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228章 这一次,我写平凡的人
         “江弦,起来吃饭了。”
         清晨,朱琳端着一碗鸡蛋羹,推开西耳房的门。
         看见江弦还迷迷糊糊睡着,便坐在他的床沿儿,把粥放在书桌上。
         嗯,隐约书桌上好像还有一滩水渍,也不知道是错觉还是什么,她脸一红,赶紧用手擦下。
         “江弦、江弦。”
         “呼。”
         江弦懒懒散散的睁开眼,“几点了?”
         “六点半了,快起来吧,我都准备拍戏去了。”
         “我再睡会儿,我还倒着时差呢。”
         “那你先把早饭吃了呀。”
         朱琳看他跟小孩儿似得,忍不住笑,舀一勺鸡蛋羹递去他的嘴边儿。
         “啊~~~”
         江弦张嘴吃了一口,咸乎乎的。
         听说有些地方鸡蛋羹还能拌米饭吃,这吃法真是闻所未闻呐。
         朱琳跟喂猪似得,把江弦一顿喂,一勺一勺全吃干净,馒头也跑进来了,黑豆豆一样的眼睛,歪个脑袋乐,跟张表情包似得。
         “我去拍戏了。”
         “晚上我去接你。”
         “嗯。”
         朱琳莞尔一笑,在他脸上亲一小口,领着馒头走了,顺便给江弦倒了尿盆儿。
         十一月下旬的京城越来越冷了。不过没东北冷,以前在沈阳上过班,半夜下班饿着肚子坐没空调的公交车,有种要在车上被活活冻死的感觉。
         江弦是被一泡尿憋醒的,没办法,尿盆儿已经被朱琳涮干净了,他总不能再尿进去。
         在厕所哆嗦一阵儿,习惯性的甩了甩狙。
         再回到屋里就睡不着了,干脆去堂屋烤煤炉子,也不知道是他爹还是他妈在炉子边儿熥了馒头片,他直接捏着吃,脆的。
         “哟,起来了。”饶月梅意外,她正准备去吵他呢,这年头,谁家年轻人敢睡懒觉呐。
         “妈,国内最近有啥事儿没?”江弦捏着馒头片问。
         “啥事?”
         饶月梅想了想,一拍大腿,“过两天可就要那啥了”
         F4?
         江弦一听,他还看过那录像呢!
         F1大笑撒泼,神采奕奕,还一通诡辩,该说不说,确实是有一番能力。
         其他几个就不行,临阵倒戈的临阵倒戈、面如死灰的面如死灰、半死不活的半死不活。
         “妈,待会儿我出去一趟,中午回家吃饭。”
         江弦把馒头片吃完,洗漱过,又取出《许三观卖血记》的手稿检查一遍。
         无恙。
         他揣进挎包里头,蹬着二八车去到沙滩北街2号。
         依旧是破破烂烂的地震棚,连个暖气都没,作协和文联的工作人员呵着白气、搓着手,哗啦啦翻着稿子,就搁了几个“长江牌”铸铁花盆炉子。
         他轻车熟路去到《人民文学》编辑部。
         “王扶老师!”
         江弦敲了敲桌子,王扶抬起头看他一眼,“江弦?你从日本回来了?”
         “昨天刚回来。”
         江弦把一袋包装精美的明治的牛奶巧克力放去她桌上,“给伱带了点礼物,我从日本带回来的。”
         崔道怡刚好瞧见,过来打趣道:“王扶同志,江弦同志,咱们可不能拿这个腐蚀干部啊,咱们《人民文学》该过的稿子过,不该过的可不能过。”
         王扶那叫个急,赶紧把他推走,“崔老师,我这好不容易才从江弦这儿约了篇稿子,您可别说的他反悔了。”
         “哈哈哈哈。”
         江弦和崔道怡同时笑了起来。
         笑过以后,江弦从包里取出好几沓稿子,纸张有大有小,残次不齐。
         “王扶老师,您约的稿子我在日本写好了。”
         王扶眼前一亮,“这么多稿纸?你写了多少字?”
         “差不多十八万字吧,王扶老师,没记错你可是答应过我的,就算是长篇,也会给我一次性全部刊发。”
         《人民文学》16开,单期152页,一页大概1560字,并不准确,和排版有关,多了2500字也能放下。
         这么一算,一期《人民文学》的字数约莫二十万到四十万字左右。
         一次性刊发一篇十八万字的,这几乎要占掉《人民文学》这本“皇家刊物”一半的篇幅。
         “.”王扶一脸便秘。当时她答应的痛快,没想到江弦真写了个长篇,还是十八万字的大长篇。
         “王扶老师,当初可是你答应了我,我才和你约稿的,《人民文学》不能欺负我这个年轻人吧。”
         崔道怡一听都吓到了,“王扶同志,你可真敢答应,难怪这小子给你送巧克力,还真是来贿赂干部。”
         王扶豪爽,“我既然答应了,肯定给你出了,我先看看这篇稿子。”
         她从江弦手上取过这篇稿子,字迹圆鼓鼓的,还算清楚,扫了眼第一行:
         许三观卖血记?
         咝。
         卖血?
         这个书名跟剧透似得,这本书讲什么都已经剧透完了。
         “江弦同志,你这篇稿子写的还挺敏感.怎么会想到写卖血?”王扶捏着稿子,抬头看向他。
         江弦早有说辞,解释道:“您可能不知道,我爱人以前是医科院的,她妈也是医生,前前后后,听她们讲过很多医院的事情,卖血这一块儿给了我灵感。
         另一个原因就是,我有天总结了下才发现,以前写的那些主人公都太了不起了,不管是《棋王》还是《动物凶猛》,精通象棋的王一生,出生在大院的大院子弟,这些人物角色天生就具备着某种能量,包括上一本《铜钱街》,又是一个极端的艺术家李兰德。
         这一次我想反过来一次,就写一个平凡到泥土里的普通人,包括我一直都在追求最先锋的写法,这一次我也想换一种风格,就简简单单,不再涉及意识流那些现代派手法,安安静静的记述下许三观的故事。
         这个人从未看穿生活的本质,却依旧在苦难中热爱着生活,践行着普罗大众的英雄主义。”
         王扶和崔道怡正襟危坐,静静的听江弦讲完缘起。
         一个平凡的人,这个人在苦难中热爱生活,普罗大众的英雄主义。
         这个想法太好了!
         听江弦这么一讲,王扶反而对这篇《许三观卖血记》产生出极大兴趣,迫不及待的想要阅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