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恶龙,为了赚钱选择文化胜利 > 第315章 卓戈的引流魔影节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小说网] http://www.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头红龙,资本主义的红龙,在深水城上空游荡。


        

倒不是卓戈想搞什么不得了的宣言,单纯是在欣赏自己的强迫症快乐城。


        

深水城已经有几分接近地球上现代城市的样子。


        

夜幕笼罩下,密布的灯光如同摧残绚烂的星海,遮蔽天上真正的星空。


        

横平竖直的街道将城市分割成一个个小方块,整洁有规律。


        

卓戈觉得深水城不能用钢铁森林来形容,首先钢铁不是主要建材,其次森林内部其实是很杂乱的,双塔城那样的才能叫“森林”。


        

精致如深水城的,应该叫混凝土电路板才对。


        

可惜费林应该是不大会点出电路板这个科技点了,魔能基本上实现了电能的作用。


        

卓戈在高空中巡视着领地,井然有序的工业区,精致的商业区,舒适的居民区,错落的绿化作为点缀,由发达的交通网络连接,更关键的是,没有平民窟。


        

肮脏混乱的贫民窟和光鲜亮丽的富人区只有一街区之隔,是大陆上很常见的现象。


        

但在这里并不存在。


        

满满的秩序感让龙心情愉悦。


        

一切都那么合适,优雅……


        

不是,前方天上那个往前一拱一拱着移动的是个什么玩意儿?


        

卓戈瞪大眼睛,盯着前面大概两百米外,一个造型奇特的黑影。


        

疑似是一个生物趴在什么东西上,身后伸出条“尾巴”,那个尾巴似乎能积蓄魔力,随后性释放,连人一起崩出去老远,形成完全不优美的抛物线。


        

就这样一崩接一崩,在空中“飞行”。


        

费林也要闹不明飞行物了?


        

如果那东西算飞行物的话。


        

反正卓戈漫长的寿命中,是没见过那么飞的玩意儿。


        

仔细听的话,还能听见那个不明飞行物上传来尖锐的喊声。


        

不会真是什么未知生物吧?


        

卓戈认真一听。


        

感觉好像又有点熟悉。


        

似乎,是通用语?


        

“救命——停不下来——”


        

“……”


        

突然就觉得城里也没那么秩序了,卓戈生出给深水城制定空中交通规则的冲动。


        

卓戈自认为可是一条道德高尚的好红龙。


        

所以飞过去把那位喊救命喊到破音的人救下。


        

距离近了才看清,是一位研究院的初级研究员,骑着魔法扫帚。


        

如果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魔法扫帚研发项目在实验。


        

卓戈拎着研究员,就近降落。


        

“太好了,幸亏有你,卓戈先生,不然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研究员看起来惊魂未定,但同时好像又有那么点意犹未尽。


        

“你,测试扫帚,都不做安全措施吗?”


        

卓戈实在没想到他们测试能这么莽的。


        

“不是的,其实有紧急降落措施,但是那样笤帚样品会被毁掉,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不采取紧急措施。”研究员诚实地回答。


        

“所以你选择喊救命试试?”


        

“是的,不过没想到您会来。”


        

卓戈严重怀疑深研院的画风是被那帮地精带歪的。


        

“那这个魔法笤帚。”他决定关心一下另外的事。


        

研究员得意地展示起笤帚,“您制定的哈利波特系列周边,经过这次测试,距离成功已经不远了。”


        

“我们对距离成功不远的定义,是不是不太一样。”卓戈可不认为这个和打水漂一样的飞行方式很靠谱。


        

“先不论停下来和降落的问题,这个崩一下飞一下的模式,和里的描写完全对不上吧!”


        

魔法扫帚是哈利波特系列周边中的重点项目,未来推广魁地奇运动的基础,怎么也得能骑着打球才行。


        

“对得上啊,这款扫帚只是验证飞行原理的原型,现在验证过这套原理行得通。”


        

研究员很自然地解释道:“接下来,只要将魔力喷射的频率和力量,调整至均匀,就可以实现稳定的飞行。”


        

卓戈震惊中。


        

是极限,研究员使用了极限!


        

“那……就祝愿你们的研发工作能尽快成功?”


        

“当然,预计这个月内就可以完成。”


        

研究员看起来信心满满,今晚的刺激测试体验似乎并没有影响到他。


        

卓戈觉得这研究院人类的皮囊下,可能潜藏的真是个地精灵魂。


        

如果研究员说的属实,魔法扫帚项目将在一个月内完工,到时候哈利波特第二部应该也刚好写完,剧情逐渐进入激烈的部分。


        

魔影应该也准备开始拍摄,哈利波特的热度在那时会到达顶峰。


        

人们肯定就会一起注意到霍格沃茨学校所在的城市,是个让深水城真正变成知名城市的好机会。


        

但卓戈总觉得,光靠一所学校来吸引人,还差点什么。


        

多个热点同时引流才是健康的。


        

有什么最适合引流呢?


        

争议。


        

哪里吵起来,哪里就有热度。


        

卓戈打算搞一个方便人们吵起来,又不至于吵到太激烈的平台。


        

思来想去,评奖就是这个好平台。


        

众所周知,评奖这玩意儿,无论怎么发奖都会有人不满意,而且从不同的角度发奖,还会引起不同群体不满意。


        

完美。


        

于是,卓戈决定,搞个魔影节!


        

费林大陆上第一家,一年一度,集评奖和新片发布于一体的魔影节。


        

之所以选择魔影,是因为现在每年产出的魔影数量足够评奖了。


        

上一年上映的新魔影总数已经突破100,虽然还不算多,至少足够评奖用了。


        

要是一年就十部八部的片子,属实没什么评选的必要。


        

而且自魔影诞生以来,新片数量每年都在增加,增速很快。


        

相比和它诞生时间差不多的游戏,增长速度要快得多。


        

制作游戏的门槛还是高了些,目前的教育普及程度,还找不到那么多魔法“程序员”,哪怕是不会施法,只负责使用游戏引擎,也需要相当的铭文基础。


        

目前为止,一年中能正经发行的游戏,也不超过二十部。


        

粗制滥造的小游戏倒是不少,大多是在校学生的习作,顶多能办个独立游戏节,想做成足够规模的游戏评选,厚度就远远不够了。


        

要是真举办,卓戈能从头领奖到尾。


        

哪有什么御三家,就他御一家。


        

魔影的情况相比之下好很多,毕竟有台摄像机就能拍。


        

演员导演编剧,都是那种外行看了会产生我上我也行错觉的行业。


        

有趣的是,不少外行上了还真行,有时比科班出身都厉害不少……


        

费林也诞生不少制片厂,甚至还有王室投资,公费拍片的厂子。


        

也确实制作出不少水平过关的魔影。


        

换句话说,粉丝之间有的争。


        

至于怎么评奖。


        

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最佳编剧等等这些基本的奖项先不论。


        

更重要的是,谁来评奖。


        

费林常见的其他门类的评奖模式,都是由业内人士完成评选。


        

和大众没什么关系。


        

评选会也不对大众公开,更多的是行业内部“自娱自乐”。


        

因此很多业内具有含金量的奖项,并不为大众所知。


        

人们也习惯了这样的模式。


        

在普通人们得知什么东西获得了什么奖之后,只会感叹“哦,真厉害。”


        

完全不会去研究这个奖项的获奖者是否合理。


        

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之前颁发的东西都距离大众生活太远。


        

无论是文学类还是美术类,亦或是专业程度更高的法术类,都不是平民能接触的。


        

人们根本没听说过参选者都是常事,当然不会有讨论度。


        

而魔影并没有这种问题,现在稍微优秀的魔影,基本都是人尽皆知,哪怕没看过也会听说过。


        

在这样的基础下,业内评委做出的选择,自然就会被大量观影者们审视。


        

乐子也就来了。


        

什么,获奖的作品正好是我喜欢的,最有含金量的奖项!


        

怎么可能?竟然让我这么讨厌的作品获奖了,野鸡奖!


        

评委们会随时处于“最有含金量”和“野鸡”的叠加态。


        

所以,卓戈打算保留专业人士评选,作为最主要的奖项。


        

评委就由戏剧公会提供,现在魔影从业者们大多还在戏剧公会里,影视行业和舞台行业并没完全分开,这两者本就有很多共同点。


        

全体公会成员为每个奖项提交一份提名名单,统计得出提名者。


        

然后再由人数更少的评委团,在提名者中选择出最终获奖者。


        

这部分作为专业奖项。


        

除此之外,肯定还要有不那么专业的奖。


        

比如媒体奖。


        

作为影视行业的一份子,在魔影诞生后不久,影视评价行业就跟着诞生了。


        

甚至现在还有专门的费林魔影报,以刊登新片评价为主,再加上经典影片分析,以及行业内的最新消息。


        

销量还不错,在魔影爱好者中非常有影响力。


        

毕竟魔影票不便宜,先看评价再决定去不去魔影院是很正常的做法。


        

既然热衷于评价,卓戈决定给他们提供一个更高的评价平台。


        

媒体选择奖!


        

奖项比专业奖稍微少一些,会邀请目前所有知名的影视媒体共同投票。


        

投票制度嘛,就使用排名积分制,所有获得资格的媒体,为每个奖项列一个带排名的名单。


        

第一名计五分,第五名计一分,最终统计总得分,选出获奖者。


        

相比每家媒体只选一部作品,这样的方式能避免特别对一部分媒体胃口的影片,但其实喜欢的人并不多的候选者获奖。


        

最终选出的会是最符合大多数媒体品味的作品,不一定是所有媒体名单中的第一位,但能出现在最多的名单中。


        

而为了让媒体评选的讨论度更高些,并防止部分媒体收钱办事。


        

卓戈会公布所有获得资格媒体,以及他们提交的名单,完整展示出获奖者是怎么获得这个奖的。


        

这样收钱办事的媒体,就该掂量掂量会不会砸自己的招牌了。


        

走到大众对立面的媒体,很快就会失去公信力,然后混不下去。


        

而比媒体选择奖更不专业的,那当然就是大众选择奖!


        

这个奖的评选标准就很简单明了。


        

比谁粉丝多。


        

为了能让粉丝们的火力更集中一些,大众选择奖只设立最佳影片,最佳男女演员。


        

并不是最佳男女主,也就是说,只要出了镜,就有评选资格。


        

也不知道未来会不会有客串几秒,结果被投成最佳演员的事发生。


        

不过大众选择奖也不是一点门槛没有。


        

卓戈稍微有些底线,购买过魔影票进魔影院看过的,拥有两张票。


        

在网络平台上播放过的账号,有一张票。


        

看都没看过的不许投。


        

现在网络平台上的魔影,上映时间一年以内的,都需要会员或者付费才能观看。


        

粉丝就算想刷票,也得下血本刷票。


        

至少不会发生零成本爽刷的事。


        

就这样,一份关于深水城魔影节的方案,就被卓小戈吐了出来。


        

整个魔影节为期十天。


        

前七天是展演环节,包括还没正式上映,缺少发行方的新片试映;经典影片重映;摄制组粉丝见面会;行业内部知识分享会……


        

而最后三天,则是重头戏。


        

按大众选择,媒体选择,专业评选的顺序依次揭晓获奖者。


        

最终还会有一场盛大的颁奖典礼。


        

除了受邀人员,有兴趣的观众还可以购票进场。


        

绝对能吸引很多人来深水城。


        

方案确定下来,宣传机器随之启动。


        

很快,关于深水城魔影节的消息,就出现在各大报纸头条,众多网站主页上。


        

先是魔影爱好者们注意到,随后在他们的自发造势下,魔影节很快变得人尽皆知。


        

人们是喜欢看热闹的。


        

这个节听起来就很热闹。


        

虽然只是预热阶段,距离魔影节的正式日期还有一个多月,来深水城的火车票销量就翻了好几倍。


        

不管魔影节的最终结果如何,吸引人来深水城的目标算是达成了。


        

为表重视,卓戈也参与到筛选魔影节中试映的新片工作中。


        

最近每天看片看到天昏地暗。


        

不过是成片还好,为什么还有剪辑都没剪辑完的样片,甚至还有拍都没拍出来,带着个剧本来拉投资的。


        

谁这么抽象?


        

卓戈翻开爪里这份拉投资的剧本。


        

没想到还是个熟人。


        

来自拉文的剧本《旧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