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回到八零机械厂 > 第22章 让他转高级技术员吧!
         傅东虎回答:“《东方日报》是花海市的一家地方小报社。”
         “他们的记者这次也来了全国机械重工展览会,并且做了相关报道。”
         “而其中足足有一整个大版面全是介绍咱们机械厂的小汽车的。”
         于岸山诧异的看了傅东虎一眼,随即打开报纸。
         只见东方日报的首版首页写着无比鲜明的标题:
         《全国机械重工展览会在省城举办,省机械厂小汽车一骑绝尘!》
         整个版面,除了简单介绍其他展览会产品的信息图片以外,
         密密麻麻全是关于机械厂小汽车的报道!
         整个新闻稿写的激情奋斗又情感细腻。
         不仅全方位介绍了小汽车的性能和优势,甚至连机械厂“解放思想、开动机器、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奋斗精神都做了深刻的解读。
         文字里将机械厂工人奋斗车间,精益求精,勇于开拓的精神进行了尤为强烈的宣传。
         哪怕是于岸山,看完了这片报道都忍不住猛拍桌子,喊了一声:
         “写的好!”
         于岸山仔细将这篇文章看了看,看了又看。
         都说文字是看不见的武器。
         别管是谁,但凡看见这篇文章,都会对机械厂小汽车有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
         “这个记者是咱们朋友?”于岸山直接开口询问。
         报纸篇目有限,肯舍得拿出这么大一片的版面专门来介绍机械厂小汽车,中间肯定有点人际关系!
         傅东虎笑道:“这个记者是小陈的朋友。”
         于岸山愣了一下:“小陈竟然还有当记者的朋友?!”
         当下,傅东虎将当时采访的具体情况跟于岸山做了个汇报。
         于岸山听的眼睛都瞪大了。
         “……真是没想到啊,小陈的朋友还挺多!”
         “走,咱们把这个好消息跟厂长做个汇报!”
         于岸山乐呵呵的站起身,拿着订单和报纸,领着傅东虎敲开了王轻舟的办公室。
         在看到报纸和订单之后,王轻舟震惊又不放心的问了句:
         “一下来了这么多订单,厂里做的完吗?”
         于岸山沉吟:“只能建生产线,单凭工人手搓恐怕做不完。”
         虽然厂里的机械容量很大,但是造车这方面毕竟还不成熟。
         大家一辆一辆慢慢干,加班加点的赶工,短时间内造个五、六辆车完全可以实现,
         可猛不丁接了几十辆车的订单,就算解决了凸轮轴的问题,厂里也消化不了,只能建生产线才行!
         “厂长,您看咱们要不要跟发动机厂合作。”于岸山认真道。
         发动机作为小汽车的心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没有浇筑缸体的设备,
         在这个时代,浇铸发动机缸体是一个关乎生死的杂技表演似的工作。
         发动机气缸主体和其他简单结构件一般使用金属浇铸成形,具体过程又分高压铸造和低压铸造。金属融化成液体倒入模具,此过程难点在于降温凝固过程中残余应力、排气、脱模剂喷淋等导致缺陷的发生,缺陷降低了成品率,而且严重影响寿命。
         因为金属铸造最怕缺陷,所以在浇筑的时候就更要小心谨慎。
         合格率能达到60%就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了。
         但这样的成绩要去满足大批量的生产线,根本就是在开玩笑!
         只能借助发动机厂的帮助和合作才行。
         “好。”王轻舟点头。
         “你去联系一下发动机厂,这几天咱们走一趟,见见老朋友!”
         王轻舟看了看手上的报纸。
         不得不说,这份报纸的内容写的当真非常好!
         就连他这个厂长看了,都觉得越看越满意。
         “你说说这小陈,认识的朋友还真是不少啊!”
         “上次在全国重型机械展览会,跑去跟他打招呼的人,比跟我打招呼的都多。”
         “就连花海电视机厂的技术员都是他介绍我们认识的。”
         王轻舟笑着摇摇头:
         “又是翻译、又是司机、登过报纸、还认识记者朋友……”
         “想不到这老陈家的孩子,是个全才啊!”
         于岸山也笑道:“是啊,要是没有他的记者朋友,咱们厂里想要短时间拿到这32个订单,还真的不容易。”
         “回头等这批小汽车运到花海,还能吸引更多的单位来买我们的车。”
         “这样车的销路就打开了!”
         “是啊!”王轻舟满意的点了点头。
         忽然,
         王轻舟开口道:“当初咱们开会,是不是定的一年之后如果小陈干的好,就让他转高级技术员?”
         于岸山点点头,没敢吱声。
         当初为了让陈露阳进厂,他可是跟王轻舟拍过桌子的,给王轻舟气的不轻。
         虽然他有意想要让陈露阳早日转成高技术员。
         但考虑到当时的那番“拍桌子”,
         于岸山还是压下了想法,想着等明年再替陈露阳争取转正的机会。
         王轻舟温和的笑道:“对年轻人,就要给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我看呐,也别等一年了,这就让他转成高级技术员吧。”
         别看王轻舟天天在办公室坐着,但对车间里的情况却是了若指掌。
         如果没有陈大志和陈露阳,融合车间的进度决计没有这么快就能完成。
         之前招录职工子女的时候,他略过了陈露阳。
         既然早晚都要让人转正的,倒不如现在就把好事儿做了,当是给陈大志父子的找补。
         况且陈露阳本人成绩也不错,明里暗里给厂里做了不少贡献。
         就算转正别人也不会说什么。
         于岸山高兴道:“好的厂长!”
         ……
         车间
         郝逢春高高兴兴的走进小办公室,推开门就是乐道:
         “小陈,我有一个好消息,还有一个好消息,你想先听哪个?”
         陈露阳一愣,试探的问道:
         “郝叔,你确定俩都是好消息?”
         郝逢春:“当然!快说你想先听哪个?”
         好消息……
         陈露阳疑惑了。
         还能有啥好消息?
         他现在工作干的挺顺利,身边同事人也好,考大学还有省大的老师辅导。
         天天回家吃现成的,陈母变着花样给他做好吃的,还给他织毛衣。
         你要说有坏消息,他还能心里突突一下。
         可要是好消息,他是真的觉得有丢丢无动于衷。
         陈露阳试探:“那先说说最好的那个好消息?”
         郝逢春坐在凳子上,表情严肃认真又发自肺腑高兴道:
         “最好的好消息是,车间准备发展你入党!”
         “于副厂长亲自提点你的人名,让我和曹工当你的入党介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