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 > 第164章 杰青项目课题【万更求订阅】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小说网] http://www.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说实话我们谁都没有料到,你居然能在数学上走这么快这么远。”


        

校长办公室内,大家坐在沙发上聊天,王清韬看着徐源颇为感慨。


        

“对于外界恐怕谁也不会想到,这样一位能在数学家大会上获得高斯奖的数学天才,竟是从咱们固远一个小县城走出来的。”


        

他当初哪怕发现徐源的数学天赋,也只是认为能获得竞赛金牌已经很优秀。


        

根本没有往更高层次去想。


        

结果徐源进入箐华后,就像是被打通了数学的任督二脉。


        

接连取得学术成果,成为整个数学界耀眼的新星。


        

今年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更是获得高斯奖。


        

彻底打破华国数学界零奖记录。


        

每次看到箐华方面发来的那一纷纷喜报,他心里是既欣慰又后怕。


        

欣慰的是自己学生能成长到这一步,后怕的是幸好那次同意了徐源报名数学竞赛。


        

否则真要是扼杀了这样一位数学天才,那他的责任可就太大了。


        

而不单单是王清韬,旁边的李燕周峰等人同样存在这种感受。


        

尤其李燕更为复杂。


        

她很清楚记得自己曾不止一次劝说徐源,希望其能放弃数学竞赛专心高考。


        

虽说确实是真心为徐源考虑,却险些好心办坏事。


        

如今再看到样貌上没多少差别的徐源,情绪也难免有些五味杂陈。


        

只能说作为小县城高中里的老师,无论水平还是眼力见识,都没有办法和大城市里的那些教师相比。


        

徐源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也全靠自身天赋,严格来说和他们的教导关系不大。


        

他们这些老师,只是运气比较好,有幸遇到这样的数学天才。


        

孙学海听着这些话,他心里无疑是最开心的,更感激徐源为学校带来的各种好处。


        

除市里省里的扶持外,关键每次徐源取得成绩,固远一高总会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在视野中,以至于连周围城市的学生都想来固远学习。


        

徐源若出身大城市里的中学,或许学校不会太引起外界关注。


        

偏偏徐源是从固远县保送的箐华,加上又是出身徐寨村这种贫困村庄。


        

在教育资源落后的情况下,才更凸显出徐源自身的强大天赋。


        

“咱们固远能出来一个徐源我是已经知足了,现在学校里的学生能享受到更好的待遇,说起来也可全是沾了徐源的光。”


        

孙学海亲自给徐源倒了杯茶,主动递过去笑呵呵的说着。


        

他这话可一点没错,自从学校培养出徐源后,学校得到了上面的资金支持用于设施更新,修缮教学楼重新建了操场。


        

就连老师这块也吸纳了一批高学历师资力量。


        

相比较徐源享受到的教育条件,现在的学生无疑是更好些。


        

也正因如此,刚开始他甚至想培养出第二个徐源。


        

奈何最终以失败告终。


        

到这個时候他才真正明白,徐源的成功是属于个人的强大天赋。


        

是不可复制的。


        

徐源连忙起身接过茶杯,大大方方笑着回复孙学海的话。


        

“学弟学妹们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这是好事。”


        

说完屁股刚重新坐在沙发上,目光又被物理老师周峰的声音吸引过去。


        

“我听说你在箐华还是同时攻读两个学科,算算时间快毕业了吧?”


        

“马上就博士毕业了。”徐源如实回答。


        

这话传到周峰的耳中,整个人先是一怔,接着瞬间瞪大了眼睛。


        

“博士?”


        

他对徐源的关注肯定不如孙学海,毕竟平时还要忙着教学。


        

虽说同时攻读双学科的事不是秘密,但三四年时间对正常大学生来说,也只是算是正式本科毕业。


        

结果徐源都要博士毕业了。


        

这往上窜的速度未免太快了些。


        

对他们这些在县高中教学多年的老师来说,确实很难想象。


        

孙学海注意到周峰的反应,顿时满脸骄傲的解释。


        

“徐源早就本科毕业并且直博,如今单凭在数学上取得的成果也该毕业了。”


        

说到这他顿了两秒,然后又把目光移动到徐源身上多询问了句。


        

“我之前去市里开会,听说你博士毕业后会被箐华直聘为教授?”


        

此话一出。


        

包括王清韬李燕周峰等老师在内,几乎同时把目光集中到了徐源身上。


        

满脸期待的等着徐源回答。


        

放眼整个固远一高,连一位副教授都找不到,他们更是可以说教一辈子书都成不了教授,而现在徐源刚二十出头的年纪,却要被箐华直聘为教授留校。


        

这件事所带来的冲击力,可要比刚才的博士毕业强上太多了。


        

尽管他们说不定要有一位教授学生,但心里面肯定多少还是会有些羡慕。


        

徐源迎上几位老师的目光,也顿时感觉到了压力。


        

主要想着担心他们受刺激。


        

不过面对教过自己的高中老师,说谎话欺骗肯定更加不合适。


        

因此略作迟疑他还是硬着头皮给了回答。


        

“我们系主任确实找我聊过这事。”


        

而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从王清韬开始大家脸上的表情却又突然释然。


        

“你在数学领域取得这么多成果,这次又获得了高斯数学奖,被破格直聘为教授也是应该的事情。”


        

“我们也为能有你这个教授学生高兴。”


        

王清韬脸上堆满笑容说着,确实是打心里为徐源感到高兴。


        

毕竟徐源能成为教授,也是凭借自己的数学实力争取过来的。


        

如果他现在能证明一道千禧年大奖难题,那估计也照样能破格成为教授。


        

关键这不是没那个数学水平嘛。


        

眼下他担任着重点班班主任,兼数学竞赛教练,已经非常满意。


        

下秒李燕和周峰等各科老师,也都接过王清韬的话附和送上祝贺。


        

“以后和别人提起,我也是教过大教授英语的人。”


        

“真是给我们这些老师长脸啊!”


        

……


        

眼看就快结束这个环节时,周峰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下意识多问了句。


        

“是正教授还是副教授?”


        

这话他才刚说出口,便感觉到了身旁其他几人目光的凝视。


        

略作思考觉得确实是多余问。


        

毕竟徐源的年龄在那放着,凭借数学学术成就破格聘为教授已经很不错,正常情况来讲刚开始肯定应该是副教授才对。


        

不过这个念头才刚出现在他脑海中,便被接下来徐源的一句话被打散。


        

“应该是正教授吧。”


        

徐源知道自己现在可是非常抢手,不单国内很多高校想聘请他,海外那些著名大学同样是如此。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起码就是正教授。


        

至于周峰闻言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没想到连这种事都能有惊喜。


        

要知道哪怕是最低级的四级正教授,那也基本是学术带头人存在了。


        

放眼全国那么多教授,大部分到退休也都是卡在二级正教授的位置,只有少数人才有机会成为院士获得国家给予的一级正教授职称。


        

何况徐源还是二十出头的正教授,只要年龄上去成为二级正教授是早晚的事。


        

说不定以后院士都有可能。


        

想清楚这些周峰一时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最终蠕动了下嘴唇,又把之前挂在嘴边的遗憾借此讲出来。


        

“唉。”


        

“早知道我说什么也应该让你报名物理竞赛。”


        

徐源听到这话自然也是哭笑不得,站起身连忙沉声回应了句。


        

“周老师。”


        

“不管我参加的什么竞赛,也都是你们大家的学生。”


        

几乎是他这句话落下的同时,熟悉的下课铃声也顿时穿过墙壁窗户飘进办公室。


        

这时孙学海也不再耽搁,站起身对徐源说:“学生们下课准备参加大会了,那咱们也准备过去吧。”


        

“好的校长,别让学弟学妹们等急了。”徐源点点头没有任何异议。


        

随即大家便离开办公室前往操场。


        

徐源好歹也是从高中生过来的,对学生们的想法自然非常清楚。


        

大家准时按照要求来到操场按班级坐好,结果半天校领导都不来,那就算对大会再期待也肯定有意见。


        

所以既然是给这些学弟学妹们演讲,肯定要先给个好印象。


        

这时候正是上午的第二节下课,按照学校的规定所有班级都要到操场做广播体操,因为后面两节安排了学校大会活动,所以便取消了上午的广播体操。


        

能够看到各班级的学生都搬着自己板凳,从楼梯下来冲向操场。


        

因为各班级所在的位置都已经划分好,在班长体委的指挥下很快便三人一排坐齐。


        

在操场上形成一个又一个整齐的班级队列方阵。


        

很快随着徐源跟随校长教导主任,来到特意队伍前面的讲台上坐下,台下顿时迎来一阵欢呼声。


        

忍不住在下面小声讨论起徐源。


        

情绪异常兴奋。


        

“真的是徐源学长,学校真把他给请来了。”


        

“徐源学长看上去好年轻。”


        

“这就是让咱班主任经常挂到嘴边的徐源学长,今天总算是见到了真人。”


        

……


        

与此同时在高一重点班队伍里,前排有些婴儿肥的女生很是激动的同徐晓琳说:


        

“你堂哥看着还挺帅,和我想象中的数学天才不同。”


        

徐晓琳也有较长一段时间没见过徐源,此刻听到同桌的话立刻笑着追问道:“那伱想象中的是什么样?”可能是当着同学的面不好意思去瞅徐源。


        

“就你哥这样。”


        

婴儿肥女生忙转移了话题。


        

徐源听到这些学弟学妹们你话,或许是想到自己在学校里的事情,脸上也不由得浮现出和煦笑容。


        

另外他还注意到了重点班里的堂妹徐晓琳,不忘向其投了个眼神。


        

直到孙学海率先接过话筒说了段开场白,顿时让整个会场安静了下来。


        

“今天开这个会的目的,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学校特意给你们请来了你们的学长数学天才徐源。”


        

“让他给你们分享一下学习方法和经验。”


        

“希望你们等下都要用心听讲,注意会场纪律。”


        

孙学海很清楚今天的主角是徐源,所以他并没有喧宾夺主占用太长时间。


        

在简单讲了几句后,便直接把话筒交给了徐源。


        

“下面大家热烈欢迎徐源发言。”


        

随即台下包括复读生在内的四个年级班级,顿时向其雷鸣般的掌声。


        

并且鼓起掌来还是越鼓越起劲,直到徐源抬手做了个手势才算重新平静下来。


        

“大家好。”


        

“我是固远一高03级毕业生,算是你们的学长。”


        

……


        

徐源虽说是马上要当教授的人,但面对这些学弟学妹丝毫没有架子。


        

完全把自己当成了一位招呼学弟学妹的学长,且讲起话来轻松幽默风趣,使得台下班级中时不时传来很开心的笑声。


        

他先是讲到自己那时候文理不分科,高考为三加大综合的地狱难度模式。


        

指出现在的文理分科模式要更轻松。


        

随后便是他参加数学竞赛的趣事,以及比较干货的培养逻辑思维提升学习效率的方法。


        

整个演讲过程,台下学生肉眼可见的认真。


        

就连不少老师都似乎在学习。


        

而很快到最后的环节,徐源除了给大家发放一些之前从普林斯顿和这次数学家大会带来的小礼品,还特意把自己的高斯奖章拿到台下让大家观看。


        

满足大家好奇心的同时,说不定还有可能给一些人埋下坚定学习数学的种子。


        

或许多年以后也能为数学界做出贡献。


        

整个大会进行到上午十一点多,在宣布结束后也算让学生们吃了个早饭。


        

原本孙学海是准备带着徐源和老师,去县里的饭店吃中午饭。


        

徐源担心会太过麻烦,便提议还是和学生们一起直接在学校食堂吃。


        

说起来对于学校食堂的饭菜,他可是实打实有几年时间没有尝过了。


        

对此孙学海等人也选择了同意。


        

时隔多年徐源再次走进食堂,最直观的感受便是里面配置了餐桌椅子,


        

让学生们能坐着吃饭,不像他们以前那样,大多时候都是蹲在地上。


        

还有让他有些惊讶的是,食堂饭菜的味道相比以前也有了明显改善,只能说正如孙学海所讲,因为他学校确实各方面都有了提升。


        

尽管自己并没有享受到这些,能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便利还是很好的。


        

王清韬打完饭菜直接坐在了徐源身旁,边吃边和徐源聊另外一件事情。


        

“下午你可不能那么早走,今年有几个好苗子报名了数学竞赛,既然你过来了怎么也要指点下。”


        

自从徐源参加数学竞赛脱颖而出,固远一高便又恢复了数学竞赛班。


        

加上生源素质进一步增加,基本每年都会有几个人报名参加。


        

王清韬对徐源的数学天赋再清楚不过,以现在的水平去指点几个竞赛生,哪怕只有两节课都能让他们收获很多东西。


        

说不定有幸进入省队还可以冲击下金牌。


        

徐源对这件事自然是知道的,早上他刚来的时候在车上孙学海还提及。


        

讲之前有人还拿到了国奖金牌。


        

眼下面对王清韬的请求,他自然是不好意思拒绝。


        

况且指导几个高中的竞赛生,确实不是什么麻烦的事情。


        

于是没怎么迟疑便点头答应下来:“老班的话我肯定是要听的。”


        

坐在对面的孙学海听到这话,脸上也顿时堆出灿烂的笑容。


        

“这敢情好。”


        

他邀请徐源过来演讲,主要还是想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激情。


        

没想到还能有这种好事。


        

真要是再指导出一位竞赛金牌,那固远一高在竞赛上估计都要全省有名了。


        

不过他心里倒是挺希望徐源多待上几天,最好能亲自带这些竞赛生。


        

有堂堂高斯数学奖获得者当竞赛教练,那么所带的学生也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


        

当然他也清楚这事没什么希望,能简单指导两节已经很不错了。


        

就这样。


        

吃完饭过了午休时间,徐源便跟着王清韬先去了趟重点班教室。


        

顺便关心下自己这个堂妹的情况。


        

然后他才见到这三位数学竞赛生,除了一个高一的外另外两个都是高二。


        

事实证明像他那样高三还要参加竞赛的,确实属于少数。


        

“老师好。”


        

单独的教室内,三位男生看到徐源当即礼貌性问候了一声。


        

对此徐源则摆手道:“你们喊我学长就行。”


        

接下来的时间,徐源先在黑板上出了几道题,让他们尝试解答。


        

因为题型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刚好判断出他们的弱项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结果让他有些意外的是,反倒是那位高一的男生解题思路最为清晰。


        

能看出在数学上是有一定天赋的。


        

也怪不得刚上高一,便有信心报名参加数学竞赛。


        

在自己的母校遇到一位数学天赋不错的学生,徐源心里也是比较高兴的。


        

在接下来的指导中并没有藏私。


        

基本详细给他们指出了不足,以及适合他们训练自己逻辑思维等数学能力方法,使得他们能在后面的时间里快速提升自己。


        

另外最后离开的时候,徐源还特意留下了自己的企鹅号。


        

表示有问题的话也可以在企鹅号上请教。


        

“你感觉这三个人实力怎么样,有没有希望冲进国家集训队?”


        

教室外面王清韬等到徐源出来,陪着徐源边往楼下走边询问起情况。


        

“李栋是他们三个里面天赋最好的,进入省队后再集中培训提升,能获得国家集训队名额的机会很大。”


        

“另外两人省队应该有希望。”


        

徐源面对王清韬的询问自然是实话实说,而他口中的李栋也正是那个高一的男生。


        

话音刚落他想到什么又补充道:“不过明年高二他还可以继续参加,到时候水平应该会更高些。”


        

王清韬显然也比较中意李栋,闻言当即笑呵呵讲起李栋的情况。


        

“李栋这小子数学确实不错,另外考试也和你一样都是满分。”


        

……


        

事情进行到这里,徐源自然不好过多耽搁,没吃晚饭便坐校长的车回了徐寨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徐源一家人也没有在家里停留太长的时间。


        

这次回来主要是因为徐源获奖,想着让大家都高兴高兴。


        

加上店铺那边也不能长时间关门,姐姐徐莹更是跟学校请的假,于是后天一家人便回了省城庐阳。


        

期间徐源想着提前给父母打下预防针,便简单讲了下陈雨然的事情。


        

梁艳丽女士一听自己儿子有了女朋友,并且还是箐华的研究生,脸上顿时便浮现出兴奋喜色,恨不得马上让儿子把人领家来。


        

到后面更是准备再往燕京跑一趟,顺便见见这位徐家的未来媳妇。


        

徐源早就猜到会是这种情况,耐心劝说了半天并表示过年就把人带回来,这才算打消了梁艳丽女士要去燕京的念头。


        

不过说归这么说,梁艳丽女士还是比较庆幸自己没听亲戚的给徐源介绍对象。


        

要不然这高材生儿媳妇要是飞了,当真后悔都找不到地方。


        

倒是徐建国很沉得住气,中间还时不时向梁艳丽女士投去目光。


        

像是再说你看我之前没讲错吧,咱儿子根本用不着瞎操心。


        

而最让徐源头疼的反倒是姐姐徐莹,八卦起来问的问题可谓是一个比一个狠。


        

但他知道姐姐徐莹在学校里有个男同学,心里对她有意思,并且前世两人最后结了婚还挺幸福恩爱。


        

果然在他提起这件事后,姐姐徐莹顿时便败下阵来不再多说。


        

回到省城庐阳,徐源便和他们分开直接去了车站。


        

再次回到校园内。


        

徐源的生活也随即变得规律起来。


        

基本都在撰写关于微分几何奇异性证明的博士毕业论文。


        

说起来这还是他和寝室里,李振亚王海涛刘洋他们共同撰写毕业论文。


        

倒是有种不一样的感觉。


        

虽然他们的是本科毕业论文,他的是博士论文。


        

李振亚刘洋他们三人在他回来后,很快便正式确定了论文选题不假,但进度推进起来却异常的缓慢。


        

徐源又不能替他们写论文,也只能从旁提供些修改意见。


        

他的博士毕业论文因为本就进行了报告,相当于是在一小时报告内容上,进行更为详细的论证证明,因此撰写起来非常快。


        

从某方面来讲,就和堆着脑海里的答案照抄没有什么区别。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转眼距离国际数学家大会已经过去一个多月。


        

徐源获得高斯奖的新闻热度,却因为数学竞赛联赛使得他又被某些媒体重新提出来报道。


        

为此还时不时有记者给学校打来电话,想要申请对他进行采访。


        

这点也让徐源庆幸,幸好没有把个人手机号给泄露出去。


        

否则真要是被接连打扰,恐怕就只能换号了。


        

学校方面自然是完全尊重他的意见,把这些采访全部给推掉拒绝。


        

尤其特别禁止无预约人员进学院采访,影响学生们的正常学习。


        

主要徐源刚从海外回来时,就已经接受了众多媒体的采访,这是为了国内数学界自然无可厚非,但过去这么久还要采访就不合适了。


        

毕竟他在学校里还有那么多事要做,可没时间每天去配合那些媒体。


        

而伴随微分几何奇异性论文的完成,他也算是顺利拿到了自己的理学博士学位证书。


        

至于工程力学那边,因为帮助空间技术研究院完成月球探测卫星项目,目前同样是在攻读工学博士。


        

这两方面并不存在影响。


        

之后的两三个月,徐源则继续潜心研究数学,让自己尽可能掌握更多的数学分支知识。


        

如此在面对难题时,大脑才能自动筛选出能够用于解题的方法。


        

也更容易碰撞出灵感。


        

除了去丘诚桐教授那里讨论数学,便是和李振亚王海涛刘洋他们三个人泡在图书馆。


        

陈雨然因为刚读研究生,经常参加小组课题,反倒空闲时间不那么多。


        

——


        

时间就像是一头野驴,跑起来不停。


        

过完元旦标志着又进入新的一年,距离春节也不再剩下多久。


        

2007年1月12日,周五,箐华数学科学院。


        

上午徐源坐在自己的办公室内,目光集中在电脑屏幕中的邮件上。


        

随着他在数学界的名气日益增加,愿意找他讨论数学的海外教授也是越来越多,并且从他获得高斯奖后这种情况更为明显。


        

丝毫不夸张的讲,几乎每天都有新邮件过来。


        

所以每隔几天他都会专门抽时间回复,解答邮件中提出的问题。


        

这样做也相当于是和别人的思路进行碰撞,往往更容易诞生出灵感。


        

甚至前几天连数学年刊主编霍尔特,都给他发来了篇数论领域的论文,希望他能够帮忙进行验证。


        

“总算全部回复完了。”


        

这时徐源打出最后一个字符,双手离开键盘伸了个懒腰自顾自低喃。


        

刚要准备起身给自己倒杯水,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敲门声。


        

由于徐源工作时都会让自己进入深度学习状态,自然不太喜欢被人打扰。


        

因此在办公室时他都把门反锁,也算逐渐成为了一种习惯。


        

身边其他人倒也习惯了。


        

于是看到有人来找,他连忙朝门口走过去,在里面打开了房门。


        

然后便看到两个熟悉身影出现在视野中。


        

“唐教授。”


        

“主任。”


        

下意识打了声招呼,他才注意到廖方义手中还拿了份文件。


        

“怎么不邀请我们进去吗?”唐时宏看着徐源笑呵呵来了句玩笑。


        

闻言徐源顿时反应过来,连忙邀请道:“快请进。”


        

待廖方义和唐时宏坐到沙发上时,他又倒了两杯水递给两人。


        

如今徐源虽然还没参加毕业典礼正式聘请,但廖方义和唐时宏已经不把他当做学生,而是学院里面同级别的同事。


        

尽管徐源的年龄在那里,有时难免会感觉别扭,正因如此现在才好适应。


        

徐源也在旁边坐下后,自然知道这两人突然过来肯定是有事情,因此他倒也没有迟疑什么,索性主动向他们两人询问起来。


        

“主任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吗?”


        

他话音刚落还没等廖方义开口回答,旁边的唐时宏突然笑着说了两个字。


        

“好事。”


        

廖方义紧接着讲:“你先看看这个吧。”


        

说完便把面前的那份文件向徐源递了过去。


        

徐源疑惑归疑惑,但还是伸手拿起文件,垂下视线查看上面的内容。


        

伴随标题映入眼球,下意识念出声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


        

对于杰青他自然不陌生,作为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的特殊项目,在1994年正式批准之初,其宗旨便是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成长,鼓励海外学者回国工作。


        

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能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


        

申请者需要未满四十五周岁,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者其他基础研究经历。


        

以他现在的情况自然是有资格申请的。


        

而一旦杰青项目通过审核,便能获得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百万基金扶持。


        

更重要的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杰青还相当于是院士的前站。


        

能获得杰青并出色完成项目,可以说是初步具备了入选院士的潜力。


        

正当徐源思考着这些时,廖方义笑着说道:“杰青项目对你眼下而言正合适,当然究竟要不要报名申请你自己做决定,不过我和老唐肯定都是希望你申请的。”讲到最后还不忘补充了句。


        

“你的数学天赋很强,加上又这么年轻,将来评选院士的机会很大。”唐时宏接过话茬还是多说了句。


        

他和廖方义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想进入科学院基本上没有啥希望。


        

但徐源却是潜力无限。


        

能看到自己的学生成为院士,倒也算弥补了他们心里的遗憾。


        

徐源将两人的话悉数听进耳中,自然明白他们是什么意思。


        

如果将来决定评选院士,那么杰青从某种程度上便算是一种资历,他本来早就下定决心要成为大国院士满足遗憾,这时候面对杰青的申请自然没有拒绝道理。


        

何况他要申请领域自然是理学方面,作为擅长的相信肯定能出色完成杰青项目。


        

念头停留在这里,徐源便也不再迟疑什么,当即说出了自己的决定。


        

“我申请。”


        

廖方义和唐时宏听到这个回答,脸上除了笑容外倒没什么惊讶的地方,显然早就知道徐源肯定会同意。


        

“那你就先填写申请书吧,以你水平拿到上会答辩资格肯定轻而易举。”


        

“到是可以先考虑下选择什么内容作为杰青项目。”


        

徐源听完廖方义的话点点头道:“我知道了。”


        

随即唐时宏则接着提醒道:“杰青项目一旦通过后到时候是会考核评级的,你如果选择的项目难度太高,反而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他很清楚徐源这方面的情况,当初写个本科毕业论文都要去研究最优传输理论。


        

真要是选择了难度很高的杰青项目,到时候又没法按时结题,那还不如直接放弃申请杰青项目呢。


        

闻言徐源脸上也顿时有些尴尬,他自然能听出唐教授话里的意思。


        

对于杰青项目的周期是三年,这对于他以往完成的数学难题来说,时间上只能说非常的充足。


        

不过他肯定不可能用这么久去研究数学项目,就算申请了杰青也会提前结题。


        

但由于眼下突然要申请杰青,暂时还没想好具体要研究的内容。


        

便先点头回应了唐时宏一句。


        

“放心吧唐教授,这事我会慎重考虑的。”


        

事情讲到这里也基本有了结果,下秒便见廖方义站起身说:


        

“那就不打扰你了,上会答辩应该会在五月份,你可以好好考虑。”


        

讲完两人便也不再过多逗留,随即转身离开。


        

待廖方义和唐时宏的身影彻底在视野中消失,徐源这才又把目光放在申请书上。


        

然后他便拿着申请书回到办公桌旁,准备先填写了再说。


        

因为申请书各方面都有相应的规范,对他来说只是填写并没有什么难度,先把纸质搞定再去完成电子版的就行。


        

心里有了决定他也不再迟疑什么,当即行动起来。


        

其中摘要部分主要是填写申请人的主要学术成绩。


        

这点对他来说只能那么轻松。


        

无论证明无穷多个卡迈克尔数间隔问题,还是研究最优传输理论,参与MD5密码算法破解,让孪生素数猜想迎来重大突破证明丘诚桐猜想,无论哪一项单拎出来都能站得住脚。


        

更何况全部书写出来。


        

至于项目名称栏,需要填写的是研究领域,暂时还不需要具体的课题。


        

在短暂思考后最终选择了数论领域。


        

没办法。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在数学上他最擅长的确实是和数论相关。


        

而申请书中关于论文被收录和引用的情况,那就更加不是问题。


        

完全一个统计表的事。


        

毕竟他的所有数学论文都是被数学年刊收录,其中对卡迈克尔数的证明,因为创新改进出了新的筛法被数学界广泛引用。


        

最终没花费多长时间,徐源便完成了这份申请书。


        

正如廖方义所讲的那样,以他在数学领域取得的那些成就,申请杰青可以说和走个过程没啥区别。


        

就不可能存在不通过的情况。


        

哪怕是五月份的数理科学部上会答辩,估计遇到的评委都会是熟人。


        

“算了。”


        

“还是等接到答辩通知,再考虑具体课题吧。”


        

徐源独自思考了片刻对项目依旧没有头绪,最终便决定先放放再说。


        

反正距离答辩还有很长时间,说不定中间哪天就有了杰青项目的课题方向,届时只要确定了具体内容,那攻克起来就只需全力以赴。


        

……


        

申请杰青项目的事,对于徐源来说并没有影响到他平时的节奏。


        

转眼进入到二月份。


        

瞅着距离春节越来越近,放寒假后徐源也按照先前的打算带着陈雨然回省城庐阳过年。


        

说起这件事最近几天他都不知道接了梁艳丽女士多少电话。


        

甚至在电话里明确表示,他这个儿子可以留在燕京不回家过年,但未来儿媳妇必须要看到。


        

所以只能尽早赶回去。


        

好在陈雨然父母那边也都比较支持,甚至话里话外还都有着催结婚的意思,不但让自己家女儿去见未来公公婆婆,还希望有机会能双方父母见面也好先把事情定下来再说。


        

但徐源考虑到陈雨然毕竟是头一次见他父母,并且还是这么远距离。


        

因此准备过完春节便提前回燕京。


        

关于这点除了是为陈雨然,还有便是他从陈建方那里得到一个消息。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将在三月份在西倡卫星发射中心提前进行发射。


        

不管怎么说他都参与了嫦娥一号项目,如今正式发射他肯定要在飞控中心看着,如果在变轨等轨道方面出现问题的话,还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处理问题才行。


        

可以预见当探月卫星首次发射成功的消息传出,会在世界上引起怎样的轰动。


        

“咱们就这样空着手去真的合适吗,会不会觉得我不懂礼数。”


        

前往省城庐阳的火车上,陈雨然终于能体会那天徐源的心情,路上都快化身为了十万个为什么。


        

对即将到来的见面颇为紧张忐忑。


        

徐源看到陈雨然此刻的样子也是感到好笑,但为了让陈雨然放松只得安慰道:


        

“路上咱们拿太多东西不方便,等到了地方随便买点礼品就行。”


        

“我爸妈你又不是没有见过,很好相处的放心吧。”


        

“今早电话里她老人家还说,我这个儿子回不回去都行你到了就没问题。”


        

陈雨然听到徐源这话顿时有些不好意思,毕竟在火车上周围还坐着其他乘客呢。


        

至于徐源所说的她也知道,上次元旦学校举办年度人物颁奖时,学校方面特意把徐源的父母请了过来,她作为主持自然是见过的。


        

可惜当时没敢过去打招呼,只是远远看了一眼。


        

但想要有徐源在身边,倒也不再紧张什么,反正早晚都是一家人。


        

就这样当火车顺利驶入庐阳车站,徐源拉着陈雨然从车站出来,两人刚准备去买点礼品再回家,结果迎面便碰巧遇上了徐建国和梁艳丽女士,以及满脸惊喜的姐姐徐莹。


        

徐源看到这幕顿时明白肯定是母亲等不及,提前拉着家里人直接来车站接人了。


        

而陈雨然则当场怔住,看着空空如也的双手,又抬起视线瞅了眼徐源有些不知所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