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汉有活爹 > 第二十一章 丞相之姿
         政治就是这样。          大家手段都是一样的。          今天你用这个办法整我,能把我整死。明天就一定有人可以用同一个办法,把你整死。商鞅怎么死的,任何读书人都知道。          但,作为前者,你也有机会给这一类斗争划一条不可触碰的底线。          大家都看着你怎么做,就怎么学呢。          董仲舒沉思了起来。          董仲舒纠结的无非是,儒墨之争,是两家之争,但公羊与谷梁是内部之争。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墨家就是从儒家分离出来的。          谁知道谷梁学未来会不会自成一家,到时候儒家就徒做嫁衣了。          董仲舒这一套,对道家,对法家,对兵家,对纵横家,对百家都是暴打,都是绝杀,谁都打不过他。          唯独墨家不吃这一套。          董仲舒盯着霍海:“你是钜子!”          墨家的每一代首领,称之为钜子。          霍海哑然,原来董仲舒把自己当墨家了。          霍海想了半天怎么证明自己不是墨家子弟,但却想不到。          其实,墨家和科学家可是有明显的区别的,因为墨家除了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之外,也有提出自己的一些主张。          一旦提出主张,那就是唯心的。          比如墨家提出了‘明鬼’意思是鬼神会赏善罚恶。          不过墨家这一套,要是结合王阳明那一套,那是铁能李代桃僵把现在的儒家变成心儒。          不过霍海没那个兴趣。          思索了良久,霍海:“我不信世上有鬼神。”          董仲舒都惊了。          “你不怕被雷劈?!”          霍海本来想说不怕的,不过想了一下,还是决定不说,毕竟这太子宫还没搭避雷针。          该死的儒家,是真猛啊,明知道你特么的是忽悠的,但我霍海也不敢在没有安全阀的情况下触怒啊!          董仲舒看霍海纠结的表情,笑了:“我不知道我能和你斗几年,但如果你能有一套新的理论代替我的理论,我认输。”          霍海:“新的理论我没什么想法,今天跟董夫子聊了天,我准备写本书,就叫《十万个为什么》。”          “当然了,问题不会跟董夫子问的那么无趣。”          董仲舒吹胡子,破防了,准备喷这个没素养的家伙。          羽林卫快步上前:“霍大人,陛下召大人去朝堂。”          霍海笑了:“行,我这就去。”          “董大人,我没兴趣和你争什么。”          朝堂上的一切,在霍海看来,那都是浪费时间,根本不值得。          自己如果要做,没有任何人挡得住。          就凭一句耍无赖的‘天定的’?          真要耍无赖的话,儒家后世代代都有高手,董仲舒虽然地位高,是儒家前贤,但后面那些在脸皮厚上面明显造诣更高。          后面那些随便拎一个出来,把他们耍无赖的东西一学,这个时代的儒,怎么打的过……          走往未央宫的路上,霍海拱手:“这位将军,很面生啊?”          带路人微笑:“说起来,我是新来的羽林卫统领,专门负责值守太子宫,只是因为刚上任,所以还没跟太子宫的同僚们联络。”          “太子现在又不住在太子宫,所以,咱就负责接送太子来北宫读书,然后送太子去椒房殿”          霍海哈哈笑:“哈哈,我也是新来的,敢问……”          带路人拱手:“平阳侯曹襄。”          霍海一听,眉毛一挑。          哟?!          “哟,平阳侯?看来我以前辛辛苦苦挖田交的税,都缴给你了,我就是平阳县的人。”          曹襄挠头,却挠到了头盔:“这……我还给你,你纳税多少?够不够千金?”          霍海瞪眼。          好家伙,这就是爵二代吗?          那什么富二代官二代在他面前,算个啥。          看来,曹襄这是年龄到位了,准备镀金了,现在在宫中当值,之后再打匈奴,这家伙也会去吧?          事实上霍海还是想简单了,曹家可不是一般的公侯,而是万户侯!          历代公侯,曹家早就是帝国最大的贵族之一了,如果不出意外,两年后再征匈奴,曹襄这个小年轻,就会跟当朝名将一样挂帅,刷大战功了。          曹襄还不知道霍海在心里嘀咕什么,他也对只有小时候见过的表妹并不熟悉,此时倒是对霍海觉得亲切:“你大哥是霍去病,想必你也很会打仗吧?”          霍海笑了笑:“会一点点。”          曹襄:“砍过匈奴吗?”          霍海:“砍的话,真没砍过。”          曹襄失望。          霍海:“用枪捅过。”          曹襄激动:“什么手感?!”          霍海:“……”          知道自己失态了,曹襄拍胸脯,“等下职,我请你喝酒!顺便把你交的税还给你。”          霍海:“那我爹霍仲孺交的税……”          曹襄捏着下巴:“但是,知道你爹是霍骠骑的父亲后,我就让人送了一箱子财帛过去……”          霍海:“这样啊,那他那份就算了,你就把我的还给我就行。”          “酒席的话……不吃白不吃!整点好菜,才好下酒!”          已经到了大殿外,曹襄停步,王内侍:“霍大人,陛下在等着您呢!”          霍海小声询问:“什么情况?”          王内侍低头不语。          现如今,太监是一点权力都没有,这种事情,王内侍哪怕是刘彻身边的服侍太监,都不敢出言!          霍海:“懂了。”          王内侍一脸懵逼抬起头:我没说啊?!          等霍海进去,曹襄点头:“不愧是霍家二公子,在宫里都有门路,不像我只能一切小心了。”          曹襄的母亲,毕竟已经嫁了别家了,曹襄虽然经常去拜访,但也没办法因为这条线能联络上宫里。          不过现在入仕,曹襄也开始接触整个长安的公侯子弟们了。          ……          霍海第一次上朝堂,发现和电视剧里演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首先这些朝臣可不是文武站成两排的。          事实上,刘彻并没有坐在大殿正中央,而是坐在一个暖盆旁边烤火。          而前排,放了很多桌案。          三公九卿是跪坐在桌案前的。          其余人,才是站着的。          而且也不是端端正正的站着,他们甚至有三五成群小团体讨论的情况。          “看来现在和明清时代是两码事。”          霍海到了中间站着,刘彻:“你把头低着干嘛?”          霍海:“陛下之智慧如当空大日,过于耀眼,臣!因而心惊胆战,不敢看!”          其实就是霍海开小差了,不过这种话霍海还不是张口就来?          刘彻哪儿听过这种话,愣了一下,笑着:“那你抬起头看看朕,朕倒要看看你会不会被闪瞎眼。”          霍海抬起头,嘴里就开始念词儿了:“臣观陛下这么一坐,稳如泰山,陛下之脊,如天之脊梁,承载着黎民百姓之希望,陛下之肩,更胜盘古,大汉十三州部陛下一肩挑之。臣观陛下之眼瞳,如见浩瀚宇宙之真理,陛下之颜面,非是寻常面孔,见之能得见众生,臣打眼这么一看,居然看到了臣父的慈祥面孔,一想到家父,臣就思父亲切,忍不住想喊一声,爹!”          汉武帝:“咳咳咳……”          本来刚开始听得汉武帝还在疑惑,自己真的这么重要吗?自己担着这么重的重任?听到后半拉,一下就醒过来了。          这小子是怕朕小气,因为宓妃传闻而整他是吧?          朕是这么小气的人吗?          霍海:臣不懂汉朝历史,但看短视频你连你儿子都整,我小心点是应该的。          虽然这事儿是霍海主动捅到这儿来的,但不代表霍海就完全不怕,只不过现在还在谣言初级阶段,更容易扼杀而已。          群臣面面相觑,眼神精彩。          好家伙,拍罗圈屁都不同凡响!          不愧是写出了《洛神赋》的男人。          这么会说话的人,在大汉朝不多见了!          丞相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