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华娱之女明星请自重 > 第四章搅动风雨,三条谣言,刀刃向内(2/3)
         沈三通连续好几天,天天吃烤鸭。
         佟丽丫被搞怕了:“别吃了,我又胖了。”
         沈三通劝道:“胖点好,不胖硌得慌。”
         女明星也就是长相还算可以,身材不行。
         太瘦。
         一个个皮包骨头,也就是拉齐对冲时,视觉冲击力强。
         其他的,不是很好。
         当然,有才艺练舞蹈的,会掌握很多跨领域知识,算是优势。
         佟丽丫见他又不老实,是真怕,转移话题道:“那个谣言你要处理一下吧,我感觉冲着《赤壁》选角来的。”
         沈三通拉着她:“不耽误,不耽误,我看看舆论到了那一步。”
         佟丽丫惊道:“你要干什么?”
         沈三通道:“你坐我身上,我们一块。”
         佟丽丫拨浪鼓一样摇头:“我不坐。”
         沈三通掏出六味地黄丸和精油;“放心,内用内敷,给伱加加油。”
         沈三通一边吃鸭鸭,一边划拉新闻,观察舆论走向。
         这几天,娱乐圈风云骤起。
         三条谣言,压过了阿娇的偷拍事件。
         不是摄影展。
         而是偶像组合Twins到马来西亚开演唱会。
         成员之一的阿娇惨被港岛八卦周刊《壹本便利》拍下后台换衣照片,此事在港岛引起大震动。
         引发港岛演艺圈人士集体声讨。
         在港岛这个娱乐新闻是头条,大陆不是。
         大陆这边是三条谣言。
         第一条是两年前,04年,林欣如被邀请到《康熙来了》做客。
         节目组搜集了10位和她拍过吻戏的男艺人,之后主持人发问,有没有人伸过舌头。
         她造谣周洁。
         这个陈年老谣,最近又被一些势力炒作了起来。
         第二条谣言,是新鲜出炉的。
         周洁和陈导名在《少包》剧组不合,被陈导名下令封杀。
         最近两年,周洁事业就不是很好。
         巅峰时期《还珠格格》《少年包青天》,他可是第一小生。
         如今声势大降,黄小明、佟大伟、聂元、印晓天等小生赶了上来。
         似乎正印证了周洁遭遇陈导名封杀。
         第三条谣言和沈三通有关系。
         说他呼吁封杀港台演员,禁止他们进来大陆捞金。
         前两条谣言,当事人已经辟谣,不过没用,依然沸沸扬扬。
         至于沈三通的谣言,他没辟谣。
         就让它在那里放着。
         沈三通道:“这谣言还真有意思,长眼一样,我给陈导名发了邀请,给周洁发了邀请,就传起来了。”
         “连我也弄进去了,我要是《赤壁》不用港台演员,是不是我就不讲大局,不讲政治,坐实我沈三通要封杀港台演员?”
         “有意思,有意思。”
         佟丽丫道:“那,你,处理,正事,去吧,我们,还年轻,要注意,身体。”
         沈三通道:“我就在干正事,你才是我的正事。”
         佟丽丫用手肘往后捣他:“我,谢谢你!”
         哪有这样的,都四天了。
         一开始挺享受,开心。
         现在害怕了,不是人。
         好几次还差点,哎,不愿回首,吓人。
         从电脑前,玩闹到沙发。
         再到盥洗台的镜子前。
         最后到了床上。
         佟丽丫踹狗男人:“你往哪弄呢,进眼睛了都。”
         沈三通拂去心中的尘埃,不动如山。
         这三条谣言,前世他或多或少听过,娱乐圈有名八卦。
         当事人是周洁和陈导名。
         第一第二条谣言,前世和今生没有区别。
         只是第三条有所不同。
         前世是造谣陈导名呼吁封杀港台演员,不让他们捞金。
         沈三通也是后来真相大白,知道周洁舌吻林欣如是谣言,陈导名封杀周洁也是谣言。
         至于第三条的谣言,他是现在才品过味道。
         三条谣言的内涵,只有深入影视行业,才明白为什么要造这样的谣,目的分别是什么。
         之所有有针对陈导名和周洁的谣言,是两人挡了一些人的路。
         先说陈导名。
         91年,长江发生了特大水灾。
         陆港两地众多明星大腕都出席了赈灾义演,主办方却对两地演员明显差别待遇。
         对港岛艺人各种关照,唯恐照顾不周,激起了大陆众多老艺术家的普遍不满。
         到活动结束后的会餐时,港岛艺人谭永林在给女服务员签名时,回答从来只签英文不签中文。
         不论他是否只是婉拒,但在当事旁观者看来,对大陆人的不屑却是溢于言表。
         陈导名拍案而起,质问谭永林:你还是不是中国人!
         然后大陆演艺人员大伙们不顾主办方挽留,拂袖而去。
         只有长期和香港方有合作的巩丽尴尬挽留,说这样不好吧?
         陈导名怒斥:你有求于他们你就留下,我们走。
         只留下巩俐在饭店门口站着,目送众人离开。
         04年小白龙事件中,陈导名也是联合署名。
         他看不惯港台带来的风气。
         周洁也差不多,他是第一小生。
         小生对男演员来说,一如花旦对于女演员,是大小荧幕、舆论场中最光鲜亮丽的角色。
         他挡的人更多。
         内外都有,再加上他的性格过于正常,和娱乐圈格格不入。
         00年初,港台影视圈发现了大陆市场这个大金矿,纷纷大举北上,掀起了合拍片的热潮。
         当时合拍片,大都是港台演员住星级酒店,大陆演员睡附近的招待所。
         大陆演员即使是第一主演,比80年代的刘小庆和李莲杰的遭遇,也强得有限。
         沈三通听吴晶吐槽过。
         拍摄《太极宗师》时作为主演的他,除了拍戏,还要干遍剧组的各种杂务。
         正因为待遇明显不同,所以在很多剧组,港台演员在大陆演员面前也隔外盛气凌人,自以为高人一等。
         拍摄《还珠格格》时,弯岛剧组和演员抱团欺负大陆演员。
         如逼小燕子喝沾了马粪的水之类,是当时的普遍现象。
         周洁这个人性格耿直,不愿和光同尘,就成为了杀鸡儆猴的那个。
         林欣如造谣只是导火索,最多算直接原因。
         弯岛综艺节目就是这样。
         或者说,弯岛娱乐圈,没有经历过社会变革,还停留在下九流阶段。
         弯岛各种奇奇怪怪的八卦谣言多了。
         谁把这个谣言推到大陆,并广泛传播,这才是关键。
         广泛传谣也是需要支付成本的,背后必然有利益驱动。
         根本原因不复杂,陈导名和周洁不愿意同污合流。
         不仅不沉默,还反击。
         成了很多人眼中钉、肉中刺。
         所以,前有周洁舌吻谣言。
         后有和陈导名在《少包》剧组不合,被陈导名下令封杀,一箭双雕的谣言应运而生。
         当然,沈三通也清楚,因为他的出现,这个谣言提前了。
         如果不是他,有关陈导名封杀周洁的谣言要等几年再回出来。
         等周洁心灰意冷,陨落、退圈。
         现在这两个谣言,是有些人除掉两人。
         特别是不让他们参与沈三通《赤壁》这个项目。
         尤其是周洁,不只是港台,大陆也有人发力。
         周洁要是在《赤壁》里出演主要角色,肯定会再起。
         黄小明、陆易、陈昆就很可能参与。
         利益之争,不可能温和。
         见面可能道一声好,私下里插刀正常。
         至于第三个谣言,里面弯弯绕绕就多了。
         这是狙击式造谣。
         本来是陈导名在官方会议上,主张限制废青港台艺人来大陆圈钱。
         想一想,港台那个环境,这要是有了规定,很多都要完。
         为了狙击这个主张,港台发力,外向媒体配合,扩大化。
         变成了呼吁封杀、限制所有港台艺人。
         媒体舆论之下,这就不是行业问题,而是很严肃的指控,陈导名必须辟谣。
         辟谣之后,也就把本来的主张辟掉了。
         沈三通也是研究过媒体传播相关理论,以及在古装大片海外利益争斗中,见识过造谣式辟谣,辟谣式造谣等多种手法,才明白这个谣言的目的。
         从这种配合就能看出来,东大一些媒体,不是不知道各种传播技巧,也不是不会配合。
         而是刀刃向内。
         所学的各种技巧,如何制造议题、递进,全部用在了帮助外面上。
         第三个谣言应该是十年后。
         现在因为沈三通的缘故,也是提前出世。
         变成了针对沈三通。
         港台发力,内部一些媒体跟进。
         沈三通如果辟谣,肯定会有后续舆论,让他的《赤壁》大规模使用港台演员。
         自证破除这个谣言。
         沈三通觉得可怕。
         不是这个谣言可怕,而是一些势力和群体造这个谣,有一个潜台词。
         那就是他们认为沈三通会在意,会就范。
         沈三通不由思忖,为什么一些势力,会有这个认知。
         答案很简单,他形象太好了。
         他太正了。
         哪怕他经常激情喷人,但总体是讲大局的,是要脸的。
         假设。
         把个人形象从20%提升到80%,平均提升一个点需要的成本0.5。
         边际效用可知。
         从80%提升到90%,一个点成本要2或者3.
         从90%提升到95%,一个点成本就要10到20。
         而95%以后,每提升一个点,成本就要50,甚至100。一个点的提升,消耗的资源,超过把个人形象从20%提升到80%的全部支出。
         也就是越趋近于完美,要付出的代价就越高。
         并且个人形象越是完美,负面新闻杀伤力、传播力就会越大。
         沈三通估摸他个人形象现在是90%,维持这个形象就需要支付高成本,如果再提升这个形象,成本更高。
         这就是第三条谣言产生的原因,他个人形象太好了。
         一点黑墨,在白纸上就格格不入。
         这就很可怕。
         沈三通明白他这是有软肋了。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好人让枪指着。
         可是沈三通不是陈导名。
         让人约北青报。
         送他热度,没有不要的道理。
         自证,证他妈了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