的!
         当然,朱橘这种完全无视老爹威压的人不在此列,这小子比赵子龙的胆还要多,就没他不敢干的事儿,没他不敢惹的祸。
         “嗯,老四的确还可以。”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
         “咱一直在考察他们几个,目前来看,老五的天赋不在军事上,可以将其排除,其他三个里,老四潜力最大,戍守一方的才能是有余的,或许可以拜为大将。”
         “不过,也说不准,其实咱对老三也挺看好的,徐达跟咱说过,老三的军事天赋不在老四之下,只是爱耍点小聪明,这些毛病随着年龄的增长,都是可以去掉的。”
         “至于老二,稀松平常,不过戍守一个藩地的才能,应该还是有的。”
         “你要多多关切他们,掌握他们的脾性,将来才可顺遂的支配他们几人为你做事,他们是你的兄弟,但也会是你的臣下,御下之道,不用咱与你多说。”
         老朱眼里,等级分明。
         是兄弟,但将来也是君臣!
         君为上,臣为下!所以,朱棣就算是再优秀,老朱也只会把他放到‘良将’、‘藩王’的地位上去,绝不会把他往‘君’这个方向培养。
         能有这个待遇,只有一个半。
         朱标是一个,朱橘是那半个,万一朱标真出点意外,朱橘可以作为储君的储备顶上……当然,这个想法只存在于朱元璋自己的想法之中,只有他和马秀英两人有这方面的默契。
         “嗯,我明白的,爹。”
         朱标点了点头。
         正此时,又有一道声音传来。
         “陛下。”
         “北元嗣君有信件传达,上午刚到中书省,请陛下过目。”
         传话太监手里捧着一封信,恭恭敬敬的送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嗯?”
         朱元璋挑了挑眉,道,
         “元嗣君给咱来信了?”
         “怎么的?咱刚下了讨元诏书,他就忙不迭地的给咱写信,难道是想求和?”
         说着,他将信件接过。
         朱标取来小刀,将信封上的火漆割去。
         里头,是一卷羊皮信。
         “这元嗣君还玩起复古来了。”
         朱橘不由得笑道,
         “他元人入主中原百年,难道还不会用纸吗?”
         朱元璋展开羊皮信,随意的扫视了两眼过后,神色微微一凛。
         “这个时候派遣国使前来……”
         “呵呵,真有意思。”
         ……
         华盖殿外。
         朱樉和朱棡皆是一脸的焦虑。
         “老四还在里面,他不会被父皇责打吧?唉……”
         “唉什么唉!都怪你!刚才我想拉他走,你却只想着逃跑!只留下老四一个人在里头!来的时候咱们怎么说的?说好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结果父皇一声喝令,你跑的比谁都快!”
         “你!这也能全怪我吗?搞得好像你没有跑一样!现在来放马后炮了!”
         “我马后炮?我特娘的……”
         兄弟俩你一言我一语,眼看着就要起内讧了,却见一道身影从华盖殿内走了出来。
         见是朱棣,两人瞬间就顾不上争吵了,皆是迎了上去。
         “老四……你,你没事吧?”
         “父皇没把你怎么着吧?没有禁足你吧?”
         朱棡神色略有几分羞愧,忙嘘寒问暖了一番,解释道,
         “我们刚才不是有意的,实在是……”
         实在是父皇太可怕了!
         再多留一会儿,他保不齐就要吓尿了!
         “没事儿,我好得很!”
         朱棣嘴角上扬,笑道,
         “父皇已经允许我参加北伐了。”
         朱樉:“!!!”
         朱棡:“!!!”
         这一句话出来,兄弟俩顿时傻眼了!
         “你你你……你能去北伐了?你怎么能去北伐呢?你去了我俩怎么办?”
         “老四啊老四,你……我们走后,你给父皇灌什么迷魂汤了,啊?你说,你说清楚!”
         “是啊!好你个老四啊……”
         朱樉和朱棡两人的口水一顿乱喷,此刻的心情可以用一句后世的话来精准概括——
         既怕兄弟苦,又怕兄弟开路虎!
         你怎么能甩下兄弟,自己个儿一个人美滋滋的去北伐了呢!
         “打住打住,我可没给父皇灌迷魂汤,只是一直坚持自己的想法,最终说服了父皇罢了。”
         朱棣朝着两个哥哥摆了摆手,笑道,
         “你们刚才要是坚持要去打仗,不落荒而逃,那我想父皇也会答应你们的。”
         “是你们自己怂了,这可不能怨我啊。”
         听到这话,朱樉和朱棡皆是一愣,而后捶胸顿足!
         “原来……是这样,父皇刚才是在考验我们?”
         “是了,是了,可我们……哎!没办法,谁叫咱俩胆子小呢?就算再给我来一次,我恐怕也是扛不住,太骇人了,父皇的威势……”
         “对啊,他老人家眼珠子瞪出来的时候,我都忍不住快要尿了!真不知道老六那个怪胎是怎么有胆量跟父皇对着干的,他也是个神人……”
         兄弟俩一顿长吁短叹,最终也是认了命。
         没办法,这一关他俩就是过不去,开卷考都悬,那还能咋办?
         只能是恭喜老四了……
         “不管怎么说,咱哥仨能去一个,也算是成功了!”
         朱棡长叹一声,拍了拍朱棣的肩膀,认真道,
         “老四,你比我们勇敢,这回去北伐,你可得争气啊!把咱们皇子的名头打出来!风头不能全让老六那个家伙出了!他都风光那么久了,也该让我们现一现了!”
         “二哥,你说是不?”
         朱樉干咳一声,绕开了‘朱橘’这个话题,转而道:
         “老四,父皇这次派你到了哪一路作战?”
         “应该是徐叔叔的中路军吧?你得了个什么军务……参将?副将?统领?”
         朱棣摆了摆手。
         “没有,我就得到一个普通小卒的身份,在六哥手底下效力。”
         他如实回答道,
         “化名……朱小四。”
         朱樉:“???”
         朱棡:“???”
         “朱……朱小四?”
         朱棡一脸愕然的道,
         “你堂堂一个皇子,去当一个无名小卒?不是吧?你脑子坏掉了?”
         “还在老六帐下?那他不是踩在你的脑袋上了吗?”
         朱樉闻言,默默的道:
         “朱橘是副帅,手底下还有一万直属亲卫。”
         “老四就是想要被踩头都轮不到……”
         朱棡:“……”
         说的也是哦!
         “我要的不是风光,我要的是沉淀,是真正的历练。”
         朱棣见两个哥哥不屑,却是神色平静,正色道,
         “当一个无名小卒,无疑是进步最快的!能把小兵当好,将来当将军才能轻松。”
         “至于在谁的帐下,我无所谓。”
         朱樉和朱棡相视一眼。
         “你是真有志向,比我俩要强了都……”
         “走走,好歹也是参上战了,小卒子就小卒子吧!去我那庆祝庆祝去!”
         朱棣欣然应允。
         “把五弟也带上。”
         他和老五朱橚的关系最是要好,今日之事值得庆贺,自然也是要把这个弟弟给带上。
         ……
         几日后,一架造型特异的马车驶入了应天府,车夫身穿羊皮裘,理着元人独有的辫子,令周遭百姓驻足观望不已。
         “这是元人吧?许久不见元人服饰了……”
         “是啊,咱应天还能有元人?老实说……看到他的打扮,我心里还真有点发怵……”
         “你怕个鸟?现在是咱们汉人当皇帝!这是大明都城,天子脚下!元人早就成了丧家之犬,被咱们的皇帝陛下给打跑了,这次北伐,还要彻底将他们剿灭呢!你我早已不是最下等的南人了!不用怕!”
         “你说得对,咱现在不是下等人了!咱是大明的百姓!”
         “……”
         百姓们议论着,逐渐挺起了胸膛。
         以前的元人,在他们眼里是凶猛残暴的代名词,是踩在他们头顶上的人上人。
         但现在,攻守易形了!
         这里,现在是大明!大明的百姓,不低元人一等,反而还要比这帮丧家之犬高级一些!
         咚咚咚。
         车轮滚滚向前,一路驶向紫禁城。
         “止步!”
         “来者何人!”
         皇城门下,禁卫神色肃然,语气冷硬的道。
         车夫闻言,却是露出几分不屑之色。
         “凭你的身份,还不配问我家主人的名讳!”
         他操着蹩脚的汉话,冷哼道,
         “我们是大明皇帝的贵客,速速放我们进去!”
         那禁卫听到这话,顿时大怒!
         “放肆!”
         “来人!”
         一声令下,数十个禁卫涌了上来,将马车团团围住。
         而这边的动静,也是让城门上的将军有所察觉,三步并作两步下了城楼。
         咚!
         一根旌节戳到了地砖之上,只见马车中的人探出身来,仰头看了一眼紫禁城,目中露出一丝轻蔑之色。
         “明朝的皇城,终究还是比不上大都,透着一股小家子气。”
         他毫不客气的评价道。
         此言一出,身边众禁卫皆是怒目相向!
         噌!噌!
         几个脾气暴躁的,已然是将腰间战刀给拔了出来,大有一言不合就要把面前这个大言不惭的元人斩了的架势!
         “收刀!”
         正此时,一道威严的声音传来。
         众禁卫见统领到来,这才将刀剑归入鞘中,但神色却依旧是不善。
         “你是北元使臣?”
         城门守将吴复沉声问道。
         “是!”
         那元人略有几分高傲的道,
         “我乃大元皇帝之胞弟,脱古思帖木儿!奉大元皇帝之命,出使明朝,来见明朝君主。”
         “还不速去禀报你们的君王前来迎接?”
         吴复眉头一皱。
         这北元使臣怎么这么张狂?纵然是元帝的弟弟,也没资格在大明撒野吧?
         不过,出于礼貌,他还是点了点头。
         “既是北元使臣,我这便去通禀陛下。”
         吴复略一拱手,道,
         “请尊使稍等,陛下正在召开大朝会。”
         说罢,他便朝着一众禁卫挥了挥手,转身进入了紫禁城内。
         禁卫们冷着脸散去。
         “还要我等?”
         脱古思帖木儿神色有些不悦,道,
         “大哥的信件不是应该早就送到了吗?”
         “怎么明朝这边没有一点准备?连个迎接我的人都没有?以我的身份,不说他朱元璋亲自迎接,最起码,也得是个太子候迎吧!”
         “明人,这是不把我放在眼里吗?”
         “哼!”
         那车夫听到这话,却是一脸谄媚讨好的道:
         “主人勿要动怒,想来是那朱元璋不知道是您亲至,以为就是一个普通使臣,故而没有做准备。”
         “若知是您亲至,说不定待会儿他就亲自带着百官前来迎接了。”
         脱古思帖木儿闻言,这才轻哼一声,点了点头。
         “那是应该的!”
         他昂首道,
         “我屈尊来此,朱元璋自该诚惶诚恐的来迎我。”
         “早个几十年,就他们这帮南人,别说是迎我了,就是跪在我面前给我舔脚趾,都没这个资格!”
         他的话语声不大不小,那几个退开的禁卫听觉敏锐,自然是听了个一清二楚,此刻皆是目露怒色。
         但碍于职责,不能冲上去暴揍对方一顿,只能是瞪着脱古思帖木儿,握紧腰间的战刀。
         ……
         乾清门外。
         朱元璋坐在龙椅之上,正听着大臣奏对。
         如今内阁和中书省双轨运行,再加上枢机处的存在,大朝会之上,已然是不需要皇帝处理太多政务了。
         更多的,是走一个形式,接见一下到京的官员,还有就是皇帝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事儿,也会放在大朝会上,供群臣商讨辩论。
         最近几日,自然是没有别的什么事儿,所有人都在围绕北伐这件大事,进行激烈的讨论。
         “陛下,军费实在是太高了!按照大都督府报上来的预算,老臣只能保证三路大军半年的消耗,半年之后,老臣这个户部尚书管不了了!”
         户部尚书吕昶颤抖着胡须,有些激动的道,
         “我不明白,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军费开支只有此次的一半!为什么这次要这么多?”
         “兵马、粮草、器械……甚至连雨具都报上来了,大都督府这是绞尽脑汁的想办法扩大军费吗?”
         “这笔账,老臣实在是算不清楚!所以,老臣必须要和陛下说明,此次北伐,必须削减军费,否则户部无力为继!”
         朱元璋闻言,不禁一笑。
         这大军都快开拔了,吕昶还在纠结这事儿。
         这户部尚书,是个不折不扣的守财奴啊!
         不过,守财奴斤斤计较的性格,正适合当管钱的户部尚书。
         “徐达、汤和。”
         “军费的预算,是你们拍板定的,吕昶这番言论,你们怎么说?”
         汤和闻言,不禁撇了撇嘴。
         “启禀陛下,臣认为吕尚书太过于片面了。”
         他道,
         “吕尚书一直在强调上次北伐的军费,可你不知道,今时不同往日了吗?”
         “一次北伐的时候,我们大明还一穷二白,士兵们装备简陋,就连后勤粮草都无法得到保证,总是饿得面黄肌瘦。”
         “兵器破烂,战马更是少的可怜!我们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与元军作战,在大将军的统领下,扫平了北疆。”
         “那个时候,是没有办法!可现在,既然我们大明富裕一些了,难道还不能提升士兵们的待遇了?”
         吕昶眉头紧皱。
         “既然先前那样可以获得胜利,就说明那样是可行的……”
         他低声说着。
         话还没说完,就感觉到有数道锐利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叫他有如芒刺在背,倍感压力。
         “哈哈哈哈……”
         汤和笑道,
         “吕大尚书,你这话不如去和士兵们说,看他们会不会把你撕成碎片?”
         “你要有这个胆子去说,能说服他们继续带着破烂的甲胄和生锈的兵器,一天只吃一顿饭的去作战,那我服你!这一半的军费,我们愿意削减!”
         “问题是,你敢吗?”
         吕昶:“……”
         被这么一反问,他哑火了。
         “军费的具体明细,咱也看过,基本上都是必需品。”
         朱元璋开口道,
         “先前大明国库空虚,无力供给北伐太多的资源,只能让将帅们受累,让士兵们拼意志,因为资源不足,咱也知道,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更让咱感到遗憾的是,放跑了元嗣君和王保保。那时候若是军费到位,说不定就毕其功于一役了!”
         “如今咱国库充盈一些了,也是该让咱大明军队完全放开手脚,去打一场富裕仗了!”
         “吕昶啊,这一笔账,你就再好好算算,也可以从别的地方削减一些开支,以充军费,这个你是拿手的嘛!”
         吕昶的两条眉毛拧成了麻花。
         “当然了,拿到了充足的军费,你们也得给咱打出样子来!”
         朱元璋转而看向徐达等一众将领,肃然道,
         “资源到位,是让你们充分发挥能力的!”
         “咱对你们的要求没变,一年之内,必须要达成扫平北疆,覆灭北元政权的目标!”
         “这个目标若是达不成,你们就是浪费国帑,咱是要治你们的罪的!”
         众将闻言,皆是嚷嚷了起来。
         “陛下放心!无需一年,臣等必能剿灭残元!”
         “没错!既然吕尚书说军费只够支持半年,那咱们就在半年之内把北元灭了!省得他叨叨个没完!”
         “对!半年之内,覆灭残元!元嗣君和王保保,不过是两条丧家之犬而已!”
         “……”
         朱橘轻轻嗤笑了一声。
         还半年之内颠覆北元呢!历史上可是吃了大败仗的!
         果然啊,这帮家伙还是太骄傲了,哪怕座谈会都开了好几轮了,一个个心得体会也写了好几遍了,但在心底里,他们还是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这毛病,就没法改!
         所谓人教人,教不会,事儿教人,一次就会!
         只有哪天真正吃了败仗,他们才会清醒过来,正视对手!而在此之前,他们全特么是飘在天上的家伙!
         这帮家伙,还包括朱元璋。
         “呵呵,好!”
         老朱笑道,
         “咱要的,就是你们的这一股子冲劲!”
         “若真能在半年之内覆灭北元,那咱另有重赏!”
         这一番话,引得在场一众武将皆是欢呼雀跃。
         正此时,吴复一路小跑着走了上来。
         “启禀陛下。”
         “北元使臣求见,他自称是元嗣君之弟。”
         朱元璋眉头一挑。
         “北元使臣?”
         他喃喃了一句,转而看向一众官员,似笑非笑的道,
         “你们猜,元嗣君派出这般重要的人物来我大明,是来作甚?”
         众大臣面面相觑。
         “莫非……是想要求和?”
         宋濂抚须道,
         “元嗣君自知实力不济,若与我大明硬碰硬,有政权覆灭的风险,所以派遣弟弟前来求和?”
         “若是如此,这元嗣君也算是个识时务的人了。”
         “呵呵……”
         刘伯温亦是笑了起来。
         “想当年,宋朝求和是多么的卑躬屈膝,金人、辽人、元人,是多么的趾高气扬。”
         他道,
         “如今,风水轮流转,倒是反过来了!”
         “元人来找咱们汉人议和了,呵呵……”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皆有几分扬眉吐气之感!
         多年以来屈辱,现在已经一点一点还回去了!
         “陛下,若是求和,可千万不能答应啊!”
         耿炳文迅速出列,连声道,
         “覆灭北元,在此一举!”
         “将士们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出征了!可不能浇灭了将士们的一腔热情啊!”
         裤子都脱了,可别不干正事啊!
         “此言差矣。”
         吕昶却是反驳道,
         “若元嗣君求和有足够的诚意,给出的赔款足够的多,那么不动干戈就能收获巨大利益,何乐而不为?”
         “打仗,要的不就是利益吗?”
         听到这话,几个脾气暴躁的武将坐不住了。
         “放屁!老匹夫你懂什么?我们要的是彻底消灭他们!你懂吗?”
         “就是!你也太短视了!只顾着眼前的利益,你要知道,北元在一天,那大明的边境就一天不能安生,大明的疆域就一天不能扩张!”
         “陛下,绝对不能听吕昶的!咱们不接受议和,哪怕元嗣君把他的皇后赔过来都不行!必须要打!”
         议和是不可能议和的,这辈子都不可能议和。
         这或许会对国家有利,但对于他们这帮靠着打仗生存的武将来说,却是极大的损失!
         不打仗,他们吃什么?喝什么?靠什么封妻荫子?
         “哈哈哈……”
         朱元璋摆手道,
         “稍安勿躁,都安静一点。”
         “怎么没说两句话,又吵起来了?”
         众大臣这才安静了下来,皆是看向皇帝,等待着他的决断。
         “先让北元使臣,这个叫……脱古思帖木儿的进来吧!”
         老朱吩咐道,
         “毕竟不是普通的使者,是元嗣君的弟弟,搞不好还是北元的下一个继承人呢。”
         “两国纵然开战,对于使臣还是要尊重的,宣他进来吧。”
         吴复点了点头。
         “遵旨!”
         他应声而去。
         片刻后,吴复却又是折返了回来。
         “陛下,那脱古思帖木儿说,要您去迎接他,他才肯进紫禁城来,如果您不能去……最起码,要派遣皇太子前去迎接,才算对等。”
         吴复的神色有些为难,如实汇报道。
         众大臣:“???”
         “放肆!”
         “他以为他是个什么东西,竟敢让陛下去迎接他?真是笑话!”
         “元狗还是那么的狂妄自大,看来上次还是没有把他们给彻底打疼!”
         “对,就该狠狠地揍他狗娘养的!”
         一时间,武将们群情激奋,大声嚷嚷了起来。
         一个个嘴上凶残,心里也是乐开了花!
         这小子,来的正是时候,狂的也正是时候!
         你要是卑躬屈膝的来求和,那反而还不好揍你了!
         朱元璋听到这话,脸上的笑容骤然消失,蹙起了眉头。
         “要咱亲自迎接他?”
         他冷声道,
         “真是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呵!”
         别说是元嗣君的弟弟了,就是元嗣君亲自前来,也没有资格让自己亲自迎接啊!
         “父皇……”
         朱标忽的开口道,
         “元人的皇位,多有兄终弟及的情况,这脱古思帖木儿我也有所耳闻,听闻他在北元内部也颇有几分声望,或许是下一任北元皇帝。”
         “这么看来,他与我这个皇太子也算是对等的,不如……我去迎他一迎,且看看他到底怎么说?”
         “纵然是要翻脸,也得先礼后兵嘛。”
         全场最沉得住气的,除了文官们,也就是朱标了。
         “大哥,对付这种王八蛋,我最拿手了。”
         朱橘昂首道,
         “我去吧!看看他是个什么货色。”
         “我是大明的监国,去见他,也算对等了!”
         朱标略一犹豫。
         “嗯,还是老六去吧!”
         朱元璋没有过多的犹豫,爽快的点了点头,道,
         “你现在就去见他,把他带来见咱!”
         朱橘点了点头。
         “得令!”
         他应声而去,走路带风。
         “爹,小橘子去……会不会闹出乱子来?”
         朱标看着朱橘那拽拽的身姿,略有几分忧虑的道,
         “毕竟是元朝的使臣,我们表面上还是要……”
         朱元璋轻哼一声。
         “使臣?使臣也要拎得清,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他道,
         “要是随便来个使臣,都要皇帝皇太子去迎接,那我大明的皇帝皇太子还有尊贵可言吗?”
         “让老六去也好,恶人自有恶人磨,让那脱古思帖木儿脑子清醒清醒再来跟咱说话!”
         朱标:“……”
         他无奈的点了点头,一抬眼,却见不少武将此刻都跟在了朱橘的身后,朝着外面走去。
         这帮人,一副要找事的模样!
         “爹……”
         “没事儿,这是在紫禁城,出不了乱子的。”
         朱元璋抚了抚须,一副浑不在意的模样。
         朱标扶了扶额。
         那什么脱古思,你也真是太不知天高地厚了!这下好了,你就等着被我家那混世魔王一般的小橘子修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