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 第14章 什么是忠诚
         今日这场授课,足以让刘据回味许久。
         来的突兀,来的深刻。
         说突兀,是少傅庄青翟第一次见面,便滔滔不绝,颇有种交浅言深的味道。
         但其实不然。
         如今的社会风气是尊师重道,老师之于学生,有崇高地位,可反过来,学生之于老师,也如亲子!
         甚至。
         精神的传承,与血脉的延续,两者的关系在当下这个距春秋战国不过百年的浪漫时代,前者还要更重要。
         学生恭敬有加,老师便倾囊相授。
         如此再看。
         庄青翟的突兀也就可以理解了。
         而授课内容的深刻,无非便是以‘刀’为引,看似只说借刀杀人,但最后又引申出‘名声’二字。
         由浅入深,刘据受益良多。
         而且,期间还点了几桩丞相的丰功伟绩,让刘据将朝局看的更清晰了几分,尤为可贵。
         “少傅,请慢行。”
         宫门外。
         太子亲自将少傅送至此处,搀上马车。
         虽然庄青翟还没到走不动道的地步,也不需要人搀扶,但刘据坚持如此。
         “呵呵。”
         待坐定后,庄青翟笑容和煦,轻松道:“殿下不必持礼甚恭,老夫今日所讲都是事后之言。”
         “算不得多么高瞻远瞩。”
         今日相见,太子虽没有前倨后恭,但事后礼节更甚却是真的。
         庄青翟也清楚,是自己今日言语镇住了学生,畅快有,但并未居功。
         反而主动点出其中关键。
         “人总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老夫虚长几岁,看的多了,也就知道的多了。”
         “殿下以后行事,多思多想,未尝不能堪破真相。”
         刘据拱手应道:“是,弟子受教。”
         见状。
         庄青翟点了点头,离开前,他瞥了眼宫墙下站立的苏武,朝刘据若有所指道:
         “名声一事,需日积月累,急不得,可一些小事,你也可以做一做了,有备无患。”
         “嗯,那个郎官不错!”
         说完。
         庄青翟便吩咐一声,车夫扬鞭离去。
         待对方走远,宫墙下刘据依旧按剑矗立,远远目送。
         他听懂了少傅的意思。
         经营名声非一日一时之功,涉及到的也不止背地里那些阴暗面,还有明面上的为人处世、心胸度量。
         不过。
         待人接物可以将来遇事再定。
         可暗地里干脏活、背黑锅的人选,倒是可以先培养培养,庄青翟临走前暗示的很明显…
         他看好苏武!
         厚重巍峨的宫墙下,刘据仍旧一动不动,好似还在送别老师。
         但实际上。
         他的内心活动可不像城墙那般稳重,心说:
         ‘嘿!’
         ‘我好不容易招揽一位良将,纵使不像曹操对关羽那样上马金、下马银,怎么也得效仿先祖高皇帝,对韩信的解衣衣之、推食食之吧?’
         ‘拿苏武当刀使?’
         ‘大材小用!’
         刘据转身回返未央宫,苏武在后亦步亦趋。
         苏侍郎还不知道,自己差点走上了张汤的路子,幸好,太子早有打算。
         回寝殿的路上,刘据仍盘算着。
         苏武作风正派,入得朝堂,上得沙场,真诚以待,完全可托付重任。
         不适合在背地里干脏活……
         做这种事情,需要的是不拘于道德观念,不在乎世俗礼法,还要心狠手辣的人。
         呐。
         再描述多点,就和张汤一模一样了呗。
         而且有此类心性还是其次,重要的因素是忠诚、忠诚,还是特么的忠诚!
         什么是忠诚?
         忠诚就是——便宜老爹一个眼神,廷尉张汤就上刀山、下火海!
         “唉!”
         想了半天,又给转回来了。
         还得是自己老子啊,这么好使的刀,都在哪找的?
         刘据对比了一下张汤的业务能力,啧啧道:
         “想得此等人物效死力,难!”
         “难呐!”
         苦中作乐也就玩一会儿,一会儿就打住。
         刘据正经几分,收起了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思。
         他知道,天子能有那等助力,必然是多年恩威并施,赏罚有度的结果。
         不急。
         刘据的时间多着,来日方长,慢慢观察嘛……
         也是巧了。
         他这头刚定下慢慢物色人选,以前一位待定的人物,就上赶着来了。
         那人时常出入宫廷,想找太子,不难。
         拐个弯儿就到。
         而且此人脸皮厚如城墙,自我感觉良好,即使自己同僚刚刚因罪入狱,理应避嫌。
         可他依旧我行我素,该进宫进宫,该找太子找太子,主打一个身正不怕影子斜!
         那此人是谁呀?
         复姓东方,名朔,字曼倩。
         这日。
         刘据早上跟着太子少傅了解往年朝政,午时又趁着霍去病入宫的机会,学了一会儿武艺。
         上次刺杀后,皇帝心有余悸,给太子下了禁令。
         非必要,不准出宫。
         所以如今学射术也好,剑术也罢,都是霍去病进宫来教……
         午后。
         折腾一身汗,换了身衣裳,刘据还未喘口气,便听内侍来报,东方朔求见。
         “东方大夫?”
         偏殿中。
         刘据眼神怪异的看向来人。
         现居太中大夫的东方朔丝毫不尴尬,反正当初勾结诸侯、导致太子被刺是庄助,又不是他。
         司马相如因此避嫌,也是司马老头的事儿。
         东方朔是半点不在意。
         此刻大咧咧一拱手,笑道:“陛下不是让臣多与太子来往吗?怎么,臣今日特地来贺喜,殿下不欢迎?”
         他这么一说。
         刘据也就打个哈哈,把同为辞赋大家引起的疙瘩揭过去,顺势问道:
         “大夫说的贺喜,从何说起?”
         “嗐!”
         东方朔眉毛扬起,“行刺殿下的罪魁祸首,淮南王畏罪自杀,大仇得报,如何不喜?”
         有点东西,他成功引起了刘据的好奇心。
         只见刘据眼神一凝,“哦?大夫详细说说。”
         “哎!话说那淮南王呀。”
         东方朔捻着自己唇边胡须,似嘲似叹,“刚刚得到的消息,宗正还未到淮南国,他便自刎而死。”
         “也算留了个体面。”
         “陛下已经授意,将会废除淮南国,立九江郡,衡山国一样废除,立衡山郡。”
         此番话,信息量可不小。
         消息的本身,除国立郡,这些暂且不管,在其位谋其政,刘据听听便好。
         时刻关注,深究不必。
         但东方朔得知消息的速度,却值得留意。
         如今刘据也不是两眼一抹黑,少傅庄青翟可是个官场老油条,又是老牌勋贵,对朝堂上的变动了如指掌。
         没从少傅口中知道的东西,反倒先从东方朔口中知道了……
         诶呦!
         是心动的感觉