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 第二百零九章 半年
         为了更好地控制舆论的方向,也为了报纸可以做得更好。
         赵昕没办法,只能是先自己亲自来。
         至于朝堂那边……反正,暂时也没什么大事。
         交给欧阳修他们,让欧阳修他们给自己当当耳目也就好了。
         像欧阳修的人品,赵昕觉得,还是可以相信的。
         因为对方就不像是那种会成为奸臣,然后有大事会瞒着自己的人。
         ……
         而报纸说是《日报》,自然,这肯定得每天都要更新。
         只不过新闻这种东西,确实目前有点少。
         因此,时不时地,赵昕也只能是拿其他的东西来凑凑数。
         比如说:
         招工启事。
         又比如说:
         连载一些好词好句。
         这当然难不倒赵昕了。
         心中默默地说了一句,对不起了辛弃疾,对不起了,李清照。
         然后……
         赵昕就把这两人的词,还有诗句都给抄了出来。
         看得陈圆圆,也是一愣一愣的。
         毕竟……
         虽说现如今已经是大宋了,而且即将迎来它文化最鼎盛的时期,可像是辛弃疾、李清照的诗词,还是有点太过分了。
         陈圆圆看后便问道:“这是谁写的诗词?”
         赵昕便道:“别人写的,写得怎样?”
         陈圆圆便道:“清新脱俗,比市面上读过的,都要好。”
         赵昕:“拿来给报纸,填充一下内容。”
         以后……
         专门开一个诗歌的栏目。
         自己编太累了,得找其他人,顺便收罗一下别人的作品才行。
         ……
         而等报纸上街以后。
         这东京城的百姓,也很快便知道了一个叫做‘词中之龙’的人。
         还有一个,更拽,给自己起名‘千古第一才女’。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有人在读完了这位‘词中之龙’的词以后,也是议论道:“这‘词中之龙’应该是作者吧?”
         “可这词,似乎也没怎么词中之龙,这人怎么这么大的口气。”
         随后,又有第二个人道:“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说实话,我也没看出来,这有多千古第一才女。”
         “当然!有一句说一句,这舴艋舟,以及愁,确实写得好。”
         其实……
         这词都好!
         只是……
         大家不满的是,你们凭什么敢自称自己是词中之龙,还有说自己是千古第一才女。
         我都没敢这么说。
         这两人好嚣张!
         还有人拿了词去找欧阳修等人点评。
         欧阳修自然也不知道这么嚣张的两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不过相比起目前大宋的诗词来说,这两位作者的诗词,的确很有自己的风格以及特色。
         只能这么说。
         赵昕也是顺便向所有人收集诗词。
         下面一行小字,写着,如被录用,可得一百文报酬。
         众人一看,一百文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当然了!
         相比起很多人的润笔费来说,这一百文肯定不值一提。
         不过……
         由于都知道是豫王殿下开的,不少人还是踊跃参加。
         一来!
         说不定能凭借此在东京城给自己增长一些名气。
         二来!
         搞不好以后还能被豫王殿下给看上。
         也是因为这样,随着一批文人士子的带动,这报纸也慢慢地开始火了起来。
         而且其实……
         这古人平常在家里,又能有什么消遣呢。
         这报纸也不贵,随手买一张,每天都能看到新的连载,还能欣赏诗词,还可以在上面找工作,还可以发布买卖的信息。
         这何乐而不为。
         不管是当官的,还是经商的,还是一些正在考科举的,甚至是平民百姓,都逐渐地开始接受这样的事物的存在。
         而报纸的销量,也一点点慢慢地提升了上来。
         半年后……
         经过赵昕的经营,这东京城内的百姓,也已经俨然慢慢地养成了读报的习惯。
         虽说可能一份报纸,会有好几十人一起看。
         但最起码!
         喜欢读报这习惯,却是留下来了。
         而词中之龙、千古第一才女,也被不少人暗暗猜测,是不是说的赵昕,跟陈圆圆自己。
         以至于进宫去的时候,苗娘子都问,这词中之龙,以及千古第一才女是怎么回事。
         赵昕只能咳嗽了两声。
         不认识,不熟。
         陈圆圆看赵昕这副模样,也不好多说什么。
         不过陈圆圆私以为,那些词,就是殿下自己想的。
         不然你试想想啊,这半年来,随着词中之龙,以及千古第一才女的诗词越来越多,那这两人为何从来都没有露过面?
         虽说……
         一些诗词里边的内容,确实不像是殿下写的。
         可问题是……
         能写出这么好的诗词,却一直都没有名,这就很奇怪了。
         当然!
         大人们最终也没有深究。
         毕竟陈圆圆要真不是千古第一才女,你又强迫人家写一首看看,最后人家真的写不出来,那可就完了。
         陈圆圆、苗娘子、俞娘子、还有娘娘这边其乐融融。
         而张娘子这边,却是越发地暴露出她不太喜欢自己的养子的这个事实。
         是的!
         毕竟谁喜欢别人生的儿子呢?这自己生的,万一长得丑一点,说不定都不喜欢。
         更别说这跟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了。
         赵祯其实从一些细微的事情上,也可以看出来。
         只是……
         一直都没怎么出声。
         这贾婆婆也是劝张娘子道:“这好歹也是官家亲生的,您就不能把它真的当成自己的儿子?”
         张娘子也是耍性子道:“可到底不是我亲生的。”
         贾婆婆便又道:“你还想不想当皇后了?”
         张娘子想肯定想,只不过……
         随后又道:“有那个人在,就算是他长大了,又能如何。”
         贾婆婆也只能是耐着性子道:“万一呢?”
         “官家的孩子夭折又不是这一天两天的事了。”
         “您还是得把握住机会才是。”
         “接下来……可不要在官家的面前表现得就算是要抱着都很为难的样子。”
         一开始这贾婆婆确实有想过要换个婴儿。
         可问题是……
         这必须符合各种条件才行。
         比如说官家正好要去冬祭,出去两三天,不一定能及时地赶得回来。
         还有就是,要买通宫里的侍卫,这一点倒是不难。
         因为宫里的侍卫,其实早就是入内都知杨怀敏的人了。
         这皇城司,早就腐败烂透了。
         可最终她们却没有这么做。
         因为真的生下了一个皇子,那就不需要去换了。
         然而……
         虽说已经去掉了这样的步骤。
         只能说离她们最终的目标,还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主要是,这官家也不知道是怎么想,好像从来都没有怀疑过那位豫王殿下。
         这照理说,一个皇子,拥有这么大的权力,早就该被废、被提防了吧。
         可官家却宁愿真的把所有事都交给对方去做,去打理。
         贾婆婆也只能是宽慰自己,等这小皇子再过个十年、八年,希望能稍稍地动摇一下下官家对那位豫王殿下的信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