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 > 第280章 最高科学技术奖,局势紧张【万更求订阅】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小说网] http://www.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阿帕徳本来正想该怎么转变话题,听到徐源主动询问自己的来意,心里面顿时一喜终于找到了台阶,随即连忙接过话茬回答起来。


        

这几年他特意学了汉语。


        

尽管口音比较重,但出于对徐源的尊重,还是用汉语慢慢说。


        

“是这样的徐院士,我这次来是想,采购一批贵方生产的先进无人机回去。”


        

“价格方面不是问题。”


        

最后还不忘着重补充了一句。


        

徐源将对方的话听进耳中,嘴角不免上扬,浮现出笑容后反问道:


        

“既然是想采购翼龙无人机,那直接和航空工业集团方面对接就行,应该用不着特意来找我吧。”


        

“你知道的。”


        

“我只是一位普通的研发人员。”


        

翼龙无人机本来就在对外出口名单,且之前阿帕徳代表的势力已经采购过。


        

像这样的优质客户复购,确实没什么难度。


        

按照正常流程对接就行。


        

结果对方特意跑到科学院找到他,这里面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旁边的白新周虽没开口打扰两人对话,但听到徐源说自己只是一位普通研发人员,嘴角也不免下意识抽动了一下。毕竟要是三十岁成为两院院士的科学家,还被称作普通科研人员的话,那恐怕国内科学界早就屹立在人类文明之巅了。


        

不过他还是把自己心里的情绪波动,给很好的隐藏了下去。


        

并未表现出来。


        

反观阿帕徳,面对这个回答有些不好意思。


        

最终吞吞吐吐的憋半天,才从嘴巴里吐出几个字。


        

“这次我们是……”


        

“是想采购隐身无人轰炸机。”


        

话音刚落。


        

似乎是担心自己被拒绝,下秒又连忙找补道:


        

“当然只需要最普通的配置就行,无论多少钱都可以进行商量。”


        

作为不怎么和平的小地区,他们那容易出现混乱。


        

并且技术相对落后。


        

像战斗机装甲车导弹等装备,都只能通过向大国采购的方式来提高防御力量。


        

单因为先进装备的售价,往往都非常高。


        

关键他们还不具备保养的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无人机无疑成了最好选择,性价比是非常高的。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当初翼龙无人机在国际航展首次亮相,他们便采购了两架回去,刚好用于了平息混乱,在战场上可以说是大放异彩。


        

在很短时间内,便出色完成了任务。


        

以至于后面又追加订单。


        

丝毫不夸张的讲,就因为翼龙无人机的存在,他们那里都和平了许多。


        

这次他们在新闻上,看到航空工业集团,继翼龙察打一体无人机后,又推出了更加先进的,隐身性能超过幽灵的隐身无人轰炸机。


        

甚至还能够搭载量子通信系统。


        

要知道对于全球很多地方来说,没有谁不希望拥有自己幽灵战略隐身轰炸机。


        

现在终于出现了能买的起的,甚至综合性能还非常强大。


        

怎么可能会不动心。


        

对于量子通信系统他们并不在意,毕竟到他们那也运行不了。


        

关键是要能采购到隐身无人轰炸机。


        

反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技术落后也不是坏处,起码没有用于干扰无人接设备武器。


        

如此无人机便是他们空中的霸主。


        

奈何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隐身无人轰炸机,并不在可销售名单中。


        

单纯找航空工业没法解决。


        

因此为了自己不白跑这一趟,他想到了徐源,这架飞机的研发人员。所以便联系上科学院,好帮忙牵线搭桥见上一面。


        

徐源对阿帕徳的回答,可以说是丝毫不意外。


        

甚至得知对方找自己采购无人机后,便基本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果然。


        

是为了隐身无人轰炸机。


        

首先隐身无人轰炸机的性能确实没话说,又有着比较低廉的造价成本,就算不幸遭到攻击受损坠毁,也根本不会心疼什么。


        

像这样的优秀产品,自然会有地方想要采购。


        

不过作为全球最先进的隐身无人轰炸机,上面并不打算列入销售名单。


        

就好比海外不会出售自己的幽灵隐身战略轰炸机。


        

哪怕阿帕徳找到这里来,也不可能达成愿望。


        

只能说对方确实很有眼光,可惜失败也是因为眼光太好了。


        

徐源弄清楚情况后,也不打算卖关子,当即便开口解释起来。


        

“阿帕徳先生。”


        

“很抱歉。”


        

“恐怕你要白跑一趟了,我们的隐身无人轰炸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无人机,目前并没有销售的意思。”


        

“就算是我也帮不了你。”


        

伴随这番话传进耳朵,能看到阿帕徳脸上表情,肉眼可见的充满惋惜。


        

尽管他过来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但真正被拒绝后还是感到可惜。


        

“那可真是太令人遗憾了。”


        

这时白新周也不再沉默,笑呵呵打起援场。


        

“我早就说过这事是不行的,徐源帮不了你们。”显然刚才没少做思想工作。


        

对此徐源则若有所思,稍微顿了两三秒后,最终还是多讲了两句。


        

“阿帕徳先生。”


        

“其实在我看来,翼龙无人机已经能满足你们需求。”


        

“不需要另外花大价钱引进隐身无人轰炸机。”


        

阿帕徳对于徐源是非常尊佩服的,毕竟徐源的名气在世界上都非常大。


        

属于公认的人类最天才科学家。


        

他在认真考虑后,很快便接受了这个建议。


        

然后决定道:


        

“徐院士你说的没错,那这次我们就再采购几架翼龙无人机回去吧。”


        

“今天实在是打扰了。”


        

正所谓来都来了,虽然没买到隐身无人轰炸机,但就这样空着手回去显然不太合适。


        

作为小地方,可要更加懂得人情世故才行。


        

否则世界局势稍微紧张一点,恐怕他们都会不知不觉成为炮灰。


        

所以顺手下几架翼龙无人机的订单,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徐源闻言,脸上也浮现出了笑容。


        

而值得一提的是,接下来的时间,阿帕徳并没有过多在这里逗留。


        

随即便主动表示离开,似乎生怕影响徐源的时间。


        

对此白新周也未做挽留。


        

很快当办公室内只剩下徐源和白新周,两人新泡了壶茶边喝边聊。


        

“这次你们研发的量子隐身无人轰炸机,可是真真正正在全世界刷屏了,外界对它的喜爱程度甚至一度超过了幽灵隐身战略轰炸机。”


        

“说实话。”


        

“我真没想到你小子刚攻克光刻工厂和光刻胶,转头就实现了量子通信和无人机的结合。”


        

“简直都超过了正常人的认知。”


        

“要不是知道你的天赋和效率,我都怀疑你一天是不是有四十八个小时。”


        

白新周用风趣的语言和徐源开着玩笑,脸上喜色却始终没有消失过。


        

足可见对徐源的喜爱。


        

“隐身无人轰炸机是早就完成的项目,这次能完成量子通信的实验,也离不开咱们量子创新研究院的帮忙。”


        

徐源嘴角噙着笑意,从院长手中接过茶杯后回答。


        

其实阿帕徳并非第一个想采购隐身无人轰炸机,这几天已经陆续有消息传出。


        

有很多地区都发来了询问。


        

甚至有些骆驼大户直接表示可以加钱,主打一个壕无人性。


        

不过最终都被推荐采购翼龙无人机。


        

单从这点也不难看出,量子隐身无人轰炸机的首次公开亮相,确实给全世界的局势带来了影响。


        

很大程度削弱了幽灵隐身战略轰炸机的影响。


        

“老潘也是沾了你的光,听说这次过后,他们还准备加强量子计算机的研究。”


        

白新周显然也对潘宪峰比较熟悉,很自然的聊起对方的状况。


        

量子力学主要包括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都对人类文明的科技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毫不夸张的讲代表未来文明走向。


        

其中量子计算机,更是被称作,能够让人类文明实现科技大爆炸。


        

可惜目前全球尽管有着多家量子计算机实验室,但能操控的量子比特数量只有两位数。


        

距离百万量子比特的真正量子计算机,还有着很远的道路要走。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相信都不会有太大进展。


        

接着白新周又想到了什么,突然下意识将脑袋往前探了下,作出一副比较神秘的表现,随即用恭喜的语气往下继续说。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从我得到的情况来看,上面已经打算为你颁发这届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另外整个光刻工厂项目团队,也会获得奖项。”


        

“这可是连我都羡慕啊!”


        

白新周这话绝对是发自内心,不存在任何虚假。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获奖者不会超过两个人。


        

是国家五项科学技术奖最高等级奖项。


        

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科学技术工作者。


        

从评选到最终颁发该奖项,足足有着七项步骤。


        

单奖金便高达几百万。


        

并且全部由个人自行进行支配。


        

哪怕是他现在作为科学院院长,都还没有获得过最高科学技术奖。


        

面对这样的荣誉,身为科技工作者如何不羡慕。


        

而相比白新周的羡慕,徐源此刻心里情绪同样好不到哪里去。


        

刚听到时心中不由得一惊。


        

多少有些出乎意料。


        

他之前只获得过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这已经是属于很多科学技术人员的天花板。


        

虽说这次光刻工厂项目,成功解决了国内高端芯片制造难的问题,甚至直接盘活了整个行业,在全球半导体行业都拥有了绝对话语权。


        

所做出的贡献确实非常大。


        

但根据以往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分析,其年龄基本都在六十岁以上。


        

甚至以七八十岁的老一辈科学家为主。


        

他如今作为三十多岁的青年,站在台上领奖的话确实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不过既然能刚院长主动提起这件事,并且还表现出这种表情。


        

那基本上没跑了。


        

毕竟距离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满打满算也就剩下十几天时间。


        

相应的名单确实应该已经确定了。


        

“院长。”


        

“你这个消息对我可有点突然,我原本以为只会有项目团体奖项呢。”


        

“这是你应得的荣誉,到时候总台可是会全程进行直播颁奖仪式,你可要好好准备,向全世界好好展现出咱们科学人员的精神面貌。”白新周听完徐源的话,脸上堆着笑容特意嘱咐了句。


        

接下来的时间,因为没有其他事情,徐源也就没有过多逗留。


        

从科学院离开后,便又回家继续研究,最近这段时间搜集的黎曼猜想相关文献资料。


        

……


        

……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逝,尤其当沉入某件事时。


        

很快半个月过去。


        

在这段时间里,徐源的行程比较规律,除了在家里陪家人便是到学校查阅数学文献。


        

有时在图书馆遇到数学系学生请教,也会为他们解答问题。


        

倒是显得颇为充实。


        

相比前段时间快节奏的研究状态,眼下放慢下来反倒也很不错。


        

就是可惜对黎曼猜想的研究,依旧没有什么进展。


        

进度条好无变化。


        

找不到正确的研究方向。


        

他能够预感到,自己掌握的量子力学知识,应该是能用于黎曼猜想证明的。


        

就算没法彻底证明,肯定也能增加不少进度。


        

既然迟迟没有变化,那就说明仍在原地。


        

好比有一把锁摆在自己面前,明知道在众多钥匙中存在一把正确的。


        

但需要找到才能把锁打开。


        

不过他并没有什么挫败感,反倒是对黎曼猜想更加的上头。


        

说什么都要将其拿下。


        

要知道随着他证明霍奇猜想,成为数学界大师,在数学上已经很难再遇到难题。


        

而黎曼猜想重新极发出了他对数学的斗志和激情。


        

仿佛自己一下子回到了高三时代,那个参加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时候。


        

面对那些难度较高的竞赛题,无论如何都要成功解出来才行。


        

他对自己还是有信心的。


        

何况有进度条在,只要出现增长变化,便能确定正确的研究方向。


        

然后坚持推论下去就行,避免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而相比徐源最近略显平静的生活,网上这几天则开始逐渐热闹起来。


        

广大网友都在讨论一件事。


        

那便是即将召开的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谁都知道徐源带领项目团队,成功研发出光刻工厂给了所有人一个大惊喜,对国内半导体行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不拿奖,那肯定是说不过去的。


        

大家主要讨论的,是徐源会获得哪个奖项。


        

这就相当于评价自己喜欢的明星,会获得什么样的影视奖项一样。


        

何况徐源在全网的粉丝数量,本就比很多明星高。


        

属于真正的顶流。


        

尽管并不是自己获奖,但看到喜爱的人获奖,心里面会更加高兴。


        

也正因如此,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还没开始,各大主流网站平台已经开始频频出现热搜。


        

基本都是和徐源相关。


        

相关话题讨论区,更是热闹非凡。


        

“终于要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了,好期待啊!”


        

“这届大会应该会很有看头。”


        

“希望到时候能在镜头里看到徐院士,感觉好久都没在网上露过面了。”


        

“徐院士去年可是研发了光刻工厂,现在咱们能拥有国际半导体行业话语权,可全部都是靠徐院士,怎么可能会不颁发奖项。”


        

“我记得徐院士之前获得过科学技术进步奖,这次应该会是其他的吧。”


        

“你们说徐院士会不会被授予最高科学技术奖,感觉除了年龄比较年轻外,所做出的科学贡献绝对是够资格实至名归的。”


        

“我觉得也有可能,其他奖项根本不足以表彰徐院士的贡献。”


        

“徐院士这么年轻就达到了很多院士的终点,上面肯定会更加重视才对,只是一个最高科学技术奖项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反正过两天就是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时间,到时候什么情况就清楚了,好像总台方面会进行全程直播。”


        

……


        

就这样。


        

在广大网友的讨论中,备受大家期待的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终于隆重召开。


        

2019年6月24日。


        

周一。


        

今天对燕京市某别墅小区住户来说,眼前绝对是这辈子都无法忘记的场景。


        

只见一辆带警灯的汽车停在最前面。


        

后面紧跟着整齐划一的摩托迎宾队伍,加上各种功能不同的车辆,最终组成一支壮观排面的车队。


        

而这支车队今天的任务,正是接送徐源前往会堂参加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本来按照正常程序,就算他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


        

也应该先居住到专门的酒店中,然后从酒店门口上车前往会堂。


        

现在车队直接来到了他家门口,足可见对他的信任和重视。


        

至于徐源一家目前居住的房子,则是之前由国家奖励的别墅,并且周围的住户也都是箐华教授,科学院院士等特殊家属院,整片区域有着非常周密的安保措施。


        

确保不会出现什么意外情况。


        

原本箐华大学奖励的那套房子,虽然都居住了那么久有感情。


        

但考虑到家里人员数量的增加,以及安全方面考虑便搬了家。


        

这样如果父母或者姐姐一家来燕京短住,刚好可以居住在那里。


        

徐源今天在衣服上并没有特别讲究,只是让陈雨然帮忙搭配了身得体的正装。


        

待车队到达之后,他分别亲吻了陈雨然和闺女,然后在工作人员恭敬的引领之下,登上那辆外表看似普通实则内部豪华的考斯特商务车。


        

与此同时。


        

周围的那些教授院士及家属们,脸上也都浮现着欣喜高兴和单纯的羡慕之色。


        

毕竟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甚至一辈子都没有亲眼目睹这种车队的机会,更不要说坐进那辆商务车内,前往会堂接受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颁发。


        

哪怕是院士,也照样会感到羡慕。


        

“徐源不愧是咱们科研人的骄傲啊,这种先例在以前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可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大丈夫当如是!”


        

“不管徐源获得什么样的荣誉,我都认为是属于实至名归。”


        

“从国内诞生出三十岁的两院院士,就应该能想到会有这一天了。”


        

“这绝不是徐源的终点,而是起点。”


        

对于目睹这一幕的科研人员来说,深知徐源在科学研究上取得的诸多贡献,所以心里面有的也只有最单纯的羡慕,绝对不会去质疑什么。毕竟单凭徐源创造出的那些科学奇迹,无论拿出任何一项他们都自问做不到。


        

下秒随着车队开始行驶,只见整个道路都处于封锁管制状态。


        

任何社会车辆都不允许通行。


        

红绿灯更是绿灯常亮。


        

整个行驶过程都被总台的拍摄人员拍下来,在总台进行实时直播。


        

而官方视频账号,也会及时截取视频片段。


        

在各大主流网站平台上面发布。


        

于是那些不怎么看电视的网友,也能第一时间掌握徐源的情况。


        

对此很快视频评论区和弹幕,便被各种留言填充。


        

“太有排面了。”


        

“居然是直接派车队去家里接人,我的天啊!”


        

“实至名归。”


        

“有点超出我的想象了。”


        

“这才是真正优秀科学家应该有的待遇,徐院士是实至名归。”


        

“看来徐院士真的获得了最高科学技术奖。”


        

“先提前祝贺。”


        

……


        

徐源此刻坐在商务车的真皮座椅上,透过车窗看向外面向后倒退的场景,哪怕是见过了很多大场面,此刻心跳也不由得有些加快。


        

最终深吸一口气并缓缓吐出,才算把心态给重新调节过来。


        

毕竟单是最高科学技术奖,还满足不了他所拥有的精神需求。


        

只有真正看到人类文明,在他的努力下发生翻天覆地的好的变化,那时整个人生才算真正没有遗憾。


        

由于徐源居住的地方,距离会堂并不远,所以倒也不会花费太长时间。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中间车队还停下一次,接上了另外一位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而对方的年龄已经将近八十岁,因为身体问题腿脚都有些不便。


        

不能长时间站立需要坐轮椅。


        

对此徐源自然就承担起了推轮椅的重担。


        

面对同样为科学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工作者,他心里面可以说非常的敬佩,毕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能有今天的成就,也是站在老一辈科学家的肩膀上。


        

没有他们奠定基础,又如何迎来质的飞跃。


        

不多时。


        

当车队到达会堂,徐源从车上走下来后,推着轮椅稳步朝大厅走去。


        

进入到里面之后,很多熟悉的身影也都闯入视野。


        

包括以赵翔为首的光刻工厂研发团队。


        

还有其他科学院工程院熟人。


        

因为他们都是另外四个奖项候选人,需要自行过来参加大会。


        

上午十点。


        

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举行。


        

按照原定流程讲话后,没多久也正式公布了本届最高科学技术奖名单。


        

徐源赫然在列。


        

随着熟悉的歌曲响起,颁奖开始。


        

“现在颁授,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勋章!”


        

徐源这时则推着轮椅,稳步走到台上,昂首挺胸目光坚定接受证书勋章。


        

而当相关视频被发布到网上,广大网友们也只感觉到无比激动振奋。


        

纷纷发表着评论参与其中,和大家一起共同分享这份喜悦。


        

“人类群星闪耀之时。”


        

“地球大区最高科学技术奖项。”


        

“恭喜徐院士。”


        

“深市发来贺电,祝贺徐院士荣获最高科学技术奖。”


        

“是他们赋予了这个奖项荣誉,而不是奖项赋予他们荣誉。”


        

“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对于现在的徐院士来说,天才或许只是能够见到他的门槛,金钱更是毫无意义的几串数字。”


        

“真正的国之柱石。”


        

“实至名归。”


        

……


        

当徐源拿着证书戴着勋章回到台下,尽管他暂时没法看到网上的情况,但也基本能猜到是什么样。


        

想到有这么多民众支持喜爱他,他想着等大会结束后应该登上账号发条动态。


        

权当是给网友们发个福利,绝对不是为了炫耀。


        

伴随最高科学技术奖名单的公布,后面则是另外四个奖项的获奖者名单。


        

其中徐源得知,除了他个人的最高科学技术奖,整个光刻工厂项目团队,还获得了自然科学奖项特等奖。


        

并在颁奖环节,由他这位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上台一同为其他获奖者颁奖。


        

整个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最终圆满结束。


        

值得一提的是,徐源也确实没有食言,在大会结束后登上微博发了条动态。


        

拍摄的正是那枚最高科学技术奖勋章。


        

还记得上次徐源晒奖章,还是获得世界菲尔兹数学奖项的时候。


        

时隔这么多年再次晒奖,菲尔兹奖的含金量早已经被甩到十万八千里,无论荣誉还是价值,都无法和这枚最高科学技术奖勋章相比。


        

对于广大网友来说,自然是希望徐源能够多在网上露面。


        

和大家进行互动。


        

或许还能多了解些最新研究成果的动向。


        

毕竟徐源的年龄在那放着,和广大网友无疑更有共同语言。


        

但大家也都知道,徐源的实力越强,便代表着身上肩负的压力更大。


        

平时时间都要花费在科学研究上面。


        

自然没办法经常在网上出现。


        

对此大家也都理解。


        

所以当看到徐源居然破天荒更新微博后,心情也都瞬间变得无比激动起来。


        

因为上午颁奖现场,好不容易平复的情绪,又重新变得兴奋。


        

粉丝们第一时间点进来发表评论,表示惊讶的同时也欣赏起这枚勋章,要知道如果不是徐源的话,可没有机会能这么清晰的观察细节。


        

“沙发。”


        

“我看到了什么,徐院士居然更新动态了。”


        

“梦回徐神获得菲尔兹奖的时候。”


        

“不愧是最高科学技术奖勋章,做的可真精致,感谢徐院士给我们欣赏的机会。”


        

“我差点还以为太阳从西边出来了,看来今天徐院士心情确实不错。”


        

“这就是徐院士朴实无华且枯燥的动态吗,可太令人羡慕了!”


        

“我这辈子怕是没有机会能拿到这枚勋章了。”


        

“兄弟想开点,你下辈子也没机会。”


        

“徐院士您好,能和我们讲讲你最近在做什么吗,后面有没有新的要负责的项目?”


        

……


        

徐源今天的心情确实不错。


        

既然都登上了账号,他自然没有立马退出,而是浏览着粉丝们的留言。


        

在注意到有人关心他最近的状态后,想了想还是在后面回复了句。


        

“最近一直在研究黎曼猜想的文献资料。”


        

毕竟这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他作为数学界最年轻的数学大师,研究黎曼猜想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这条回复,很快便在全网引起了一轮新的震动。


        

那个让数学界震颤的皇帝,要回来了!


        

本来今天各大平台网站,热搜榜首挂的都是徐源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话题,因为一条晒最高科学技术奖勋章的动态,原本的热搜被挤到第二位,现在又由于黎曼猜想直接变成了第三位。


        

足可见大家对黎曼猜想的热度。


        

主要自从徐源证明霍奇猜想,便像是彻底淡出了数学界领域。


        

在数学界几乎都看不到活动的身影。


        

对此学界内也都表示理解,毕竟数学家一辈子能解决一道世界数学难题,已然很不容易能称得上圆满。


        

所以就算没有什么新的进展,那也是很正常的事。


        

正因如此哪怕徐源不参加出席数学界活动,都不会再有人多说什么。


        

只因徐源对数学发展做出的贡献已经够多。


        

但又不得不说,徐源淡出数学界,确实对数学界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原本高速发展的势头又重新落下。


        

尽管霍奇猜想的证明,重新在数学界掀起一波研究世界数学难题的热潮,可这么长时间过去,那么多数学家愣是没有任何的突破性进展。


        

似乎离开了徐源,剩下的千禧年大奖难题就没有办法再证明了。


        

可现在他们听到了什么,徐源正研究黎曼猜想的相关文献资料。


        

这说明什么?


        

显然是徐源准备证明黎曼猜想。


        

这对整个数学界来说,绝对是件大事。


        

就算对数学不是特别懂的普通人,或许都听说过黎曼猜想,知道这是被称作七大世界数学难题之首存在。


        

和其相关的数学命题足足有一千多道,深受数学家的关注。


        

丝毫不夸张的讲,如果证明黎曼猜想,那么所带来的影响和热度,肯定是要远远超过当初霍奇猜想的。


        

之前也就是徐源还没有接触量子力学,面对黎曼猜想无从下手。


        

找不到任何头绪。


        

这才选择了霍奇猜想进行研究。


        

如今重新挑战黎曼猜想,最终会是什么结果,可以说没有人知道。


        

不过对国内广大网友来说,肯定是支持徐源的。


        

相信徐源能够证明黎曼猜想。


        

就如同上次的霍奇猜想。


        

在徐源回复的下面,支持的留言坐火箭似上涨。


        

国内数学界更是激动的不行。


        

“太好了,我徐神终于要回归数学了,千禧年大奖难题还是要靠咱们。”


        

“哇靠,今天究竟是什么日子,惊喜也太多了吧。”


        

“真要研究黎曼猜想,这可太期待了。”


        

“黎曼猜想真能证明的话,在很多领域都是有实质性意义的。”


        

“期待。”


        

“徐神在其他领域转了一圈,把该研究的技术都给研究攻克了,结果回头发现数学界居然没有进展,那只能回来推进下进度了。”


        

“能证明霍奇猜想已经被称作数学大师,如果在解决黎曼猜想的话,那应该就是真正的数学界皇帝吧。”


        

“希望能够尽快听到这个好消息。”


        

随着国内热度的扩散传播,消息也很快传到了海外数学界。


        

以至于最后事情变得有些措手不及起来。


        

本来今天国内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徐源以三十多岁的年纪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才应该是海外媒体报道的热点新闻。


        

结果最后刊登出来,竟都是讨论徐源能不能证明黎曼猜想的事。


        

标题更是一个比一个有噱头。


        

什么徐源继霍奇猜想后,又向黎曼假设发起挑战。


        

三十多岁后再次证明世界数学难题,究竟会有多少成功率。


        

当然有人相信就同样少不了有人质疑,主要当初徐源证明霍奇猜想的时候,年龄还不到三十岁,大脑正值最活跃的阶段。


        

加上徐源在数学上的天赋,这才完成了证明。


        

但如今徐源已经三十多岁,又这么长时间没有沉浸在数学研究中。


        

按照正常人来说,大脑活跃程度肯定有所下降,在思维上或许会出现力不从心状况。


        

在这种情况下,面对排在首位的世界难题,面临的难度可要比上次大多了。


        

不过无论徐源最终对黎曼猜想的研究如何,都不会影响到他在数学界的地位,依旧是最年轻的数学大师。


        

——


        

徐源对海外数学界,针对他要研究黎曼猜想的讨论也有些哭笑不得。


        

明明只是简单回复下粉丝,没曾想竟在全世界引起这么大的讨论度,连很多普通民众都参与了进去。


        

但对于外界其他人的这些言论,他倒没放在心上。


        

直接选择了无视。


        

正如有些人所说的那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确实无法保持巅峰状态。


        

就连身体都会逐渐变得衰弱。


        

这是正常的自然规律。


        

但徐源却很早就惊讶的发现,在他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后,思维状态是完全不受到影响的,也就是说他可以一直保持大脑的状态。


        

哪怕是直到七老八十,照样能参与项目研发。


        

直到生命彻底终结。


        

而本来徐源是想,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结束后,继续把精力放在黎曼猜想上面。


        

看看这个世界之首的数学难题,究竟能给他带来怎么样的难度。


        

结果海外突然发生的一件事情,使得原本计划被直接打乱。


        

连带全球局势都变得紧张起来。


        

6月28日。


        

周五。


        

哥论比亚特区。


        

上午议院议员格温出席记者发布会。


        

面对记者的提问,在讲到量子通信技术时,他提出量子技术关系到人类文明未来发展,单方贸然研究会破坏原本的和平。


        

因此他表示希望量子通信技术全球共享。


        

互通有无。


        

共同研究。


        

由于这种事情在氮化镓雷达上已经发生过,这使得记者也对此表示疑问。


        

“请问格温议员,据我所知之前在氮化镓雷达技术事件上面,对方就已经明确拒绝合作,甚至最终让我们在半导体行业的优势荡然无存。”


        

“这次议院方面又如何保证,对方会同意合作?”


        

台上格温听完下面一位男性记者的询问,嘴角自信上扬堆出一抹笑容。


        

整个人仿佛已经胸有成竹。


        

随即开口讲道:


        

“我们会有办法让对方同意合作,共享量子通信相关技术的,因为这关系到人类文明的安全和谐发展。”


        

“相信用不了多久,你就能听到好消息。”


        

台下记者听完这个回答,尽管依旧不太相信,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谢谢格温议员的回答,我会持续关注下去的。”


        

尽管这场记者发布会看似风平浪静,并没有什么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


        

但翌日让全世界都吃惊的是,由三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为首组成的编队,在太平洋西部公海行驶并逐渐朝着内海靠近。


        

这时各界人士才知道,原来海外是想直接用舰队来威慑制造压力。


        

迫使同意合作,共享量子通信技术。


        

这种方法虽然为国际不耻,却毫无疑问是最直接并且高效的。


        

更重要的是,根本没有多少缓冲时间,能够形成非常大的各方面压力。


        

在这种局面下,除非国内拿出同等威慑,迫使对方舰队撤离。


        

否则局势一触即发之下,后果是无法想象的。


        

当然近些年随着国内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所拥有的底蕴和实力,也肯定不会因此就选择妥协,对此给出的回应完全和上次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